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贡献,使他成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现在,我们党和我国人民正在抓住机遇,不断进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进军,不仅对于中国百年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荣事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1)邓小平理论是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洋溢着时代精神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各种力量和关系的交互作用,把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第一位。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一新的时代特点下,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格局:经济发展问题在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具有更大的迫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力,决定着各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落后意味着全面落后,意味着在新一轮竞争中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现时代提出的发展的紧迫性正在变成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有识人士的一种共识。马克思主义始终注意经济因素在社会变迁中的基础性作用。在人民群众掌握着自己命运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努力发展生产力无疑是全社会的共同意志;处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机会。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速发展步伐,是社会主义中国缩小同世界工业先进国家差距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邓小平对此有着更为敏感的认识,并把它转化为理论。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各国开始寻找适合于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证明,照搬马克思主义本本和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来设计本国的社会主义蓝图是不成功的。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依靠本国人民在实践中去创造。以前,我们以前苏联模式为样板而建立的社会主义体制,大大限制了自身的活力。改革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提了出来。同时,前苏联和东欧发生的政治剧变又向人们提出了“改革向何处去”的问题。世界社会主义在观念上和实践上的演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外部动因。邓小平对此深有感触,他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他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路只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泉,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当代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内在根据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中经历过胜利发展和严重挫折。建国初期,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照搬了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前苏联模式的弊端和历史局限性,促使我们党以苏为鉴,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在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学说时说:波匈事件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有两重性。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好的结果。正是在这次危机后,我们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创造和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例如关于十大关系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分析等。可惜我们党当时对改革前苏联模式必要性的认识还不深刻,在“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下,这些有益的探索未能坚持下去。特别是1966年前后发生的党的工作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说:“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2]使他感到最痛苦的不仅是其个人遭遇,更重要的是这场史无前例的动乱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的深重灾难。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最根本的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点和别国经验当作不变的教条,或者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的判断上失准,脱离了中国国情,低估了中国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这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完成之后,未能将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又未解决好新的经济体制与较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方针。这以后,中国人民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理论正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与邓小平个人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

邓小平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和未来充满信心。他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献给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他的全部革命实践中,“三落三起”,从不消沉,由此促使他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所以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关键时刻,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才能力挽狂澜,开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具有独到的深邃的理解,而且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特别是他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邓小平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贡献,使他成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结果。现在,我们党和我国人民正在抓住机遇,不断进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进军,不仅对于中国百年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荣事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这一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理论已经获得并将进一步获得新的发展。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从总体上看,邓小平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道路过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前,邓小平为这次会议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禁锢,走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次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也成为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的命题。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

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阶段。改革的深化迫切要求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这一时期,邓小平开始鲜明地、频繁地提出并阐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再认识的另一个重大的理论成果,它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一起,成为当时实行全面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石。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12个要点,包括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精力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两个基本点的观点;关于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祖国统一的观点;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标志着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形成。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南巡讲话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鲜明地回答了这些年来困惑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这个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新认识,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体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从9个方面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吸取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邓小平提出要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台阶式的发展战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致富又不可能,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邓小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依靠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按照这个原则来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问题,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在不同时期实现了伟大的飞跃。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②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③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④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阶段等系列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为我们党继续进行新的探索提供了直接的思想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