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

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学者对目前中国社会阶层有多种划分,但其划分的理论依据不外乎如下两种,即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和韦伯主义的阶层范畴。以下的研究,将从众多的社会阶层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揭示和分析他们的利益诉求;并按照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状况,划分为高、中、低收入阶层,对其社会心理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社会阶层利益分化的状况,提出政治利益协调的可行途径。

第一节 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远远超出了以往“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解释框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强教授在1993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一书中,将社会阶层划分为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管理人员、个体和私营企业主、贫困人群等阶层。2001年,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王小章教授通过对浙江省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调查,认为原先利益关系和利益来源相当单一的农民家庭和个人已经分化成各不相同的六大阶层,这些阶层代表了农村社会结构分化的基本状况。这些阶层分别是:①农业劳动者阶层;②农民工人阶层;③个体工商户阶层;④私营企业主阶层;⑤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⑥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3]。200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该报告将社会阶层划分为十大阶层,这些阶层分别为:①国家与社会管理者;②经理人员;③私营企业主;④专业技术人员;⑤办事人员;⑥个体工商户;⑦商业服务人员;⑧产业工人;⑨农业劳动者;⑩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该报告还按照不同阶层所拥有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多少,划分为“五大社会经济等级”,即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国内学者对目前中国社会阶层有多种划分,但其划分的理论依据不外乎如下两种,即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和韦伯主义的阶层范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所强调的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的占有、财产所有制对社会阶级划分的决定性意义;而韦伯主义阶层范畴虽然也强调经济因素,但更注重市场能力和市场中的机会对阶层划分的意义。今天在讨论社会阶层的划分时,不能不涉及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决定社会阶层划分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与占有的差异,“阶层是社会中资源分配与占有的关系,这种分配与占有关系决定着人们的社会互动方式、互动过程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形成,因而也是社会结构中占主导性的社会关系。”[4]阶级和阶层都是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配置的角度出发的,阶层是按一般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区分的,而阶级则是按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生产资料来分层的。在目前中国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很难用阶级概念来概括的社会群体,而以社会职业为基本尺度,兼顾对不同资源的占有情况,运用总体上无贵贱之分的阶层范畴来分层,既能包含阶级概念的内容,又实际达到了淡化阶级概念的效果,这符合中国社会目前的基本社会关系。以下的研究,将从众多的社会阶层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揭示和分析他们的利益诉求;并按照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状况,划分为高、中、低收入阶层,对其社会心理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社会阶层利益分化的状况,提出政治利益协调的可行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