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这部分已完工程,施工单位应按月计算其实际成本,并按预算价格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价款。2)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本月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①估量法。当期末未完施工占全部工程量的比重较大,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较大时,如果将未完施工的预算成本视为实际成本,就会影响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正确性。

通过上面对成本各项目归集与分配的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施工费用已归集到“工程成本明细账”及“工程成本卡”中。期末,应进行工程成本结算,将所归集的施工费用在当期已完工程和未完施工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当期已完工程的实际成本,并与预算成本比较,计算成本节约或超支额。

(1)非竣工结算的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

1)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建筑安装施工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到了成本结算期时,必然有一部分分部分项工程处于未完施工状态。按现行制度规定,凡是已经完成了预算定额所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工程内容,在本企业不再需要继续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即可视为建筑“产成品”,称为“已完工程”或“已完施工”。对于这部分已完工程,施工单位应按月计算其实际成本,并按预算价格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价款。对虽然已投入人工、材料等费用,但是月末尚未完成预算定额所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工程内容的分部分项工程,则视为建筑“在产品”,称为“未完施工”或“未完工程”。对于未完施工,施工单位不能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价款,但月末应计算其实际成本,以便计算确定本月已完工程的实际成本。

2)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在既有已完工程,又有未完施工的情况下,必须将已归集的施工费用在已完工程和未完施工之间进行分配。本月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3)期末未完施工的预算成本计算。未完施工预算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估量法。估量法又称为约当产量法,是根据施工现场盘点确定的未完工程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已完工程的实物量(也称约当产量),乘以该分部分项工程的预算单价得出该未完工程的预算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②估价法(又称工序成本法)。保价法是先确定分部分项工程各个工序的直接费占整个预算单价的百分比,用以计算出每个工序的预算单价,然后乘以未完工程各工序的完成量,确定出未完工程的预算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预算单价=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单价×该工序费用占预算单价的百分比

月末未完工程预算成本=∑(未完工程中某工序的完成量×该工序预算单价)

应当注意的是,按估价法计算未完施工的成本,先要计算出每个工序的单价,如果工序过多,应将工序适当合并,计算出每一合并工序的单价,然后乘以相应的未完施工数量来计算。

4)期末未完施工实际成本的计算。如果期末未完工程的材料费成本占比重较大,且各期期末未完工程量比较均衡,可将未完施工的材料预算成本作为未完施工的实际成本,以简化计算手续。

当期末未完施工占全部工程量的比重较大,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较大时,如果将未完施工的预算成本视为实际成本,就会影响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正确性。因此,还应以预算成本为基础,分配计算未完施工的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尚未竣工的工程,计算出的已完工程实际成本只用于同工程预算成本、工程计划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成本节超,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并不从“工程施工”账户转出。这样,“工程施工”账户的余额,就可以反映某工程自开工至本期止累计发生的施工费用,待工程竣工后,再进行成本结转。

(2)竣工后一次结算的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

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工程价款办法的工程,企业平时应按月将该工程实际发生的各项施工费用及时登记到“工程成本明细卡”的相关栏内,在工程竣工前,“工程成本卡”中所归集的自开工起至本月末止的施工费用累计额,即该项工程的未完工程的实际成本。工程竣工后,各单位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盘点剩余材料和残次材料,及时办理退库手续,冲减工程成本。同时,核算“工程成本卡”中的信息是否属实,核实无误后,“工程成本卡”中所归集的自开工起至竣工止的施工费用累计总额就是竣工工程的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竣工工程实际成本=施工费用月初余额+本月施工费用发生额

已完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通过编制“已完工程成本计算表”进行,见表11-18。

表11-18 已完工程成本计算表 元

根据以上会计分录,登记“工程施工成本明细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