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大众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大众传播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含义理解与其大众传播有密切的逻辑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和普及的过程;既有内容贴近大众,也有载体和传播面向大众,影响、激活大众的思想和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鲜活理论内容。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传播也是其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和内在特质。

(一)传播学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含义理解与其大众传播有密切的逻辑联系。曹泳鑫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有群众立场,而不是束之高阁、无的放矢的空洞说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觉悟,同迷信和错误思想作斗争,并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实质是解放民心和民智问题。[10]张治银在其文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中列举了如下一些观点:“理论掌握群众说”“群众掌握理论说”“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说”“理论联系实际说”“质、量说”和“过程、结果说”等。[11]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将理论经过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体系表达出来,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认同、信仰程度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大众传播相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和普及的过程;既有内容贴近大众,也有载体和传播面向大众,影响、激活大众的思想和行为。毛泽东曾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是“活着的”,不是空话,要在人民群众的现实斗争中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邓小平也批评给群众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长篇大论,指责那些都是搞表面功夫,不切合实际,不适合普通老百姓。因此,这个理论普及的过程,就是一个面向群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解读宣传的过程,是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俗解读、宣传、普及的过程。大众传播的环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十分重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鲜活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起就与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骨肉相连,本身就是面向大众的。依靠大众实践改变现存世界,追求大众的理想化生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根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从内部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12]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完善,不只是“书斋里的学问”和“纯粹思辨的观念”,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求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从其诞生开始就决定了它是面向大众、走进大众、为了大众的。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传播也是其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和内在特质。马克思自己也曾经为《科伦日报》撰写社论,主张哲学要运用报刊这样的大众传媒,面向大众传播先进的哲学观念。[14]

(二)大众利益的实现在积极传播中增强获得感

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就是坚持在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历史地实现着中国大众的根本利益。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转化为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立场,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并矢志践行,毫不动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转化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追求幸福生活,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利益。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民利益的实现和追求有了更加扎实、稳健的步伐和清晰的目标。习近平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5]李克强表示:“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党和政府的一贯追求和行动。[16]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利益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举国上下戮力同心、凝魂聚气的组织动员、思想宣传和行动协同。这其中大众传媒就是连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神经网络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政党、组织能够化理论为实践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在带领群众取得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民众不断获得实际的利益和幸福感。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这样走过来的。毛泽东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武装人民群众,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提升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科学的认识上升为新理论,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用所形成的新理论来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基本准则,是群众利益实现的历史过程。大众传媒在联通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彰显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获得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器”功能。

因此,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中,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不断实现,带领大众克服发展中的困难,战胜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风险和挑战,推进社会文明的一步步前进,大众生存状态的根本的历史性改善,需要大众传媒及时地总结传扬,激发人们建设发展的正能量,增强人们对社会进步、生活改善的获得感和坚定推进改革发展、继续进步的信心与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无论是把哲学观念从思想家的书本里解放出来,还是把哲学观念指导下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付诸实施,抑或是把实施成果对比反馈,获得良性循环,都离不开信息的多方传递。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际推进的各个环节与侧面,始终是伴随着哲学理论的教育普及、中国化的理论建构与媒体运行及其实践效果的传播反馈而展开的历史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化成果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通过一定的传播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所认同,是进而赢得更大范围、更深层面普及运用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及党和国家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取得的各种思想理论成果和社会进步效果,经过多种社会传播途径而广为人知,能够起到良好的思想鼓舞和启发作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运用热情,坚定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坚信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而成为指导大众生产生活实践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具备传播过程中必备的几种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队伍,包括党政机关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的从业者、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等,构成了第一要素即传播者;需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实践,追求理想生活的大众构成了最广泛的传播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及大众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内容;随处可见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都是大众传播媒介。这四种要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必备的基本要素。马克思曾说,由于“教育者首先是要受教育的”,所以,“党员干部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和核心人群,他们“更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人群”[18]。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播的关系来说,理论普及过程也是一种传播过程。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离不开现代传媒的参与。没有传播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难以实现的。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传播过程存在一致性,是分析运用现代传媒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