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从淡泊来,智者从不随波逐流

志从淡泊来,智者从不随波逐流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他少年时却经历了很多苦难和磨砺,原来邴原幼时就成为孤儿,生活非常清苦,没有条件求学读书。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邴原免费就读。学馆的学业修完后,邴原又到处游学,准备遍访天下学者名流。孙崧被邴原的这番话所打动,不仅收他为徒,还送给他许多珍贵书籍。邴原虽然出身贫寒,但在淡泊中矢志读书,刻意求学,清苦的生活恰恰磨炼了他的意志。

原文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意译

能够忍受得了粗茶淡饭的人,大多具有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追求锦衣玉食的人,多甘受奴颜婢膝的屈辱。所以从淡泊名利中可以看得出高尚的志向,而节操会在贪图物质享受中丧失。

清心智慧

贪图物质享受的人,生活容易陷于糜烂,精神生活空虚,也难有高尚的品德,因此他们为了能得到更加舒适的享受,不惜用卑劣手段去钻营,甚至于卑躬屈膝,人格丧失殆尽。现实社会中那些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人多是以满足物质需求为犯罪动机。

人人都有追求较好物质生活的权利,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使是身在贫困的家庭,也不能和其他人一样,一味地去追名逐利。雷锋曾说过:“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说明人要有理想,有追求,不能以贪图享受、满足物欲作为最大需求,不能玩物丧志,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因此,我们要保持正派的修养,不随波逐流,即便是物质条件不够丰富也不能放弃志向的培养。

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不计名利得失,注重道德修养,因此深受人们尊敬。但是他少年时却经历了很多苦难和磨砺,原来邴原幼时就成为孤儿,生活非常清苦,没有条件求学读书

有一天,学馆先生正在上课,窗外忽然传来哭泣之声。先生感到奇怪,到教室外一瞧,见邴原蹲在教室的窗下偷偷地抹眼泪。

先生走过去问他伤心哭泣的原因。

邴原以袖拭泪,停止啼哭,向先生诉苦说:“我家离学馆很近,每天我听到学生的读书声,羡慕不已,非常想和他们一样每天上学读书,但我孤苦伶仃,无钱交学费。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极为难过,这次便情不自禁地哭了。”

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邴原免费就读。邴原的学业成绩出乎老师意料,仅在一个冬天便熟练背诵了《论语》和《孝经》两部著作。

学馆的学业修完后,邴原又到处游学,准备遍访天下学者名流。在安丘,他拜访了著名学者孙崧,孙崧告诉邴原,他的家乡北海有一位学者叫郑君,很有学识,劝邴原向他求学。

邴原说:“我熟知郑君,也仰慕他的学识,但却不想当他的学生。正像有人喜欢攀山采玉,有的人喜欢探海取珠一样,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孙崧被邴原的这番话所打动,不仅收他为徒,还送给他许多珍贵书籍。十年未满,邴原学业有成,成为当时的著名学者,便返回家乡,许多青年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求教于他。

邴原虽然出身贫寒,但在淡泊中矢志读书,刻意求学,清苦的生活恰恰磨炼了他的意志。他乐于在学业之中不断探奇寻胜,终于成为一方名家,恰应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旨趣。正如《陋室铭》中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粗茶淡饭,茅屋破牖,虽然贫寒,但却会因为屋主的高雅志趣和淡泊心境而显露自由真纯的境界。

人们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因为心无旁骛,才觅得真正的潇洒和富有。而渴望钟鼎玉食的人,往往因为急功近利心切而卑躬屈膝,失去平步青云的机会。所以真正的高人不奴颜婢膝地放弃人格去捞取一官半职,虽享尽荣华,却说不定命送人家刀下。那些青史留名的道德典范,虽然不是个个都官位显赫,财权双收,但都有着廉洁奉公、以节俭为乐的品德。可见,贫穷和富贵是相对的,而节俭的品德和淡泊的精神是二者的置换器。

在道德的栖守和物质的追求中,生活的智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简朴的生活是一种集约的古典,淡泊的心境是一种明智的放达。前者让我们在贫困的境况中练就忍耐坚强的品格;后者不仅让我们面对粗茶淡饭也能自得其乐,还能让我们在优厚的物质诱惑面前不卑不亢、冷静坚守。

无论是富有的成功人士,还是苦苦奋斗打拼着的普通人,懂得在诱惑面前不放低精神的标杆,在窘境的考验下注重心境和环境的调节,自会在富有中活出淡泊,在穷困中觅得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