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习近平民生思想探析

习近平民生思想探析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对马克思的群众史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强调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和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这是习近平主政以来其民生思想的一个历史与逻辑的起点。习近平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 媛 石 然

【摘 要】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了自己的“民生观”,指出了民生建设的意义所在,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的着力点,将民生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关键词】 习近平 民生思想 社会体制

民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生活、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保护状况,等等。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1]人民群众既是民生建设的主体,又是民生建设的利益既得者。习近平对马克思的群众史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强调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和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2013年5月9日,习近平在全党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项惠及民生的重大部署,就是将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顺应群众期盼,围绕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并将活动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民生成果。这是习近平主政以来其民生思想的一个历史与逻辑的起点。

概括起来,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大致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社会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然要求。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够在财力、物力方面使民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改善。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习近平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郑重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道路。”[2]民生建设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改善民生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可以积累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民生问题的解决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解决的民生问题符合民意就会对经济起到加速促进的作用;反之,则会起到阻碍或减缓经济发展的作用,这充分说明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生产力水平每向前发展一步,距离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就更接近一点。

习近平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指出:“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3]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处于调速换挡期,虽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是仍然在砥砺前行。改善民生要按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稳增长、调结构,努力使两者达到平衡,从而实现促改革、惠民生。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更是民生建设中的头等大事,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消除体制机制弊端,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合理增加民生领域财政支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健全社会福利等各项保障体系。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但是仍需要同步协调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要在通过发展经济来改善民生的同时,通过改善民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努力形成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将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公平正义是民生建设的核心,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致力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从而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将公平正义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之中。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于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5]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文化权益等方面无法享受平等的待遇,尤其是收入差距过大依然显著,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公正、民主的意识不断增强,如果民生领域中的公平正义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而且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可见社会公平正义在民生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公平正义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当今中国,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辩证地看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加速发展,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建立健全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对于社会体制机制中缺少或有违公平正义现象的改革,对于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现象要尽快解决,使各项社会制度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

也就是说,既要把“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在社会全面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牢牢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实现司法公正,使法律中蕴含的公平正义价值通过公正的司法在实际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健全维护公平正义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强化司法监督,防止司法腐败,坚持司法公正,努力构建便民、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使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所以,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6]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正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生态环境与民生建设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进一步强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我们处理好新形势下生态文明与民生福祉的关系,实现优化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提供了科学指南。人民在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有所提升。“生态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幸福,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需要成为当前人民群众的一种基本需要,生态问题已逐步演变成为当今社会重大民生问题。”[8]近年来,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严峻,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多地雾霾频发,饮用水质量不达标,抑或土壤重金属超标,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诉求空前强烈,生态文明建设也因此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重中之重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强化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重点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惩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推进污染防治。系统实施,科学治理,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解决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将其作为突破口,力争在环境质量改善上取得实效。实施联动控制能源资源消费量与环境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倒逼经济结构转型。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制度,注重标本兼治,摒弃末端治理思维,不能等到污染问题出现了,才开始着手应对,做好环境污染防范措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当作应对一种问题,而应该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以全方位角度审视,才能真正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习近平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9]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强调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需要每个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自觉节约水电等资源;倡导环境无害化产品,以绿色消费引导生产方式的绿色结构;选择低碳环保出行方式,使用节能型汽车,减少尾气排放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

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筑牢基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关乎着群众的利益,牵动着社会的神经,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迫切需要党和政府按照习近平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民生工作思想,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把改善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习近平十分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他强调:“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10]正是依据习近平的这一思想,我们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着力完善社会救济体系,足额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难题,并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等服务。完善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岗位,完善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平衡发展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完善医院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控制医疗费用涨速过快,努力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收入调节机制,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避免两极分化。坚持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

习近平要求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将人民的主体性原则贯穿始终,以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唯一评价标准。要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拥护、赞成、满意、答应作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严谨、公开、透明的民生决策程序,充分发扬民主,使每一项民生政策都征求民心、体现民意。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制度,充分考虑决策可能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对决策做出修改和完善。他要求全党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中,凝聚社会共识,尽最大努力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作者简介】 张 媛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云南昆明650201

       石 然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

           浙江杭州31001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韩喜平,孙贺.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

[7]侯为民.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三个维度[J].前线,2015(2).

[8]周蕴蓉.试论习近平民生思想特色[J].求实,2015(8).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45.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1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3(1).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36.

[7]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福祉——论生态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2014‐11‐07.

[8]黄娟.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J].鄱阳湖学刊,2012(4).

[9]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3‐07.

[10]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53‐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