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科学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如何科学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邓小平作出了科学的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17 如何科学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要点分析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对此,邓小平作出了科学的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精辟的、创造性的概括,是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几十年来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复思考,艰辛探索的结果。

1980年,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2]他认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3]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总结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进行深刻思考和全面探索的结果,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完整的概括。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首先,这一概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生产力,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但是这一条,长期以来,经常被人们排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外,一讲社会主义,只讲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则重视不够,甚至错误地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此外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针对以往脱离发展生产力来讲“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他深刻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5]

其次,这一概括还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解放生产力,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受到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阻碍时,以革命或改革的形式,消除这些束缚,使生产力获得解放,以其自身规律向前运动发展。邓小平根据多年的实践深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一基本矛盾尽管在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须进行改革。因此,“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6]“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7]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有赖于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角度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消灭剥削是指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被消灭,但因为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还必然存在一些剥削现象,对这些剥削现象要从政策上加以限制。消除两极化是消除社会财富占有和使用上的严重不平等。社会主义从制度上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因不同地区、不同人的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方面原因,形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富裕程度不同,差别过大则形成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因此,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制度来加强调控,把差别控制在社会承受能力适应的范围内,不至于出现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讲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8]“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9]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共同富裕强调“共富”,实现它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总之,强调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同时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紧紧联系起来,突出了社会主义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本质特征。只有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统一的角度,把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案例呈现

吴仁宝治村名言[10]

素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阴市华西村因为其特色而蜚声中外、饮誉全球——园林式的环境、现代化的工厂、豪华的汽车和富丽堂皇的别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西村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别墅村”“轿车村”“电脑村”。华西村,从1961年建村以来,已走过48年的光辉历程。多年来华西“红旗不倒、青春不老”的奥秘是什么?对此,华西人自豪地回答:共同富裕之路造就了“天下第一村”。而“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中国的李光耀”、“中国农民的领袖”——全国著名劳模吴仁宝的特色语言,更具特色。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听了吴仁宝的汇报后异常兴奋地说:“这位农村基层干部的话,言语通俗,道理深刻,给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力量!”吴仁宝的特色语言,不应该仅仅是华西的宝贵财富,而应该成为9亿农民的共同财富。现摘其要,以给人们以借鉴和启迪。

“物质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吴仁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以德依法治村,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20世纪90年代,华西村成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吴仁宝伏案提笔亲自编写了“村歌”、“十富赞歌”、“十穷戒词”,在全村开展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他创建了华西特色艺术团,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为“中国农村第一团”。目前,华西村里有书场、球场、溜冰场,有歌厅、舞厅、影剧院,各种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村上下始终保持勤于开拓、勇于创新、不甘守旧、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华西要坚持讲信誉世界第一。”2001年,华西村党委组织有关人员到全国各地征求用户意见,检查华西信誉。查出了村民龚绍新拖欠客户装潢款的问题。对此,他专门派村领导登门道歉,赔偿损失。处理了一个人,教育了一批人。为建立良好的信誉,华西对客户实行“三包”,做到“说真话、售真货、定真价”。客户称赞说:“华西人讲信誉,和华西人打交道,清清爽爽,睡得着觉。”华西村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华西村人与人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和谐相处,达到了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实现了“地创高产量、人创高素质”,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宜人、幸福美好的新农村。

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他将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最大幸福和毕生追求“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吴仁宝发自肺腑的话语。他的乐趣,他的幸福,始终寄托在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之中。

“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华西村民过上富裕生活后,吴仁宝带领华西人民,先富帮后富。

“人可能活不了100年,但工作时间可以100年。工作有退休年限,但为人民服务没有时间限制。”吴仁宝朴实的言语掷地有声。

案例点评

华西村一直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面旗帜。几十年来,华西村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发展,从本村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格局,创造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奇迹,已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从上个世纪60代的贫穷江南小村,到闻名遐尔的“天下第一村”。华西之路,是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之路。

红色链接

十一届三中全会[11]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否则,党和国家就会失去生机,就要亡党亡国。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第二,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建国之初,党就要求各项工作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党的八大确定要以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这以后我们的失误,归根到底,就是背离了八大路线,搞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有中国自己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三,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从中央贯彻到各级的较长的过程。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重新回到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三中全会在实际上建立起来,这是最重要的成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三中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重新确立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会议肯定了1975年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很大成绩,肯定了他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对“四人帮”干扰破坏进行的斗争,肯定了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的革命性质,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会议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肯定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

第五,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全会讨论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人人遵守纪律,是恢复党和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起码要求;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加强集体领导。全会针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遭到破坏的情况,指出: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在人民内部的思想政治生活中,只能实行民主方法,不能采取压制、打击手段。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全会在讨论1979、1980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时,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搞好综合平衡的要求。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文件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这个文件在经过修改和充实之后正式发布,接着一些重要的农业方面的文件相继制定和发布施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进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南巡讲话[12]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邓小平谈话的中心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谈话要点是:

(一)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二)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谈到“左”和右的问题时,邓小平强调,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三)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邓小平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邓小平强调了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律靠得住些。邓小平还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邓小平强调,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邓小平还谈到形式主义的问题。他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在谈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问题时,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

(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邓小平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10]摘编自人民网《共产党员的楷模》http://xf.people.com.cn/GB/42459/57445/57451/4022918.html

[1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755.htm

[12]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special/guoqing/60/2009/06-25/119.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