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镇银行文献综述

村镇银行文献综述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将要讨论的村镇银行类似于国外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在国际上,人们习惯将资产总额低于10亿美元的所有银行都划归为社区银行。他们提出了社区银行核心的经营原则是“关系融资”,即在银行、小额借款者与储蓄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信贷资金的高效流动与经济快速增长。因此,社区银行的地域扩张可能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地域多样化的收益。社区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地缘优势、信息优势、成本优势方面。

第一节 村镇银行文献综述

一、国外社区银行研究概述

(一)社区银行界定

本书将要讨论的村镇银行类似于国外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在国际上,人们习惯将资产总额低于10亿美元的所有银行都划归为社区银行。但罗伯特·登洋(Robert De Young)、威廉·C.亨特(William C.Hunter)以及格利高瑞(Gregory F.Udell)(2003)则认为,社区银行是一个复杂事物,银行资产仅仅是能够较好地刻画众多银行特征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指示变量。他们提出了社区银行核心的经营原则是“关系融资”,即在银行、小额借款者与储蓄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信贷资金的高效流动与经济快速增长。社区银行一般应具有(但不限于)如下特征:资产不足10亿美元;存款中至少有一半来自于其设在单个县内的分支机构;提供包括信贷组合、交易服务以及承接存款在内的传统金融服务;是一家独立的银行,或者是银行控股公司中唯一的一家银行,或者是完全由社区银行组成的多银行控股公司内的附属机构。此外,芝加哥储备银行(2004)、威廉姆·爱默生等人(2004)、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2007)等都在资产规模的基础上对社区银行进行了更接近于经营实质的定义,指出了社区银行应当是服务所在社区的银行机构。在这里“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它既可以指一个州、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

(二)社区银行与社区经济的关系

Keeton、Harvey、Willis(2003)通过实证分析得出,2002年美国社区银行对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小型工商企业贷款,社区银行拥有33%的10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市场份额,比它们的银行存款市场份额(19%)和银行资产份额(15%)要高很多;对农业贷款,社区银行拥有39%的农业商业性贷款份额,在10万美元以下的农业贷款中占80%;在零售业务方面,单位账户10万美元以下的储蓄存款份额为24%;10万美元以上为15%,并且小额转账费用要比大银行低。

许多学者从关系型贷款的角度指出,中小社区银行是社区经济发展中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伙伴。Banerjee等(1994)通过“长期互动”假说(1ong term interaction hypothesis)以及“共同监督”假说(peer monitoring hypothesis)证明社区银行在从事关系型贷款方面的比较优势。长期互动假说认为,通过长期合作,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逐渐增加的了解有助于解决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共同监督假说认为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会实施自我监督,而且这种监督要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加有效。Strahan和Weston(1996)认为,中小银行固有的资产规模决定了其是中小企业理想的融资伙伴。Berger和Udell(1995,1998)先后两次考察了大银行和小银行在贷款行为上的差异,验证了小银行较之大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上具有明显的积极性和优势。Berger等(1999)论证了大银行同时进行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时,将面临范围不经济;Berger和Udell(2002)从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权利配置方面分析了小银行对关系型借贷的适用性,认为大银行喜欢硬数据且不大愿意向信息获取困难的借款人放贷,而社区银行由于具有处理软数据的能力,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借贷上拥有比较优势。Stein(2002)和Briekleya等(2002)另辟蹊径却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分别从控制权激励和所有权激励视角进行研究,证明社区银行较大银行而言更适合处理模糊性强、人格化特征显著的“软信息”,[1]在向信息相对不对称的中小企业提供关系型融资时拥有优势。Cole等(2004)亦认为大银行的标准化贷款模式不适合中小企业,小银行则由于灵活化的信贷模式而具有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优势。

(三)社区银行的经营效率与风险

银行业是一个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但规模效益与小银行的竞争优势是并行不悖的,大、小银行基于完全不同、甚至是完全互补的市场定位,各自在特定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这是市场专业化分工的结果。Bassett和Brady(2001)指出社区银行在逆境中的增长速度快于大银行,并且在某些赢利指标上趋于超过大银行。说明社区银行依靠价格以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不仅获取了稳定的核心储蓄,而且建立了一定程度上的品牌优势。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统计、William Keeton等(2003)的分析及Thomas M.Hoenig(2005)的研究结论,社区银行对于美国经济发展较缓地区的农业和小企业借贷等特殊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Edwards和Heggestad(1973)分析发现,随着地方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银行的风险在降低。Holland(1998)等人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地区性银行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它们倒闭或破产造成的系统性风险也小,对经济影响程度甚小。Whalen(2001)发现,所有分支机构在同一社区的小银行的经营比在多个社区有分支机构的小银行的经营有更好的业绩。Meyer和Yeager(2001)认为,小型农业银行在遭受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冲击时,并非一定会形成风险。因此,社区银行的地域扩张可能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地域多样化的收益。Ergungor(2002)对1996—2000年社区银行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研究发现,小企业贷款增加了社区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但降低了社区银行的经风险调整的总资产收益率。William R.Emmons等(2004)对社区银行的特有风险进行了概括:一是敏感性风险,即较之大银行,社区银行更易于受到个人客户贷款违约的侵害;二是本地市场风险,大多数社区银行经营地域集中,使其客户群体易于被同一区域的经济环境所影响。

(四)社区银行的竞争优势与挑战

社区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地缘优势、信息优势、成本优势方面。BanerJee等(1994)的“长期互动”假说和“共同监督”假说证明了中小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James Harvey和Kenneth Spong(2001)、Hauswald和Marquez(2002)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社区银行的地缘优势。前者认为银行致力于为特定的市场(物理距离近的市场)提供服务,大银行一般坐落在远离潜在的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位置,处理中小企业的软信息成本高昂;相反,与中小企业邻近的社区银行就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小企业提供关系型借贷。后者认为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对存款利率的敏感性较低,社区银行可以利用地缘优势获得大量廉价且稳定的核心存款,保持社区银行流动性

作为社区银行竞争优势的经验分析,De Young、Hunter和Udell(2002,2004)共同提出了所谓的银行业策略图模型(DHU),对社区银行的未来可持续性作了深入的分析,[2]并且获得了Carter、M cNulty和Verbrugge(2005)(即CM V)关于银行规模与开展不同类型贷款绩效表现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的支持。

当然,学术界也普遍认同目前社区银行正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它们主要源于:

(1)放松管制导致的同业竞争

De Young和Duffy(2002)从地理管制放松和业务管制放松两方面,阐述了社区银行同业竞争环境的恶化与剧烈趋势。

(2)银行业的并购重组

银行业的兼并重组对社区银行的可持续性形成冲击。但仍有许多学者相信社区银行能凭借其独特性在并购浪潮中幸存下来甚至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如De Young等,2003;Hein等,2005)。

(3)技术进步

Petersen和Rajah(2002)发现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信息迅速、及时、高效地传递给贷款机构,且此种传递并不依赖于地理上的亲近性,为远距离提供贷款创造了条件。De Young、Hunter和Udell(2002)同样认为,新的贷款和金融技术正使得小企业向当地市场外的贷款机构传递关于他们自身贷款可行性的信息变得容易,结果使得社区银行的传统优势受到了威胁。

(4)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

Basset和Brady(2001)指出,来自于“并行的银行体系”(a parallel banking system)不断加剧的竞争可能削弱社区银行的竞争地位。De Young、Hunter和Udell(2002)亦指出共同基金、在线经纪账户和其他新型的储蓄与投资工具的出现,为可能的银行存款人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机会,从而增加了社区银行核心存款分流的风险。

除了以上国外学者对其社区银行所做的典型研究以外,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国外社区(村镇)银行发展的研究也是异军突起:他们不仅对美国、欧洲、澳洲等地发达地区的社区银行的得失展开讨论,也对孟加拉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社区银行的经营成效展开分析。

贺瑛(2004)指出,作为美国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约8%的社区银行是处于不赢利状态。恰当的市场定位为客户量身定做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郑艳丽、刘金珠(2007)根据美国社区银行发展轨迹,也强调了市场定位的重要性。如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专注于最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以求在壁龛市场中获得最大的经营利润。黄励岗(2005)对美国社区银行的环境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运行得益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双重银行体制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后者的建立增强了存款人的信心,维护了银行的信誉,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制度环境。郑艳丽、刘金珠(2007)特别强调了政府政策的支持是社区银行发展的有力屏障,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放松市场准入限制等,使得社区银行的发展得以顺风顺水。黄励岗(2005)还提出了发达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国家信用管理、行业信用管理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是完善整个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严谷军(2006)根据对美国社区银行自生能力的总结指出,社区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上的优势表现在对“软信息”的处理上,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社区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上较大银行所存在的比较优势。

马佳佳(2009)指出,日本社区银行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合理布局,务求实效;合理运营,防患于未然以及市场化等。张琦(2008)指出,澳洲的社区银行虽然在模式的选择上与美国、日本相去甚远,但充分发挥本土化、市场化的做法是一致的,清晰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其取胜之道。

社区银行并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完善银行体系的法宝,也在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的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舒晓兰(2010)指出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作为“穷人的银行”可以在商业化原则下发挥其作用。从“以人为本”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每个人的贷款计划。独特的经营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即社区银行对弱势群体、贫苦人群所采取的措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吴锐(2008)指出,印度尼西亚人民乡村信贷部(即BRI)模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BRI在贷款利率和贷款类型上的创新为农村地区金融短缺问题的解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将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的经验总结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树立小额信贷理念并且制定不同的信贷额度,充分发挥灵活性特征,信贷定价实现市场化。优化农户联保贷款模式,将小额信贷业务与新农村建设及信用村、信用镇及信用户的评级相结合都至关重要。

孙章伟(2009)指出,美国社区银行稳健发展的经验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规模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公司等的信心,并提议我国银行业应当从政府信用、存款保险与金融体系安全等方面深入思考。

二、国内村镇银行研究进展

村镇银行是在我国农村地区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设立、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区域内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可以被看做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银行的具体实践形式。

对我国本土社区银行的理论探索多数集中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解决融资瓶颈等问题上。事实上,社区银行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有利于改善我国银行业结构体系,特别对于解决农村金融困境、满足居民消费个性化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利用资本市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建立一个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就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李志贽(2002)通过模型分析得到,引入中小银行将使中小企业信贷增加,还能使整个经济的效率得到提高。巴曙松(2002)则提出,在国有银行撤出的地区建立社区银行可以填补金融服务的真空。钟伟(2003)认为,通过引入社区银行,可以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基层金融空洞化等问题。晏露蓉、林晓甫(2003)则对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社区银行在中国运行具有竞争力优势,在目标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黄励岗(2005)认为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制度有利于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杨蔚东等(2006)认为发展社区银行不仅可以满足多层次的金融产品需求和个性化金融服务,还可以增强银行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要发展社区银行。

2006年12月,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和境内外各类资本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投资,增设网点,设立村镇银行。随后确定四川、青海、甘肃等6个省(区)的36个县、市、乡、镇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并提出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2007年1月,银监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3]《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六个配套文件。在此基础上,2007年5月,银监会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对村镇银行的监管进行规范。

在村镇银行的推广阶段(2007年末至2010年末),试点省份从已有的6个省(区)扩大到全部30个省(市/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共组建村镇银行275家。根据银监会的工作安排,计划2009—2011年的3年间,在全国35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共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预计成立1027家。从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布局看,村镇银行“一枝独秀”,将占据近90%的市场份额。

伴随着我国村镇银行实践的深入,以村镇银行为主体的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会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为“三农”提供多样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在学术研究上,人们围绕发展宗旨、产权制度、激励机制、市场定位、风险管理等问题以及村镇银行对法律、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针对本土社区银行发展对策,钟伟(2003)指出了政府对社区银行政策扶持的重要作用,提出取消政策性歧视、提供税收优惠以及灵活的利率政策都将对社区银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晓健(2009)提出合适的客户定位以及细致化周到的服务都是我国村镇银行比较优势的来源。王爱俭(2005)认为,我国社区银行设立模式应以“改造为主”,在管理模式上应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和监管规则为基础,其发展需要一个外部的金融环境支持。钱水土、李国文(2006)认为社区银行的设立途径有三种:(1)组建民营企业资本,当前民营资本组建民营银行的愿望十分强烈,新组建的银行没有历史包袱,产权清晰,市场目标明确,易于内部管理;(2)改造现有小型金融机构,将它们改造为适应当地需要的社区银行,这正好与当前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相统一,易于被金融监管层采纳;(3)将民间非正规金融引导为社区银行。与现有银行机构相比,一些地方从事资金交易的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效率更高,通过组建社区银行的方式将民间闲散资金组织运营起来,也许将更符合市场化发展规律。杨蔚东等(2006)通过SWOT分析法,研究了社区银行的目标市场、战略定位和发展战略。高勇(2007)认为由中小民营资本分散持股的股权结构方式,可有效提高社区银行的市场价值,为其扩大融资提供了便利。宋嫒嫒(2007)指出要在完善发展社区银行的制度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银行。彭路(2007)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在拉动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部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为解决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和金融结构的二元性,应把社区银行作为县域发展极和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撑,以求社区银行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张鸣鸣(2007)指出村镇银行的发展应开展农业产业化链式服务,积极介入农业生产链中各个环节,强化与地方政府、保险机构、经济合作组织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建立技术和信息沟通平台,将金融服务、技术与信息服务、保险服务等有机整合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就发展宗旨而言,村镇银行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金融创新之举。[4]村镇银行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村镇银行对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以及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效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章芳芳(2008)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村镇银行的如下特点:村镇银行是股份制银行,拥有明晰的产权结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简洁、灵活的公司治理机制;亲农、扶农、帮农、惠农、建“农民银行”的宗旨,坚持“立足地方、服务村镇”的市场定位。对于村镇银行特征的把握,章芳芳指出需要将其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作适度区别。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在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市场定位、服务对象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农村合作信用社与村镇银行则在组织性质上差异显著。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的非正规的资金融通组织,没有得到中央银行在法律意义上的经营许可(已于1998年7月被取缔)。

郭俊(2008)强调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应充分考虑农民的状况,在扶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上,支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绵阳市金融学会课题组(2008)指出,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指导思想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既要体现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服务“三农”、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要求,又必须遵循商业银行经营自身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市场法则要求;村镇银行必须认真遵循金融监管政策的导向;村镇银行不是扶贫机构,其经营行为是信贷行为而非财政行为。邹力宏、姚滢(2008)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的机遇和威胁以及内部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得出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是在欠发达地区针对农户和微小企业发放小额信贷。程昆等(2009)以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学的视角,从消费群、企业及产品定位三个方面探讨了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与之类似的,刘慧等(2010)发展性地提出了客户—产品—竞争地(CAP)的最佳组合模型,对村镇银行的定位战略进行全面的分析解读,以便村镇银行更加明确自身定位,真正地立足农村区域,服务“三农”。

关于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徐希龄(2007)认为组建村镇银行最大的困难在于发起人制度。政策规定必须有一家银行作为发起人,且必须占20%的股份,而我国大型银行基本不管,中型银行认识不清,小型银行条件又不具备,因此严重阻碍了我国村镇银行的设立。就主发起人而言,赵冬青、王树贤(2010)的研究表明,有半数的村镇银行是由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成为主发起人的比例约占30%。与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不同的是,后者具有农村地区经营的丰富经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分庭抗礼,分享剩下20%。绝大多数村镇银行都有本地或外地的非金融机构法人入股,以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不足的困难。在其考察的96家村镇银行样本的注册资本的均值达到了近5000万人民币。[5]

高凌云、刘钟钦(2008)认为,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使得村镇银行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然后他们据此提出了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逐步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增强农户信用意识以及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等防范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

郭素贞(2008)指出村镇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市场定位偏离服务“三农”目标、信誉度不强、创新性不足、缺乏差别化金融产品等问题,并提出要明确村镇银行的定位、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推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逐步放开农村信贷利率限制、建立农村存款保险体系等对策建议。李建华、许传华(2008)分析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会计科目设置和统计归属、资金清算系统行号、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的执行标准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巫建华等(2008)在对江苏省村镇银行的组建过程及开业以来经营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认为江苏省村镇银行存在着配套扶持政策缺位、政府行政制约较强、监管部门难以把握资本参与动机、村镇银行本土化经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徐瑜青等(2009)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吸引存款困难、存款之外的资金来源受限、对公业务受限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并指出要实现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选址、审慎经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注入资本以及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朱海城(2010)指出村镇银行存在法人治理结构疏于形式,主发起人强大的资金和影响力使得其他股东的力量逐步被削弱和边缘化等问题。基于此,金融监管部门应支持业绩优良的村镇银行扩大股东人数,防止一股独大的同时实现村镇银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增长,推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刘慧等(2010)指出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劣势还存在于结算网络不.,缺乏齐全的配套设施及完备的政策扶持,提出了村镇银行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政府还应当增强扶持的力度,促使村镇银行能够有履行职责的能力。

李萌(2011)指出村镇银行发展4年来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匀和主发起人失衡等问题。在选址上,东部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如在推广阶段(2007年10月至2010年末)全国成立的172家村镇银行中,东部地区11个省市占66家,中部地区8省占46家,西部12个省份共设立60家。虽然试点是从中西部开始,但东部发展后劲似乎更大。在主发起人结构上,表现出中小银行呈主导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建设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表现谨慎、给力不足。由于农村地区不符合国有大型银行的战略定位并缺乏比较优势,因此从1998年商业化改革开始,国有银行就大幅度从农村撤出,如今让它们重返乡村设立村镇银行有点吃回头草的味道。外资银行,如汇丰银行,也在我国成立了村镇银行。截至2010年末,汇丰银行旗下的村镇银行已达到10家。不过其主要动因是以村镇银行规避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限制,所以能否支农、惠农有待观测。城市银行、商业银行等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做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的热情比较大,现有村镇银行中的80%多是由小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31家城市商业银行共设立37家村镇银行)。但是和外资银行的动机相似,中小商业银行多是想借发起村镇银行实现跨区经营,距离金融支农的目标也有距离。

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合规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张传良(2010)将村镇银行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归集为三点:第一,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第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监督不足引发的内部人控制风险的存在;第三,外部监督不力,基层银监与村镇银行服务的区域范围存在空间上的距离,有关监管的流程与机制尚不健全,监管的手段方式还在不断探索完善,这些都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如完善股东结构,建立健全银行经营管理机制,探索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金融监管的方式和方法等。此外,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采取自愿投保机制,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监控的能力;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和运转的前提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确保健康有序的农村金融运作新秩序。

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是弱势产业——农业、弱势农民群体和中小企业。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高凌云、刘钟钦(2008)分析了村镇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指出农业生产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是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逐步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增强农户信用意识以及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等防范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

组织创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经营绩效。唐晓旺(2008)提出了我国村镇银行组织创新的路径:以增加投入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村镇银行组织创新的扶持机制;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积极探索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以农业保险为手段,建立农村信贷的风险转移机制;以差别化监管为原则,制定合理的监管框架;以支付清算系统建设为依托,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

吴玉宇(2010)通过村镇银行社会网络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发现,要提高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需重视培养良好的社会网络,增强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以信任和组织愿景为基础的村镇银行文化,以此来提高村镇银行的隐性知识共享水平。李萌(2011)指出,村镇银行为了在农村站稳脚跟,要依靠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需要积极寻求合作,加强和政府以及农民双边的联系,主动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区分不同的客户对象,量体裁衣开发金融产品;根据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理财服务;在形式上还可以尝试与合作社合作,联合担保,风险与利益共享。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重点

随着村镇银行试点的深入,相关研究日渐由感性走向理性,分析方法也逐渐从简单的定性分析向定量(个案)分析转型,研究成果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对村镇银行政策实践的认识与理解。但与此同时,现有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很多问题有待我们深入解析。

1.实证研究薄弱

已有研究多为定性或案例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实践(试点)样本容量有限、发展历史局限以及调研不足等造成的。而这将导致对村镇银行发展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准,同时会造成研究结论、政策措施缺乏说服力与可行性。在诸如村镇银行展业过程中的金融产品设计、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及其展业空间的市场需求测算、村镇银行的治理结构优化等问题上,现有大多数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定性或主观分析上,或者量化样本过于小,缺乏普遍性。

2.基础研究薄弱

由于对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现实的制约因素以及核心竞争力培育机制等基本问题的分析认识不够全面深入,所描述的现象大多都还停留在表面上,对现象背后的成因和路径依赖的挖掘不够充分。如已有研究多以直奔操作性方案设计的方式展开,使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对策建议的实践性与可行性值得商洽。

3.国际比较及其经验借鉴有待深入

虽然国外关于社区银行发展的研究相对全面深入,其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村镇银行国际比较研究有待深入。由于国家与地区间在政策基准、市场背景与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使得简单粗陋的“拿来主义”解决方案常常陷于水土不服状态,难以真正地吸收国际经验之精华。由于缺乏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认真比较、积极引进与合理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深度。

发展村镇银行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的问题很多,譬如如何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空间上的收敛性(社区型)、业务上的“三农”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信息上的对称(共享)性、服务上的关系性等,使村镇银行真正服务于农村地区;还有村镇银行治理上的独特性、存款上的安全性、贷款上的竞争性、结算上的网络性、税收上的优惠性、技术上的进步性等;以及长期绩效导向与短期政策诉求的适当妥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与解决。

这里首先以长期绩效导向(财务可持续性)与短期政策诉求之间的矛盾关系为例,说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村镇银行是以政策扶农为目的进行商业化运作的金融企业,这决定了村镇银行的赢利模式存在资本绩效与政策目标的内在冲突。村镇银行应当努力寻求两者的统一或妥协,进而合理利用更多的政策优势来创造出最大化的商业利益,这是关系到其正确定位以及能否健康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次,村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获取、保持与拓展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村镇银行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应有效提高人力资本与风控能力,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渠道,以尽快培育村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在与当地已有金融机构(农信社、小额贷款公司等)的竞争过程中,村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如何获取与体现,如何树立村镇银行品牌优势等,都是急需解决或探索的重要问题。

再次,是村镇银行的治理与监管问题。当前村镇银行的发展在治理与监管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法人治理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以及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有机耦合等。因此,目前亟待通过完善规则和创新机制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这包括创新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治理和监管理论、建立基于风险可控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完善准入与退出机制等。

最后,是如何建立健全村镇银行的长效保障机制问题。农业的弱质性决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扶持。目前我国在推动村镇银行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比较有效,但在村镇银行长期发展保障政策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政府如何通过税收与保险等政策杠杆撬动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引导村镇银行为“三农”服务,进而构建“政府协调市场,市场引导村镇银行”的长效发展机制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因此,目前急需研究如何针对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特点来制定其稳定发展的长效保障制度。例如探索建立小额存款保险制度、在贷款定价和担保模式上如何推陈出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