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抓好我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模式建设

抓好我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模式建设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在本书的最后书中专门写了一章,叫“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及其发展目标模式探讨”,这是阐述普遍性问题的,是探讨世界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及其发展目标模式问题的。在这里讲特殊性的问题—中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的问题。上述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对于抓好我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模式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我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模式建设,并不是孤立的,我国的金融与经济事业的发展,并不是的“桃花源”式的环境中进行。

(九)抓好我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模式建设

笔者在本书的最后书中专门写了一章,叫“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及其发展目标模式探讨”,这是阐述普遍性问题的,是探讨世界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及其发展目标模式问题的。在这里讲特殊性的问题—中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的问题。

在“2008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提出,从中国的长期利益考虑,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应当把无金融危机的增长,作为核心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突破简单的GDP达标和CPI达标的狭隘视野,把金融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一起纳入我们宏观调控最终目标体系中来。有的专家学者评说:陈雨露教授敢于提出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目标,这是对我国宏观调控机构—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寄予崇高的厚望!陈雨露教授提出未来30年我们要真正地实现无金融危机的增长,具体提出了3点主张:首先,要解决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其次,要控制住资产价格周期泡沫,并应当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另外,让会计制度发挥宏观调控功能。陈教授的这些创新性主张是值得我国三大宏观调控机构和金融经济理论界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论证的重大研究课题。但愿这些好的理论主张与这次建议,能够真正变成现实,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有的专家学者指出:我国要真正避免发生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国家必须要采取卓有成效与科学的措施,解决好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平衡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所有企业、特别是占我国80%的私营和外资企业的企业积累与工人报酬的合理分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经济构成中,私营和外资企业已占据很大比重,客观上存在着雇佣劳动制度,相应也地存在着经济周期性的危机因素。目前,我国积累和消费之间存在着分配不合理的问题,积累比例过高,消费比例相对低。仅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比较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大大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例如,1978年至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达15.7%,但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递增仅为7.2%,特别是我国1.3亿农民工资报酬每年增长幅度是极低的,可惜这方面尚无官方数据。因而说,只有国家宏观调控部门采取立法和有效的经济手段,让所有企业在每年的盈利增长中能切实保证对职工报酬相应的合理增长,才有可能防止金融与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发生,也才有可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增长由外需为主转向由内需为主,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要防范和减少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对我国金融与经济及其社会的袭击,警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由靠出口外向型拉动为主切实转向靠内需拉动为主。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合理、科学的规划,把国家拥有的巨额财力、包括被美国占用的1万多亿元外汇储备、巨额的人力资源统一、开心地组织好,用于解决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另外,要避免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贬值风险的冲击,我国必须要解决好保持适度的、合理的外汇储备额度和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问题。目前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存在着美元贬值等诸多风险,也是造成“美国救市、中国埋单”的成因之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柴青山提出“中国应下决心为外储‘泄洪’”的主张,具体主张采一系列措施:诸如大幅减息—尽可能接近美元和港元利率水平;实施好人民币适度贬值—贬值回到7.1∶1之后,努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扩大对外投资—2009年乃至2010年,是我国银行和企业走出去投资和收购最佳时机,是建立石油储备和走出去搞资源性并购的最佳时机,等等。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余永定以及绝大多数国内的专家学者、领导以及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友好人士,呼声很高地提出应减持美国国债,使我国外汇储备分散化,以防范美国大规模发债导致美元贬值的风险。

上述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对于抓好我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模式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我国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模式建设,并不是孤立的,我国的金融与经济事业的发展,并不是的“桃花源”式的环境中进行。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力度还会大,与全球金融的联系将会不断紧密,因而,一国的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发展目标模式,必须要与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无危机化发展目标模式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会在未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