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货币的演变历史

我国货币的演变历史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贝是我国最早的用来充当货币的一般等价物,贝具有体积小巧、坚固耐磨、便于携带、美观等特点。我国最早的银质货币是春秋中期的银布币。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刀币、布币、贝币、圜钱并用的货币流通系统,对我国的货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并为此专门颁布法令。汉武帝时期,中央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隋文帝平陈之后,隋五铢为统一法定货币。

2.2 我国货币的演变历史

2.2.1 货币的起源——贝币

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贝是我国最早的用来充当货币的一般等价物,贝具有体积小巧、坚固耐磨、便于携带、美观等特点。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的贝币是目前我国年代最早的贝币,它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这些海贝的制造年代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距今3 500余年。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天然贝币逐渐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商代中期,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仿制贝币,包括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夏商时期,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贝壳自装饰品发展为货币可以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货币从使用贝至今已有四五千年货币文明史。

2.2.2 人工铸币——铜币、金币和银币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的商汤时期,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铜贝诞生了。铜质货币的形制也模仿海贝的形式,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商代晚期铜质货币的出现是中国先民掌握了冶炼金属技术之后的事情。这些在殷商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块,被历史学家认定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在那时还有一种表面包金的铜币作为大额货币使用,现存数量极少。铜铸币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金属货币,金币与银币的年代要更晚一些。

古代中国在商、周时期开始使用黄金,但是最初黄金只是用来作为装饰品或当做赏赐、馈赠物。从目前的考古研究结果来看,黄金作为货币以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金版为最早。

我国最早的银质货币是春秋中期的银布币。1974年在河南出土了18件长、中、短三型各异的银布币,钱币界的专业期刊《中国钱币》认为,从造型、制作特点看,这批银币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最早的银质货币。历史学家同样认为银币属于专门用以赏赐或贮藏的钱币,而不是流通货币。

2.2.3 货币统一

在西周、东周时期,由于各个部落的生活居住环境不同,其流通铸币在经过一段不定型时期之后,以当地主要的生产工具为原型进行铸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局面上诸侯林立,经济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产生了不同特点的货币形制,形成不同类型的货币流通领域,不同类型的货币主要在各区域独立流通。在这一阶段,主要有四种形状各异的货币体系,即贝币体系、布币体系、刀币体系及圜钱体系。

生活在农区的部落产生了布币,是铲形农具的缩影;生活在森林区的部落产生了刀币,以刀斧、戈等削、利器为原型;生活在较多湖面区域的部落,以捕鱼为业,他们的铸币有的像图腾,有的像地名,还有计重单位,不一而足;而在手工业发达的区域,货币显示出与其文明程度相适应的方孔圆钱或者圆孔圜钱。货币种类、形态、计量单位的不同,为各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实行货币统一成为历史必然。

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中华的先祖们创铸了一种方孔圆形计重钱币,外形暗喻着天圆地方观。这种钱币是文字粗朴、大篆刻字、轻重与尺寸不一的半两货币,现俗称先秦半两或战国半两。

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刀币、布币、贝币、圜钱并用的货币流通系统,对我国的货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并为此专门颁布法令。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颁布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令——“以秦币同天下之币”,意思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根据法令规定,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下币;黄金用于大额支付或赏赐,而半两钱则为日常流通货币。据史料记载,秦半两“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是我国最早的统一流通货币。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汉武帝确定了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汉武帝时期,中央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都由中央直接经管,对稳定各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隋文帝平陈之后,隋五铢为统一法定货币。唐初,仍然沿用隋代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从此结束了我国铢两货币的历史而进入宝文制货币。

2.2.4 中国纸币的诞生和发展

1)中国纸币的起源

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是我国纸币的起源。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这个凭证就是“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2)最早的纸币——“交子”

我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1)什么是“交子”?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门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并交给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就是“交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立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的“交子”图案十分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点。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为了纸币。

(2)纸币为什么出现在宋朝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种种原因促成了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在宋朝。

首先,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求。最初四川地区通行铁钱,用铁钱替代铜钱,但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客观上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其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各自为政、互不通用的货币区。各个货币区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

最后,宋朝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交子”的出现,具有历史性意义。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美国最早的纸币发行于1692年,法国最早的纸币发行于1716年。而我国的“交子”发行于公元9世纪,比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交子”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

3)纸币的发展

元代也实行全国范围的纸钞流通制度,其中,忽必烈时代的“中统元宝钞”最具有代表性。清代印刷的“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多为木板或铜板印刷,与宋、元、明朝的纸钞相仿。当时的官府既要防止民间伪造,又无技术措施,只好在票面上加盖官府印鉴,用以保证信誉和增强可靠性。这是中国印钞史上早期的简单防伪措施。

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向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效仿。从此,流通了两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人民币的发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国内市场货币、建立中国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一套人民币于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之日开始发行,共有12种面额,最大面额为5万元,最小为1元。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奉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新发行的人民币面额较小,计价结算较为简单,且说明文字增加到汉、蒙、藏、维吾尔四种,便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由于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票面种类较多、印制粗糙、说明文字多为汉字一种等缺陷,给管理和使用带来许多困难,所以1955年4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停止流通。1962年和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发行了第三、第四套人民币,除印制更加精美外,为扩大流通范围,票面上的说明文字又增加了壮文、汉语拼音和盲文。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推出了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第五套人民币,人民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