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大原则和三大支点

十大原则和三大支点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教育史、世界教育史上,孔子首倡启发式教育原则,针对的是官学教育中,长期普遍存在的注入式、灌输式、挤压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提法,是程颐、朱熹根据《论语》作出的;而这种个性教育原则的基本思想,是由孔子奠定的,由三个基点支撑。

(二)孔子教育方法论:十大原则和三大支点

教育的方法是什么?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这是与教育目的紧密相联的又一基本问题。

在中国教育史,世界教育史上,孔子不仅首倡教育目的论,而且首倡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法论,在毕生长达五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然而,孔子本人对他的教育方法论,并没有做出直接的系统论述,他的教育方法论多半散见于《论语》中,在500章的《论语》中,有300多章是讲教育的,其中大部分是专讲教育方法的,这些思想闪光,如一堆散乱的珍珠。为了找到一条思想红线,把这些散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我们概括总结出孔子教育方法论的“十大原则”,作为贯穿其中,统摄全局的骨骼系统。

孔子教育方法论之所以能够构成系统整体,因为其中贯穿着三个统一的哲学观念:一曰“仁”——仁者爱人的互主体性观:二曰“中”——反对各执一端的中和中庸观;三曰易——二元一体的辨证发展观。

(1)有教无类的普及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招生方法、教育对象,要求不分高低贵贱,实行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这一原则的提出,针对的是“学在官府”的特权制度,贵族制度、世袭制度,教育完全掌握在国家官府手中,只有少数贵族子弟凭借世袭特权享受教育权利,绝大多数平民百姓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大门之外。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首倡民办教育,首开私学之风,首次为平民子弟打开学校教育大门。

他的招生办法是,不分高低贫贱,只要拿着“束脩”(干肉)一类的微薄学费,都可以入学受教,“自行束脩以上,吾来尝无诲焉”。(12)

孔子讲的“有教无类”,还不能说已经达到了现代的全民教育、普及教育的高度,但他确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之中,首倡了教育的平民性、普及性、开放性,打破了前人的许多界限。

第一是打破了贵族平民界限——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只有少数几位是贵族子弟,绝大多数都是平民子弟。

第二是打破了穷人富人界限——孔子的学生只有少数人有钱有势,而多数人象颜回一样安贫乐道。

第三是打破了夷夏民族界限——孔子不仅招收中原华夏民族子弟,也招收当时被视为野蛮落后的夷狄民族子弟入学。

第四是打破了域邦国家界限——孔子办的私学不仅向所在的鲁国开放,而且向其他城邦国家广泛开放。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还很难真正实现面向平民的普及教育,但从理论上提出这一理想目标,堪称孔子一大首创。

(2)举一反三的启发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教育方法、教学方法,是怎样处理“教与学”、“师与生”这一教学过程基本矛盾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教育史、世界教育史上,孔子首倡启发式教育原则,针对的是官学教育中,长期普遍存在的注入式、灌输式、挤压式教学方法。

孔子本人的提法已经十分接近于启发式的科学概念,并成为这一概念最早,最重要的辞源之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3)

在对《易经》蒙卦的解释中,他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并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在一起:“‘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蒙以养正,圣功也。”(14)

更重要的是,启发式教学法在孔子这里已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原则,在上下五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他创造了一整套丰富多采的启发教学法具体形式,至少包括以下十种:

1、提出问题启发法;

2、相互对话启发法;

3、生动直观启发法;

4、形象比喻启发法;

5、诗歌音乐启发法;

6、创设情境启发法;

7、典型引路启发法;

8、现身说法启发法;

9、注重方法启发法;

10、基本概念启发法。

(3)教学相长的合作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调二者之间不是主客关系,而是平等合作,相互启发、共同追求真理的互主体性关系。

孔子以前的教育传统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师生之间等级分明,是一种主客关系。

孔子把“仁学”中“仁者爱人”,平等互助的互主体性原则,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中来。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关系,二者都是能动主体,教学过程的客体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知识真理。教学过程中,师生构成独特的二元主体,相互启发,相互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双向交流,互相传递,互相促进,而不是单向线性的“教——学”,“灌输——承受”、“传递——接受”以被动教学模式。

孔子多次旨定学生对教师的启发作用:“启予者高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15)

孔子还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原则,鼓励师生之间平等争论,审予、樊迟、子路先后就守丧三年,学习稼圃、正名为先三大原则问题,和孔子展开争论,而并不影响师生亲密关系

孔子提出的基本思想,《学记》做出了更为明确的理论概括:“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6)

这种教学相长、师生合作关系,包括方方面面:

互教;

互学;

互习;

互启;

互动;

互问;

互难;

互敬;

互争;

互监。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西方近代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中心主义”,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与西方现代教育则转向片面强调“儿童中心主义”;中国孔子首倡的二元一体的教学主体论和师生平等合作的教育原则,却根本超越了这种各执一端、好走极端的片面性,应当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首创。

(4)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教育方法中的个性,特殊性、多样性问题,要求根据每个学生先天禀赋与后天发展中的个性差异,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与培养目标,要象做艺术品那样追求个性。

在孔子以前的官学教育中,很少注意学生个性,教学模式千篇一律、简单划一,一个模式、一样对待。

孔子把他的人性观与晚年学《易》的发展观相结合,为个性教育奠定了哲学基础:“生生之谓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

孔子创办的民间私学教育中,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习惯、个性差异,选择不同的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学方法。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一整套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方法:

因人施教法——考虑每个人的个性差异:

因赋施教法——照顾天赋的个人特性;

因能施教法——根据能力决定方法特殊性;

因习施教法——充分注意后天习惯特殊性;

因长施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的教育;

因短施教法——注意弥补学生弱点的教育;

因异施教法——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因表施教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志向抱负、理想目标,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

因易施教法——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水平、心理变易,选择适当教育方式;

因时施教法——根据每个学生发展变化的关节点和最佳期,适时及时地进行教育。

“因材施教”的提法,是程颐朱熹根据《论语》作出的;而这种个性教育原则的基本思想,是由孔子奠定的,由三个基点支撑。

出发点,承认并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上升点,采用因人而异、丰富多采的教育方法;

归宿点,选择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目标,造就多样化、个样化的人才。

教育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孔子的独特回答是:教育不仅是有规律性、共性、可重复性的科学,更是具有个性、特殊性、不可重复性的艺术。

(5)情理并重的全面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情感与理性在教育中的关系问题,孔子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与培养目标上,都应当体现情感理性、二者并重,情理和谐、全面发展。

这一特点,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字特征、文化特征、思维方式特征:中国方块汉字的显著特点是“象形表意,气象生动”,由此造成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上的重要特点是,把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深刻的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孔子由此开创了情感理性和谐发展,今天从内在机制来看即左右脑共同开发的全面教育,这是中国教育传统的一大民族特色,迥然有别于苏格拉底开创的理性主义、重智主义,单纯重视左脑抽象逻辑思维开发的西方教育传统。

在情感开发教育方面,孔子主张,“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以情育人”,倡导了情感教育的六种形式:

诗教——孔子编纂整理《诗经》305篇,作为诗教的专门教材,这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民族史诗”、“荷马史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之名。”这里讲的七项10能,则是孔子诗教的一个总纲。

乐教——孔子乐教包括“古典六乐——《诗经》配乐——音乐欣赏理论”三个组成部分。最后达到“游于艺——成于乐”的情感升华、思想境界。

射教——通过射箭训练,不仅提高军事体能,而且锻炼意志,培养文明竞争,讲求礼让的君子风度。

御教——通过贺驭马车的技术训练,培养人重仁、重德、重礼、重和的思想感情、意志品德。

情教——通过观察生活,创设一定情境,进行情感教育,“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观水感“逝者如斯夫”。

游教——师生出游,浴手沂水,风乎舞雩,乃至周游列国,边游边学,增进见识、情感、意志。

19世纪西方哲人黑络尔,曾贬低孔子缺少哲学概念和思辨能力:“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此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18)

实际上,孔子不仅重视情感教育,而且重视理智教育,其中包括哲学思辨的教育:

早年孔子的中心概念,是从周公那里继承来的“礼”,仅《论语》中记载60次,注重怎样做人的外在行为规范;

中年孔子的中心概念,是孔子首倡的“仁”学苑畴,是孔子特有、中国特有的古典人道主义——仁道主义,仅《论语》记载87次,紧紧围绕“什么是仁——怎样行仁”两大焦点问题展开。

晚年孔子的中心概念,是从《易经》中发掘出的“易”,二元一体的辩证发展观,《易传》中反复从哲学思辨高度深入探讨了“易之义”,“易之理”、“易之道”、“易之蕴”、“易之门”、“易之用”。

孔子的教育是情理结合,双线一体的全面发展教育:

情感教育的思想主线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理智教育的思想主线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礼,游于艺。”(19)

这两条线结合到一起,造成情感教育与理智教育的结合,“情感人”与“理性人”的结合。

(6)学思结合的重能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学习与思考、知识与能力、积累知识与发展思维智力的关系问题。

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两大学派:强调以学知识为重点的重知学派,强调以发展能力为主的重能学派。

孔子的特点是把“叩其两端,求其中和”的中庸辩证法和二元一体的易学发展观,贯穿于学与思、知与能的关系之中,超越了单纯重知或重能学派的局限性、片面性,首倡学思结合、知能并重,而以增长能力为重心归宿的教学方法。

他以“学思结合”为主线,提出了教学过程论、教学目的论的基本思想,要求以学习知识为基础和前提,以发展能力为重心和目标,抓住以下四个基本点:

要以原有知识、特别是能力为出发点。要注意学生能力有“上智——中人——下愚”三个层次,因材施教,从原有基础出发。

要以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为上升点,孔子反复强调,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好学近乎智。”(20)

要以学习知识基础上的深思精思为主要着力点。《论语》中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返思,仁在其中矣。”“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素,言思志,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

要以提高智力能力为最终归宿点。能否让知识转化为能力,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学习效果的最终尺度。孔子与子贡对话,集中反映了这一点:“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22)

西方教育史,世界教育史的论著普遍认为只有西方近代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才提出了教学论和教学过程论。实际上,早在此之前2000年,孔子就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教学论与教学过程论的基本思想,尽管表述形式不够系统,但有些闪光思想却很有活力。

(7)学用一致的实践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学与用,学习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孔子提出了学用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统一,而特别重视实践的教育原则,其中包括以下七个要点:

学以致用目的论——学习的目的首先在于应用,而且完全在于应用。一是应用于做人之道,二是应用于做事之道。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23)学习六艺,为的是把握做事之道;学习六德,为的是把握做人之道。

学用结合过程论——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学与习”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多次反复循环上升,螺旋前进的发展过程。《论语》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提出这一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习”,不仅是温习复习的意思,而且有实习、实践的意思。

实践见闻起点——学习过程从哪里开始呢,在生活实践中多闻、多见、多问、多思,这就是学习过程的最初起点,其重要性不亚于从书本上学习。《论语》中提到“见”字71次,提到“闻”字57次,二者相加128次。“子入太庙,每事问。”“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24)

实践效果标准化——学习成绩好坏的标准,不单要看课堂上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效果。“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5)

以习为主重点论——学习过程是“学与习”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学”固然是前提,而“习”更复杂、更困难,更需要反复实践,因而“时习之”成为学习过程的重点所在、难点所在。

道德实践重心论——孔子讲的学习实践、学以致用,虽然也包括做事之道,而更主要的却是做人之道,是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君子每日三省吾身,主要内容都是道德实践。

教师身教优先论——为了引导学生学用一致,首先要求教师言行一致,这是无声之令、无言之授、无形之教。

孔子不重视农业劳动实践,科学技术实践,尤其是探索新科学技术的科学实验实践,在这方面不及墨子,更不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等人,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历史局限和思想局限。

(8)好学乐学的快乐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苦乐关系问题。

学习过程本身有艰苦与快乐的二重性,人的天性中本身也有好奇与畏难这两方面。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世界教育史上首倡的乐学原则,就是教师采取循循善诱的启发方式,把学生引入以学为乐的精神境界。

怎样利用学生的好奇性、好强心、好胜心,把学生引入以学为乐,以苦为乐的乐学境界呢?孔子创造了循序渐进的一整套方法:

诗乐陶冶法——通过诗歌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爱上学习;

游学结合法——通过室外旅游与校内学习结合的方法,使学习变得情趣盎然;

典型引路法——通过不断树立象颜回这样的乐学典型,引导学生向这个方向前进;

身教感染法——孔子自己以学为乐,超越死生,以这种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循循善诱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个性特征,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乐学;

内心升华法——把外在的学习动机、动力、设法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动力;

理想激励法——通过各言其志,树立理想,,追求仁学大道,给好学乐学注入持久动力源泉。

孔子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乐学境界升华:

第一,一开头就先入为主地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学习快乐论,与西方鼓吹的感官快乐论形成对照;

第二,区分为学的三种境界,引导学生不断樊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乐者。”(26)

第三,把像颜回那样好学乐学的品质,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最高目标;

第四,把安贫乐道,专心学习,超越自我,作为人的高尚情操;

第五,把以学为乐,作为人生最大快乐、最大幸福;

第六,把好学乐道,超越死生,乐而想忧,不知老之将至,作为乐学人生的最高境界。

孔子是首倡乐学精神、乐学方法、乐学原则的第一人。

(9)温故知新的创造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学习前人与独立创新的关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晚年前后有思想上的重大转折、重大变化:

孔子晚年以前,是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27)

孔子晚年思想有大变化、大发展,第一是由于“晚年好易”,树立发展观,“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28)第二是出鲁开阔眼界,亲身感受世道变迁;第三是归鲁之后,潜心研究,学术上确有超越前人的重大创新。

孔子晚年的新提法、新思想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9)

在这里,继承前人为主的“温故”,是前提,是基础,是途径;超越前人为主的“知新”,才是重点,才是目标,才是升华。

怎样把握温故知新之道——通过温故之途,达到创新目标?

第一,温六艺之技,达到创新把握;

第二,温六经之道,达到创新理解;

第三,温六艺之事,达到创新应用;

第四,温仁学之道,在成为君子之儒上有所创新;

第五,温易学之道,在把握天命,做事成人上有所创新;

第六,温志学之道,在各尽其材,各展其志上有所创新;

第七,温成人之道,在完善成人“六德六行”上有所创新。

因为孔子自己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并提出过“吾从周”的政治主张,因此多年以来孔子在政治上被当成复辟倒退主义者,在学术思想上被当成古典主义、保守主义者。

这种看法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历史表象,实际上孔子思想发展,经历了有重大变化的三个阶段:

早年孔子,以继承周公“礼”的概念为主,确有“述而不作”的文化倾向;

中年孔子,以独立倡导仁学为主,逐步走向温故知新;

晚年孔子,进而从仁学转向易学为重心,在教育上进一步主张温故知新,在文化上进一步主张综合创新,“知新创新”成了孔子思想主流。

(10)学而不厌的终身教育原则

这一条讲的是学习教育与人的一生的关系问题。

古今中外的大多数教育理论,通常认为教育与学习只是人生中间的一个短暂阶段,只是学校教育阶段的事,是一次完成、一劳永逸的事情,上学以前的早期阶段不会学习,毕业之后的成年晚年阶段不必学习。

在中国教育史、世界教育史上,孔子都是首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的第一人。他反对把教育仅仅局限于学龄时期、学校阶段,认为对于君子成人来说,自强不息的人生与学而不厌的过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如形影不离、水乳难分、终生相随。他认为,学校教育只是打基础,终身学习才是目标。

孔子是古代形态的终身教育论者,他的思想固然不同于当代西方学者所讲的现代终身学习理论,从终生教育观念形成发展历史来看,他有六个独特贡献,其中蕴藏的闪光思想至今仍未丧失活力。

第一,与黑格尔断言孔子没有哲学思辨相反,正是孔子首先为终身教育奠定了深层次的哲学基础: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成人过程不是一个单纯自然过程,面是一个不断接受仁、礼道德规范,诗、乐文化陶冶的终生学习过程;从人生哲学高度来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做人之道是学无止境的奋斗过程;从宇宙哲学高度来看,“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30)[30]宇宙人生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

第二,孔子为古代形态的终身学习理论奠定了一系列基本观点,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以下四个要点:一是孔子结合自身体验提出的终生学习六段论: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是孔子提出坚持终生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君子三戒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三是学习与工作循环上升的继续教育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四是在《易传》中提出了学无止境的,“教思无穷论”;“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31)

第三,孔子提出了早期教育,早期开发的闪光思想,他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习性论,为早期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提出早期学习与能力开发问题:“少而不学,长无能也”:他提出养成教育、习惯教育必需抓早抓小:“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在《易传》对蒙卦的解释中,他强调教育要从早期及时启蒙做起:“蒙以养正,圣功也。”

第四,孔子从自己亲身体验出发,倡导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他五十学《易》,韦编三绝 ,“居则在席,行则在囊”,七十而整理六经,学术思想又有大发展:他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第五,孔子为适应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需要,创造了一整套启发式,民主式的教学方法:师生平等、互教互学、教学相长,注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乐学精神与能力;注重培养独立自学的精神与能力;注重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与能力。

第六,孔子以自己毕生的理论与实践,树立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光辉典范,其基本精神就是: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

在孔子倡导的十大教学法原则中,有三条原则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称之为孔子教学法的三大基本原则,这就是,有教无类的普及教育原则——举一反三的启发教育原则一一学而不厌的终身教育原则。

孔子教学法的这三大基本原则,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根红线,自始至终地统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出发点——全过程——归宿点。”

这三大基本原则,成为孔子教学法的三大支撑点,其他教学法原则乃至整个教学法体系,都建立在这个基点之上。

孔子教学法十大原则,特别是三条基本原则,也是孔子教育方法论在当代的主要生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