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历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历程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考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是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要求,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经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考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是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13.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渊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中西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中国,就有孔子的“和为贵”理念,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老子的“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小国寡民”的理想,庄子要求达到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和一”境界,孟子描绘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提出的“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康有为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1803年在《全世界和谐》中提出现存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的思想,欧文182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进行的、以“新和谐”命名的共产主义试验,魏特林1842年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渊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渊源,而且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虽然没有使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词,但他们关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点内在地包含着社会和谐的丰富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未来社会发展进行预测时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恩格斯提出,借助“巨大的生产力”,实现“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的生活状态。[9]这些重要思想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这就是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大力帮助农民,消除城乡对立;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官僚主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等等,更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

▷13.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历程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复杂国际局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正确和科学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强调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第一次明确地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总结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经验,认真分析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2005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利条件、基本任务、科学内涵、根本要求等作了进一步阐述,深化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提出“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体现党的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的观点,深化了对于无产阶级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1]这一界定科学地表达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我们要形成的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是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要求,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党奋斗历程得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新世纪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新认识。

“六大基本特征”的内涵非常明确。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体现了社会的政治关系、政治生活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体现了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生活的和谐,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广泛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和谐;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主要是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是社会人际关系和谐、人自身关系和谐和人与社会关系和谐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生机勃勃的局面;安定有序,就是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障安定团结,这主要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的全面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和谐统一。

“六大基本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和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12]

▷13.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这些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作出了多方面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重要方面:其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具有根本的政治前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古已有之。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和谐社会作为一种全面的社会现实关系,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在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对抗的社会里,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建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前提。在当代中国,这种根本前提就是要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因为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集中起来说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3]

其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与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其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把全体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是党的先进性体现,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要适应我国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抓紧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为着力点,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完善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社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要组织和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

其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情况和工作,研究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利益结构、阶级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稳定包括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调查,认识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理论研究,加强理论分析,重点突出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各种力量良性互动;如何建立健全有关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力的法制保障;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等的积极作用,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如何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如何建立社会协调机制,促进社会成员和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如何建立健全维护公共安全的有效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如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等。[14]这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对于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为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具有深远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