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设想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设想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其存在的多种弊端和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影响,国际社会在长期的探索与争论中提出了多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回归美元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不可能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里芬难题”困境,必然重新引起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动荡与混乱。但该方案仅能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单一美元世界货币发行流通的弊端,仍然无法克服牙买加体系面临的众多实际问题。总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工程。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设想

鉴于其存在的多种弊端和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影响,国际社会在长期的探索与争论中提出了多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

1.恢复金本位货币制方案

法国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即提出恢复金本位制的建议,法国经济学者吕埃夫明确提出建立“国家之间的金本位制”的具体方案,要求西方各国通过签署提高黄金价格、恢复黄金的国际货币支付功能和本币自由兑换黄金的协议,发挥金本位制自动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功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也提出恢复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方案,美国政府为此还专门成立黄金委员会论证研究,最终因从长期看,受黄金矿储资源和黄金产能限制,无法解决黄金产量供给不能满足世界经济贸易急剧增长引起的国际支付储备货币需求增加的矛盾而否决了方案。

2.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方案

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麦金农等人认为,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简单地修补已无济于事,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提出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该方案主张美元本位但美元不能自由兑换黄金,美元发行规模由国际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为保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必须在国内执行稳定货币供应的稳健货币政策。该方案还主张坚持全球自由化的同时,建议重新设立“托宾税”来控制国际资本流动,对所有与货币兑换有关的国际证券和外汇即期交易征收统一税率的国际税,以交易成本的提高来减少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从而降低国际证券价格和汇率波动性,并将资本管制视为与贸易限制类似的合法工具。该方案强调新的国际金融机构应向发展中国家分配更多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是能为危机国家创造更大流动性而不是在提供紧急贷款时附加苛刻条件的机构。

回归美元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不可能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里芬难题”困境,必然重新引起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动荡与混乱。同时,将全球经济金融重新置于美元独霸控制的体制,对日趋维护各国独立性的国际社会是难以接受的。

3.建立以特别提款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

以特别提款权作为基本的国际支付手段和主要的储备资产形成国际货币新体系,是20世纪末提出的方案。建议者认为特别提款权是人为创设的资产工具,其创设供给完全受人的控制,具有充分的弹性和灵活性来适应全球国际清偿手段需求的增长与变化。并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唯一创设分配特别提款权的机构,能统一有效地进行协调控制。但以特别提款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安排必须以特别提款权具有货币功能为前提,由于特别提款权目前仅是跨国支付的记账单位,不能在国际贸易和非贸易收支中实际支付流通,要使其具备世界货币功能成为全球统一货币在现阶段又面临诸多极难解决的障碍,因而,这个方案也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4.建立以多种货币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

瑞士经济学家拉兹提出,维持除美元以外的其他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与美元相同的关键货币地位,让多个国家的货币承担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利用多国经济实力稳定国际货币的发行基础,发挥多种国际货币优势互补的长处,形成多元化货币共存的国际货币体系。但该方案仅能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单一美元世界货币发行流通的弊端,仍然无法克服牙买加体系面临的众多实际问题。

5.设立汇率目标区方案

设立汇率目标区是以威廉姆斯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改革国际汇率体制的重要设想。从狭义角度看,汇率目标区是以限制汇率波动幅度为目的,通过设定中心汇率和相应的汇率波动区间以及制定维持汇率波动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来维持稳定的汇率秩序的国际货币和汇率制度安排。汇率目标区有公开和隐蔽的区分,公开目标区属硬目标区,其控制汇率波动的指标公开并不留弹性,货币当局维护汇率波动指标严格,对货币当局的调控压力较大;隐蔽目标区属软目标区,其控制汇率波动的指标保密,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货币当局实际操作比较宽松。

在狭义汇率目标区设想基础上,还有的国家提出设立以美元、欧元日元组合的汇率目标区,将三种货币的汇率变动有效控制在限定幅度之内,一旦超出目标区,各国便实行联合干预来稳定国际市场汇率。但汇率目标区实质属于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因而,一些国家认为在现行世界经济关系的格局中,只能维持浮动汇率体制,不具备恢复固定汇率制的条件,也没必要大规模改革现行国际货币秩序。

此外,以国际金融机构为代表的观点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总体框架是可行的,应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基础上进行调整改革,通过建立更具国际权威、国际约束力和国际协调力的新型国际金融组织,实施全球金融事务的监管、协调和仲裁,提高反国际债务危机和国际货币危机的能力;通过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制、资金融通援助机制和协调体系,加强国际间的金融合作和形成新的国际金融秩序,以维护全球金融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工程。一方面,各种方案互有利弊且在基本机制上难以兼容;另一方面,各国的国情也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对不同的货币制度的适应性也不相同。因而,各国应遵循平等合作的互利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通过持续探索和不断努力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程。

应用案例

欧元指导汇率体系(reference exchange rates)是在欧洲央行行长理事会1998年7月的会议上所制定的。根据该会议,在欧元区内欧洲央行和各国央行不会设立官方的欧元定价程序,但为满足每日发布指导汇率的需求,欧洲央行将搭建该体系,负责计算并每日发布欧元兑换其他货币的指导汇率。当时纳入该体系的包括美元、日元等17种货币,随后在2000年9月28日,又加入港元等12种货币。该体系的运转过程是这样的:世界各地央行,包括欧元区国家央行每天在欧洲中部时间(CET)下午2:15左右有一个协调定价机制(concentration procedure),基于此,欧洲央行计算并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和网站发布欧元兑这些货币的指导汇率。

从2005年4月1日开始,欧洲央行将在其每日统计并发布的欧元指导汇率体系中加入人民币等7种新货币,即将每日发布欧元兑换人民币、泰国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度尼西亚卢比和菲律宾比索5种亚洲货币,以及俄罗斯卢布和克罗地亚库纳2种欧洲货币的指导汇率。至此,该体系纳入的货币达到30多种。据欧洲央行的官员介绍,这次选择这7种货币,是“基于交易量等因素”的考虑。欧洲央行的官员还表示,虽然目前该体系中以欧洲货币居多,但“我们将纳入更多的国际货币”。

同时,亚洲外汇储备在2004年2月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截至2005年2月份高达2.46万亿美元,其中大多数以美元计价。近期,关于亚洲央行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传闻不绝于耳,而欧元正是亚洲央行多元化的重要对象之一。

资料来源:MBA智库百科

问题:

根据以上案例,从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欧元区与亚洲地区货币的相互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