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经济机制长期受到限制和排斥。第二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第三阶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被社会占有,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时,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条件之一,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不存在了,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存在商品经济,而是产品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有可能对整个社会生产实行计划管理,因此,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犹如一个工厂,都在统一的计划指导下进行,全社会的资源都直接按计划分配。十月革命之前,列宁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明确地把取消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建立计划经济当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任务,力图消灭货币,并用有计划的产品分配来代替市场交换,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无所不包的全民统计与监督。但实践中的挫折使列宁开始探索社会主义时期商品生产和交换问题。列宁认识到,在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还必须保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时间还比较短,列宁没有解决未来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还应该保留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在前苏联真正建成是在斯大林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与计划经济体制,也是在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中,商品货币的作用很小,只是当作经济核算的工具,整个资源配置过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直接行政命令来推动的。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经济机制长期受到限制和排斥。这种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的、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被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普遍采用。

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我们承认商品经济,承认价值规律,经济发展比较快,比较好。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逐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1958年大跃进中,曾一度试图取消商品经济,实行“吃饭不要钱”的“大锅饭”,结果导致了三年困难时期。为了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不得不开放自由市场。此后,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把发展商品经济视为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到粉碎“四人帮”前夕,国民经济几乎走上了崩溃的边缘。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坚持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作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简单化理解,照搬别的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这就导致在实践中严重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总是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控制来代替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一定时期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缺陷愈来愈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全会确定把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决定对原来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改革最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几年功夫,成效显著,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迅速提高,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吸取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1984年开始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进行流通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市场机制的活力。邓小平总结了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正式确立为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一原则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必要性和有益性,在实践中推动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也为后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二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肯定了指导性计划的范围应逐步扩大,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

第三阶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方法,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服务;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没有根本矛盾;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能更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突破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为中国找到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乎逻辑的发展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转变的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积极加快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在理论上已经确立和发展,而且在实践中正逐步实现和完善。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跨世纪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一个转变就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

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了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存在以社会分工和各个生产者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为条件。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依然存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②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我们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我们不能跨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阶段。我们可以不重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由小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跨越自由市场经济和垄断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实现经济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③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通往富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展开放型经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体系来发展自己。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国已经加入WTO,要真正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还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在现代社会化生产中,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划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是以国家计划为中心,用行政指令的办法决定资源的分配和组合;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是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分配和组合起调节作用,它是由供求、价格、竞争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节来实现的。某种产品价格高,生产该产品有利可图,资源就往哪里流,等到产品多了,供给大于需求,这种产品价格就会降下来,资源就会流到别的地方,这就是市场调节。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以计划为主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完成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指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服务。市场经济无论在什么制度下,都具有以下共性:①经济活动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②企业行为自主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③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④经营管理法制化,市场主体都遵守经济交往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⑤社会保障制度化,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具备上述五个共性特征以外,还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现多种形式的联合。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好处。

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等优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