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意义

论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意义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提升出来的新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它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而重大的意义。[1]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我党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科学判断,它是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

万 晖 孟 繁

内容提要:生态文明是一种理性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大进步。它指出了在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与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矛盾的根源,也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该把握的一个方向。同时,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提升出来的新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它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以上两点在对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一定理论梳理的同时,认真剖析其理论内涵,探讨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本身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抉择。党的历代领导人,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事求是的根本态度和精神,不断地求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生态文明构想。生态文明思想从根本上阐明了我们对待发展的一个态度,表明了我们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奠定了科学发展观得以贯彻的自然物质基础和思想行动基础。

一、“生态文明”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我党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科学判断,它是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也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

(一)生态文明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日渐完善的理论思想

⒈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从属依附于自然社会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同时还提出:作为社会主义的最高实现形式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

⒉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衍变

毛泽东一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在治水、植林工作甚至是人口政策方面都涉及到了生态文明的观点。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讨论三峡工程和发展水电问题时,他提到“我们祖先已经烧了2000多年的煤,现在我们会用水来发电,应尽量少用煤,让煤再埋它个2000年,留给我们的子孙吧”[4]

邓小平强调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尤其重视对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同时还指出必须要以法制和科学手段来保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而后,党的领导人不断探索,从十四届五中全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到十五大明确了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路程,以及到后来十六大报告中将生态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⒈生态文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更加明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理论,也把我国的社会建设重点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发展,一味地追求GDP,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社会成本、生态成本。长期工业化对自然界不计成本的掠夺已经使得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生态千疮百孔。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莱易斯在《满足的极限》一书中谈到:生态危机将迫使人们必须改变以过分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工业生产体系,同时也会改变人们表达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方式,把需要的满足置于生产活动而不是消费活动中。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取得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把自己从传统的对自然的依赖性中解脱了出来。虽然不能说人类此时已经掌控了自然,但是人类的确已经做到可以改变一些自然现状,并且能够减少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压力。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工业文明得以孕育并长期发展。后期的一系列科技革命又使得人们从传统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当衣食已不再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烦恼,人们开始从生产活动的满足感逐渐转移到追求物质生活,追求人类自然本性上来。

⒉生态文明理论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认“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文明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并且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形态是人们都主动遵循客观规律的社会形态。自然法则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法则,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客观地认识和遵守自然法则,尊重自然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是相统一的。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思想

(一)正确把握和界定生态文明的理论维度

⒈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根本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强调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保护与和谐共处。对新型产业结构的定义也是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特征为出发点的。人类从对自然的崇拜到“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再到现在自然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5]。并且“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6]

⒉人与人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理论的立足之本

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强调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生态的一种保护。它更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源于“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7]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和交换理论中表明了人们之间交往的重要性。当人的发展从传统自然中相剥离之后,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不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强调物质生产活动是个人的本质存在,问题在于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因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个人正是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生产和扬弃着他们的社会关系,从而展开个人的和社会的历史。”[8]

⒊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理论的实践基础

人与社会和谐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另一个就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既不能以损害人与社会的长远性发展为目标,也不能通过盲目追求个人或社会的眼前利益而不顾生态、不守历史规律的方式。生态文明必须把握这两个层次的标准。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们必须在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节制地向自然索取生产和生活资料。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求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利益及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具有长足性、整体性。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作为社会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志。

(二)“尊重自然”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和谐统一的

生态和谐思想客观地要求人们以尊重自然为客观实践过程的根本性原则。尊重自然要求人们注意把握自然规律,注意主观与客观实际性的统一。尊重自然,是人们看待自然“首因性”与“唯一性”的博弈过程。在一定程度下,“首因性”会向其极端就是“唯一性”去理解。这个意思就是人们在倡导生态和谐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自然规律,而忽略了其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可调和性,忽视了“以人为本”,忽视了社会建设,这样的生态观,不是文明生态观,它不是人类文明理论的进步思想,相反是一个倒退的思想,它是把人类由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时代带入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的倒退思想。

尊重自然的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和谐统一的,可调和的。这种最佳调和状态就是生态文明的实践状态。我们必须把握指导思想的内涵,这种内涵就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而这种有利于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上的,生态文明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这也是所有的新的建设理论中必须牢固把握的思想。

(三)生态文明并不是倡导极端地理性选择

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单指全人类解放的社会,而是人与自然,与环境相和谐的社会状态,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并不是倡导极端地理性选择,而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协调的生态观念。我们必须把握的思想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是并不矛盾的,是可协调共进的。后生态文明社会,从其生产目的上看,应该使得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从其社会发展上看,是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从社会管理和权力建构上看,它是去“官僚化”的;从价值观上看,是个人与社会价值都得到满足的社会状态。正如萨缪尔森针对“资源的有效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的分析一样,人最终必定要在欲望和资源中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和谐的意义就是生态和谐的意义所在。

(四)生态文明并不等同于科学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个观念的理解的根本是要把握“以人为本”概念。这里说的“以人为本”是以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为本位,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不矛盾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点的。因为,我们强调的生态文明并不是只要生态不要经济、只要生态发展不要人的发展的一种错误的发展。而是在保证生态规律、正确的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不能抹杀人的这个历史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生态文明的理论精髓,就能够实现科学发展。

三、把握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意义,建设和开拓新的、更伟大的社会主义

(一)生态文明有助于建构正确的社会主义人性价值观

亚当·斯密创立的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及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中,过多强调人的私利性和第一性,把人的利益和追求放在首位,割裂了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的客观联系,忽视了社会整体性的发展,使得在这种价值观下,人们首先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是社会价值和自然价值。这是一种忽略人的社会性的唯心主义价值观。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的价值论述是通过强调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与统一性来把握这个概念的。并且通过调适这种矛盾,使之协调达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社会价值与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的特质,决定了这种矛盾的可调和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固定存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在社会的发展,是以人所在的群体的最终进步为结果的,个体的进步不是历史的进步。

(二)生态文明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正确认识

自从以蒸汽机的使用为代表的人类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每次的工业革命在带来更高的生产力的同时,也使得人类对自然物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伴随的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类在前期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向自然索取、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由于没有认识把握好客观规律和掌握分寸,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生产力的越发进步,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越发清晰。人类明白在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9]。这种控制的客观表现形式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工业文明把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似乎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10]在社会主义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过多地考虑GDP指数的价值,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只要经济不要生态,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可以看到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看到了私利化和片面经济化对传统人伦及自然环境带来的恶果,看到了我们必须为这样的一个不理性的发展观念而买单。生态文明是基于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应该如何更科学地发展的一个深化性的认识。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这种成就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社会生活的整体提高与发展。我国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是,传统粗放型经济以环境损害为代价,“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自然的疯狂掠夺途径”的一系列弊端也在我国社会暴露无遗。如何去更好地理解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顺利进行?生态文明理论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梳理和把握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及所衍生的一些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建设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而服务的。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标准,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与构想。所以说,生态文明理论是党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前提下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正确思想。

(三)生态文明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维度

物质文明站在物质需求和物质生产的角度对人们的行为和目标定位进行一定约束;精神文明是对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品质以及社会道德标准提出一定的要求;政治文明则是站在政治角度,对政治相关的执政框架执政方式等方面的建设标准进行一定把握。生态文明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思想维度,生态文明是从整体上对这些文明建设进行了梳理和把握: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求在物质生产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索取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求人们和谐地把握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养成健康的生存心态;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要求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人、尊重社会与自然的发展。

(四)生态文明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人们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保持人的社会创造性、社会理性和维系社会道德的重要条件。而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犹如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同,谈不上对社会有正确地认同,更谈不上对社会建设和人类发展贡献力量。生态文明是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认识的。一方面,由于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将自己生存的社会外延做一定地扩展,即从传统的人类社会范畴提升到整个社会范畴。由于外延得到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认同必然也要进行一定提升。在这个前提下,人的社会行为不再单纯地以社会意义为衡量准则,也要考究其自然意义。人们的自我认识将会更具逻辑性,更严谨。

(五)“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理论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从传统的物质利益与物质衡量标准中脱离出来,从一味的精神满足和单一的道德标准中,从片面的政治框架和对政治业绩的追求中理性和深化。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价值观上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它遵循规律地把握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文明建设和思想悟性上的大幅度提升。“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理论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与时俱进而形成的正确的发展理念,是我党在自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思想精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正确的指导,也为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描绘出了什么是正确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方式。

(万晖: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孟繁: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c.本文系2007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7KS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课题“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与党的执政地位研究”(编号:10ZD01)(课题主持人:姜玮;课题组成员:黎康、游冬娥)的研究成果之一。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4]徐岩:《论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王家芳、易绍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7]李培超:《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逻辑思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8]姜爱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另一维度:交往》,《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9]王家芳、易绍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10]张渝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