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劳资关系研究现状

我国劳资关系研究现状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劳资关系的研究并未终止。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对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欧美等国的劳资关系研究的现状、主要理论体系、观点以及代表人物均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检索,我们发现改革开放后最早对我国的劳动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常凯。还有一些硕士和博士论文对我国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劳资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四节 我国劳资关系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的劳资关系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陶孟和于1926年对北京的手工业工人进行调查,并于1927—1930年间先后对塘沽工人及上海工人、北平旧式手工艺工人的生活费及北平工人、华北铁路工人和华北纺织工人的工资待遇等问题作了调查。李剑华的《劳动问题与劳动法》(1928年)、陈达的《中国劳动问题》(1929年)、史国衡的《昆厂劳工》(1940年)等研究著述,均表明劳资关系研究在中国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劳资关系的研究并未终止。社会学研究领域对劳动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全国总工会每年进行大规模的有关职工问题的社会调查,涉及劳动问题的各个方面。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对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欧美等国的劳资关系研究的现状、主要理论体系、观点以及代表人物均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深化,劳资冲突日益突出,不仅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资冲突问题会激化为罢工、静坐等妨碍社会安定的事件,甚至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这不仅已经引起企业自身和政府的关注,而且还引发许多学者对劳资关系研究的兴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研究劳资关系的学者逐渐增加。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检索,我们发现改革开放后最早对我国的劳动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常凯。常凯早在1995年就对引起中国职工状况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经济根源进行了研究,认为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是构成中国劳动问题的基本内容和三大层次,其中劳动关系是基础,劳动者是主体,劳权是核心,并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劳动关系的一般状况和不同企业的劳动关系的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程延园(2002)在《劳动关系》一书中指出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劳动力市场越发展,劳动关系问题越重要,并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派、制度模式、理念观点与争论,尤其是对劳动关系问题最为尖锐时期的立法、政策和经验进行回顾,总结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并在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劳动关系的发展方向、制度和调整模式选择。直到2004年,国内对劳动关系或劳资关系的研究还是屈指可数,如《市场中的劳资关系:德、美的集体谈判》(石美遐,1993)、“中国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的权力结构”(赵曙明、张燕、毛智勇,1994)、《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劳动问题》(常凯,1995)、《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陈恕祥、杨培雷,1998)、《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风笑天,2000)、《劳动关系》(程延园,2002)、《全球化下劳资关系与劳动政策》(常凯,2003)、《冲突与协调:当代中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研究》(徐小洪,2004)。还有一些硕士和博士论文对我国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劳资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近两年来,随着劳动纠纷和劳资冲突的激增,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劳资关系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