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愍念众生的教育主题

愍念众生的教育主题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最关注的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以弱势群体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对象的,是以抚平其心理创伤,提升其人生价值为主旨的。佛教教育重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给苦难中的人们燃起希望之火,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永远给人以希望,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是肯定彼岸存在,二是展示彼岸世界,三是呼唤彼岸追求。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善恶报应。

第四节 愍念众生的教育主题

佛教愍念众生教育有五大主题:

一、以人生关怀淡化人生苦难

佛教最关注的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以弱势群体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对象的,是以抚平其心理创伤,提升其人生价值为主旨的。因此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以世人太苦认定为起点的,其全部思想道德教育都是为了帮助人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大乘起信论》)。佛教思想道德教育即呼唤人们正视、同情、排解众生疾苦,教育即面对贫苦民众乐善好施,财施、法施、无畏布施,扶助贫弱无助之人,通过精神关怀减轻人们的生存压力,淡化人们的苦难感受。

佛教教育中力倡大慈大悲,即倡对他人他物的关怀与尊重,博爱一切有生之物。为人处世以慈悲为怀,以慈悲为佛道之根本、人生的最高境界。《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要给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受伤害者以真情关怀,对他们要有怜悯心、同情心,要慈爱众生,给人以快乐,悲悯众生,拔除人的痛苦。佛教倡导宽容,博爱众生,视众如己,以开阔的容他情怀,提升自己,善待他人,这是佛徒的道德责任,也是一切佛法之根本。

佛教有强烈的生命第一意识。佛教竭力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佛教认为,“诸余罪中,杀业最深;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释氏之教,义本慈悲。慈悲之要,全生为重”,吃素食,反战争,肯定求生、乐生,不压制、不伤害、不毁灭生命。佛教一再宣传,救一性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教教育重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以彼岸呼唤弥补此岸缺陷

给苦难中的人们燃起希望之火,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永远给人以希望,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慧远认为往生净土是摆脱苦海的唯一办法。

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是肯定彼岸存在,二是展示彼岸世界,三是呼唤彼岸追求。以理想彼岸弥补此岸不足,以彼岸后果指导此岸道德自觉。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中是持此岸世界、彼岸世界,苦海世界、极乐世界二元对立观的。佛教十分理解人都怀有理想世界的期望与理想生活的追求,这是人的本性,这是人的生活追求的动力源,承受现实性困难的支撑力,人可以忍受痛苦,却不能失去希望。所以佛教教育反复向人们提示,有个理想的幸福、平等的彼岸世界存在,这有天国、天堂、净土、乐土,涅槃等不同的表述,这虽然是个虚幻的世界,却是令人向往的世界,虽觉其无,但愿其有。佛教宣传教育者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困苦中的人们的这种精神需要,以抚慰其心灵的创伤,冲淡其现实的痛苦,化解其人生的迷茫,假如连这点即使是虚幻的希望也不存在,其现实的痛苦则会倍感沉重。佛教教育者清醒地意识到,即使无力解脱人们现实的苦难,也应该给予希望的期待,劝导人们到彼岸世界寻找心灵的慰藉,发愿往生净土,以诚积德,自我道德净化,以达彼岸世界,这足可以提升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承受能力。

问题在于,这个理想的彼岸世界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涅槃的实现是在今生,还是要到来世?竺道生认为穷尽佛理即能成佛,即是涅槃,不必等待来世。禅宗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因此,随所处恒安乐,理想世界就在生活之中。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大目标是向人们证实有一个理想的天国存在,在现实的苦难中滋生并保存对未来的希望,因此而演变为一种生存的精神力量。其实这只是“对一切已使人受害的弊端的补偿搬到天上,从而为这些弊端的继续在地上存在进行辩护”(2)。人在此一生是很难找到一个平等幸福的世界的,只能安忍现世苦难,其实质是要人们放弃对现实不平等的抗争。佛教思想道德教育中向人们诱以“天堂”,戒以“地狱”,是对现实中受苦受难的人的一种抚慰,“对于工作一生而贫困一生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恩赐上。对于依靠他人劳动而过活的人,宗教教育他们要在人间行善,廉价地为他们的整个剥削生活辩护,廉价地售给他们享受天国幸福的门票”(3)列宁揭示了彼岸世界教育的局限性。

三、以业有三报思想抑制世间邪恶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善恶报应。佛教对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最有制约力的是其“业有三报”说。《弘明集·三报论》中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业,有三类,即行、言、思,业有三种性质,即善、恶、无记(无善恶)。反正人之善恶是或迟或早都要受报应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有因必有果,有业必有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实这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因善致祸、因恶得福的非报应现象说的。佛教的“业有三报”说,是一种劝导,也是一种警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对穷人、富人,对平民、官员,都是一样的,都有约束力。它告诫人们,人之祸福不在神,也不在他人,而在自己的作为,不在外力,更无需对外力不满,人应该关心自己未来的命运,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业有三报”说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能得到社会共鸣的、行之有效的主要思想理论武器,这也是一种教育的道德承诺,对社会邪恶的告诫。

四、以成佛人格理想引导人生自我完善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教育与修行使人成为有高尚道德境界的人,虽然倡导求圣不离凡,求真不离俗,同流不合污,群居不混世,处尘不染,逢恶不变,但总的说是推崇出世人格。

佛陀人格,是救世型人格,是人格的典范与极致,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道德品位,大智、大悲、大能,理智、情感、能力,都达到圆满境地;菩萨人格,是觉他型人格,不仅自我觉解,更助他人摆脱苦海,自觉觉他,自度度人;僧侣人格,是自觉型人格,契嵩《相教篇》中说:“教必尊僧,何谓也?僧也者,以佛为性,以如来为家,以法为身,以慧为命,以禅悦为食。”皈依佛教,断灭三惑,为人至,为心溥,为德备,为道达,其人格是高尚的。佛教人格理想的本质是否认世俗认知的我,留下出世的真我,提倡无我。“地狱未尽,誓不成佛”,反映了佛教人格理想的崇高境界。佛教以唤起人们对佛的人格崇拜作为确立宗教信仰的引力。

中国人对弥勒、观世音具有特殊的人格崇拜心理,宋的方腊起义,元的韩山童、刘福通起义,明的白莲教起义,清的义和拳起义,都利用弥勒佛在人们心目中的巨大人格力量强化自己的社会号召力。

五、以“度众”情怀献身“觉他”事业

佛教十分重视教育者的诚心与人格影响力。释迦牟尼一生济世,胸怀博大,牺牲自我,拯救人类,是人格典范。中国佛祖玄奘,唐太宗劝其为官,他放弃高官,译经至老,默默奉献,留给人们的都是救世主的形象。佛教对传道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要处理好“自觉”“觉他”关系,思想道德教育者即传道者,既要以“觉他”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又要以自觉为觉他的基础。二要“愍念众生,等一佛我”。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要作生活与思想的双重同情与关怀,要热心于为人指点迷津,抚慰人心。因此教育者要有我与众生共成佛道的思想境界,不能居高临下。三要勇于献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地狱未尽,誓不成佛。《华严经》中说:“代诸众生受各种苦,令其解脱”,“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献身精神感人之至。四要自身圣洁,佛多以莲为座,显示了营建纯洁世界的社会责任感,反映了高尚的神格,教育者要以自己的真纯使受教者切身体验到神的真实存在,这种情感体验的深化,就会积淀为宗教信仰。

佛教传教人有其应该恪守的道德原则,即四无量心,慈、悲、喜、捨,无量地使众生快乐,拔除众生苦痛,随喜众生功德,平等地利益众生。僧侣是佛教教义的示范人,是神的代言人,是神与人的心灵沟通的中介,信徒正是通过对他们的诚心的体验而固化对神的诚心、敬仰与崇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