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其上食税之多

以其上食税之多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1]“其上食税之多”就是指统治者一方面征税太重太多,用现代税收术语讲就是伤了税基,导致民不聊生,使老百姓无法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另一方面,就是统治者用税无度,将本该用于国计民生的赋税,用在了个人奢侈挥霍方面,或者用于无谓的战争开销,因此,背离了赋税的终极目的。[7]这一赋税思想,对后世赋税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民之难治,是以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老子赋税观的现代诠释

生逢乱世,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的知识者,谁都会从自身的经验与阅历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与治世的方略。老子同样,面对社会的种种乱象,也求索治乱的途径。

儒家、墨家、法家等学派不同的是,老子是从社会治理者的角度去探求社会治理失效的根源,并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将社会乱象归之于人们的私心和仁爱的缺少,主张以仁爱治天下;墨家则将社会乱象归之于人们之间无私之爱的缺失,主张兼相爱;孟子将社会乱象归之于个人品质之正气,主张通过养吾浩然之气来救世;当然,法家是将社会乱象归之于法治不严明,主张严刑峻法。在老子看来,社会乱象应归之于社会治理者的“过度”管理,也就是对老百姓权利的过多侵害与干扰,因此主张“无为而治”,把“不扰民”奉为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其本质为“不害人”。在这一原则主导下,老子的赋税思想实际上是其社会治理主张在赋税领域的具体化。其要点有三:

首先,老子认为,老百姓之所以贫困,其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1]“其上食税之多”就是指统治者一方面征税太重太多,用现代税收术语讲就是伤了税基,导致民不聊生,使老百姓无法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另一方面,就是统治者用税无度,将本该用于国计民生的赋税,用在了个人奢侈挥霍方面,或者用于无谓的战争开销,因此,背离了赋税的终极目的。而且,不仅统治者征收赋税无公正可言,用税更是无公正可言,是违背天道“损有余而弥不足”原则的。因为“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2]。因为“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3]。但现实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其结果,自然有悖天道,导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与冲突越来越加剧,老百姓饥肠辘辘,田园荒芜,但统治者等极少数特权阶层却花天酒地,荒淫无耻。这无疑是有悖天道精神的:“朝苍除,田甚荒,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4]

由于赋税治理有违天道,其结果物极必反,必定导致社会治理失效,最终,危及统治者的权力根基,使社会陷入更深重的灾难之中。这也是道的功能,“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甚爱必大费,多藏比后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6]因此,老子认为,老百姓与统治者是利益共同体,统治者要保证自己统治根基的稳固,就必须考虑老百姓的死活,其财富的聚集,必须顾及老百姓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富足起来,统治者的财富才可能长期拥有。“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7]这一赋税思想,对后世赋税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轻徭薄赋,以宽民力。”[8]“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9]

其次,老子认为,要减轻老百姓的赋税负担,其根本出路在于,统治者要“减权”“敛欲”。“减权”就是要无为而治,给老百姓更多的自由,不要过多干扰老百姓的生活,要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要越俎代庖。老百姓只有拥有足够的自由了,才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认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民之难治,是以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又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0]“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措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11]

对老百姓而言,无为而治,就是要顺应老百姓的本性,即行为心理规律去管理。但是,老子要求统治者减权,给老百姓以休养生息的自由与空间,并不要求统治者减责。统治者作为社会管理者,对老百姓有其最低的责任和义务。再减权,也不能减少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责任与义务。“敛欲”是指统治者要节俭爱民,不能挥霍无度,耗费社会财富,影响社会财富的创造。在老子看来,“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12],就是说,放纵欲望就是最大的罪过,贪心不足就是最深的祸根,贪得无厌则是自取其咎的源头。所以,能知足之满足,才是真正恒久的满足。“敛欲”首先是指统治者要敛欲,节俭惜财。而统治者的敛欲,必定减轻老百姓的赋税负担,促进社会的和谐。

最后,老子认为,要实现自己的治世救世理想,从社会组织而言,就是行政管理单位要小。这样的社会,在老子那里,就是所谓的“小国寡民”。在这样的社会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3]“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14]老百姓的赋税负担才会实实在在地减轻,统治者的权力才会减少,战争的费用及其他国家机器所需要的费用才会避免和减少,赋税的使用才可能被老百姓监督,其赋税的用途才可能最大地接近老百姓的偏好。也是从老百姓的赋税负担出发,老子极力反对战争。“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如果要以道治国,就不能靠军队。因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15]。因此,老子将“小国寡民”奉为自己理想的社会组织形态,也是理想的赋税治理状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根本而言,老子也是主张赋税专制的,即国家的赋税最高权力应该由皇帝一人掌握。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16]

2007.08.01

注释

[1][2][3][4][5][6][7][10][11][12][13][14][15][16]老子[M].第七十五章;第七十九章;第九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九章;第八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二章;第四十六章;第八十章;第三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五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8][宋]方勺.青溪寇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9][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