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归根到底就是建设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这就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1.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归根到底就是建设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它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又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前进为主要特征。它具有强大的凝聚效应,因此构成了凝聚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纽带,成为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还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我党历来重视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但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战略任务提出,在党的重要文件里这还是第一次。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凝聚中华民族全部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才能在新世纪的征程上乘风破浪,完成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当前我们应该着重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自强意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大力弘扬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为脊梁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并将不同地域、党派、阶层的中华民族成员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团结起来。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这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在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没有昂扬向上的志气,就不可能完成既定的目标。中华民族不可能自立于民族之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如果我们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而民族精神没有得到弘扬和培育,那么这也不能说完成了任务。这个小康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小康。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能否结合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大力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能否如期实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必须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投降主义、民族沙文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主张。民族分裂主义的特征是:试图使兄弟民族或某个民族的一部分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分离出去;或把行政区从中国的版图中分化出去;或试图破坏多元一体格局的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民族大家庭的正常发展。所谓民族投降主义,是指那种为保全和扩大个人、小集团或狭隘的民族利益,不惜投靠外部势力或屈服于外部势力的压力,出卖全民族整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民族沙文主义,指的是某个民族鼓吹该民族优越于别的民族、该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煽动民族仇恨,主张征服和奴役别的民族的一种反动思潮和理论。与民族沙文主义相反,民族虚无主义是以妄自菲薄、全盘否定本民族的一切为基本特征的。如果说,民族沙文主义认为本民族优于其他民族;民族虚无主义则正好相反,认为其他民族优于本民族。

2.培养“四有”公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这就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任何文化建设最终都要归结为塑造人、培养人的目标上来。一定的文化总是与一定的人格塑造联系在一起的,总是与一定的人生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塑造和培养是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离开了人这一主体的建构的要求,则任何文化建设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不例外,也是在于在新的经济政治的条件下去揭示人,发现人,发展人,完善人,去造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人。

邓小平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邓小平的思考集中到一点,就是使我们的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把这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四有”公民的目标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体性,它是根本任务在目标上的具体体现,而且这里不再是笼统地从整个民族的角度提问题,而是具体到每一个公民。二是全面性,“四有”体现了对公民素质的全面要求,涵盖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统一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们都是指人的精神素质问题,四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但这四者又不是并列的关系。从其内在逻辑来看,理想是根本,文化是基础。理想讲的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问题,是精神境界和精神动力问题。缺乏美好理想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更谈不上所谓的“新人”。在这里,有文化是指的文化基础。没有这种文化基础,就不可能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另外,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性质和方向的体现,有纪律则是其保证。四是层次性,“四有”是普遍要求,但每一“有”本身又有层次的不同。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层次,文化程度的差异自不必说,理想、道德、纪律,对于党员干部、先进分子和普通群众,在实际要求上应有所不同,体现出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特别是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和全球化竞争阶段,离开了造就千百万“四有”公民这一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就不可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如何造就“四有”公民,如何拥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庞大的队伍,就成为首当其冲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的回答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也就是说,要大力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让坚定的理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共同的精神纽带,营造积极向上、乐观进取、诚实守信的精神氛围,弘扬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一切精神气质,促进人们在智力、心理和人格上的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是人们行为的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把人们团结起来、夺取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则是形成全社会精神支柱的客观要求和必要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国立党的理论基础,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基。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觉悟,才能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学习和教育工作不断深入,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思想观念,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思想文化交流,互相激荡。可以肯定,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将主要是科技和文化的竞争。这更加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着眼于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中取得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人类进步事业未来发展的地位。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则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这两个方面,密切结合,缺一不可。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这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是新世纪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其次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确立,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权力结构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共同道德是共同理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共同理想的重要条件。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道德内容的社会理想,也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共同道德的社会能够形成共同理想。

第一,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文化具有许多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却是对社会的整合功能,即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规范与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和整合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社会文化资源。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者和管理者要想实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凝聚和政权的巩固,都会从两个方面不断提高社会的整合能力:一是在政治制度上作出安排,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与关系进行协调和处理;二是大力进行文化建设,从理想、价值、道德等方面去提高社会的整合能力,这种来自社会成员内心的整合是最有效的整合。所以,构筑社会的共同理想,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始终是一个国家在思想文化和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一个主要任务。当代中国社会要振奋全民族的精神状态,要建立民族的精神家园,要产生民族的精神支柱,就必须进行共同理想的建设。

共同理想是一种不同于人生理想的社会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共同理想在理想的内容上是一种关于社会而不是关于个人的理想。它讨论的不是人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而是社会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是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生活的期望,也是人们利益和愿望的共同表达。共同理想强调的是社会理想在社会共同体内的共同性、代表性,而不只是该社会共同体中各群体和某群体社会理想的独特性、先进性,哪怕是先进阶级或统治阶级的社会理想。共同理想的“共同”不仅指理想内容的共同,还指构筑共同理想的活动方式、程序的共同。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第二,思想启蒙与道德建设。列宁深刻地论述了这种思想启蒙与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主义学说不是自发地在工人阶级中产生的,而是在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理论中产生出来的。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产生不出社会主义的学说。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只能由那些马克思主义者和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还特别强调,在工人运动从自发向自觉发展的过程中,从外面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一种观点和理论,既是相应的一种运动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着这种运动的水平。

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真正的社会共同理想,也更需要人们自觉努力地加以构筑。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而进行的思想启蒙和思想教育工作,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就其内容来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的高尚道德,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二是道德发展的共同性和继承性的共同道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道德的本质所在,又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我国具有充分的社会条件。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反过来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倡导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充分保障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同时,由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又决定着社会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必然要求社会成员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要求国家和集体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没有对公民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没有个人积极性的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不可能有效地实现。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情感的崇高精神,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早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事实。只有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真正体现就在于保持那么一种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既要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享有的光荣及其流传数千年的优良传统而感到自豪,又要看到和承认现实中国发展中的落后,并有决心和信心改变这种落后,使中华民族复兴起来。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传统道德更多地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规范,而不太重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与规范。传统文化中社会公德的缺位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公共活动的缺乏造成的。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不断扩大,公共交往中的交往规则和道德规范就显得特别突出,从而,社会公德建设日益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人类文明意识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延伸和重要补充。职业道德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某些方面丰富和进一步深化了社会道德的内容。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家庭是个体道德化的摇篮。当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趋于一致时,个体道德的社会化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特别是在世纪之初,江泽民提出了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道德、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呼唤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廉政建设呼唤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来从严治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呼唤建立健全法律保障,呼唤树立健康向上的道德理想、人生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

2.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要条件。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以及教育、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事业。

要发展教育和科学,必须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所谓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教育有四个最基本的文化功能,即保存、传递、选择与创新。一种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保守或创新,与所属的民族教育紧密相关。只有通过教育的作用,文化才得以生成,并得以世代延续和发展,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它同时也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方向。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事业。邓小平讲: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在当今世界,科学越来越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成为代表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所作出的理论概括。重视科学,就必须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发明创造,消除愚昧迷信。同时,邓小平强调指出,中国也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文化的繁荣是指文化事业的活跃进步与文化环境的活泼有序。这里的文化概念不同于前面,它是和科学相对称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精神性的产品、活动及相关设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理论战线,指的主要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它不仅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认识工具,而且提供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也是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形成新时期的思想文化体系,发掘和利用中国社会新的价值观、历史观、社会观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新的文化结构,找到具体的能够引导我们这个社会健康发展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新内容,占据人心,是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最紧迫任务,直接关系着国家今后的发展和命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方向已明,原则已定的领域中,在坚决贯彻的实践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二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担负着提供和生产优秀精神产品的任务。优秀的精神产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精神文化水平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能够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和人民意志的优秀精神产品,这个国家就不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国家,这个民族在精神上就不是富有和健全的,就不会有充足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样,一个时代没有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优秀精神产品,这个时代也是苍白的,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民也会缺乏精神动力和创造激情。

不仅如此,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能够使人民在紧张劳动后的休息中,得到有高尚趣味的精神上的享受,这既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之所在,也是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群众文化工作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块重要阵地。强健的精神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作基础。体育和卫生在锻造国民强健的身体素质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应该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是一项需要从娃娃抓起的事业。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包括公园广场、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歌舞厅、电影院,活动中心等开放性活动场所的开发和使用,也包括学校、网站、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出版社、广播站等专业性产出机构的发展和繁荣,还包括对文物和自然的以及文化的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这些是文化建设的物质依托,是文化建设的硬件。离开了它们,不仅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失去了可能,就是思想道德建设都无从谈起。

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江泽民同志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论述。他深刻指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归宿。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应该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既涉及到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更为主要的是要创立发展的社会环境。只有在克服了旧式分工和外在强制对人的限制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既开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历程,又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精神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另外,当前环境恶化、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状况,并不仅仅是因为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而是由于人的价值观、伦理观的偏向。要重建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关系,只有依靠人自身的全面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探索一种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优化、控制人口增长、生活质量提高的全新的发展模式,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