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遗产传承观与文化凝聚力

文化遗产传承观与文化凝聚力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遗产,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就是保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是在保护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遗产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化遗产毫无疑问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一、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今时代的发展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心理基础上的。它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民族意识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任何民族都是在发展着的,民族精神也是不断发展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对民族精神的内涵作出了新的概括。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凝结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历来是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的一面旗帜。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延伸和展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团结统一。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在为祖国的兴盛和进步的团结奋斗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历史上虽然曾经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华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是爱好和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进行了友好的合作与交流。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使中华民族具有宽阔的胸怀,大胆地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也努力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是勤劳勇敢。我们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就蕴含在这种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之中。中国人民依靠这种精神,不断战胜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艰难险阻,使得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即使到了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也总能够转危为安,由弱变强。在历史的新时期,这种精神仍然是保持我们民族勃勃生机的力量源泉。

四是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永远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永远向着更加美好的目标奋勇攀登,这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奥秘所在。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瞬息万变的今日世界,更加显示出其重要性。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8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1998年抗洪精神、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精神,以及邓小平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4]江泽民提出的64字创业精神[5]等,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内容,并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入21世纪,时代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当前,世界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包括培育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自由平等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等。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特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体现民族精神面貌的深层内核。当前我们要培育的就是这种反映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从世界的文明宝库中吸取营养;不仅要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也要体现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不仅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要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民族精神的要求,最终都体现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深厚土壤。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而生动活泼、热火朝天的实践活动又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特点。这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民族精神得以与时俱进的可靠保证。

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长远和深刻的意义

文化国力表面上看是一种软国力,但其作用并不“软”。一定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及其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在人们已普遍使用“文化国力”或“文化力”的概念,意在强调文化也是一种力量。文化遗产,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就是保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是在保护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

文化遗产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化遗产毫无疑问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遗产就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遗存,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举足轻重。文化遗产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来接受实地真实的教育,让他们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得到熏陶,培养民族的心理结构,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文化遗产让青少年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研究历史,以史为鉴,少走弯路,不误入歧途。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一点来说,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把中华民族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近几年来,江泽民一再谈到中华民族凝聚力,并深刻地指出我国的综合国力包括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竞争力和民族凝聚力。可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国力增强的重要方面和表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其优秀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华夏的灵魂,是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有如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一样鼓舞人心、振奋精神。而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加、种类的扩大、质量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综合国力的提升。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这些传统的节日文化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部办公厅于2008年1月30日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紧紧围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不同主题,组织节日期间的各项文化活动。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命名和认定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77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为了体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尊重,进一步扩大影响,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除颁发证书外,还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证章、绶带、胸徽及其他纪念品。这次传承人颁证仪式的举办,是文化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的又一个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广泛宣传他们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传承人的命名和颁证,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高丙中教授始终认为:“文化又分认同文化和消费文化之分。”[6]前者如除夕守岁、阖家团聚,这种文化被我们的内心认同,成为内心的表达;后者如时尚,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往往要花钱享受,但用完了,就过去了。对消费文化,多一项少一项,我们总能够平静对待;但对于认同文化,一旦面临被剥夺的威胁,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更加拼力的维护。这也是雪灾天气下人们依旧返乡心切的原因。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它们的设置依据是阴历,体现了对太阳与月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尊重,表达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的美学取向和追求团圆的伦理观念。这种美好的情感不仅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体现。

既然民族传统节日所体现的美好情感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那它自然就会受到善待与保护,可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它的式微,比如“年味没有过去那么浓了”。高丙中认为这和我们民族曾经受到帝国主义势力伤害的历史有关。这样的伤害容易让我们以激愤对外,以激进对内,产生奋斗的压力的同时也产生自我伤害的破坏力,破坏力直指传统。这也就有了“打倒孔家店”和“破四旧”。在1967年至1979年之间,春节的假期被取消。不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渐渐能够以健康的心态看待自己的传统,通过找回自己来找回信心。善待民族传统节日的命题也终于从学术层面进入政治议程。

《通知》要求不断创新,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地方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推动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那么民族传统节日如何体现时代性呢?高丙中认为,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民族传统节日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自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仅会把它们当作“传统”加以尊重,还会积极地把她们放置在现代的条件下加以发展。而事实上,它们也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在新的舞台上获得新的发展。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以前过元宵灯节,灯的光源是蜡烛,现在则可以辅以现代的声、光、电手段,这就是时代性。在现代世界,一个民族要显示文化自信,标榜自己所钟情的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个途径。这种特色运动项目要在本国有历史传统,有普及性的群众基础,最好有比较好的对抗性与观赏性。国人相信只有本国人玩得最地道,别国的人跟风也好,冷漠不解也好,都不能左右国人的信心与热情。赛龙舟是中国的一个较优的选择。赛龙舟是一项集体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民俗心理的依托,所谓“不赛不发”。它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传统和艺术的展示。这项运动如果能够在端午节日文化的烘托下发展起来,反过来带动端午习俗的全面复兴,我们自然就保护了一项无可争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继承革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吸收,是文化遗产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早已揭示了这一规律。但是,揭示这一规律在近代中国的大变动中的表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一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中国解决好新文化建设中的古今中外的相互关系,则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一项重大的贡献。今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入到崭新的历史阶段,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仍然是适用的。继续坚持毛泽东提出的思想和方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仍然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