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导向与资源导向

市场导向与资源导向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市场导向的约束,包含的内容很多,归结起来就是要求区域要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这种市场化程度要能够满足企业的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实现良性循环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市场。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要素要在市场上获取,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市场有有形的市场,也有无形的市场。人力资源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9.1.2 市场导向与资源导向

1.企业迁移区位选择中的市场导向

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市场导向的约束,包含的内容很多,归结起来就是要求区域要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这种市场化程度要能够满足企业的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实现良性循环的要求。从企业选择区位的角度看,企业的区位要与市场靠近,使企业的经营和交易方便快捷这应是题中之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市场。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要素要在市场上获取,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不仅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要通过市场购进和销售,这些活动要求方便快捷和成本费用低廉。而且,企业的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要通过市场才能得到。企业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债券,也需要企业靠近金融市场,便于操作。离市场越近,越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仅以我国不同的区域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距远近不同带来的影响也大不相同为例,不同区域的上市公司的多寡相差很大,与沪深两地相距越近,上市公司越多,相距越远,上市公司越少。据统计,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上市公司在全国近1000多家公司中只有187家,而上海和广东的上市公司就达238家,大大超过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上市公司的数量。

市场有有形的市场,也有无形的市场。我们所说的市场约束更多地是指那种无形的市场发育的程度,特别是指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是指一个区域的市场化程度。一个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包含许多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第一,拥有较为完备的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协作配套的社会化程度高。一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通讯、供水、供热设施等是企业在这个区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些基本条件,企业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建设和生产经营,这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越好,就越有利于企业投资发展。过去我们在布局企业时,特别是在布局“三线”建设时,对区位的基础设施环境条件考虑的很不够,受“三线”地区区位条件和企业分散布局集中度不够的限制,不能从基础设施社会化的角度考虑,相当一部分企业一般只能从企业自办基础设施来考虑。因此,就出现了许多企业自办电厂、自办电话、自办水厂等现象,企业只得按“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模式建设,还要承担许多办“社会”的职能。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工厂建设和组织生产经营的难度,而且大大增加了工厂的投资,特别是加大了工厂运行的成本费用,势必影响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这些企业自己举办的基础设施一般都达不到经济规模,自我服务,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十分不利。除了基础设施条件以外,协作配套条件的社会化程度也很重要。企业不可能是全能工厂,它的产品,既需要上游产品,又还要流向下游,生产的中间过程需要其他企业的协作和配合。企业所在区域具有较强的协作配套能力,既能方便企业开展专业化生产和协作,还能降低协作配套的成本费用。

第二,技术和人才易于集中。现代经济发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在区域上的分布和区际间的流动有许多特点。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的商品属性越来越显现,科学技术越来越向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区域流动,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的聚集,逐步会形成科技中心,而科技中心又会不断产生出高新科技和科技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也是这种流动和聚集的方式。技术和人才向着经济发达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流动这是发展趋势。企业投资区位的选择必须要考虑这个因素,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更要把这个因素放在突出的位置来加以考虑。

第三,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它包括金融服务、信息咨询、会计、法律等多种内容的服务体系,甚至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及社区服务体系,有了这些完善的服务体系,企业能减少甚至不承担社会事务,集中精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更有效地运转,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益。

第四,区域政策环境好。在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运用多种政策措施和经济杠杆,在协调和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各区域的政策措施及其作用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区域政策措施好的区域是投资的理想区域。政府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利用计划手段,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区域的特点出发,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地区间的分工和协作,加快区域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三是利用产业政策校正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偏差,实现市场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要求各个区域拥有相同的区域政策,但政府要正确处理不同区域的比较利益,把对区域的倾斜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有效的结合起来。企业要在比较中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区域环境。

第五,法制社会和廉洁高效的政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法制的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公平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平竞争,政府也需要依靠法律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政府审批事项多、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和企业运行的地方,一般市场化程度就比较低,腐败就容易发生。反之,市场化程度就比较高,就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发展。

2.企业迁移区位选择中的资源导向

本文认为企业区位的最终约束条件逐步由资源约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交通和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电网覆盖面扩大和管道运输新技术的广泛采用,电能、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长距离输送已经比较普遍实行,方便快捷的运输使因区位距离而带来的原燃材料对企业的约束程度大大降低。人力资源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企业对人力资源不是简单地只要求费用低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有机构成的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素质的总体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投人的费用高,带来的效率和效益也高。因此,对很多企业来说,用单纯地考虑原材料运输费用和劳动力费用低廉的标准来确定企业区位就不足可取了。

第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不断升级,不仅使简单使用初始原材料的工业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力求深加工和精加工,力求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样使大量企业都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对其的依赖程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视觉等界限,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为人类开拓新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提供了可能,为突破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固有矛盾提供了可能。

第三,自然资源极其重要,但同时,在当今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条件下,资本市场、信息、市场网络、创新环境以及商标、品牌和专利技术等又成为了另一类很重要的人为的资源,即市场条件。除了区位的硬环境外,区位的软环境,包括政府的区域政策和管理,区位的市场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对企业发展的约束都大大增加了。这一类市场条件和区位环境,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要超过自然资源的约束。因此,在继续重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在市场经济中对企业区位有更大影响的市场因素方面的条件。

企业迁移有两个层次的选择,一是经济区域的选择,二是在区域确定以后,在区域内确定具体位置,即通常称之为确定厂址,其实现代企业决不仅仅限于一个工厂的地址,我们可暂且称之为厂址。厂址的选择是企业迁移中的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它有一些具体要求。企业一旦选定了建厂的区域,就应当从这一区域可供建厂的几个具体的地点中,通过详细的比较分析,确定工程项目所在的位置,即所谓定址。确定区位,既可以是工厂的位置,也可以是商业流通、研发机构和公司总部的所在地位置。这里我们仅以确定工厂位置为例。厂址的选择是在确定了企业区位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的,因此是在区位因素确定的情况下来分析比较厂址条件的优劣,而且比较多的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厂址因素的。主要有下列因素:

(1)占地面积和所处地势。选择厂址,虽然一般说希望有一个平坦的地形,但为了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应尽量使用贫瘠土地、坡地和山地,以节约使用土地。同时,厂址占地要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包括厂房、各种建筑物布局的需要和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四周还应有适当的扩展余地。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量大的投资项目,还应该考虑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堆放和储备原燃材料以及废弃物的排放空间。

(2)工程的地质条件。厂址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条件应符合项目的要求。在评价工程地质时,首先应研究是否有不宜建厂的工程地质,比如有活动断层或发震断层等。工程地质条件如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作为天然地基的要求,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基建工作量和基建投资。

(3)交通运输条件的衔接。在确定企业区位时,一定要考虑运输条件,在决定厂址时,一定要衔接好具体厂址与车站、码头或机场的道路连接。当以铁路运输为主时,必须了解铁路对货物流向的要求,通过能力和运输能力及装卸能力的状况,运载方案可行,厂址方案才能成立。当工厂需设立专用铁路线,厂址所在地能否与临近的车站接轨也需要考虑。当以水运为主时,应了解运输河道的通航季节、通航的能力和河道的情况以及码头装卸的能力。

(4)环境保护。建设工厂或其他工程项目,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可行性研究和厂址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厂址的选择要有利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厂,对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要有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和条件。

3.资源导向与市场导向比较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实体,企业区位的选择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企业在市场导向下选择发展区位是否合理和最佳,往往决定企业的成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区位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考虑区位,而且要按市场导向的要求来确定区位。

首先,企业要对自身正确定位。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区位有不同的要求。企业自身是那一种类型的企业,是属于那一类行业,自身企业有些什么特点,对区位有一些什么特殊的要求,包括对原燃材料供应地和销售市场区位的要求,包括对公用设施诸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的要求,企业今后发展的目标和远景规划对区位的要求,企业都要有明确的认识。这是企业选择区位的基础要求。

其次,地域空间的广阔使可供企业选择的区位不是唯一的,在众多不同的空间区位中,企业要认清区位所在区域的特点和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所在的区位条件和环境要有深刻的认识。一般来说,同区位相比,区域的空间范围更大,而且有不同范围的经济区域。从世界经济范围来看,经济区域可以划分亚太地区、北美地区、欧盟区等等,也还有其他多种划分方法。从中国的经济区域范围来看,可划分七大经济区域,或者按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地带来划分经济区域。企业的区位比经济区域的范围小得多,它是内含在区域内的某一个位置上。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发展的空间大大拓展,因此,企业不仅要熟悉企业区位所在区域和该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而且要了解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这样才能找准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区位,而不至于盲目确定区位。特别是新办企业或企业到其他区域投资,更要仔细了解拟作为企业区位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详细情况。

最后,要对区位进行比较分析,作可行性研究。企业迁移的资源取向是必要的,但不是对所有企业都必要,这种取向也不是唯一的,区位选择中的市场取向越来越重要,而且是最终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对区位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通过对企业在不同区位建设和生产的投资和成本费用的测算比较,通过对区位市场化程度的分析和比较,最终决定企业的区位。在对区位进行市场化分析时,特别要分析区域的竞争状况。企业作区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区位的生产成本的高低,还要考虑包括同业间的竞争和有些影响布局的社会、竞争因素。首先要考虑区域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可分为直接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直接竞争对手是指抱有同样目的,在同一区域规划建立同种企业的竞争对手。如果企业认定自己在产品的质量与信誉上,在生产技术上,在生产成本以及产品销售渠道的关系上都比对手要强,这使企业就要采取强占中心位置的策略,逼使对手或者在同一区位竞争,或者退出最优区位。如果企业认为自己的力量敌不过竞争对手,或者旗鼓相当,要么应退居边缘地区或其它地区,要么与竞争对手商定划分销售或者市场范围,避免两败俱伤。而间接竞争对手一般指虽非生产同一种产品,但可能与本企业争夺人才、劳动力、原材料和运输能力的竞争对手,要充分估计这些竞争对手对企业配置在特定区位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区位的社会开放度、社会的保障制度和社会的习俗等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