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恩师陶德麟先生的高尚人格与道德境界

恩师陶德麟先生的高尚人格与道德境界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恩师陶德麟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担任过武汉大学校长,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曾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先生不仅以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去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以宽广的胸襟对待他人,甚至以德报怨。

恩师陶德麟先生的高尚人格与道德境界

倪素香

在恩师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之际,作为学生,我首先向先生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祝贺!

恩师陶德麟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担任过武汉大学校长,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曾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先生贡献卓著,有目共睹,毋庸我赘述。我只为有幸成为先生的学生,备感光荣。先生不仅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影响着他的学生,更以他高尚的道德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受益终生。

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陶德麟先生回顾自己的哲学探索之路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学风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哲学不是实证科学,最易流于空泛,然而也最忌空泛。在哲学领域里,要分析清楚一个问题,把理论向前推进哪怕是一小步,都是非常艰难的精神劳作。许多大哲学家用了毕生的精力也只回答了几个哲学问题。大言空论则非常容易。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用一大堆抄来的或生造的语词来‘讲’自己也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把症结蒙混过去,尽快地构成体系,我以为不可取。”(《光明日报》2010年4月13日)正是秉持求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先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1978年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反对“两个凡是”的理论斗争中。先生应邀赴京参加真理标准讨论会并作大会发言,而后,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江汉论坛》等报刊相继发表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几个问题》、《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认识的对象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百家争鸣与“两家”争鸣》、《不能用专政的办法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等一系列论文,系统地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驳了“两个凡是”。先生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世界观去反思“文化大革命”,反思“两个凡是”,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仅反映了先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也反映了先生不畏权势、捍卫真理的勇气和学术品质。正是恪守这样严谨的治学风格,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邃、细致和独到的探索,出版了《当代中国哲学问题探索》、《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陶德麟文集》等多部有影响的专著。先生不畏权威、不事权贵、坚信理想、坚守信念、维护真理的高贵品质和治学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勇气,不但让人感动,同时也催人奋进。先生的高尚品质是引领我们前行的榜样,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先生是一个诲人不倦的人。今年是先生的杖朝之年,在80年的生涯中,先生曾长期兼做行政工作。不管行政工作多么繁忙,先生一直站在教学工作的最前沿,坚守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培养和教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早已是桃李满天下。1994年我有幸忝列门墙,那时先生正担任武汉大学校长一职,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和科研工作,先生只能利用休息时间,给予我学业的指导和人生的教诲,先生的热心教导至今仍历历在目。在我毕业之后,先生仍不断给予我学术上的关心和事业上的鼓励,先生的无私扶持和诲人不倦真是让人感动。我的博士论文出版时,先生欣然作序,给我的激励成为我学术研究道路上最大的动力。在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制度伦理研究》完成之际,先生又给我以大力支持,再次为该书作序。先生的关爱和提携,对年轻人既是一种帮助,更是一种鼓励。我今天能有幸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者和博士生导师,与先生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我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先生仍以他的高尚人格影响着我、教导着我,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先生诲人不倦、提携后学的风范,为我们这些学生做学问和做人树立了典范。

先生是一个宽以待人的人。先生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能站在思维的制高点,正因为它吸纳和消化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而又有所超越。今后要发展,仍需如此。要有自己的立场,但却不可褊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要善于有分析地吸纳,不可盲目拒斥。”(《光明日报》2010年4月13日)先生不仅以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去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以宽广的胸襟对待他人,甚至以德报怨。先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从不因为自己的学术地位和行政地位怠慢任何一个人,傲慢、自负、盛气凌人这些字眼都与先生无缘。对待同事、下级、学生,甚至不相识的人,先生永远都是温文尔雅、谦虚谨慎、平等相待。每一个向先生求教的人,都会得到先生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对于与自己不一致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思路,先生以宽容的胸襟海纳百川。对于那些曾经误解和攻击过自己的人,先生也从不两样看待。甚至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先生总是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爱护和提携。宽容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对曾经误解和攻击过自己的人表现出宽容更是一种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具有的道德境界。先生的博大胸襟和宽厚仁慈堪为世范。

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一个真诚待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人,一个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的人。

先生的深厚学养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给我们昭示了前行的方向。

最后祝愿先生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2010年5月10日

(作者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