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

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省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财源基础,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全省旅游接待市场保持旺势,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亿人次,达到1.0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18亿元,分别增长15.1%和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9亿元,增长19.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第二篇 财政形势分析与展望

●江西省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南昌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九江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景德镇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萍乡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新余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鹰潭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赣州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宜春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上饶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吉安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抚州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江西省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改革创新促动、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进一步巩固,各项社会发展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省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财源基础,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一、2010年经济发展主要情况回顾

(一)总体来看:经济增长高位企稳,好于预期

2010年,全省GDP突破9000亿元,达9435亿元,增长14%,高于年初预期目标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创1993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05.9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94.7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

(二)产业发展:三大产业协调增长,支撑有力

1.大灾之年农业仍获丰收。战胜年初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和特大洪涝灾害造成早稻减产灾情困难,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58.7万亩,增长1%;粮食总产390.94亿斤,连续三年保持在390亿斤以上。全年生猪出栏2847.2万头,增长1.2%;水产品产量215.34万吨,增长4.9%。

2.工业实现稳健运行。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359.2亿元,增长20%,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47.7亿元,增长35.4%,高于全省平均13.7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47.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6%,金属制品业增长30.4%。

3.服务业稳定较快增长。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446.2亿元,增长12.5%;消费品市场支撑有力,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50.3亿元,增长11.8%;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95亿元,增长14.9%。全省旅游接待市场保持旺势,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亿人次,达到1.0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18亿元,分别增长15.1%和21.1%。

(三)发展动力:内需有效扩张,外需大幅增长

1.投资高位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0亿元,达8775.5亿元,增长32.1%,其中,城镇投资7856.7亿元,增长30.8%。从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工业投资引领增长,达到5000.6亿元,占全省投资的5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增长37.6%,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持续活跃,完成5829.1亿元,增长41.9%,高于全省平均9.4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省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达1008.4亿元,增长24.4%。

2.消费保持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9亿元,增长19.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城镇消费拉动作用较强,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42.6亿元,占零售总额的83.3%,增长19.3%。住宿餐饮市场活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6.8%,高于全省平均7.6个百分点。

3.外贸大幅增长。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214.53亿美元,这是继2008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后又一次超越,增长67.9%,同比提高74.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增速3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34.16亿美元,增长82.1%,同比提高86.7个百分点,总量、增幅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口额80.37亿美元,增长48.5%。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01亿美元,增长26.8%,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

(四)运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民生持续改善

1.企业效益大幅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4196.7亿元,增长43.8%,同比提高27.5个百分点;利税总额1446亿元,增长52.9%,同比提高18.9个百分点,其中,利润额856.8亿元,增长72.7%,同比提高2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5.1%,同比提高37.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2.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81元,增长10.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5789元,增长14.1%,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

3.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8.5亿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7.2万人次,带动就业人数23.3万人次。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07.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4%。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20.5亿元,月人均补差252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3.7亿元,月人均补差75元。为全省城乡60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2010年,建设廉租住房5.97万套、经济适用住房3533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344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万户。

(五)运行环境: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先行指标向好

1.物价水平处于控制范围。在国家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物价的作用下,我省CPI涨幅控制在调控目标以内,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五涨三降”,其中,上涨较快的是居住、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分别上涨6.9%、5.6%和2.7%,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上涨0.3%和0.4%;下降的是衣着、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分别下降1.2%、1%和0.7%。

2.金融存贷款平稳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846.2亿元,比年初增加2549.8亿元,同比多增461.5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57.1亿元,比年初增加1408.2亿元,同比少增393.3亿元。

3.企业景气上扬,企业家信心饱满。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38.9,比三季度和2009年同期分别上升8.0和7.5点,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企业家对当前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判断持乐观及一般的认同率为92.4%,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8.9,比三季度和2009年同期分别上升3.8和7.3点,企业家发展信心饱满乐观。

4.用电量、货运量较快增长。全社会用电量700.5亿千瓦时,增长15%,其中,工业用电量496.7亿千瓦时,增长19.2%;货物运输量100324.9万吨,增长17%,其中,公路货运量88439万吨,增长17.6%。

二、2010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收入情况。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226.2亿元,增长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8.1亿元,完成年初汇总各级人代会批准预算的120.9%,增长33.9%;上划中央“两税”收入322.1亿元(其中:增值税258.2亿元,消费税63.9亿元),增长27.1%;上划中央所得税126亿元(其中:企业所得税95.6亿元,个人所得税30.4亿元),增长34%。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增值税25%部分84.8亿元,增长27%,较上年3.8%的增幅大幅回升,主要是:一是工业生产扩大,带动工业增值税增收。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102亿元,增长21.7%;全省工业增值税203.9亿元,增长18.6%。二是消费市场活跃带动商业税收增收。全省商业增值税68.7亿元,增长47.7%。三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业发展较快,实现增值税(未剔除退税)144.8亿元,增长42.4%。

营业税204.4亿元,增长33.1%,继续延续上年快速增长态势,主要是:一是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筑业营业税75.3亿元,增长53.5%。二是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营业税21.9亿元,增长51.3%。三是房地产市场总体良好,全年商品房销售额776.4亿元,增长28.8%,带动房地产业营业税完成48.6亿元,增长32.5%。同时,金融、住宿餐饮等行业税收也增长较快。

企业所得税40%部分(含退税)63.7亿元,增长37.7%,主要是:一方面,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效益下滑,当年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2%,基数较低;另一方面,2010年经济回升向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56.8亿元,增长72.7%,带动税收增收。

个人所得税40%部分20.3亿元,增长23.6%,主要是:一是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持续增长,达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人数逐步增加,同时金融业等高收入人群平均工资增长较快,缴纳个人所得税大幅增长。全省工资薪金所得税入库22.6亿元,增长34.3%。二是税务部门继续加大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全省劳务报酬所得税、偶然所得税分别增长33.2%和34.2%。三是财产转让所得税入库6.3亿元,增长2.1倍。

2.支出情况。全省财政支出完成1923.3亿元,增长23.1%,主要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争取中央支持,合理安排6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同时,统筹资金继续实施公共财政政策,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218.8亿元,增长21%;公共安全107.5亿元,增长24.7%;教育297.5亿元,增长18.1%;科学技术18.3亿元,增长36.3%;社会保障和就业233亿元,增长16.5%;医疗卫生150亿元,增长24.4%;环境保护49.1亿元,增长13.9%;农林水事务232.3亿元,增长14.2%;交通运输支出107.3亿元,下降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35.4亿元,增长82.3%;住房保障支出68.1亿元,增长121.5%。

三、2010年全省财政运行分析

不同于2008年“前高后低”、2009年“V型反转”的财政运行态势,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新高的基础上,2010年我省财政收入迥异于全国的“高开回落”实现“高开高走”,顺利实现“月均突破100亿,比重超过84%,总量力争1200亿”的年度目标。全年财政运行呈现六个特点:

1.收入跨上新台阶。一是财政总收入跨上千亿元大台阶。全省财政总收入跨越1000亿元达到1226.2亿元,月均突破100亿元,实现四年翻番,是2005年的2.9倍;比上年增收297.4亿元,增量首度超过200亿元,接近300亿元,超过2003年全年285.8亿元水平;比上年增长32%,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首度迈上30%。二是财政收入质量得到新提升。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0.5%上升到13.0%,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全省税收收入完成1033.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4.3%,占比为“十一五”以来最高,比2005年的80.7%提高3.6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商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四大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四大主体税收全面增长,平均增幅为30.7%,比上年加快20.4个百分点;耕地占用税、契税超过100亿元达106.3亿元,实现两年翻番。三是地方财政收入实现进位赶超。全省地方财政收入778.1亿元,增收196.8亿元,增量首度超过100亿元,接近200亿元,增长33.9%。地方财政收入总量超过广西、黑龙江居全国第21位,不仅比上年前移2位,更是1995年以来首度进位。

2.市县发展大提速。从增长上看,全省县级财政总收入896.4亿元,实现三年翻番,占全省的73.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增长37.2%,超出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快,其中,增长超过40%的就有39个县(市、区)。“十一五”期间,县级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8.9%,超出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加快10.5个百分点。从总量上看,100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突破2亿元,其中69个超5亿元,比上年增加22个,比2005年增加62个;22个超10亿元,比上年增加8个,2005年仅有贵溪市1个,并实现每个设区市都有10亿元县;丰城市、贵溪市、青山湖区超20亿元,南昌县超30亿元达35.6亿元。在县级竞相发展的带动下,所有设区市财政总收入超50亿元,新增九江、上饶、宜春三个100亿元市,2005年仅有南昌市1个。

3.重点产业增长快。一是工业经济增长强劲。各地扎实推进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受此带动,全省工业税收入库364.2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35.2%。其中,煤炭增值税17.1亿元,增长56.9%;汽车增值税9.8亿元,增长51.4%;卷烟消费税47.7亿元,增长27.6%。二是建筑、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项目投资全面推进,全省建筑业地方税收突破100亿元,实现109.3亿元,增长44.3%;得益于房地产市场总体快速发展,全省房地产税收实现185亿元,增长46.3%。三是第三产业日趋活跃。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内需增长动力保持强劲,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地方税收40.2亿元,增长51.3%;商业增值税68.7亿元,增长47.7%。

4.民生保障广覆盖。各级财政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新增财力进一步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公共社会事业倾斜,进一步夯实社会事业薄弱环节。省财政在连续三年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基础上,新增安排72亿元,投入总量达245亿元,围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生态环境等十个方面实施56项公共财政政策,巩固完善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全省社会保障、教育保障、三农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障等各方面公共财政服务进入全方位、多层次覆盖阶段。如,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等四个方面基本实现全覆盖。财政支出中,全省用于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等方面的民生支出突破1000亿元,达1075.1亿元。其中,投入最多的分别是教育297.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33亿元、农林水事务232.3亿元;住房保障支出由2009年的30.7亿元大幅增加到68.1亿元,增长121.5%。

5.促进发展见实效。全省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崛起大局,积极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促发展增后劲。一是完善机制增强动力。按照省委、省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省财政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将资源税等“五个共享税”入省库40%部分调整为全部就地缴入市县金库,作为市县地方财政收入,支持做大财政蛋糕;进一步完善省对市县、设区市本级、开发区奖励办法,对县市区财政收入翻番、上台阶给予奖励,激活各地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增加投入扩大内需。落实各项种粮补贴政策,全年向种粮农户兑付粮食直补6.1亿元、农资综合直补24.4亿元、水稻良种补贴6.6亿元、农机购置补贴5.2亿元;扎实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积极推进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共兑付补贴资金18.2亿元;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对节能技术改造和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实施财政补贴,对生态保护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营运实施奖励。三是优化环境夯实基础。完善支持投资创业政策体系,资金筹措上,省财政安排7500万元用于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补助以及技术开发,安排70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集群发展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引进人才奖励政策,鼓励引进和发展重大产业化项目;安排5500万元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农业保险补贴涵盖能繁母猪、奶牛、水稻等9个险种;加快再生资源企业退税办理速度,全年共退税73亿元;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及外国政府贷款,拓宽经济建设融资渠道,与国际金融组织的技术援助和知识合作继续加强。

6.财政改革新突破。全省财政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全省所有80个行政建制的县(市)实行“省直管县”管理方式,所有乡镇全部实行“乡财县代管”,有条件的地方推行了“村账乡代理”试点;部门预算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逐步建立;省级公务卡改革扩大到二级预算单位;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稳步铺开;所有县(市、区)推行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改革,省直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非税收入征缴逐步规范;省、市、县及部分乡镇共18618个用票部门和单位完成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实现了用票单位与适用票据的“全覆盖”;政府采购规模达130亿元,比2009年增加5亿元,节支额14.3亿元;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工作和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平稳推进;会计制度有效执行,全省会计行业管理加强。同时,财政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江西省财政监督条例》全面实施,财政监督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小金库”专项治理不断深入,组织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推动了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推进,重点对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高新产业重大项目等大额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考评,财政投入的实效性、安全性得到增强;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加强,暂付款压缩20%目标顺利完成,有效防范支付风险,提升预算资金支付能力;12月份财政支出占全年支出比重下降9.4个百分点,预算支出的均衡性和时效性得到提高;切实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四、2011年我省财政形势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我省财政发展总体目标任务是: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15年总量达到2600亿元,力争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力争比2010年同口径提高5.5个百分点。围绕此目标,并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1年“三个突破,八个提高”的总体目标要求,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安排1500亿元,增长22.3%,同口径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安排964.7亿元,增长24%,同口径增长18%。

(一)财政运行中的有利因素

1.全国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地方政府换届之年,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经济增长过热风险高于衰退风险。市场普遍预计2011年GDP增长较2010年会有所放缓,但增长仍能达到9.5%左右。特别是在进口替代、产业升级和保障房建设的推动下,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仍将增长20%以上。同时,中央政府加快推出补齐经济短板政策,如新兴产业建设、农业水利建设、中西部地区发展等,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力。

2.我省经济发展迎来诸多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将给予更多财税、金融、重大项目等综合政策支持,必将成为江西加快崛起的新引擎;各地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发展后劲大为增强;我省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居民消费实力提高,消费结构优化。这些都将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2011年我省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化率由44.8%提高到46.4%。

3.工业经济后劲充沛。我省新兴产业培育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扶优扶强,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省工信委提出的工作目标,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600亿元,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6000亿元,增长30%;利税总额实现1600亿元,增长25%。传统产业方面,有色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石化、钢铁、食品、纺织突破1000亿元并比上年增长;新兴产业方面,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光伏、稀土和钨产业突破500亿元;重大项目上,全年推动100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力争全省工业投资增长30%,达到6000亿元以上。

4.财税政策性增收。按照财政部要求,2011年起预算外收入除教育收费外均纳入预算管理,预计由此政策性增收70亿元。同时,从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籍企业和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2009年数据测算,该政策将使我省城市维护建设税增收约4.6亿元。

(二)财政运行中的不利因素

1.通货膨胀压力。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通货膨胀。一方面,国际货币环境宽松局面仍将延续,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提高,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预期企业盈利状况较2010年将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国家为抑制通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持续紧缩货币信贷,加强产业调控,对地方经济发展客观上起到“降温”作用。

2.再生资源行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2011年再生资源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到期,我省再生资源行业发展面临政策考验,发展步伐势必放缓。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转行,一些企业可能调整生产结构,用电解铜代替回收铜来加工生产,或者选择带票购进,这些都带来税收减收压力。2010年我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实现增值税138.8亿元,占全省增值税的33.3%,行业的波动将影响较多地区财税收入的变化。

3.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房地产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决心坚定,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在供给方面,紧缩房地产企业信贷,意图促使普通商品降价,加快销售周转;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大幅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在需求方面,提高购房门槛,出台“限购令”,遏制投机需求。随着“组合拳”的实施应用,房地产供求关系正发生变化,2011年各地房地产销售额和销售量均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而住房市场一旦发生调整,土地市场也将相应调整。

4.财政收支矛盾增加。一方面要“保运转、保民生”。特别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要达到4%,落实到我省地方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要达到16%,以及加强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农业、教育、科技法定增长,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新增资金。另一方面要“抓建设、促发展”。在国家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土地市场不确定性增强背景下,财政资金承担了更多的“杠杆化”任务。加上部分地区可用财力增长滞后于财政收入,不仅是财政支出压力大,资金支付压力也日渐突出。同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资金安全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特别是强化财政内部管理将是2011年支出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

综合上述分析,2011年我省财政运行虽然面临一些不利影响和复杂因素,但通过努力,仍有望承接“十一五”良好发展态势,顺利完成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其中,上半年收入增长更多地来自于企业经营效益提高和市县乡政府集中换届的推动,下半年如果通胀得到遏制,宏观调控趋于缓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依然可期。

五、2011年财政工作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

2011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夯实财源基础,做大财政总量,壮大财政综合实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发展效能;推进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坚持依法理财,勤俭节约,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绩效,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新贡献。

2011年全省财政工作要扎实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积极加强财政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强化扶持机制,支持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资金和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引导和拉动民间及社会投资,壮大公共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重点领域的投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完善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居民即期消费;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落实好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为全民创业营造更为宽松的财税环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巩固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成果,完善政策机制,积极支持农垦等非工口七大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更好地发挥省级融资平台作用,有效运作资产、资金,夯实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2.培植财源加强征管,不断壮大财政综合实力。进一步支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工业园区和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税源型经济向高层次提升;强化财政激励机制,继续对设区市本级及其直接管辖、经批准财政体制独立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和新区进行奖励,对发展快、财政收入三年翻番、总量迈上新台阶的县(市、区)进行奖励,激发市、县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注重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健全税收规模、速度、结构相协调的收入增长机制,强化非税收入管理;支持税务等部门依法加强征管,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先征后返等违规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收“过头税”等虚假行为,严厉打击偷骗税违法活动,进一步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3.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坚持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积聚配置,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推进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发展;大力支持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实施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规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公益性债务。

4.精心实施民生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各项部署,争取国家最大支持,推动我省公共财政建设,促进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和谐。一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远近结合、有序推进”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财力配置,预算足额安排资金,不留缺口,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就业、扶贫济困、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养老等涉及最困难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社会薄弱环节,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实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三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抓紧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四是加快资金拨付速度,减少拨付环节,采用“一卡通”等方式及时足额入户到人。五是加强督查,对政策实施全过程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5.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增强财政资金管理绩效。加快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在全省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情况;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定员定额标准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预算约束;扩大公务卡改革试点面,建立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长效机制,将除教育收费外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民生资金、预算执行和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资金落实、会计信息质量等进行检查;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加强省级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提高财政投入的实效性;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清理核实工作,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面强化财政资金安全管理,规范资金运行,防范资金风险,完善内控制度,严格财政专户国库统管,确保资金“零风险”;继续压缩市县暂付款,增强资金支付能力;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今年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等实行零增长,勤俭办一切事业,集中财力促发展,集中财力惠民生。

江西省财政厅国库处

南昌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0年,南昌市各级财政部门在省财政厅、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实施,大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积极组织收入,努力培植财源,优化支出结构,深入推进改革,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10年财政运行总体形势回顾

(一)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南昌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我市财政收入总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十一五”期间,我市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100亿元到200亿元的跨越,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历史性突破财政总收入300亿元关口,财政收入总量加速增长。2006—2010年,南昌市财政总收入年均增幅达到20.6%,比“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年均增长15%的目标高5.6个百分点,实现了“十一五”期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双翻番”,收入规模再上历史新台阶。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全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22.3亿元,增长29.0%。其中:市国税系统组织的收入134.5亿元,增长27.0%;市地税系统组织的收入104.4亿元,增长19.7%;市财政系统及其他部门组织的收入39.4亿元,增长26.2%。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6.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其中:市本级完成70.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县区完成7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0%。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3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圆满完成了省财政厅下达的“一般预算支出中12月份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5%”的目标。

(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主要特点

1.收入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收入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跃上了300亿元台阶,达到322.3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占GDP的比重达15.3%,比2005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4亿元,是2005年的2.51倍。南昌县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总收入过30亿元的县(市、区),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9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一;青山湖区、高新开发区、西湖区、东湖区4个县区的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红谷滩新区、新建县、青云谱区4个县区的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2010年全市7个省级工业园区完成财政总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35.2%,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20.9%,与上年同期比重相比提高1个百分点。50户重点监控企业共缴纳税收93.1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为31.0%,与上年同期相比增收14.5亿元,拉动税收收入增幅达6.3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明显,收入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我市GDP达到22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0%。财政收入增幅持续高于GDP增幅,说明我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增长也有力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性格局已经形成。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近五年来都保持在90%以上,2010年更是达到93.1%,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稳居前列。

2.支持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财源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市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不断强化财源建设。通过综合运用贴息、奖励、补助等手段,有效地撬动了各类资金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2010年,继续安排10亿元的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南昌,以重点企业、重大产业项目来带动和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加大投入,加强融资运作,筹集国有企业改革资金40.51亿元,累计拨付改革资金38.34亿元,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顺利开展;认真落实扩大内需政策,累计拨付各类家电、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1.64亿元,有力拉动了消费增长。

3.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大民生投入,积极改善社会民生。2010年加大了投入力度,投入民生工程资金50.06亿元,比2009年增长42.7%。至2010年底四年累计拨付民生工程公共财政资金109.6亿元。民生投入超百亿,民生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有力地改善了社会民生。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对支农、教育、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为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2010年,市本级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3500万元,同比增长16.66%;下达农田水利等相关经费4418万元;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用于全市“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生态环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2010年,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16041万元,增长45.6%,累计投入约1.67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拨付专项资金3656万元,大力实施助学政策。切实缓解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2010年,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17859万元,同口径增长24.0%。三是突出支持建设,着力加快城市功能提升。2010年,市财政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土地出让资金等各类资金,全年共拨付重大重点项目资金24.1亿元,比上年增加13.2亿元,增长130%,有力地支持了红湾大道、前湖互通立交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积极筹集并及时拨付资金2.36亿元,确保拆迁还绿、八一大道改造等工程的资金需要,有力地保障了我市老城区改造提升系统工程实施。

4.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2010年,市财政草拟并报市政府批准实施了《南昌市进一步完善市对区财政体制实施意见》。新财政体制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体制重点调整了市、区两级的税收分享体制,建立了市与区共同发展、财源共生、利益共享的收入增长机制和财力分配机制,有力地调动了县区发展的积极性。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深入推进,编制范围不断扩大,编制手段不断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改革全面推开,逐步建立了覆盖单位所有资金、所有环节的财政监控体系,有力地规范了单位的资金运行;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积极推进网上政府采购试点,政府采购效能持续提升;将预算外资金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推开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深入推进。

5.财政监管不断强化,依法理财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财政收入检查,严肃查处挖税引税行为,规范财政税收秩序;进一步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立专项资金运行监控体系,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深入推进惠农补贴“一卡通”改革,通过技术手段强化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大力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会计委派制度,有效地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10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全年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收入总量顺利完成年度任务,支出进度均衡并侧重民生,财政收支预算执行良好,但我们还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规模仍然较小,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二是县区财政发展不平衡,从我市县区在省的排位情况看,13个县区中,财政总收入增幅排位比2009年退位的有4个,排在全省80位以后的有5个,县区进位赶超压力还比较大。三是公共财政的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四是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1年我市财政形势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以生态为特色、提升发展质量,朝着“更大更强更高更优更美”的方向深度谱写更高水平的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两篇文章”的关键一年,也是加速推进富民强市,大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准确把握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我们做好财政经济工作的前提。

(一)2010年影响我市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

1.不利因素分析。经济性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不仅引发危机的深层次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而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完全消除,美国近期推出第二次货币定量宽松政策,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外贸环境和去年相比有所恶化。危机后各国出于保护本国就业的需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产品出口将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重启人民币汇改进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增强,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也会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三是现有调控措施的滞后影响将逐渐显现。今年所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如房地产市场调控、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治理产能过剩等,都有一个落实实施的过程,其对投资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滞后期。2011年现有调控措施的滞后影响仍不可忽视;四是通胀压力未完全解除。需求方面,前段时期货币信贷总量快速扩张的影响仍需一定时间加以消化,货币信贷的较快增长对通胀而言始终是一个大的风险因素。供给方面,今年以来工资水平大幅上升,各地工资上升幅度均在20%~30%。工资上升对劳动生产率不高的服务业和农业将会产生较大影响,服务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由此可能受劳动力成本推动而进一步上升。五是近几年我市财政收入持续高位增长,财政收入基数较高,我们将面临继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挖掘增收潜力的挑战。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2011年财政支出形成较大压力,收支矛盾仍较突出。从我市看,县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且面临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新时期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民生需求增大,支出保障难度加大;财政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运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将在一定程度制约影响我市经济发展。

政策性因素: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在“十一五”高速发展后,目前各地普遍面临着建设用地不足、污染排放高、环境损害严重等资源环境问题。为进一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国家将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和污染排放标准并出台环境税,限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也会增加。二是当前房价物价高企,防通胀压力巨大,今年中央已确定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央行加息和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投资和消费增长的约束增强。三是国家清理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融资环境趋紧,对我市在建项目及今后新开工项目融资也将带来影响。同时,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短期内将对我市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四是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可能还将延续,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的推进、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并适当减免营业税的间接税比重等导致政策性减收压力可能将会进一步释放。

2.有利因素分析。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有利我国及我省我市发展。当前,全球经济正继续复苏向好,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减弱,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要强于预期,且具有一定的韧性,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复苏势头强劲,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二是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将为我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金融危机以来,受益于中央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扩投资保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已逐步走出危机影响,转入平稳发展常态。“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加速,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出口也将恢复增长。这些都将对我市下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三是2011年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积极谋化发展,项目储备与准备情况良好。经过多年的准备,目前中部地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展开。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现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加快创造出新优势产业。消费的环境和支撑条件可望进一步得到改善。四是我市经济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将成为江西加快发展的新引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了八大新型产业基地。在这些新兴产业基地中,以南昌为中心的占了六个,包括光电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航空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等,充分表明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引擎的省会南昌,将在此次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时,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必将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五是“十一五”布局建设的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项目,为2011年及今后五年的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一五”积蓄的发展动能的逐步释放,将带动我省经济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中部崛起”和“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将为我市下一步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十二五”规划又将在我市布局开工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这些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夯实我市发展基础,对确保完成2011年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六是一大批重大项目和产业相继落户我市,财税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夯实。2011年,市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新增投入l亿元,将市本级扶持企业发展资金规模扩大到11亿元,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运用贴息、奖励、补助等政策手段,大力支持我市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光电、航空及零部件、生物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发展目标

根据对2011年及未来五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中部省会城市中游水平的要求,加快构建发展型财政,做大财政蛋糕,做强财政实力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的核心任务。“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市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力争32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稳定在90%以上。

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8.0%。财政支出在可用财力之内合理安排,主要是保工资发放、保法定增长、保重点支出和实施公共财政政策支出需要,其他各项支出按照从紧、节俭的原则妥善安排。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照财政体制计算,加上中央及省税收返还、中央及省各项转移支付补助、专项补助收入等,减专项上解上级支出,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79.6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7.5%,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三)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基本思路

1.注重协调强征管,做大财政收入规模。一是强化收入调度。新的市对区财政体制将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市财政将及时分解下达新体制下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同时认真做好财政收入的调度和考核工作,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为2011年财政目标的完成开好局。二是强化收入监控。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建立我市财政收入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对税收收入的实时监控,全面掌握税收收入状况,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积极运用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加强和执收部门核对,认真督缴非税收入,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建立和完善南昌市非税收入监管系统,积极与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加强非税收入监控,确保应收尽收。

2.发挥职能保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市本级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同时调整和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着力支持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光电、航空及零部件、生物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重点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二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大型项目的投入,集中财力优先扶持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三是以资金扶持为重点,以政策引导为核心,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促进商贸、物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吸引金融保险业项目落户,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扩大消费政策,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财政补贴工作,充分挖掘城乡市场消费潜力。

3.保障重点促建设,迎接“七城会”召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预算内新增安排基建项目资金2.2亿元,总量达到3亿元,并和重大重点项目资金统筹使用,积极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做好各项建设资金的筹措和安排,同时进一步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加强资金、资产运作,大力支持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1期工程、南昌综合运输枢纽、火车站东广场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承载功能。三是积极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障城运场馆建设改造、“数字城运”和配套路网等工程资金需要,及时推进城市容貌提升工程、城区路网改造、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城市面貌,以优良的场馆和配套设施,以崭新的城市形象迎接“七城会”召开。四是统筹安排资金,切实落实资金来源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推进交通设施改造、道路综合提升改造、城市桥涵整治工程、停车场建设等项目实施,进一步缓解南昌交通拥堵现象,确保七城会期间南昌的交通顺畅。

4.优化结构惠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市财政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改善社会民生方面的投入。围绕省、市对民生工程和公共财政政策的要求,在巩固已有民生和公共财政政策实施成效的基础上,按照新增财力“四个倾斜”的原则,2011年,市财政将实施76项公共财政政策,预计省、市、县区三级共将投入62.9亿元,比2010年新增投入11.2亿元,资金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国民教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农业、基层保障、文化科技、公共安排和其他等10个方面。在统筹实施好各项公共财政政策项目的基础上,市财政将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的规定,即: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的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达到中央、省财政对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例要求,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5.完善机制推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一是及时跟踪关注新财政体制下区级财政运行状况,确保新旧财政体制平稳过渡。二是积极探索上年结余资金预算编制方式,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制,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县区财政部门预算改革,加快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三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积极稳妥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四是加强督导,不断提高市直单位公务卡的使用效果,积极督促县区财政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公务结算规模。五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技术建设,强化流程监管,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效能。六是加强指导和协调,认真组织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财政统发工作实施,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

6.强化监管优绩效,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民生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和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财政专项资金落实、会计信息质量等进行检查,推进内部监督,健全财政管理内控机制。二是健全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预算支出责任制,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不断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三是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建立预算支出进度考核机制,强化对专项资金的拨付进度的考核,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四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清理核实工作,防范财政风险。五是及时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规范操作,完善流程,不断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南昌市财政局课题组组长:陈以荻        

成员:胡丽华 肖玉芳 秦鼎坤

   郭 宇 邱 岚    

九江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一、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

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大强工力度,保持兴城势头,扩大固投增幅,加快赶超步伐”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大力开源挖潜,努力增收节支,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2010年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16.7亿元,比上年净增30.5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07亿元,比上年净增20.67亿元,同比增长35.5%;全市财政总支出166.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同时,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改进机关作风,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大力组织收入,财政增长实现新突破

一年来,面对国内外极为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市广大财政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协调税务部门,一道深入分析财税形势,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5.4%、35.5%,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8.1%,比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量、增幅、质量均创十五年来新高;财政总量突破了百亿大关,比我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财政收入目标数83.61亿元超额完成33.09亿元。从县级财政收入完成情况看,2010年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93.18亿元,同比增收28.11亿元,平均增幅43.3%,高于全市7.9个百分点,有9个县区的财政增幅超过40%,其中共青、湖口、星子、九江开发区的财政增幅均超过50%。全市14个县(市、区)县县增收超亿元,收入总量全部过3亿元,新增2个过5亿、1个过6亿、3个过7亿、1个过9亿、2个过10亿。较2007年比,武宁县、德安县、瑞昌市、都昌县、星子县、庐山区、浔阳区、共青开发区等8个县(市、区)实现了“三年财政收入翻番”,在2011年元月份召开的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上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

(二)大力支持发展,财源建设迈出新步伐

1.认真落实扩大内需各项财政政策,有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共争取扩大内需资金及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9.53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农村沼气、城镇污水处理、廉租房建设、农村教育建设等方面。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摩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全年兑付家电下乡补贴601696台,补贴资金1.76亿元,兑付率达99.99%;兑付“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1.03亿元,补贴车辆72152辆;兑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308.3万元,补贴车辆973辆。

2.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加快发展。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节能改造、技术创新,奖励为全市工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工业企业及园区;全市通过财政信用担保公司为57家“四有三不”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担保贷款5.23亿元,缓解了企业发展与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市本级向上级申报争取企业技术创新、特色产业项目、中小企业发展、中小担保企业补贴等方面资金2305万元,促进企业做强做大;认真做好再生资源企业退税工作,全市共入库再生资源增值税13.4亿元,申报退税6.7亿元。庐山区、九江开发区、星子、共青、湖口、九江县、庐山管理局、修水、永修等地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方筹资融资,增强企业造血功能,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3.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城建项目资金需求。从市本级看,主要是从四个方面筹集资金:一是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征管,全年土地出让合同价款33.69亿元,同比增长98%,实际征收23.66亿元,同比增长134%;二是积极支持搭建融资平台,提升融资能力,全年共融资9.63亿元;三是继续规范建设规费收缴,全年收缴城建规费3.56亿元,比2009年的1.72亿元翻了一倍多;四是继续加强采砂收入征收管理,实现了国有资源收入的保值增值。市局还被市政府评为2010年九江市鄱阳湖采砂统一管理先进单位。湖口、都昌、武宁、瑞昌、修水、德安、庐山管理局、彭泽等地立足本地实际,支持融资平台建设,合理调度资金,保障了重点城建项目资金需要,保持了良好的“兴城”势头。

(三)大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得到新发展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理念,始终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一是大力服务“三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市财政筹措各类资金大幅度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有力支持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我市全年支农支出累计完成23.63亿元,较上年同期21.39亿元增长10.44%。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市财政共下达社会保障资金共29.62亿元,用于支持就业再就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等方面。还积极利用外资,争取了奥地利政府贷款1600万欧元支持市中医院南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分院建设。三是着力支持“科教兴市“,促进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市本级共安排资金9660万元,用于保障义务教育经费需要、支持九江学院和九江职业大学发展和建设市一中、五中新校区;全市各级财政安排各种助学金配套资金1198万元资助各种在校贫困生;2010年市本级科技支出在上年增长15%的基础上新增安排1000万元,达到1644万元,超过法定增长要求,有力地支持了科技事业发展。四是加大文化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活动场所得到极大的改善。五是大力支持维稳工作。共安排资金830万元,尽力保障“天网”工程建设、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和法律援助经费保障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六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低收入人群住房条件。2010年,市本级共筹措资金2亿元,建设廉租房2500套;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户数7393户,金额1370.51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经济适用房购房者实行货币化补贴,每户补3.1万元,已发放700户,共发放补贴资金2170万元。都昌、庐山区、彭泽、九江开发区、武宁、瑞昌、九江县等地也积极统筹资金,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市共筹集安排民生工程资金32.8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07亿元的46.15%,保障了市政府100件惠民实事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四)大力推进改革,理财效能得到新提升

一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市本级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249家预算单位全面铺开了公务消费卡改革,目前共发放公务卡4846张;认真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全年市本级共办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44872笔,实现资金支付18.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9%;改变工资与津补贴实行两张卡、两个银行发放不够方便的现状,对已实行规范津补贴的单位工资、津补贴实行一张卡、一个银行发放的模式,简化了工资发放程序,方便了个人用款;加强了对县区“两个制度结合”改革的督导,确保了改革如期推进。二是全面推行了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改革,实现了市县乡(镇)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非税收入征管水平,促进了“阳光”财政建设。我市市本级此项工作在全省地市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修水县在全省县区评比中荣获特等奖,彭泽县、都昌县、德安县、武宁县、湖口县在全省县区评比中分获一等奖。三是加强“金财工程”建设,为财政管理和改革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健全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市本级全年通过财政综合业务系统安全支付的资金总共达18.74亿元,其中直接支付11.04亿元,授权支付7.70亿元。四是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法》,加强“部门集中采购”的监管,规范“部门集中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益。全市政府采购预算24.18亿元(含部门集中采购),实际采购21.75亿元,节约资金2.44亿元,节约率10.1%,其中市本级采购预算5835万元,实际采购5249万元,节约586万元,节约率为10%。五是本着积极稳妥、先易后难的原则,市本级选择4个部门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考评。六是继续完善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改革工作,及时把党和政府的阳光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全年应发资金12.19亿元,实际发放13.19亿元,资金发放率108.21%(发放率超过100%主要是因为实发资金中包含市县配套资金),项目发放率100%,受益农户近80万户,惠及农民376万人左右。七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认真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2010年全市7个试点县共计实施了1843个村级公益事业项目,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受益人口123.88万人;全年全市共化解“普九”债务4.44亿元,全面完成“普九”化债任务。

(五)大力加强监管,资金效益有了新提高

一是严格投资评审。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局积极组织对所有城建项目预算和决算进行财政投资评审,并对项目招标提出控制价建议,有效地节省了财政资金,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2010年市财政局共评审城市建设类项目244个,送审预算总金额22.44亿元,经过评审后节约财政资金3.03亿元,节约率达13.52%。共青、九江县、永修等县区也开展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市县两级财政部门深入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对违纪资金依法进行了处理,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庐山区、九江县、彭泽等地财政部门还通过开展财政系统内审,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和管理。三是加强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管理,提高了我市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绩效和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我市加强财政监管增强了人才保障。

(六)大力创先争优,机关建设呈现新面貌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精心组织,上下联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结合创业服务年的各项要求,多措并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为基层服好务,为预算单位服好务,为群众服好务,推动财政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一年来,市财政局认真办理市政府抄告单501件,办理政府转来要求提意见各类文件1185份,并将办理意见及时予以反馈,对一些因财力有限难以解决的资金报告也向有关单位耐心解释,争取理解;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实现了办结率、与代表(委员)见面率、满意率三个100%;建立了机关工作人员去向牌,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加强了财政干部的教育培训,积极选派干部参加各类学习班,增强了财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廉政警示教育和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市财政局、浔阳区财政局、瑞昌市财政局还开展了廉能管理活动,增强了财政干部的廉洁自律、依法行政意识;按照市里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参与抗洪抢险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引项目、培财源,积极主动亲商安商,市局全年完成招商项目3个,其中亿元项目一个,项目固定资产进资金额1.6亿元,超额完成了“当年实际进资亿元以上”的目标,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星子、德安、武宁、云居山—柘林湖等地财政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收效明显,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各级财政部门开展了多种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一年来,全市财政系统的机关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10年,市财政局、湖口县财政局、永修县财政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西省第十二届文明单位;市局在市直机关机关效能建设考评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评为机关效能建设优胜单位;市国库支付中心在以前年度获得省、市两级“青年文明号”和市级“巾帼文明岗”称号的基础上,2010年又获得了江西省“三八”红旗集体、江西省“巾帼文明岗”两项殊荣。庐山区财政局、永修县财政局、庐山财政处、都昌县财政局、湖口县财政局、星子县财政局、彭泽县财政局等单位在本县区的年度目标管理考评中也名列前茅,获得好评。

过去的一年,在全市广大财政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向市委、市政府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市委钟利贵书记在听取过去一年的财政工作汇报时给予了充分肯定,曾庆红市长在12月31日晚来财政局走访慰问时对财政工作作出了“收得好、管得平、理得顺、盘得活”的高度评价。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充分看到,我市的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虽然总量增长较快,但实际可用财力的增长仍有些滞后;财政资金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资金的使用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干部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十二五”时期全市财政发展总体目标任务是: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300亿元,地方可用财力不断增强;财政总收入县县过10亿元,各县(市、区)在全省的排位每年有进位,1~2个县进入全省十强,多数县进入全省前50位。

围绕实现我市“十二五”财政发展目标,根据对当前我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11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财政工作会、全省财税工作会、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项目推动,‘两区’互动,统筹联动,加快赶超步伐”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开源挖潜,做大财政总量,提升收入质量,关注民生,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依法理财,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争得九江应有地位继续努力奋斗。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的各种因素,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按增长20%安排,奋斗目标要达到140亿元,确保实现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三年财政翻番”的目标,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现“三年财政收入翻番”决战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争得九江应有地位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服务项目建设,加大财源培植力度

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支持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力度,优化服务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和达产达标,促其早产税收;积极筹集、及时拨付城建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需要,加快项目进程,使其税收上早见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带动信贷、社会资本投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发展。2011年市财政安排工业发展资金4454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节能改造、设立企业贡献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保障招商引资工作需要;安排科技资金1915万元,用于支持高新技术对接、新产品开发、科技奖励和科普宣传,促进科技兴财、科技兴市。

(二)注重收入质量,增强政府可用财力

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协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做大财政“蛋糕”、做大收入总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壮大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一是在对税源结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涵养新税源。二是坚定不移地实施赶超战略,在加快发展中做大财政总量,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三是在强工兴城的同时,因势利导推动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物流业、仓储业、旅游业发展,增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四是要建立完善税源监控体系,深化税收服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办税服务。五是坚持实事求是,防止“买税”、“卖税”和违规的“全额返还”,确保收入真实可靠。同时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财税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六是进一步健全考核办法,建立对收入质量和财力增长情况的考核奖励机制。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细化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健全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两个制度”有效结合,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全面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三是在市本级全面铺开公务卡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县区公务卡改革试点。四是建立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长效机制,将除教育收费外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五是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推进“金财工程”网络平台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立运行维护体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四)高度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认真落实好省财政66项公共财政政策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惠民实事,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在做到“五个确保”的基础上继续做到“四个倾斜”,统筹资金,足额安排、及时拨付民生工程资金,尽最大努力将民生实事办好,尽最大努力将群众的幸福指数提高。重点是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支持力度。各地要重视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津补贴及时足额到位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及早到位工作,宁可少上一些项目,少办一些事,也要保证个人部分的足额到位。从市本级情况看,今年统筹财力安排8128.77万元,主要用于市直国有及国有控股困难企业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参保大集体企业退休职工生活补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和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市直特困企业养老金补助、就业再就业补助、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障;统筹财力安排1.08亿元,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补贴资金、财政扶贫配套、移民扶贫配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农村渡改桥市级补助、农业机械推广、畜禽病防治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血吸虫病防治专项。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要达到4%。国务院下达我省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2011年达到15.1%、2012年达到16%。目前,省里正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主要是如何将这一目标分解到各地。待省里下达目标后,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共同努力,积极投入,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

(五)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贯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年初人大通过的预算,加强财政监管,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一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实施“项目库”管理办法,强化部门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开展财政日常监督。在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专项资金检查和内审,构建“大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三是继续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尽可能节省财政资金。四是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宣传普及绩效意识,逐步建立规范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机制。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将在省财政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以更新的理念、更足的劲头、更实的作风,努力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实现九江财政的又好又快发展,为争得九江应有地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九江市财政局

执笔:黎咏华

景德镇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一、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和“十一五”发展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可以用六个“新”来概括。

(一)收入总量迈上新台阶

2010年,虽然受到经济环境和特大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我市财政总收入仍然迈上50亿元大关,达到53.15亿元。各县(市、区)财政收入都实现了新的跨越,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33.83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63.7%,比2009年提高2.4个百分点,增长60.9%,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所有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超3亿元,其中,超10亿元1个,超5亿元3个。

(二)民生投入达到新高度

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市各类民生支出总额达到40亿元。主要是努力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积极支持就业援助和创业带动,加大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和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加强就业和技能培训,支持资金达亿元以上;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力度,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保基金的扩面征缴工作,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2010年全市财政补助支出达5.6亿元;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全市2010年支出达2.2亿元,其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支出达1.7亿元;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和报销水平、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水平、增加国有及国有控股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补助、扩大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等等,2010年全市安排支出4.24亿元;国民教育保障程度不断提高,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下达我市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资金1.1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542万元,资助高中和考取大学的特殊困难家庭学生712万元,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补贴支出4144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拨付廉租住房建设专项资金1.11亿元,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800万元,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1474万元,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住房维修改造资金1970万元,安居工程得到深化;农业农村政策的落实力度全面加强,全市财政支农支出2010年达到7.7亿元,下拨粮食直补补贴资金682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33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沼气建设力度,落实资金10676万元,并将2478万元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资金6981万元,以及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资金453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2010年下达6056万元补助资金用于“一大四小”工程,我市造林绿化工程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安排公益林补偿资金3930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中小河流治理专项资金各3700多万元、淘汰落后产能资金585万元,全面促进了我市生态和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改善。

(三)资金筹措取得新成绩

2010年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引导下,我市财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项目资金支持,有力地推进了我市扩大内需项目建设,加快了我市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通过融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争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资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城市项目资金、重点矿山治理项目资金等各项补助资金。筹集的资金解决了我市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又牵动了金融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投入,拉动了我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支持发展获取新成果

2010年,我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发展大局,通过整合财政资金,积极支持项目实施,促进经济加快发展。2010年通过完善县区增收激励机制,对县(市、区)财政收入增收进行奖励,共拿出资金370万元,有效激活了各县(市、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各种专项资金加快经济发展,利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资金1亿元用于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安排市五金配件加工孵化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000万元,陶瓷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项目资金1900万元,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专项基金360万元等,有力地促进了新兴产业和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继续加大支农力度,2010年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入5.5亿元,新农村建设资金累计投入1.26亿元,使我市村庄生活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重点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和廉租住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近亿元,工矿(煤矿)棚户区改造资金7100多万元。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得到长足的进步。

(五)财政管理上升新层次

2010年财政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抓住关键环节,着力完善制度,财政管理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积极推进综合部门预算,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二是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深化,直接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三是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新进展,政府采购电子化信息平台正式建立;四是公务卡制度改革扩面顺利;五是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全面推进,全市已有903家单位完成了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任务;六是财政监督稳妥有效,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增强。

(六)作风建设呈现新面貌

2010年全市财政部门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八项服务承诺”内涵,完善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健全服务措施,弘扬清正廉洁风尚,提高干部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树立“效率·温馨”财政形象,2010年市财政局在创业服务年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市财政局连续第七届获得全省文明单位称号。

2010年财政工作取得的各项成效,是“十一五”时期财政发展成果的综合体现。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们理财思想和理财行为发生深刻变化、理财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速提升的时期,也是我市财政实力增加较快、群众得实惠较多、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时期。

1.五年来,是创新财政理念,公共财政构架初步形成的五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不断深化对公共财政的认识,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拓展理财思路,主导理财行为,提升理财水平。一是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财政工作宗旨,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有限的财力用于关系到民生大局的重点支出,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倾斜,满足人们的公共产品需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民众共沐公共财政阳光。二是树立了服务大局的发展财政理念。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开源节流为抓手,优化收支结构,增加可用财力,提升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公共保障能力和水平。三是树立了改革创新的科学财政理念。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创新财政体制,逐步破解财政改革和发展难题,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树立了统筹兼顾的协调财政理念。着眼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科学运作资金,合理安排支出,提升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成效,围绕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完善措施,加大投入,支持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推动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进步。五是树立了规范管理的绩效财政理念。严格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并将此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用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财政行为,提升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水平,推进“绩效型”财政。六是树立了强化监督的法治财政理念。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强化监督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水平,打造健康和谐规范的财经秩序,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2.五年来,是力谋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注重做大做优财政“蛋糕”。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14.7亿元,2010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3.1亿元。五年时间,财政总收入连续跨过20、30、40、50亿元四个台阶,2010年财政总收入比2005年增加38.4亿元,增长261.2%,年均增长21.2%。县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乐平市从2005年末的3.7亿元增长到14.7亿元,跨入全省各县(市)收入总量的前列;浮梁县从1.08亿元增长到5.4亿元,昌江区从0.87亿元增长到5亿元以上,珠山区从0.89亿元增长到3.71亿元,特别是高新区从2005年仅3208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5亿元以上,增长了近16倍。

3.五年来,是注重普惠于民,民生改善最为显著的五年。从2007年省委、省政府开始实施40项公共财政政策以来,2008年到2010年陆续实施了60项公共财政政策和60件实事、56项公共财政政策和65件实事等不同的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全市每年的新增财力都主要用于各项公共财政政策和民生工程的配套,配套资金逐年增加,重点解决困难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重点支持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就业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社会民生正在不断改善。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累计达64.4亿元,2010年各项民生支出是2007年的近10倍。一是新农村建设惠及农民。全市财政五年累计安排“三农”各项投入20.3亿元,年平均递增30%。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入5.5亿元,病险水库维修除险加固投入资金2.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投入1.26亿元等等,农村教育、文化、环境、道路等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教育发展惠及全民。全市财政五年累计用于教育的支出达到33.9亿元,年平均递增18.8%。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免学杂费和贫困生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免除了全市近2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及教科书费,4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补贴。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大幅提高,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覆盖。三是社会保障惠及全民。全市财政五年累计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达到40亿元,年平均递增28.9%。支持构建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住房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由“十一五”期初的22.23万人、13.28万人、11.99万人、1.4万人迅速扩大到“十一五”期末的34.34万人、24.78万人、24.3万人、4.77万人,四项保险参保总人数在“十一五”期末已达到88.19万人。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困难群众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四是医疗卫生服务惠及全民。全市财政五年累计安排公共医疗卫生支出13.9亿元,年平均递增38.2%。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支持城乡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改造,扶持村卫生室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对基本医疗目录用药实施政府采购,降低了群众看病费用。

4.五年来,是善谋改革创新,财政改革稳步推进的五年。通过积极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进展。一是构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部门预算改革的全面铺开,改进了预算编制方法和手段,增强了预算刚性约束力;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了预算执行,财政资金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加强;通过实施财政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的有机融合,依法理财水平得到提高。二是“乡财县代管”和惠农“一卡通”机制改革成效显著。全市已全部实行了“乡财县管”和“村账乡代理”,均可通过“网上审核、网上拨款、网上核算、网上查询”办理各项业务。同时惠农“一卡通”发放工作作为全省先进工作地市,经验在全省推广。三是非税收入管理逐步规范。通过改革非税收入收缴方式,对市本级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资产收益进行统一清理,取消了一批无收费许可证或国家已明令停征但仍在收费的项目,促进了我市非税收入进一步规范。

5.五年来,是注重廉洁理财,机关作风明显改善的五年。我们始终把反腐倡廉工作与财政改革、财政事业发展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一是勤政廉政更加自觉。通过深入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营造了财政部门务实为民的良好作风和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二是服务意识更加强化。积极践行“八项服务承诺”,打造“效率·温馨”财政机关,改善了机关作风,提升了财政形象。三是工作作风更加优化。完善了政务办理工作制度,实行挂牌上岗,财政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普遍增强,主动服务、热情服务蔚然成风,办事效率迅速提高。四是学习意识更加强烈。健全了培训制度,丰富了培训内容,规范和加强培训管理,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积极打造学习型机关。五是政务公开更加透明。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等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开财政预决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政策、资金的分配使用、契税征收和行政许可、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相关事项,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横向比较,财政收入总量较小;新增支出因素较多,收支矛盾突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大;财政资金投向农业、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仍需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前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将以发展的要求,研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努力把财政科学化、精细化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二五”财政发展总体要求

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确定了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用五年的时间把景德镇市建设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特色和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转型创新试验区域、生态文明宜居城市。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做大总量和调整结构的总抓手,把保持增速领先作为做大总量进位的重要策略,把宏观政策支持作为推进重大项目的重要机遇,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方法,统筹抓好各项经济工作。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全力开创我市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全省财税工作会议要求,“十二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培植稳固财源;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财政监督和管理,努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促进我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而努力。

“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总体目标任务是: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力争20%以上,到2015年总量达到150亿元。

各级财政部门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大改善民生等重点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市县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支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建设发展型财政、公共型财政、调控型财政、精细型财政、效能型财政为目标,力求推动全市财政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三、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的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固和增加财源,坚持立足本地经济特色,推动我市经济和财政的发展,努力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按照“十二五”总体目标要求,2011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安排62.7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5.73亿元,同比增长18%。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11年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做大新兴产业,加快财源建设。巩固现有财源,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制定相关财税政策,并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产业政策专项资金支持,主动搞好服务。积极支持昌河汽车扩大产能和新车研发,继续给予昌河汽车政策和资金支持,延续本地购车补贴政策,促进昌河汽车发展壮大。同时,大力支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陶瓷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税收征管,重点研究规范陶瓷税收征管手段和措施,使陶瓷产业发展在税收上得到充分体现。开辟新增财源,针对国家对再生资源税收不再实行退税政策的情况,积极引进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加快再生资源市场建设,打造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争取再生资源税收实现新的突破。培植后续财源,大力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景德镇直升机生产研发基地建设,争取上级财税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扶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加快接续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税源型经济向更高层次提升。

2.调整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以压缩“三项费用”支出为重点,调整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事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等支出增长,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切实保障“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支出需要,落实省政府确定的70项公共财政政策,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资金到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支出比重,认真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的规定,力争2011年全市教育支出达到一般预算支出的15.1%。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大新农村建设公益事业投入,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小农水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做好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资金发放工作。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和困难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生活补助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对医疗卫生投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增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提高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大对重大传染病、重大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大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加快城市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进程。进一步支持环境保护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协调发展。

3.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安全。资金安全是财政财务管理的生命线,必须增强对资金安全工作的重视,思想上始终绷紧资金安全这根弦。全面排查资金安全管理隐患,搞好自查自纠,全面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强化对财政资金和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的同时,将财政监督贯穿到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绩效考评等各个环节,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制度,要更加注重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着力健全资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要全面排查资金安全隐患,摸清账户开设情况,对资金账户进行清理,严格按有关规定设置账户。二是对财政资金专户进行全面清理,通过清理、核查、归并,规范专户管理。三是对各级财政部门利用国库间歇资金理财进行全面清查,对违规将国库资金调入专户进行投资理财等行为予以坚决纠正。四是建立健全资金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各部门要完善财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加强印鉴管理,落实印鉴制度规定,健全空白凭证的领用核销制度,建立健全对账制度。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资金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五是进一步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对专项资金要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支付环节风险。同时,加强财务收支监督检查,保证财务收支的规范合法,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4.深化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围绕改革强管理,提升理财水平,2011年财政改革的重点是:一是健全部门预算编制体系。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将除教育收费以外的预算外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年初到位率,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加快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合理制定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夯实财政基础工作。强化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开展人员编制信息管理系统试点,加强预算编制相关制度建设。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全面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加强资金运行监控,进一步提高直接支付比重。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全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实现以票控费。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五是完善市、县(区)财政体制。合理调整和规范市、县(区)财权和事权的关系,建立协调发展、共同受益的激励机制,促进我市财税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六是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资金按项目进度拨付,切实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资金安全有效。七是防范财政风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行为,完善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大力度清理压缩暂付款,有效降低财政支付风险。八是加强财政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加强涉及民生资金、重点专项资金、会计信息质量等的监督检查,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5.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以“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践行“八项服务承诺”,打造“效率·温馨”财政机关,形成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财政文化,凝聚干部职工积极投身财政事业发展的合力,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素质高的财政干部队伍,进一步树立全市财政系统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习。财政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财政干部不仅要掌握财政理论和业务知识,更要熟知政治理论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制定专门学习计划,加强学习培训,特别是财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培训体系,建设学习型机关。二是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牢固树立“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宗旨,进一步深化服务创业的成果,优化财政扶持政策,坚持创造最佳的财政政策环境,提供最佳的财政政策服务,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工作,使各项工作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三是强化廉政教育,营造廉洁自律氛围。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经常性地开展基本理论、理想信念、从政道德、优良传统、党纪法规等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预算、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财政运行机制,从体制、制度和源头上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坚决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努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制约体系。

景德镇市财政局

萍乡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一、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

2010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收入总量超60亿元,增幅超28%;保民生、保运转、保稳定;提高收入质量、提高保障能力、提高理财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一促两超三保四提高,实现赶超跨越”财政工作目标,积极培植财源税源,加强税收征管,着力提升收入质量,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强化财政监督,全市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4.1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8.8%,比上年净增17.1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国税完成25.7亿元,同比增长25.8%;地税完成25.3亿元,同比增长45.0%;财政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44.5%。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1亿元,为年初汇总预算的130.9%,同比增长50.6%。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6.7亿元,比上年净增17.0亿元,同比增长24.5%。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

1.抓收入,促增长,大力推进“城市转型”战略实施。一是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改制重组,巩固提升钢铁、煤炭、鞭炮烟花、陶瓷、电瓷等传统财源;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精密仪器、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财政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支持的一批规模大、发展潜力大的接续替代产业项目已初显成效,为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培植了新的财源;以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依托,积极为企业发展进行筹、融资担保服务,2010年全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共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8.2亿元,其中市本级5.2亿元,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认真落实中央有关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免政策,减轻企业发展压力,吸引和加大了企业的转型投入;市级财政安排科技创新发展资金1000万元,重点推进了全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平台建设。二是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在抓好固有税源征管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精心运作,创造形成新的税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坚持护税协税,维护税收征管秩序,实现税负公平,同时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促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三是用足用活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财政部门组织人员定期研究上级的有关政策,充分利用我市“三张名片”的优势,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全力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据统计,2010年市财政牵头或会同有关部门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6.53亿元(不含正常性和按因素法分配的项目资金)。四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总体精神,重点扶持县区产业平台建设,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资金中直接安排财力性补助资金3000万元,并通过将上下级往来资金、财政间歇资金借给县区财政周转等方式支持县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县乡财政上台阶奖励、翻番奖,鼓励县区财政加快发展;鼓励县区参与盘活中央、省、市属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实行财力分成;加大新农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专项资金的安排;积极向上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试点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农村饮水、农村卫生、中小河流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县乡村公路等方面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2.重民利,保民生,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2010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334万元,其中投入就业和再就业资金15117万元,农村低保资金5445万元,城市低保资金13579万元,受益人数达29.7万人次。二是支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2010年全市医疗卫生支出61219万元,其中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5593万元,参加人数达126.5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17881万元,参保人数达75.5万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5977万元,受益人数7.90万人。三是帮助缓解贫困家庭住房困难。大力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改革,全市各级财政共安排廉租房建设资金17642万元,低保户租赁住房补贴7265万元;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资金484万元;农村深山移民资金135万元;灾后民房重建资金500万元。四是支持国有企业改制。市级财政筹融资金6.5亿元,用于47户国有工业企业和36户非工业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发放;从2010年开始,连续十年每年安排资金1亿元,建立起改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支付等长效机制,使企业改制职工得到切实有效的安置保障。五是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在教育经费、民生工程、企业改制、重点工程建设等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市各级财政仍然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和生活补贴的正常发放,保证了单位机构的正常运转,确保了维护社会稳定支出的需要。

3.夯基础,保重点,大力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10年全市教育支出93152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资金10561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2042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金3700万元,受益人数25.37万人;积极筹措资金3536万元,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市级财政共安排高专“安源学院”筹建经费1600万元、优质高中和技校建设经费124万元。二是加大支持“三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农村公益事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大大增加,2010年全市农林水支出达到78575万元;积极贯彻落实农民补贴政策,全市全年共发放各类补贴19218万元,其中家电、汽车、摩托下乡补贴10051万元、粮食良种补贴7023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2144万元。三是支持完善计生、体育、文化服务体系。2010年全市计生、体育、文化支出共21061万元,重点用于兑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发展全民健身体育事业;推进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行送戏、送电影下乡试点。四是支持重点工程建设。2010年市级财政安排了棚户区改造资金7000万、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经费1000万、“四城同创”及造林绿化建设资金2600万元、博物馆建设经费1000万元、武警支队反恐建设经费500万、“天网”工程和公安局大情报系统建设经费691万元、320国道改造经费1000万、中环西南路建设3800万、城市规划资金1000万元、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00万元、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万元、武功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0万元、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0万元、铁路专用线建设资金1000万元等。

4.促改革,强监管,着力推进公共财政绩效建设。一是继续深化财政预算改革。推行部门预算、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加快执收执罚部门“收支脱钩”改革进程。二是提高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效率。改革资金支付办理方式和凭证送达方式,加强支付审核和跟踪监督,确保资金支付安全高效;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的覆盖面,各县区先后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面和试点工作。三是政府采购改革向纵深迈进。积极探索电子化采购模式,优化政府采购环节,进一步加强了政府采购监督,严格约束政府采购当事人行为。全市共组织各类政府采购金额32700万元,节约资金3800万元,节约率达11.6%。四是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市级财政全年累计完成评审项目309个,总评审金额86423万元,审定金额为72335万元,审减金额14088万元,审减率达16.3%。五是加大乡财县管改革力度。完善惠农资金一卡通发放机制,实行一卡通发放月报制度,制定一卡通发放考评办法,调动各县区积极性。2010年全市通过一卡通发放的补贴项目共计56项,发放金额3.63亿元,发放率达到100%;从2010年开始,全市所有县(区)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实施县(区)统发,实现了基层行政事业人员工资的按月正常发放,为稳定基层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六是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回头看”工作,扎实开展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共查出“小金库”4个。七是组织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和绩效评价。着重对中央和省市新出台惠民惠农政策资金落实情况、扩大内需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农业、经建等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

回顾一年来的财政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矛盾和问题也较多:如培植财源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培植财源的空间还有待拓宽,培植财源的手段还应进一步强化;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可集中的财力不多,特别是市本级财政调控能力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预算约束力不强,资金使用效益尚需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方基层财政还比较困难,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保障能力还不强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1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实现赶超跨越”的总体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植财源,壮大财政综合实力,服务促进城市转型;优化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效能,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的目标任务是: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为74.3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净增10.2亿元,增长16%,力争完成80亿元,增长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为47.7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净增6.6亿元,增长16%,力争完成51亿元,增长25%。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财政工作,打好经济发展的基础尤显重要。为确保完成2011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着力提升三项能力,即提升科学理财能力、公共保障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努力建设“五型”财政,即建设经营型财政、民生型财政、阳光型财政、建设型财政、效能型财政。

(一)拓宽理财思路,培植新兴财源,建设“经营型”财政

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信贷收紧,投资缩减背景下,进一步更新财政工作思路,积极培植财源,加大“经营财政”力度,筹措更多资金,支持城市转型。

1.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力度。一是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各项配套措施,继续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公共投资的拉动作用。加大社会公共事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提高社会消费能力,实现消费、投资拉动效应。二是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按照“四个对接”战略,发挥财政的资金吸附和资本放大功能,在国家投资缩减的情形下,争取央企、民企、外企、科企投资,促成财政资金与国有资本、民间资金、银行资本的有机结合,实现互惠共赢,为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筹措到更多的资金,实现萍乡经济的区域性投资拉动。三是继续积极向上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和项目资金,进一步保障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资金需要,增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统筹安排资金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服务功能;加大对五大新兴接续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努力培植新一轮财源增长点。

2.加大财政资本运作力度。一是科学安排财政性间歇资金,加快财政资金流转速度,加快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实现“小财政大投入”,撬动萍乡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整合重组,盘活国有资产,搭建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融资平台,采取发放企业债券、信托融资等手段,积极化解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所带来不利影响,实现有效国有资产的资本运营。三是完善土地运作模式,发挥土地储备中心的融资功能,实行土地资源资本化、公司化运作,搞活土地二级市场,既使国有土地符合其市场的价值,又防止形成畸高土地价格而拉抬房价。四是强化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使用管理,积极推动出租车经营权、户外广告悬挂权、国有资源使用权、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冠名权和特许经营权的招标拍卖工作,加速政府资源在市场的流转速度,将更多的政府资源变为政府收入。

3.加大财政金融互动力度。一是共同建立财政与金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强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投资意识,调整改善投资结构,通过“捆绑式”发展,确保金融资产运行质量和项目建设的成功,使财政金融双方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二是进一步发挥担保机构职能作用,积极搭建金融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促成金融与企业的对接,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环境污染小、税收贡献大的企业进行融资担保,通过强化金融与企业互动促进经济的发展。三是建立财政性存款与金融机构发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贷款总量挂钩机制,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评价机制,对为全市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金融监管部门、银行机构予以奖励和表彰,激励银行业加大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4.加大财税收入征管力度。一是规范税收秩序,强化以票控税,重点遏制不规范的税收行为,不断挖掘税收收入增收潜力;二是健全税源控缴机制,严格控制减免税收规费,坚决控制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规费;三是加强交通运输、建筑安装、废旧物资收购、汽车销售、餐饮、娱乐行业税收以及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财政组织收入的调查研究和指导监督,继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升全市特别是县乡财政收入质量。

(二)关注群众诉求,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建设“民生型”财政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建设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民生民愿,让全市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民生财政”的阳光,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1.继续做到“五个确保”、“四个倾斜”。确保全市尤其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按国家标准按月足额发放,确保机构正常运转,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及时落实到位,确保法定增长要求,确保维护社会稳定支出需要。在2011年预算安排上,实现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教育事业倾斜,向农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

2.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保障能力。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支持力度;继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本科、高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加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及城镇义务教育“大班改小班”经费投入;加大特殊教育支持力度;加大化解教育债务力度。二是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助力度,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资金、医疗卫生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再就业、扩大农村和城乡低保范围及提高补助标准、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加安排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等项目。三是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安排支农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林业、水利等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惠农政策,继续实施种粮补贴,实施家电、汽车摩托下乡补贴、石油补贴;加强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四是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安排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排污费等专项资金,支持污染治理、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五是加大住房保障的投入力度。支持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实行工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扶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残疾人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六是保障国有企业改制资金需求。在职工安置费用全部安排到位后,市级财政将把重点放在筹措解决职工的社保资金上,想方设法足额筹措资金,保障改制企业职工社保资金正常发放。七是继续保障财政供养人员基本工资及生活补贴的正常发放,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3.继续压缩一般性、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针对2011年新增硬性支出大大超过年度财力增长的现状,认真落实“两个务必”的要求,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人、车、会、话等一般性、消费性支出,注重厉行节约,坚决按中央、省要求压缩“六项经费”支出。

(三)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型”财政

积极推行财政与预算编制改革,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做到以公开促进改革,以改革保障公开,提高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深化财政改革,加快推进“阳光预算”进程。一是拓宽财政预算编制的参与面,建立社会群众参与渠道,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汇报;预算编制采取“两上两下”办法,做到预算编制原则公开、预算编制标准公开、预算编制办法公开;将预算执行、预算监督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运用到预算编制当中,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位一体”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二是认真贯彻财政部关于2011年开始预算外非税收入(除教育收费、经营性收费外)纳入预算内管理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的途径,努力建立所有财政性资金实行财政综合预算管理的制度。

2.实施政务公开,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进一步研究制定预算编制、专项资金分配、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国有资产处置、惠农资金发放等方面的公平、公正、公开措施,改进和公开办事程序。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障安全”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各阶层发布预算执行中期情况、年度决算情况,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和评价。

(四)完善公共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建设型”财政

按照市委市政府“南延北扩、四区同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大力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实现由“吃饭”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的转变。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一是大力支持“四城同创”和“四个组团”建设,重点推进政务中心、安源大剧院、新城区、城市道路改造、山口岩水库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二是继续安排资金,加快对防洪、防恐、垃圾污水处理、亮化绿化美化、文化体育等项目建设,改造完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三是促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公交、燃气、自来水企业改制重组,鼓励企业靠大联强。

2.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支持各县区加快小城镇建设,建成一批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新型小城镇。二是继续安排新农村建设、封山育林、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县乡村公路改造等专项资金,大力推进城镇绿化、乡村文化体育、乡村环境专项治理,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逐步融入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绩效,建设“效能型”财政

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建立良好的财经秩序,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

1.开展专项资金追踪问效。联合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民生工程资金、各种直补资金进行监督检查,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行为。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全市所有大宗专项资金,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项目资金的使用实行追踪问效、绩效考评,科学评估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2.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制度。提高政府采购监管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采购单位、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采购工作人员的全方位监督管理,实施采购过程和结果的全面公开,积极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3.强化政府投资评审职能。规范投资评审工作程序,坚持评审关口前移,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资金拨付,坚持“评审在先”,切实发挥财政评审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结算的监督审核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按照“举债有度,用债有方,还债有源”的原则,科学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加强政府债务资金管理,优化债务资金投入方向,确保政府借贷资金本息的按时偿还,树立政府信誉,建设信用萍乡。

5.提升机关效能水平。按照开展“发展创新提升年”和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理解力、创造力、执行力、操作力;进一步强化财政干部发展意识、项目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促进全市财政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优化财政政务环境。

萍乡市财政局

新余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财政形势展望

2010年以来,在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态势继续企稳向好的影响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的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一系列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与税务部门通力合作,坚持依法征收,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现将2010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

(一)2010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06347万元,同比增收240544万元,增长42.5%,增幅位居各设区第四位。

分级完成情况:市本级完成268873万元,增长15.4%;高新区完成109254万元,增长75.9%;分宜县完成182109万元,增长45.2%;渝水区完成182852万元,增长57.6%;仙女湖区完成27008万元,增长58.7%;孔目江生态经济区完成36251万元,增长196.8%。

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330836万元,同比增收94278万元,增长39.9%;地税部门完成300159万元,同比增收110561万元,增长58.3%;财政部门完成175351万元,同比增收35702万元,增长25.6%。

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679748万元,同比增收21654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4.3%,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12659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15.7%,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9945万元,同比增加169648万元,增长51.4%,其中:国税部门完成8572万元,地税部门完成78642万元,财政部门完成68936万元。

分级完成情况:市本级完成156150万元,同比增收31148万元,增长24.9%;高新区完成68761万元,同比增收26615万元,增长63.1%;分宜县完成116672万元,同比增收43338万元,增长59.1%;渝水区完成115379万元,同比增收45398万元,增长64.9%;仙女湖区完成18434万元,同比增收6530万元,增长54.9%;孔目江区完成24549万元,同比增收16619万元,增长209.6%。

2.财政支出完成情况。全市财政支出780203万元,同比增加201294万元,增长34.77%。

分级完成情况:市直完成221883万元,同比增加26237万元,增长13.4%;高新区完成105260万元,同比增加41255万元,增长64.5%;分宜县完成178025万元,同比增加49814万元,增长38.8%;渝水区完成216869万元,同比增加50682万元,增长31.6%;仙女湖区完成29412万元,同比增加11634万元,增长52.9%;孔目江区完成28754万元,同比增加13471万元,增长88.1%。

分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完成89679万元,同比增长34.77%;公共安全支出完成31494万元,同比增长23.22%;教育支出完成82972万元,同比增长22.31%;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1005万元,同比增长134.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6537万元,同比增长25.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7279万元,同比增长24.6%;城乡社区事务完成139750万元,同比增长30.8%;农林水事务完成59888万元,同比增长16.5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完成128298万元,同比增长142.0%;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完成16888万元,同比增长144.6%;住房保障支出完成20830万元,同比增长191.57%。

(二)2010年主要工作情况

1.主抓收入、力保增长、着力培植和壮大地方财源。一是培植财源,重点支持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立足主导产业这个主题,不断培植新兴财源,推进产业转化升级;二是积极扶持,确保财源的稳定增长,注重发挥财税激励及导向作用,合理安排资金,侧重对重点产业进行财政扶持,为确保税源的稳定有效增长打下了基础;三是协税护税,注重强化税收征管工作,配合税务部门不断完善征管措施,严格治税,突出抓好重点税源的征收管理;同时积极发挥协税护税机制的作用,制定有效的共同协管的措施;四是加强调研,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针对我市企业不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不断加强调研工作,对税收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并及时跟踪纳税大户的税收增减情况,对纳税大户收入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汇报,做好收入预测,牢牢把握了税收工作的主动权,确保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2.优化支出、保障民生、着力推动和谐新余的构建。一是注重财力向“三农”倾斜,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发放各项惠农补贴,加快推进了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的进度,推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注重财力向“改善民生”倾斜,推进了民生工程建设,使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在每个角落;三是注重财力向重点工作倾斜,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及市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确保重点支出的资金到位。

3.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着力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与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将预算编制与国库集中支付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部门预算编制方法,统筹各项政府性资金,强化预算管理,不断细化预算项目,力求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确保了部门预算的准确及全面,确保了财政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面深入,此外,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二是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预算执行管理,按年度预算安排资金,分时间、分进度拨付,按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好财政资金的调度,严控随意调整或追加预算;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管理,针对上级出台的有关政府采购管理的政策,我市财政部门强化对各预算单位的业务指导,加强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管理;四是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和会计管理。配合市审计部门对我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并对有关的审计建议、审计结果跟踪整改,同时精心安排、热心服务,加强会计证年审工作,举办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初级电算化考试等工作。

(三)主要工作亮点

1.强化了中心工作,财政收入实现“三级跳”。2010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围绕着服务全市“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条主线,强化组织财政收入这项中心工作,通过培植税源、强化征管、加强调度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财政“蛋糕”的做大。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06347万元,增长42.5%,增幅位居各设区第四位,在2009年的基础上实现一年“三级跳”(突破60、70、80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2.优化了支出结构,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我市财政部门把打造民生财政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教育支出完成82972万元,同比增长22.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7279万元,同比增长24.6%;住房保障支出完成20830万元,同比增长191.57%;省、市民生工程支出完成8.1亿元,增长15.0%,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安排3.2亿元。

3.深化了部门职能,配套工作亮点异彩纷呈。一是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着力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例如,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到11月累计发放公务卡4233张;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我市重点产业发展,争取了全国13个“金太阳示范工程园区”项目,国家补助资金达到15亿元;三是加大财政支农建设力度,全年安排专项农业建设资金8620万元,比上年增加一倍;四是完善小额贷款担保机制,新增担保基金450万元,新增发放贷款1.18亿元;五是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帮扶工程进展顺利,我局挂点的金土地10万吨米乳饮料扩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已基本完成,项目前期的筹备工作完成70%左右,分宜驱动桥退城进园项目也已全部启动,目前项目合计投入已达5500万元。

二、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就我市财政工作来讲,整个“十二五”规划主要是围绕服务我市“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条主线,促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支持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为实现和谐新余、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1.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性增长。通过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强化税收征管,使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稳定在“二字头、两位数”以上,确保增幅达到25.0%;总额超过100亿元,力争完成1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亿元。

2.继续支持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发展。一是用好用足国家相关政策措施;二是兑现好2010年市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财政优惠政策;三是运用好担保、贴息、奖励等杠杆支持企业发展;四是积极解决国企改革中职工安置、社保缴纳等遗留问题。

3.大力筹集资金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组织好财政收入;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三是运用好市场筹资职能;四是加强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支持全市发展。

4.充分履行“财政惠民”职能。一是财力继续向民生工程倾斜;二是全力为市政府的为民实事提供经费保障;三是继续争取提高城乡低保等社会困难群众的补助标准;四是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使群众得到实惠。

5.积极支持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一是较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二是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三是发展农村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四是财政全力支持中心镇建设。

6.落实好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收入调标工作。一是落实好公务员津补贴标准调整工作;二是落实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按政策要求及时足额到位。

7.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和办法。一是进一步理顺市、区之间的管理关系,扩大区级支出比重,调动区一级的积极性;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办法,更多地运用贴息、担保、奖励、补贴等办法,使较少的资金产生足够多的放大效应。

8.加强财政监管。一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二是强化单位财务管理;三是继续控制支出,争取公用经费维持2010年水平;四是全市范围推行“公务卡”改革,堵塞支出漏洞。

新余市财政局

鹰潭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的冲击,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以“三保一弘扬”为统领,以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线,努力培植壮大财源,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财政支出,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10年全市经济概况

1.经济总量实现突破。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342.70亿元,超年初目标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增幅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比年初12%的预期目标高2.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高0.1个百分点,保持连续十年增长超过10%。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市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应对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确保了全年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4万吨,增长0.1%。其中,早稻产量24.91万吨,下降7.5%;晚稻产量37.28万吨,增长5.4%。养殖业生产得到恢复,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32.77亿元,增长5.1%。

3.工业发展取得实效。今年我市继续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围绕节能降耗,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5.04亿元,占GDP比重59.8%,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4.服务业生产不断加速。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3.41亿元,增长15.4%,增幅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6个百分点。其中物流业和旅游业等新型产业不断壮大,迅速崛起。随着鹰潭海关和“无水港”建成,现代物流企业集群加速形成。2010年,全市已拥有物流企业186家,新增7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8亿元,增长137.5%。龙虎山成功摘取“世界自然遗产”桂冠,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60万人次,增长29.4%,实现旅游总收入45亿元,增长29.3%。

5.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强。以投资促发展,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全年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2.02亿元,增长32.6%,增幅快于全省0.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独领风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5.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1%。大城市框架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分别完成投资30.91亿元和13.04亿元,分别增长89.4%和18.6%。

6.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2亿元,增长19.4%,增幅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国家对汽车、家电促销等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消费结构升级类商品持续热销,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增长58.9%;此外,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0.5%、122.8%和28.2%。

7.金融行业稳健运行。各项存贷款继续保持增长。截至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66.07亿元,比年初增加106.34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1.07亿元,比年初增加24.5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364.7亿元,比年初增加106.34亿元,同比增长18.8%。

8.外贸出口继续攀升。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8.19亿美元,同比增长78.2%。其中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90.8%,增幅分别高于全省10.3和8.7个百分点。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8.1%。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61个,实际进资110.02亿元,增长32.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同比增长16.7%,实际进资57.88亿元,增长34.4%。

9.民生保障进一步完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8.1元,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48.88元,增长13.4%。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0.1和5.4个百分点。民生保障支出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7.46亿元,增长40.8%,增幅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其中民生保障性支出力度加大。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56.9%,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8.4%,环境保护支出增长6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8.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8.3%。

二、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完成551407万元,比去年同期370783万元增收180624万元,增长48.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5082万元,比去年同期181148元增收113934万元,增长62.9%;上划中央两税217875万元,同比增收52458万元,增长31.7%;上划所得税38450万元,同比增收20373万元,增长112.7%。

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74568万元,比去年同期408107万元增支166461万元,同比增长40.8%。

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5965万元,增长56.9%;国防支出564万元,下降8.4%;公共安全支出23120万元,增长19.9%;教育支出58152万元,增长3.9%;科学技术支出3136万元,下降19.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746万元,增长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947万元,增长28.2%;医疗卫生支出38078万元,增长18.3%;环境保护支出16232万元,增长61.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1493万元,增长58.3%;农林水事务支出57226万元,增长9.1%;交通运输支出10241万元,下降10.5%;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51384万元,增长108.6%;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9797万元,增长70.2%;金融监管支出315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支出3600万元,增长4.3%;住房保障支出42735万元,增长155.5%;粮油物资储备管理2073万元,增长63.9%;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877万元;其他支出60887万元,增长67.4%。

(二)财政预算执行特点分析

1.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收入增幅创近年新高。2010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积极统筹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以培植财源为基础,强化征管为保障,有力促进了全市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5.1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5亿元,同比增长62.9%。从横向比较来看,全市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一。从纵向比较来看,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总量较2005年增长近3倍,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创“十一五”期间新高。

2.县域经济发展提速,市本级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大做强市本级,激励鼓励县(市、区)竞相发展”的工作目标,不断强化财税结构优化转型,做强中心城区,积极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市本级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104.0%,实现了财政收入一年翻番。财政收入占全市收入的比重为10.4%,较2009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扎实推进“四大一新”发展战略,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县域经济发展成效已然显现。全市县(市、区)财政收入合计完成49.4亿元,同比增长44.2%。其中余江县财政收入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77.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94.6%。继2009年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首位后,今年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双双排名全省“99+1”县区排名第一。

3.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促进税收收入普遍增收。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喜人态势,良好的经济发展状态提供了较为充裕的税收收入来源。全市税收收入完成48.5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

——增值税:全年累计完成28.6亿元,同比增长30.3%。主要增长点来自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及江铜集团,全年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入库增值税17.5亿元(剔除已退库收入17.6亿元),江铜集团入库增值税5.7亿元。

——营业税:全年累计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3.7%。突出增长点体现在交通运输业与房地产业,其中交通运输行业全年入库营业税2亿元,增长121.2%;房地产业入库营业税1亿元。

——企业所得税:全年累计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51.7%。增长的主要除了得益于我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的带动外,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及税收部门强化征管,进一步挖掘增收潜能,也促进了企业所得税的快速增长。

——个人所得税:全年累计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241.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个人限售股转让的因素带动,全年转让限售股个人所得税入库2.4亿元。

——其他税种:小税种中增量较大、增幅较高的有城市建设维护税,累计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81.5%;耕地占用税,累计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173.7%;契税,累计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11.4%。

4.财政部门收入快速增长,国、地税收入增收平稳。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不断强化征管,不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以全面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为契机,紧抓经济形势好转的有利机遇,强化财政两税及非税收入征管,全年财政部门组织收入9.7亿元,较2009年增收4.8亿元,同比增长100.2%。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为17.4%,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财政两税及非税收入增长均超过80%。受全市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影响,国、地税部门收入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地税部门收入受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收大幅增长带动,全年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59.6%;国税部门完成30.4亿元,同比增长33.3%。

5.支出增长平稳,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压缩弹性支出,坚持“保和谐、促稳定、谋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市一般预算支出57.4亿元,同比增长40.8%。全年支出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强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全市社会保障支出与住房保障支出等公共财政资金支出11.3亿元,确保了各项民生工程资金到位,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92项民生工程指标。社会保障就业支出7亿元,同比增长28.2%;住房保障支出4.3亿元,同比增长155.5%,其中廉租住房支出3.3亿元,全市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万套。二是支持经济发展,加强财源扶持力度。全年资源勘探电力信息支出5.1亿元,同比增长108.6%;全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出达3.1亿元;商业服务业支出2亿元,同比增长70.2%。三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2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城乡社区公共事务支出3亿元,全力保障了我市城乡基础设施顺利推进,环境保护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61.4%,主要用于污染防治、退耕还林、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支出。

(三)全年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税源结构较为单一。从全年财政收入运行态势来看,我市财政收入对铜产业及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依存度较大,2010年,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入库税收18.7亿元(其中增值税17.5亿元,城建税1.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的33.9%,占税收收入比重的38.5%。税源结构的单一,如果行业遭受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或产业政策调整,必将对我市财政收入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带来影响。年初我市财政收入增幅起伏较大就是受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

2.财政收入质量有所下滑。全年税收收入完成48.5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8%,虽然仍高于全省84.3%平均比重,但较2009年90.4%的比重下降了2.4个百分点。收入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非税收入的大幅增长,全年非税收入同比增长85%,超过财政收入增幅36个百分点。

3.部分税源企业财税贡献有所回落。2010年,我市部分税源企业财税贡献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如江铜集团全年入库税收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2%,下降主要是受到增值税税收政策调整影响。贵溪发电责任有限公司入库税收3842万元,较2009年同比下降48.9%,下降主要是是受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增加的因素影响。

4.财政支出总量依然偏低。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57.4亿元,同比增长40.8%,增幅排名全省第一,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从全省情况来看,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量依然偏低,支出总量在全省十一个设区市中排名最后,和景德镇市比较也有18.2亿元的差距。2011年,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对我市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财政支出总量的合理增长。

三、2011年财政工作形势展望

2011全市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的部署,做大财政总量,壮大财政综合实力;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效能;推进财政“两基”建设,坚持依法理财,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续写新篇章。

根据上述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市2011年财政收入的目标任务是: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为66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为35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11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各级财税部门将紧紧围绕“四大一新”发展战略,积极落实“做优国税、做大地税、提高可用财力”的工作目标,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增强生财、聚财、理财能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全力支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进一步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科学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强对全市经济形势的预测与分析,充分运用政策和资金手段,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围绕大框架城市建设,积极策应“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资;继续做好资金筹措工作,支持铁路、公路以及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二是支持企业发展培植壮大财源。坚持不懈的“世界铜都”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铜产业,同时扶持一批优势非铜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切实加强财政收入抗风险能力。三是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多元化投资引导和加强管理服务等手段,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等税源型经济向高层次提升。

(二)强化收支管理,努力确保预算目标任务完成

一是加强收入预算管理。强化收入预测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研究分析职能,细化收入预测工作,提高收入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税收收入征管,找准抓住薄弱环节,创新征管机制,充分发挥增收能动性。积极开展财税专项检查,对偷、逃、骗、欠税进行集中整治,既不收过头税,又坚决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征收管理。二是严格支出预算管理。按照“保基本、保重点、保民生、压一般”的要求,预算支出安排必须首先保障各项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要区别轻重缓急,优先保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和涉及民生的重大支出项目。进一步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科学性。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按照中央和省级要求,严格控制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支出。三是健全一体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以深入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为契机,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财政资金运行中预算指标下达、用款计划审批、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等业务办理过程实施动态监控。

(三)落实公共财政政策,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聚集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大决策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加大教育支出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二是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好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三是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四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保证重点事业资金需要,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四)深化财政改革,全面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公务卡改革和政府采购实行管采分离;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完善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财政投入特别是大额资金的时效性、安全性;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认真贯彻《监督法》,及时向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等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巩固治理“小金库”成果,积极推进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加强与审计、监察等部门协调沟通配合,创新社会监督机制,加强财政监督职能,逐步形成财政“大监督”氛围。

(五)优化财政服务,切实增强财政队伍建设

围绕“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着力加强班子建设和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一支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湛、纪律上严明、作风上务实的财政干部队伍。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和“发展提升年”活动,提高财政干部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牢固树立“心系群众、理财为民”的宗旨观念,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及时帮助解决突出困难。加大财政宣传力度,使服务对象更多地了解、支持和关心财政工作。

鹰潭市财政局

赣州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赣水涌春潮,虔州尽朝晖,历史刚刚拉上“十一五”绚丽的幕布,春风又翻开了“十二五”充满希望的篇章。2011年,这是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节点,赣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已吹响了赣州在新起点迈入新征程的进军号角,描绘了未来五年科学发展的美好蓝图,财政部门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更大作为,就必须紧扣“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服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作出积极的贡献,推动财政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历史的新跨越!

一、2010年赣州财政形势分析

在辞旧迎新、承前启后之际,深情回眸过去,科学展望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2010年,赣州财政部门围绕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努力进取、苦干实干,全市财政工作成效显著。赣州财政总收入完成128.31亿元,净增收1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8.99亿元,净增收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财政总支出完成239.17亿元,净增支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总结过去的五年,赣州财政工作主要呈现四大亮点:

(一)服务经济,财政成效更加显著

为充分发挥财政在服务经济的职能作用,赣州市财政积极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思路上实现了四个转变,即:由单纯注重用财向生财、聚财、用财并重转变,由“被动落实”向“主动服务”转变,由“撒胡椒面”向集中财力办大事转变,由粗放理财向科学化、精细化理财转变。如,为支持打造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市各级财政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努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到2010底为止,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已超60亿元;同时,积极整合运作政府资源,为促进国有企业改制,我市累计筹集改制资金3.65亿元,拨付改制资金2.13亿元,使国有企业改制顺利进行;为实现有效、快捷融资,促进我市经济的快步发展。我们通过落实赣州发展债券、省闲置土地收储贷款、国开行建设贷款以及赣韶铁路、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建设等信贷融资,共筹集资金约50亿元,成功破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瓶颈。随着赣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财政收入也水涨船高,表现三个特点:一是收入趋于稳健发展态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增幅分别达到15.3%、16%;二是收入质量稳步提升。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11.14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86.6%,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三是县级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完成102.0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9.5%。全市所有县(市、区)实现财政总收入过2亿元,过5亿元的县(市、区)有11个,过8亿县的县(市、区)有3个。随着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赣州财政实力有了明显增强。

(二)保障民生,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2010年,赣州财政扎实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在保障民生方面突出的有三点:

1.通过优化支出结构保民生。一是财政预算安排努力向民生倾斜。为积极落实省、市民生工程政策,我市坚持做到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基层、农村和社会事业倾斜。2010年,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住房保障等方面民生资金达到118.5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49.6%。二是基本支出保障进一步落实。通过不断加强资金调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工资和津补贴按月足额发放,实现保运转、保稳定支出足额到位。三是基层支出保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通过奖励政策与加大转移支付等手段,促进县级财政支出进度加快,有力保障了县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0年,全市县(市、区)财政总支出达207.9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比重87.2%。

2.通过稳定市场物价保民生。一是对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实行奖补政策。为稳定蔬菜价格,我市新增设立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发展基金,2010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商品蔬菜基金开发和产业发展。同时,拟定印发《2010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指南和奖补办法》,对经验收合格的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基地,每亩将给予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奖补。二是对困难群众实行价格补贴。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对中心城区(章贡区、开发区)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等低收入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上半年每人每月补贴10元,下半年每人每月补贴15元,全年合计每人每年补贴150元。

3.通过改善百姓住房保民生。在房价普遍上涨的形势下,为确保市民居有其所,我市财政积极投入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到2010年止,赣州市本级累计筹集廉租住房建设资金以达6.6亿元,建成和在建廉租住房11350套,已分配或即将分配廉租住房6057套,同时,筹集棚户区改造资金1.79亿元,支持中心城区116万平方米棚区改造。为促进困难群众就业,我市财政还积极支持市本级廉租店铺建设工作,筹集资金1000万元,建成分配廉租店铺258个,通过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租不起房与就业难的问题。

(三)强化监督,资金管理更加规范

强化财政资金的管理,始终是我市财政工作的重头戏之一,为确保财政资金运转的安全、公平、公正、有效,2010年,我市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了财政资金的监管。

1.创新政府采购方式,确保财政资金的阳光运行。2010年,我市在市本级、赣州开发区、于都县、崇义县开展了政府采购双向询价、低价择优试点工作,原则上纳入政府采购目录、10万元以下的货物均可实行。有效地保障了财政资金在采购领域科学、合理地运行。

2.加强市本级农口专项资金监管。从2010年开始,我市对市本级农口单位预算安排的专项经费以及非税收入实行报账制管理,主动上门核实票据,据实列支。

3.切实抓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2009年南康市因整合支农资金支持甜柚产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荣获全省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第一名,获奖励500万元,于都县和上犹县也分别获得200万元奖励。

4.积极开展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工作。2010年,我市着重开展了2009年度城市义务教育“大班化小班”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取得明显成效,使教育领域资金管理更加精细化。

5.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管。2010年,我市在所有县(市、区)推开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改革试点,全面完成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工作,并及时成立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使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加强,同时,积极开展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检查、矿产资源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支农、扶贫等专项资金绩效考评,严格工程预决算审查等,财政“大监督”格局初步构建,资金管理步入科学规范轨道。

(四)争先创优,部门形象更加亮丽

为增强财政干部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意识,2010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围绕“站前列、争一流”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

1.围绕“创业服务年与机关效能年”争先创优。2010年,我市财政充分发挥政策和资金的杠杆导向作用,把创业服务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向加强管理要效能,向服务创业要效益,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安排落实财政资金近10亿元,实施了40项政策措施,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物办,全方位服务社会创业就业,机关效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的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2010年,赣州市财政局先后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文明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机关效能年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等先进单位,会昌县财政荣获省政府“县级财政收入两年翻番奖”,南康、瑞金、石城3个县市财政荣获省政府“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

2.围绕提升队伍素质争先创优。为铸造一支思想先进、业务过硬、纪律严明的财政干部队伍。我市各级财政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先后组织干部培训8634人次。同时,坚持抓好日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如利用每星期学习日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时事政治,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此外,我局还积极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五型、创红旗”岗位建功立业活动以及履行“八项服务承诺”、打造“效率·温馨”财政机关活动,不断巩固和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果,营造良好的机关氛围。尤其是抓住我局被列为廉政防控机制试点单位有利时机,积极创新财政监管机制,强化廉政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提高财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促进全市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上新台阶,提升了财政廉政文化建设水平。

3.围绕“服务基层”争先创优。多年来,赣州市财政局一直对服务基层工作高度重视。把村建工作列入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坚持在服务“三农”中创佳绩、争先进。一是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好农业发展。通过积极开展“三比三看”活动,及时筹集拨付到位农业发展的各项补助资金,使财政支持始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之一。二是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服务好困难村民。2010年,市财政局组织五十多名干部到兴国县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了解贫困乡村农民的生活困境,财政干部步行十几里山路,深入到农户家中体察民情、问寒送暖,建立起长期的帮扶关系,并对困难农户送去18600元慰问金。三是积极开展“三送”活动,服务好农村。2010年冬,为响应市委、市政府“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三送活动号召,我局迅速组织精兵强将,分赴至兴国、宁都、赣县三个村建点,局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与全体驻村干部分别深入到各村建点开展访贫问苦活动,所有驻村干部深入扎实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千方百计为改善农村困境办实事、办好事。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村民纷纷称赞:赣州市财政局的干部发扬了苏区时期的好作风,是真心实意帮助贫困农民改善生活,帮助农村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二、“十二五”赣州财政努力实现四个更大作为

回眸过去,我们深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已为赣州“十二五”时期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对赣州财政发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赣州“十二五”财政收入的总体目标是:2011年确保完成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至201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0亿元,财政支出规模达到600亿元。为此,赣州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要求,着力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牢固树立四种理念,努力在四个方面有更大作为:

(一)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理念,在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1.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履行职能,加大财政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突出支持重大项目、优势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支持做大做强高端矿产产业,把赣州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支持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质量;支持做大做强承接转移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的经济财政增长点;支持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逐步构建高增值、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中心城区与赣南城市群建设步伐。按照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赣州综合物流园区、黄金机场空港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赣州中心城区全面融入珠三角、长三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合作圈。市本级每年安排基础建设支出5000万元以上,支持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支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

3.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整合财力,积极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切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投入,积极研究完善支持城镇产业发展、人口聚集、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土地流转等方面的财政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发展城市新区、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的新模式。二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政策扶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重点完成修复水毁工程、加固河湖圩堤、整治病险水库等任务。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整合各类支农发展资金,重点扶持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二)牢固树立“生态为重”理念,在支持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环境上有更大作为

1.实施城镇生态化工程。积极支持章江源、贡江源、东江源国家级水资源保护区建设,探索建立“三江”源头生态补偿机制,筹集更多资金支持源头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适时建立市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积极支持实施“一大四小”工程完成绿化造林任务,提高森林覆盖率。

2.加快生态移民搬迁。紧紧抓住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和自然保护区等项目建设的契机,足额落实市、县财政配套资金,支持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和生态保护核心区贫困人口,逐步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确保搬迁移民“搬的出、住的稳,能致富”。

3.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节能减排。积极支持国家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金太阳示范工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等项目申报工作,推进我市工业和社会项目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推进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推进节能减排,构建低碳、循环、环境友好型产业经济体系。

(三)牢固树立“创新为魂”理念,在纵深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上有更大作为

1.大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紧紧抓住预算编制的“龙头”,建立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机结合的机制,建立公开、透明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2.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努力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所有预算单位全覆盖,实现所有财政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行。

3.全面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加强对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管,全面提升政府采购工作水平。

4.推进非税收入改革。将政府非税收入与使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改革票据使用制度,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稽查和使用监督机制。

5.推进工资收入改革。积极推行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6.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科技投入每年增长不低于9%的比例,另一方面,要注重绩效性投入,防止撒胡椒面式的无效投入,对获得发明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企业或进行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奖励,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四)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理念,在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上有更大作为

1.继续落实好菜篮子工程。市本级财政将连续5年每年筹集安排1000万元,优先扶持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

2.积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确保各项惠农补贴通过“一卡通”及时足额发放。

3.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及棚户区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从2011年起,筹集带动投入资金60亿元以上,建设保障性住房12.55万套,建筑面积673万平方米。

4.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医疗保障投入力度,稳步提高我市医疗支出保障水平。

5.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到2015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受益农民达470万人以上。

6.加大教育文化经费投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专项经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大力支持基层文化建设,逐步增加乡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每年安排300万元以上用于基层文化两馆建设,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广播电视覆盖率。

忆往昔,峥嵘岁月硕果累累;看未来,锦绣天地大展宏图。2011年,赣州财政部门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服务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作出积极贡献,在推动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再创辉煌!

赣州市财政局        

执笔:谢和平 李明海 刘乐亮

宜春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一系列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特大洪涝灾害等严峻挑战,克难攻坚、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2010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

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增强,百姓获得实惠显著增多,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1.百亿跨越提前。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继2007年跨过50亿元、2008年跨过60亿元、2009年跨过80亿元之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成为继南昌、赣州、上饶、九江市之后,第五个收入总量跨越百亿元的设区市。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7.9亿元,提前两至三年实现跨越百亿的目标;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达到33.9%、39.1%,创2006年以来年度最高。特别是2010年财政总收入从年初增长20%以上,到一季度末增长33%,上半年增长36.3%,8月至11月,更是连续4个月增幅超过40%,增幅之高,持续时间之久,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最高水平,提前25天实现“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的年度目标。

财政收入超百亿元,既是一个量的跨越,更是一个质的飞跃。收入质量有了大提升。全市财政总收入占预计GDP的13.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9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全省排位前进3位,位居全省第二。人均实力有了大提高。2010年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1962元,同比增加486元,增长32.9%;人平地方收入1205元,同比增加333元,增长38.2%;人平财政支出3110元,同比增加574元,增长22.6%。

2.全省占比提升。2010年,全市财政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全面提升。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收入占全省比重分别为8.8%、8.5%,同比分别提高0.12和0.32个百分点,其中,市本级总收入占全省比重为3.03%,同比提高0.2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规模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9年保持全省第5位。2010年,全市财政支出占全省比重为8.9%,已连续五年保持增长态势。财政支出规模分别在2006年赶超吉安市、2008年赶超九江市之后,稳居全省第4位。

3.县乡发展提速。2010年,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实现97.3亿元,同比增加24.3亿元,增长33.3%。县级财政收入纷纷迈上新台阶。丰城市跨越25亿元台阶,达到27.6亿元,并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双双列全省县市第二;樟树市跨越15亿元台阶,达到17.1亿元,财政实力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梯队”;高安市、袁州区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全市超10亿元县市区达到4个,比上年增加2个;宜丰县首次突破5亿元,全市超5亿元县市区达到8个,比上年增加1个。全市186个乡镇场(街办)中有148个财政总收入过1000万元,其中,丰城、樟树、高安、上高、宜丰等5个县市更是实现了乡乡镇镇财政总收入过1000万元;过5000万元的乡镇场(街办)达到23个,其中丰城市的尚庄、河洲、曲江、洛市、剑光,樟树市的张家山、高安市的八景、瑞州等8个乡镇(街道)财政总收入超过亿元。中心城区工业强攻、城市扩张、旅游升温“三大战役”以来,作为主战场的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财政收入增速更为喜人。经开区、宜阳新区财政总收入分别突破3.5亿、1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两年翻番”;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一年翻番”。

4.民生保障提档。2010年,全市财政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理财为民”,财政支出加速向民生倾斜。全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市教育支出28.4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长1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逐步建立起义务教育保障的新机制,建立健全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5亿元,同比增加4.6亿元,增长21%。逐步完善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形成了财政支持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医疗卫生支出15.5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增长19.8%。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医保制度的全覆盖。倾力保障“三农”投入。财政支农资金达27.6亿元,同比增加3.2亿元,增长13.1%。有力支持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态与生活环境,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推动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2010年,全市财政总支出超出地方财政收入10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年财政支出的38.7%,财政支出六成以上来自上级补助,说明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功不可没。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突破120亿元,达到121.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七成以上,向上争资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5.财政管理水平提高。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立足改革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活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广泛欢迎。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加大了综合预算改革力度,实行了预算内外资金、政府性基金和政府债务全口径预算管理,其中市本级2010年实现政府工作部门预算上人代会接受审议全覆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覆盖了所有县市区,建立起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紧密有序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非税收入全面推行了“以票管收、收缴分离”预算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了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工作,并着手按财政部的规定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市本级还试编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和在市本级与部分县市区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了全市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等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测算,筹集资金,稳步推进公务员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非工国有企业改革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强化管理监督,科学理财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政府采购机制。逐步建立起财政、监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2010年,全市政府采购规模达8.4亿元,同比增长36.4%,实际支付采购资金7.3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1亿元,资金节约率13.1%。完善项目投资评审机制。建立起将项目评审融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重点工程项目决算的工作机制,2010年,市本级共审核工程决算项目301项,审定资金4.7亿元,核减金额3707万元,剔除市经济开发区及宜阳新区等单位的复审项目后,综合审减率达到11%。认真开展专项清理检查。积极开展了全市“小金库”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初步构建了预防“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开展了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促进了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预算执行管理加强,暂付款压缩20%目标顺利完成,有力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防范了资金支付风险;市本级积极推进了重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加大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力度;加强了会计中介机构监管,理顺了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隶属关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抓好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信息支撑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了“金财工程”建设,为财政管理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6.财政自身建设提升。2010年,全市财政系统突出能力建设抓队伍,围绕“有提炼,才有品质的提高、形象的提升”这一理念,做到“四抓四促”:抓学习促素质提升。一方面,选择与财政工作联系紧、有裨益的内容,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精心组织干部集中学习,拓展干部视野、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实施业绩考核、竞争上岗,推进“个性化”学习,不断“自我充电”,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理财能力。抓制度促管理有序。切实将首问负责制、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各种职权受到内控制衡。抓廉政促行为规范。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为契机,抓好市委“八条禁令”的落实,积极推行岗位廉能管理,对干部职工行为加以约束,防止为政不廉、律己不严、服务不优。抓文化促境界提高。市局机关积极开展健康文明、蓬勃向上、丰富多彩的机关文体活动,让财政干部在严肃和谐的氛围中坚守职业操守、增强团队精神。财政工作质量得到各方肯定。2010年,市财政局获财政部、总后勤部、国家粮食局表彰的“全国军粮供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万载县财政局获“全国家电下乡先进县”荣誉称号,高安市、铜鼓县财政局和上高县泗溪镇财政所获“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奉新、上高两县财政局获“全省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奉新、靖安等七个县市财政局获“全省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上高县会计核算中心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丰城市财政局局长王尚平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上高县财政局局长冷润喜获“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袁州区财政局局长易晓兰获“全省财政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等等。

二、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2011年全市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的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提升年”、“产业升级年”活动为动力,做大财政总量,壮大财政综合实力;继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社会事业的保障能力,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管理效能,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进财政“两基”建设,坚持依法理财,提高执行力,实现增长速度再创新高,收支规模再上台阶,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再立新功。

按照上述思想,2011年全市财政收支目标安排情况是:全市财政总收入安排128.4亿元,增长19%,争取达到138.1亿元,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安排78.9亿元,增长19%,争取达到84.9亿元,增长28%。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更趋合理,收入和支出总体平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县财政同步壮大,力争财政总收入超8亿元县市区达7个,其中丰城市超35亿元,樟树市超20亿元,高安市超14亿元,袁州区超12亿元,上高县超10亿元,万载县、奉新县超8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注重抓好“五个着力点”:

1.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夯实财政实力的着力点。紧紧抓住当前深入开展的“发展提升年”、“产业升级年”活动有利时机,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运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税费减免等方式,把锂电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壮大工业总量的增长极,把培育重大项目作为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支撑力,积极支持大项目、好项目、有根项目的落户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工业新增长点;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在加大扶持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基础上,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大力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城镇承载力,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建立规范、稳定、长效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性资金推动行业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支持做好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促消费工作,增加居民即期消费,促进扩大内需。

2.把财政惠民惠农和贯彻落实好省民生工程任务作为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的着力点。2011年,省财政将在巩固已有民生工程和公共财政政策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国民教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农业、基层保障、文化科技、公共安全和其他方面,增加安排资金或新出台政策。这些政策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财政将从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出发,坚持新增财力“四个倾斜”原则,将各项民生工程和公共财政政策落到实处。重点抓好三项工作: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普惠性。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提高统筹层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尤其重点关注中央、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部署和投入,合理调配和管理保障性安居住房补助资金,落实好国家有关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规定,保证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的规定。各级财政在编制年度预算时,确保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的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三项增长”落到实处,不打折扣。据了解,中央初步核定我省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目标为2011年15.1%、2012年16%。目前,省里正在研究分解目标任务。同时,还有两个硬任务:高校本科生生均经费2012年达到1.2万元;高校化债工作2012年要基本完成。各级财政将确保执行到位。加快灾后水利恢复和重建。全力以赴抓好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开展的“农田水利建设年”活动的落实,积极向上跑项争资,不折不扣落实市县配套资金,重点抓好水毁工程修复和大江大河、万亩圩堤、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安全度汛。

3.把深化财政改革和落实“两基”建设作为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着力点。着力提高收入预算的完整性、支出预算的科学性、财政预算的公开性、预算管理的有效性,重点抓好三项工作: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细化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健全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不断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逐步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分步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形成有机衔接、完整统一的政府预算体系;不断强化预算约束力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有效提高预算管理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积极开展人员编制信息管理系统试点,提高市、县两级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强化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推进财政“两基”建设。强化财政基础工作,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推进项目库建设,完善财务会计等基础制度。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根据耕地占用税、契税划转的新变化,积极转变和充实职能,发挥就地、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对财政性资金实行全面监管,确保支持基层单位和群众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推行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行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精细化、办公现代化。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金财工程”网络平台建设,为加强财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整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征管、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等信息资源,将财政主体业务应用纳入一体化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规范和有效;进一步完善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财政收支数据,不断增强预算透明度。

4.把创新财政监督模式和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提升监督水平的着力点。进一步强化财政大监督理念,构建全方位的监督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四个方面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大监督机制。在财政监督机构与业务管理机构之间建立高效顺畅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同机制,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延伸监督领域,提高内部监督的覆盖面,形成稳定长效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结果运行机制。在完善监督结果通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将监督检查结果纳入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分配的因素范围,作为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形成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与事后审计评价相互结合;完善实时动态监管机制。依托“金财工程”大平台,逐步完善人员管理、项目库管理、国库收付监控、政府采购管理等系统,逐步把财政监督融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做到资金流动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实现对资金运行的实时、全过程监督。

5.把加强制度建设和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作为“抓机关”和“强队伍”的着力点。在巩固扩大“机关效能年”活动和“创业服务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加快完善和规范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规范理财行为的制度建设。对财政资金分配权特别是专项财政资金分配权、收入减免权、监督检查权、审核审批权、行业监管权、行政处罚权等权力进行梳理,进一步规范财政自由裁量权,编制财政权力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开。在此基础上,突出监督重点,前移监督关口,规范权力运行和使用。进一步强化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建设。经常以《廉政准则》为镜鉴和准绳,要求每一位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照和审视自己的日常行为,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从思想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筑牢拒腐防变重要防线。建立和完善“人文”财政机制建设。结合创先争优和今年全省开展的“发展提升年”活动,全市各级财政以创建财政文化为载体,着力建设“人文”财政。倡导礼貌接听电话、主动热情服务,努力打造“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财政环境文化;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方式,发现、培养和推荐提拔优秀干部,挖掘好人好事,同时号召全系统学习他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先进事迹,努力打造健康的人才环境;精心组织系统书画摄影展、歌舞和球类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积极改善机关文体环境。

宜春市财政局预算科

上饶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上饶撤地设市十周年,更是我市财政工作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部门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总体目标,按照“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发展思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科学精细管理,砥砺拼搏,锐意进取,克服特大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财政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和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10年全市经济、财政形势分析

(一)国民经济亮点频现

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全市GDP一年内连续跨越2个百亿元大关,达到901亿元(省统计局核定),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07.9%,按同比价格计算,增长14.8%,总量、速度均在全省第四位,较上高出1.2个百分点,创1996年以来最高增速。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全市粮食总产61亿斤,增长1.06%,实现“七连增”,其中鄱阳县粮食生产过20亿斤,成为江西省唯一一个被国家授予全国产粮基地大县。工业生产、效益实现双突破。全部工业增加值跨上300亿元台阶、规上工业增加值跨上200亿元台阶,分别达到379.32亿元和266.15亿元,增长19.5%和22.6%;规上工业增加值速度在全省排第四位。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开发面积65平方公里,实际招商实际到位资金177.8亿元,园区内工业企业886家,比上年净增加14家。四大主导产业增势强劲。有色金属、新能源、机电光学、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28.03%,四大主导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3.4%、61.3%、17.9%、32.1%。消费需求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30.5亿元,在全省排第三位,增长19.6%,较上年高出0.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高0.4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二位,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11.12%提高到11.27%。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完成50万元以上固投项目1571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05.35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位,总量创历史新高;增长33.6%,位居全省第四位。开放型经济实现历史新突破。外贸进出口总值16.7亿美元,增长158.9%,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出口15.2亿美元,增长160.5%位全省第二;进口1.5亿美元,增长142.9%位全省第三;实现贸易顺差为13.7亿美元。积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0家,增长30%;合同外资金额6.4亿美元,增长34%。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合同项目138个,增长10%;实际进资188.23亿元,增长4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000元大关,达到15535元,增长11.1%。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317元,增长13.1%。经济运行质量登上了新高点。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5.2%,比上年提高58.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77.6亿元,增长148.8%,利税总额122.9亿元,增长101.3%,工业产销率99.02%,提高0.2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发展迅猛。非公经济工业增加值达到299.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23.4%,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比重达到77.6%。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2.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83.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广丰和信州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有7个县(市)生产总值超过50亿元台阶。

(二)财政收支情况良好

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39031万元,较上年增收304142万元,增长36.4%,占人大通过计划数的103.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56748万元,增收242659万元,增长34.0%;非税收入完成182283万元,增收61480万元,增长50.9%。财政总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25628万元,增收244837万元,增长50.9%,占人大通过计划数的136.6%;上划中央收入完成413362万元,增收88029万元,增长27.1%。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共完成收入466455万元,较上年增收99805万元,增长27.2%,占总量的41%;地税部门完成收入391308万元,增收97879万元,增长33.4%,占总量的34.4%;财政部门完成收入281268万元,增收106458万元,增长60.9%,占总量的24.7%。分级次完成情况: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142240万元,较上年增收34981万元,增长32.6%,低于全市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县(市、区)级财政总收入完成996791万元,较上年增收132637万元,增长37.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6个百分点。12个县(市、区)中财政总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有4个县市:铅山县56.6%,信州区46.8%,玉山县45.8%、横峰县37.9%。基金收入完成421077万元,增收232200万元,增长12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完成384107万元,增收216629万元,增长129.3%。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916792万元,增支377843万元,增长24.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28810万元,增支33249万元,增长17.0%;公共安全支出完成96573万元,增支17063万元,增长21.5%;教育支出完成360688万元,增支44837万元,增长14.2%;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1541万元,增支2955万元,增长34.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3581万元,增支5386万元,增长2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18340万元,增支34340万元,增长18.7%;医疗卫生支出完成215175万元,增支70254万元,增长48.5%;环境保护支出完成50446万元,减支4573万元,下降8.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68435万元,增支16500万元,增长31.8%;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304169万元,增支20867万元,增长7.4%;交通运输支出完成58862万元,增支3970万元,增长7.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完成112793万元,增支35012万元,增长45.0%。基金支出完成416991万元,增支213431万元,增长104.8%。

(三)预算执行成效凸显

1.发展释放动能,收入总量实现历史突破。一年来,全市上下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牢牢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全力以赴推进科学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实现三年翻番,成为全省第三个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的设区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2.6%,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分析:一是经济性增收成为主流,全年税收收入完成95.7亿元、增长34%,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四大主体税种增幅分别达23.1%、34.8%、54.9%、45.1%;二是集约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纳税1000万元以上大户企业达103户、新增36户,其中纳税1000万~5000万元大户企业达86户、新增28户,纳税5000万元至亿元大户企业达7户、新增3户,纳税过亿元企业达10户、新增5户;三是产业扶持成效显著,围绕主抓工业,来自于工业交通税收增长30.7%,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45.7%。城镇化快速推进,来自建筑安装业税收增长57.2%,占总收入的比重达19.3%,较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商贸旅游行业税收增长13.3%,占总收入的比重达10.6%。

2.赶超激发活力,市县财政两年两上台阶。一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加快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大县大发展、小县大作为、县县进位赶超,县域经济活力涌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市本级财政收入两年两上台阶。继2009年市本级(含开发区、三清山)总量突破10亿元台阶后,今年市直收入又突破10亿大关。市本级收入三年共增长了1.22倍,占全市比重达到12.3%。县(市、区)财政收入两年两上台阶。继2009年县县过3亿后,今年12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全部突破4亿元台阶,实现了县域财政发展的又一个标志性跨越。其中上5亿台阶的县(市、区)有3个、上6亿台阶的有1个、上7亿台阶的有2个、上8亿台阶的有2个,广丰县、德兴市上15亿台阶,收入实现三年翻番的县(市、区)达6个。全市乡镇财政收入首次均超百万元,超千万元乡镇达135个,新增23个,其中超亿元乡镇达17个、新增8个。全市园区收入超30亿元,达到36.36亿元,增长31.7%,占总收入的比重达31.9%。

3.民生印证和谐,四大保障诠释幸福指数。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一般预算支出实现三年翻番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了四个保障:一是切实保障了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关计民生的支出增长,其中教育支出完成36.1亿元,占GDP的比重突破4%,提前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8.1%。二是切实保障了各项公共财政政策和民生工程项目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市、县两级累计安排拨付保障性住房、绩效工资、灾后救助、扩大就业等项目配套资金9.5亿元。三是切实保障了“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通过“一卡通”方式累计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超20亿元,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亿元。四是切实保障了“民心工程”建设快速推进。调度并投入资金18.6亿元,确保了上饶中学、奥林匹克体育中心、20万吨自来水厂、里弄小巷改造、污水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为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清晰有力的诠释。

(四)财政发展挑战突出

1.进位赶超压力巨大。从收入增速看,虽然我市增幅超过30%,但仍比增长最高的设区市低了12.9个百分点。从总量看,我市财政收入总量居全省第4位,但仅比宜春高出4亿。从质量看,我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较全省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2.支柱产业结构单一。我市财政增收来源较为单一,突出表现在国税收入中有色金属和再生资源增值税收入比重过大,地税收入则对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依赖性较强。全年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增收6.3亿元,增收贡献率达20.6%;房地产行业增收5.96亿元,增收贡献率达19.6%。

3.县域发展态势不一。从收入增速看,有8个县市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值。从总量看,滨湖三个县人口占全市的38.9%,但财政收入只完成15.8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13.9%。

4.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刚性支出增长快于可用财力增加,收支矛盾仍然突出。2010年财政增支因素很多,一是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加大民生支出力度。二是保证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包括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医疗卫生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等。三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在建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建设进度等。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也在进一步加大。另外,部分县市预算内、预算外、体制外资金相互挤占,导致地方财政预算暂付款积累较多,占当地可用财力比重过大,甚至可能面临财政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

5.部分县市支出进度偏慢。2010年,我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支出进度,把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作为财政工作的核心任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所提高。12月支出38.2亿元,占全年支出比重为19.8%,比去年大幅减少11.5个百分点。但部分县市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发区、鄱阳县四季度支出超过全年支出一半,分别高达57.9%、57.4%。

(五)工作举措亮点频出

回顾全年,我们始终坚定围绕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奋斗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工作部署,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以“四个着力”扎实推进“四个转化”:

1.着力服务发展,把财政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紧贴发展脉搏,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形成以财政投入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支撑财政增长的良性循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筹措调度资金,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市本级全年争取各类政府性融资贷款4.3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9亿元,鄱阳湖基金及企业债券资金14亿元。以主攻工业为核心,大力培育支柱财源,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市、县财政共调度投入园区建设资金2.42亿元,安排工业发展等专项扶持资金1.68亿元,争取产业升级、中小企业发展、节能环保和技术革新等上级专项资金1.41亿元。以统筹城乡为途径,落实扩大内需政策,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全年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9.6亿元,用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累计发放农业“三项直补”、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等扩大内需资金8.1亿元。以全民创业为源泉,科学利用财政杠杆,激发创业能量和活力。累计投入就业培训资金0.19亿元,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0.47亿元,带动个人创业贷款4.6亿元。

2.着力收入挖潜,把勤征细管转化为目标任务的落实。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存量,准确把握增量,依法、科学征管,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均衡增长。完善收入分析。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变化,不断完善收入执行反馈机制,准确把握收入增减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研究应对措施。提升征管效能。继续深化征管改革,加强征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力度,加大税务稽查,严厉打击偷、逃、骗税和制、贩假发票行为,征、管、查并重,力求颗粒归仓。坚持合理调度。健全“横纵结合”的组织收入协调机制,加强市县联动,加强财税配合,根据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收入督查,及时增补措施,实现均衡入库。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成果;积极实施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营造宽松的财税发展环境。

3.着力民生实事,把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惠。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学有所教”,全年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6.45亿元,发放各类奖学助学金0.74亿元,校舍维修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投入0.84亿元,市特教学校建成为示范性学校,建设上饶中学,合理布局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围绕“劳有所得”,认真落实劳动培训、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免费职介等就业政策,共下达各类促进就业资金1.5亿元。围绕“病有所医”,投入13.6亿元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积极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制度。围绕“老有所养”,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61.7万人,基本养老金年人均水平提高了145元,新农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围绕“困有所济”,大灾之年,把帮助灾民恢复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全年拨付救灾资金0.94亿元。围绕“住有所居”,发放困难家庭廉租住房补贴0.27亿元,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拆迁面积87.6万平方米,落实投资20.38亿元。

4.着力改革创新,把科学精细转化为管理绩效的提升。坚持“一个突出”。突出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落脚点,以改革促管理,以管理增效益。加强“两基建设”。围绕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支出标准体系和项目库建设;围绕加强基层财政建设,努力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实现“三项覆盖”。即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改革试点覆盖所有县(市、区)。加快“四个推进”。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公务卡改革试点、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改革试点工作。完善“五项机制”。一是预算执行机制,加快资金分配下达,严格预算支出责任;二是财政监督机制,努力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三是风险防范机制,清理预算暂付款,加强政府性债务统计和管理;四是绩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财政投入的时效性和安全性;五是信息化管理机制,推广“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逐步建立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二、“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回顾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时期,我市财政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33.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3.9亿元,增长了2.39倍,年均递增27.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从2005年的21.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2.6亿元,增长了2.35倍,年均递增27.3%。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从8.7%提高到12.6%,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从7.9%提高到9.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从79.8%提升到84%。全市财政支出从2005年的55.3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1.68亿元,增长了2.46倍,年均递增28%。五年来农林水支出总计101.1亿元,科技支出总计3.7亿元,教育支出总计128.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总计74.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总计59.1亿元,保证了法定支出增长,财政惠民力度不断加大。同时,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管理得到全面提升,财政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工作,关键是:

1.持之以恒创新财政发展理念。“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事业取得的成果,归根结底,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始终紧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的结果。实践证明,围绕“基础财源抓巩固,支柱财源抓发展,骨干财源抓项目,新兴财源抓培植,整体财源抓提升”,牢牢把握财政政策的主导性、财政资金的调控性,不断积极谋划财政支持发展、加快发展的新模式,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实现财政良性运行的有效途径。

2.持之以恒推进公共财政建设。让发展成果公平、充分地惠及广大群众,是财政事业始终追求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部门切实把发展与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实践证明,坚持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是财政工作贴近基层、服务社会、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理念和宗旨,更是增强发展动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

3.持之以恒提升科学理财水平。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着力提升科学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是实现财政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五”实践证明,财政管理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牢固树立现代财政管理观念,全面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确保财政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促进财政持续健康发展的可靠途径。

4.持之以恒加强财政作风建设。规范、高效的工作作风是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根本要求。回顾“十一五”财政发展历程,围绕“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和服务意识,以践行“八项服务承诺”为主题,着力打造“效率·温馨”财政,是全市财政事业实现蓬勃发展的强大支撑。

满载“十一五”财政发展的累累硕果,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双十字”构架下现代交通枢纽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上饶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随着主攻“园区、城区、景区”战略向纵深推进,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持续优化升级,光伏新能源及其应用产业的蓬勃兴起,将推动全市新兴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更为全市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条件,我市“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财政总收入确保年均增长18%,到2015年,总量突破260亿元,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多,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到2015年突破166亿元。

三、2011年全市经济财政形势展望及工作思路

2011年的经济财政形势,从宏观层面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巨大变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新一轮大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大趋势;今年国家政策调控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趋势没有改变。从我市情况来看:一是主攻工业、赶超进位,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为财政增收提供更大空间。二是合福、杭南长两条高铁,上武、德上和德昌三条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对财政的贡献将进一步加大。三是从中心城区、信江河谷城市群和市域城镇体系建设三个层次做好新型城镇化这篇文章,将为财政提供更大的增收潜力。四是财政部规定从2011年预算外收入(不含教育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等政策性增收因素。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家货币政策趋紧,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加大,再生资源企业退税政策到期等因素对财政发展造成的影响。

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综合考虑收入增减因素及各方面需要和可能,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安排136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0%,力争增长30%;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安排88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22%。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根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11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一个枢纽、四个基地”建设,落实主攻园区、城区和景区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不断壮大财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进公共财政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以加强财政“两基”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积极主动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篇之年,更是上饶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绿色崛起的关键一年,扎实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对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赶超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扶持,内外并举,努力实现财政增收持续化。统筹安排财政体制内、外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吸附、引导作用,财税政策的培育、激励作用,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紧紧抓住上饶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宝贵契机,坚定不移贯彻“强攻工业、决战园区”战略思路,完善园区财政体制,继续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充分发挥园区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支柱财源。积极围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双十字”构架加快形成的有利时机,创新城市经营,优化投融资体制,整合调配建设资金,着力形成产业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协调联动的发展态势,增添后续财源。充分发挥三清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宣传效应,大力支持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兴财源。要继续坚持项目为先,开放型经济和内生型经济发展并举,支持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扶持全民创业、扬优成势,围绕“集商气、聚人气、增财气”的目标,着力构建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布局均衡、持续稳定的财政增收机制。

2.重协调,速效并重,努力促进发展方式科学化。一是支持主导产业协调发展。以晶科能源新投130亿扩建3000兆瓦光伏一体化项目为突破口,积极争取并整合工业发展、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资金投入,大力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同时积极引导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财政涉农补贴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支持中心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加快建设,继续落实扩大内需政策,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拉动作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三是支持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深刻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内涵,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示范区、绿色产业承接基地的目标,大力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投入。四是实现财政总量和结构的协调发展。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继续把优化收入结构工作落在实处,实实在在地扩大财源、夯实税基,促进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与GDP间协调增长。

3.重投入,强化保障,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一是坚持促进就业为本,完善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二是坚持发展教育为先,按照《教育法》以及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积极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是坚持完善社保为靠,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支持城乡救助体系建设和“新农保”试点。四是坚持改善医疗为重,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继续推进“医改”步伐,通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积极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继续加大“三农”投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继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公务员津贴补贴改革;继续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经廉房、棚改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支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等。

4.重改革,完善机制,努力提升财政管理精细化。围绕推进“三双四化”,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质量和效益。确保“双安全”。要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形成相互协调、紧密衔接的综合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用共同的理想凝聚人,用高尚的情操激励人,确保财政干部成长健康安全。推进“双代管”。大力推进“乡财县代管”和“村账乡代理”改革工作,完善管理办法,健全考核制度,严格规范乡镇支出和村级财务的管理。强化“双基建设”。围绕基础工作,健全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加快完善支出标准体系,推进项目库建设和滚动管理;围绕基层建设,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强化涉农资金监管。提升“管理四化”水平,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细化预算内容,增强预算编制完整性;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强国库资金调度,增强预算管理约束性;进一步加强运行机制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增强资金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加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财政综合业务运用,促进财政信息化与财政管理、改革的协调发展,增强财政数据共享性。

上饶市财政局    

执笔:管群良 吴旭新

   魏晓姿 祝小峰

吉安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0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自我加压,奋力进取,挖潜堵漏,增收节支,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财政收支规模、管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

一、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

(一)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一是发展更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势强劲,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65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88.62亿元,增长37.7%;规模工业增加值250.43亿元,增长27.3%,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亿元,增长18%;外贸出口突破10亿美元,增长125.4%。县域经济加快发展,8个县(区)财政总收入过5亿元,其中安福、泰和县过8亿元,吉安县突破10亿元,全市进入提速发展的快车道。二是质量更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50.5∶28.5,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外贸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提高3.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36%,提高51.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3.3%,提高2.3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1.4%。三是后劲更强。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6亿元,增长30%,市重点调度的330个重大项目有274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61.9亿元。石吉高速、吉泰走廊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峡江水利枢纽、衡茶吉铁路、吉莲高速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投资结构更加优化,亿元以上竣工、在建工业项目达240个,完成工业投资300亿元,增长66%,蓄积了更大的发展能量。四是民生更优。全年用于民生事业的一般预算支出84.15亿元,积极解决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问题,省政府下达的93项民生指标全面或超额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64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18元,增长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4.3亿元,比年初增长11.9%。全市贫困人口由18.5万人减少到16.6万人。

(二)预算执行平稳趋好

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86223万元,同比增收242627万元,增长37.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0967万元,完成预算128.2%,同比增收173559万元,增长43.7%。其中:税收收入406139万元,完成预算131.7%;非税收入164828万元,完成预算120.2%。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344597万元,同比增长35.2%;地税部门完成308048万元,同比增长40.1%;财政部门完成233578万元,同比增长38.3%。分级完成情况: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116067万元,同比增长28.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8493万元,同比增长39.1%。井开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1133万元,同比增长47.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781万元,同比增长65.4%。县(市、区)级财政总收入完成739023万元,同比增长38.9%;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6693万元,同比增长43.7%。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583585万元,比上年增长23.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0167万元,增长24.6%;公共安全支出86850万元,增长26.4%;教育支出250298万元,增长10.3%;科学技术支出7725万元,增长1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969万元,增长5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0658万元,增长5.5%;医疗卫生支出152193万元,增长29%;环境保护支出41352万元,下降6.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6484万元,增长38.1%;农林水事务支出286000万元,增长15.7%;交通运输支出63148万元,下降1.5%;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85121万元,增长80.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5675万元,增长47.2%;住房保障支出63253万元,增长9.6倍;其他各项支出72692万元,增长12.9%。

(三)财政工作亮点频现

1.积极组织收入,创下四个历史新高。得益于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项目建设的大力推进,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强劲增长的良好态势,财政收入总量、增幅、质量都是我市发展最好的一年,创下四个历史新高。一是总量创下历史新高。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80亿元大关,完成88.62亿元,比上年增收24.26亿元,实现了三年翻番。二是增幅创下历史新高。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达到37.7%,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5.7个百分点,为历年增幅之最,而且全年连续9个月增幅均在40%以上。三是质量创下历史新高。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13.33%,同比提升2.3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1.4%,同比提升0.87个百分点,两个占比均为分税制以来最高的水平。四是县级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完成73.9亿元,实现了三年翻番。财政总收入首次实现县县超3亿元,有8个县(市、区)过5亿元,其中吉安县上10亿元、泰和县与安福县上8亿元台阶。地方财政收入也首次实现县县超2亿元。

2.创新支持方式,服务“两区”有位有为。服务园区方面,用好用足财税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全民创业,服务企业发展。全市共减免各项税费达9.95亿元,办理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达8.1亿元。利用财政信用担保平台,为全市41家“四有三不”企业提供2.5亿元贷款担保。完善重大产业项目服务“绿色通道”,优先确保重大产业项目资金需求,支持支柱产业和大中型企业加快发展。此外,还争取上级财政资金5亿多元,支持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业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服务城区方面,坚持走经营财政、经营土地的路子,不断完善融资平台,搞好政银企合作对接,为全市城区“决战”筹集了56.7亿元建设资金。利用市城投公司融资平台,筹资12.5亿元支持后河改造二期和城南农民返迁安置房建设;与太平洋集团投资公司签订BT合同,投资总额达7亿元;利用新庐陵公司融资平台,为县(市、区)32个重点城建项目筹集信贷资金30.9亿元。此外,还争取省财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3亿元、省财政拆借资金4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随着大额资金的及时有效注入,保障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3.加大“三农”投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统筹1.3亿元资金,支持828个新农村建设点。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支持病险水库加固和水毁水利设施修复等,仅7个小农水重点县的项目资金就达1.4亿元。二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市本级预算安排1100万元扶持“一大四小”造林建设。争取14个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资金总额达4310万元,支持水稻、水产、油茶、井冈蜜柚四大产业发展。财政安排18137万元,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建设。三是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整合各类资金6675万元,在357个行政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试点,受益群众达45.57万人。四是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全市共发放农资综合直补51600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5183万元、良种补贴1316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7086万元、家电下乡补贴9148万元、汽摩下乡补贴6331万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1366万元。

4.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达158.36亿元,同比增长23.7%。支出安排突出保民生、保重点、保机关运转。一是保障民生支出需要。始终把保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前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支出进度,确保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2010年全市民生工程投入达到36.4亿元,同比增长39.9%。二是保障机关正常运转需要。逐项核定机关公用经费定额,不断对公用经费保障办法进行调整和完善,科学、合理地调整公用经费系数,逐步提高公用经费安排标准,确保了机关正常、高效运转。三是保障津补贴提标和绩效工资改革需要。市本级筹措4000万元资金,确保市直单位公务员阳光津贴提标部分全部发放到位;同时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由财政全额负担、在职人员绩效工资实行“分类划档、定额补助”,确保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实施。

5.加强资金监管,推进绩效财政建设。一是加强政府投资评审。通过完善机制、科学评审,确保了财政投资不折不扣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市本级全年共审核重点工程项目783批次,送审金额254726.7万元,审减额29317.1万元,审减率达11.5%,从源头上杜绝了工程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组织开展专项资金检查。重点对强农惠农、世行贷款项目、就业、优抚、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校舍维修改造、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文化、政法转移支付等专项资金进行检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三是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全市100%的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展了自查自纠,涉及金额162万元。此外,还对2009年的“小金库”治理进行“回头看”,与全市2653户单位签订了彻底清理和不再设立“小金库”的承诺书,自查自纠面达100%。四是强化财政内部管理。加强财政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对银行账户、拨款印鉴和重要票据的管理,严格财政资金拨付审核程序,做好会计核算与对账,对全市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财政干部安全。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蛋糕”有待进一步做大;财政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财政收入质量仍处在全省下游水平;收支矛盾还十分突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加强资金监管的任务依然艰巨,等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机制来加以改进。

二、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新的严峻挑战,总体上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关键是要认清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客观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尽管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剧,国内通胀压力逐步加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但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继续深化,新兴经济体逐步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节能、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我市生态环境良好的后发优势和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从国内看,我国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国内需求正在逐步释放,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为我市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要充分认清省内地市竞争态势。近年来,我市发展明显提速,财政收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总体水平仍然不够理想,发展形势十分逼人。全省22个过10亿元的县(市、区),我市只有吉安县一个县挤进这一方阵,九江、上饶、宜春继南昌、赣州之后,财政总收入迈进百亿元行列,我市的差距再一次拉大,就是排在我市后面的抚州,去年前11个月的增长幅度比我市高出近7个百分点,如照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超过我市。在这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下,前面的标兵离我们越来越远,后面的追兵离我们越来越近,稍有松懈,非但不能进位赶超,反而可能有退步、掉队的危险。三是要准确把握我市经济发展有利时机。在全国、全省经济平稳向好的基础上,我市经济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实施,将为我市向上争取资金和重大项目带来更多机遇。随着市委、市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吉泰走廊集聚效应凸显,工业园区发展壮大,企业效益持续回暖,形成了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上述形势的判断,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今年我市财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0.89亿元,增长25.13%。分部门是:国税部门45.91亿元,增长33.23%;地税部门46.26亿元(含契税和耕地占用税6.89亿元),按老口径计算增长27.78%;财政部门18.72亿元、增长13.59%。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3.12%,提高1.72个百分点。要完成上述目标,务必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四个着力”。

1.坚持狠抓增收节支,着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一是强化财源培植。要采取更有效、更灵活的财政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高增长、高带动和高税收的现代产业和新型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增收,积极培植新的财政增长点。二是强化财税征管。全面实行税费征管责任制,建立健全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协作机制,提高收入分析预测水平,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三是强化支出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增长,为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腾出更多的财力空间,集中财力办大事,把钱花在促进转型、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的“刀刃”上。

2.坚持发挥杠杆作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吉泰走廊产业集聚,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园区转型发展,力争今年我市“6+1”支柱产业和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千亿元目标。二是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拓宽融资渠道,为吉泰城市群和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四是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支持发展现代物流、生产研发、电子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等服务业。构建综合交通物流体系,重点建设井开区综合物流园和吉州区河西综合物流园。推进以井冈山红色旅游为龙头,以武功山、青原山、中心城区为重点的旅游业。

3.坚持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一是组织实施66项民生工程。围绕省政府确定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66件民生实事,足额安排配套资金,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二是支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扩大水库除险加固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支持灾后水利恢复,连续三年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年”活动,重点抓好水毁工程修复和大江大河、万亩圩堤、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安全度汛。三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切实增加预算内教育投入,努力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四是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各项财政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建设、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居住问题。

4.坚持抓好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效能优化服务。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开创我市财政工作新局面,就必须精心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此,要认真研究财政政策,密切关注中央和省有关财政政策导向,及时分析形势,准确把握趋势,认真谋划举措,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市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要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切实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和“发展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廉洁意识,树立起新时期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吉安市财政局    

执笔:周润生 谢先学

   刘建新    

抚州市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与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0年是抚州撤地设市十周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全市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勇攀高峰,成功克服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和我市遭遇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全面超额完成今年及“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规划的财政工作收官画下一个完美句号,谱写了一曲跨越发展、争创一流的华彩乐章。

一、2010年财政形势分析

2010年,全市财政完成总收入74.01亿元,同比增长45.5%,完成年初力争任务的112%,完成“十一五”末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的185%,年均增幅达36.9%,快于计划增幅15.8个百分点。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9.4亿元,同比增长32.6%,是2005年的6.81倍,年均增长46.77%。全市财政运行主要特点如下:

1.财政收入取得新突破。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了“三个提升”。一是收入总量快速提升。全市财政总收入迈上70亿元新台阶,完成74.01亿元,地方收入完成55.4亿元,从2005年的均居全省第9位分别前进到居全省第8位和第7位;增幅分别达到45.5%和55.7%,为抚州撤地设市以来最高,仅增量部分即已超过2006年全年完成额。二是县(区)排位大幅提升。全市县(区)财政总收入完成64.2亿元,增长48.5%,实现了县县财政总收入超3亿元、地方收入超2亿元。其中东乡县跨入10亿元县行列,临川区达到9亿元,6个县(区)超5亿元。与2005年相比,全市县(区)财政总收入在全省排位平均前进17.5位,最快的广昌县前进37位,排名全省80位以后的县从7个减少到3个,从根本上扭转了抚州大部分县(区)长期徘徊在全省倒数的局面。三是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创近年新高,分别达12.76%和81.7%,比上年提高2.6个和2.7个百分点,比2005提高6.8个和7.7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实现税收18亿元,是2006年创园之初的5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共实现收入40.6亿元,增收11.7亿元,平均增长40.7%。

2.财源建设取得新突破。2010年,全市财政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及时兑现优惠政策措施,有效增加财源建设投入,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园区发展和项目建设,增强了财政发展后劲。全市财政预算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达6.9亿元,比上年增加3.4亿元,增长97%;全市共争取上级各项转移支付资金85亿多元,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1.37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拨付投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劳动力培训等资金16亿多元,为109户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障费1568万元;市本级投入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资金15亿多元,通过财政担保中心和国资担保中心提供融资担保贷款2.85亿元,为本级企业减税5000多万元。

3.民生发展取得新突破。2010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农林水、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等涉及民生支出83.4亿元,新增19.3亿元,同比增长30%,占财政总支出达59.8%,为“十一五”以来最高占比;全市财政拨付落实公共财政政策资金8.4亿元,新增2.6亿元,同比增长44.8%,2007年至今已累计拨付18.7亿元。五年来,全市累计民生支出达24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52%以上,实现了新增财力向民生支出倾斜,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城乡困难群众低保、城乡居民医保、农民种粮补贴、扶贫、困难学生资助和廉租住房建设等一大批民生事业发展,有效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管理效能取得新突破。2010年,全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全面完成,全市11个县(区)执收执罚部门全部实现收支完全脱钩;市本级公务卡实现全面覆盖,政府采购机构职能市场化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面,先后有4个兄弟市来抚州学习交流;厉行节约,减少行政。通过实施公务接待定点管理,公务接待住宿和会议平均优惠50%;全市当年公款出国(境)、车辆购置及运行等一般性开支比控制指标减少5730万元,平均下降14.7%;全市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直接拨付强农惠农补贴资金13.7亿元,从2008年至今累计拨付28.6亿元;强化了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全市财政部门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金额2015.6万元,缴库958.1万元,五年累计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资金1.14亿元,收缴入库资金3042万元,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了财政投资评审,市本级核减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资金1.1亿元,节资率达13.7%,“十一五”期间累计核减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预决算2.68亿元,平均节资率达14.3%。

5.自身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围绕创建“效率·温馨”财政机关,全市财政部门扎实开展了优化政风行风、提升机关效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业服务年、创先争优等活动,财政自身建设成效显著,机关作风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操作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有效展现了财政部门良好形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市财政局先后荣获江西省文明单位、全国财政“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市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各项奖励150多项次,有获得市厅级以上各类表彰110多人次,各县(区)财政局也获得各级各类多项奖励。

尽管2010年我市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十一五”财政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但全市财政工作仍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总量较小。收入在全省排位仍属靠后,人均水平差距更大。二是收入质量偏低。“两个比重”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个和2.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税收仅占税收收入的18%。三是收支矛盾尖锐。保民生、保运转、保工资和支持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巨大。

二、2011年财政形势展望

2011年经济形势展望:从国内外总体经济发展趋势来看,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工作机会与困难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市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壮大,项目建设成效逐步释放,企业效益持续回暖,这些都为财政增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货币政策趋于稳健,出口增长不确定性增加,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再生资源税收政策调整等,为财政增收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保民生、保稳定、保公共财政政策落实,支持节能减排,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及公务员增加津补贴等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支出压力很大,财政运行困难较多。

2011年全市财政工作目标任务是:根据“十二五”规划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到2015年达到214亿元的目标要求,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确定为确保96亿元,增长30%,力争超百亿,增长35%。全市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两抓、两化、两转变”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做大做强财政实力;优化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财政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科学精细管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行能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财政工作新的跨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篇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圆满完成今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我市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

1.坚定不移地支持财源建设,进一步增强财政发展后劲。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扶持又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市财政部门将继续紧紧抓住抚州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对接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将培植财源的着力点放在工业及园区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上,全力支持重大产业项目、朝阳企业和生根企业发展,支持全民创业,特别是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上市发展,提升企业税收含量和可用财力贡献度,做大经济总量,做优收入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大预算安排力度,用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对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稳定投入,全力扶持园区和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合理安排调度资金,有效支持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三是落实优惠政策措施,加强引导鼓励,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四是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发挥财政部门优势,密切与上级部门联系,努力争取上级更多的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弥补我市项目建设资金不足。

2.坚定不移地完善收入征管举措,进一步提升征管效能。完善收入征管制度是将经济发展成效体现到财政收入增长上来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税源分析,强化监控措施,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切实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最大限度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同时,及时清缴历年旧欠,杜绝新欠,防止收入流失。二是大力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严格按照上级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将除教育收费外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坐支等违规行为,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库,做大收入规模。三是加强收入调度,均衡办理再生资源税收退库,防止大起大落,保持稳定增长。

3.坚定不移地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全市财政部门将继续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省财政厅“增加安排72亿元,实施70项公共财政政策”的总体部署,积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及时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共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要加大预算安排和执行力度,确保工资、机关运转和法定增长需要,特别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达到上级下达的增长目标。

4.坚定不移地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体制顺则机制活,机制活则事业兴。我们将继续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客观规律,不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健全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一是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等各项改革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健全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预算约束,坚持厉行节约,继续严格控制和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四是进一步加强财政基础工作,推进“金财工程”网络平台建设和数据信息采集,提升网络运行能力,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提高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五是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建设。根据耕地占用税、契税划转后的新形势,积极推进乡镇财政所建设,将职能转变到强化政策资金监管、服务基层群众发展上来。

5.坚定不移地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优化财政作风。事业凝聚人心,作风引领方向。全市财政部门将按照“发展提升年”和“创先争优”活动要求,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财政干部队伍以更高的素质、更优的作风、更新的形象,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社会赶超发展。一是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继续抓好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引导财政干部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努力把握和适应不断发展的财政工作新形势、新变化,驾驭财政工作大局,提升执行力、操作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二是坚持“心系群众、财政为民”服务理念。深化“八项服务承诺”内涵,引导财政干部深刻认识到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乎形象,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和廉洁从政意识,认真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树清风、扬正气,有效展现财政干部依法廉洁理财良好形象。

抚州市财政局    

执笔:周付德 郭立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