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就近扩展阶段

企业就近扩展阶段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本文以温州龙港边缘企业群演进的过程为例来说明这种企业群就近扩展现象。除了南面的宜山的再生纺织企业群和西面湖前、灵江的塑料纺织袋企业群外,东南的金乡是标牌企业群集聚地,钱库是包装印刷企业群集聚地。企业群的增加不仅使龙港的经济总量获得了增长,而且使龙港的经济增长稳定性大大增强。

8.3.2 企业就近扩展阶段

企业群创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与适应会产生一套完整的结构、系统、控制与资源。此系统虽然使企业群更为完整,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将使组织的惰性增加,群聚经济与优势取得受到侵蚀;对竞争的警戒降低,管理者用来分析竞争者的简化竞争模型失效,成长率会开始趋缓,不再像创立期那么快速(Pouder,1996),此阶段便称为会聚阶段(图8-1)。

通过分析浙江部分企业群的演化历程,本文发现当企业群沿着产业链或价值链通过裂变、衍生,以及向外部空间扩展形成企业群族后,在各个企业群之间的中心地带,会由于城市的节点效应,促进产业要素聚集,从而形成兼有周围各企业群特点的边缘化交叉企业群(块状企业或块状经济的现象)。下面本文以温州龙港边缘企业群演进的过程为例来说明这种企业群就近扩展现象。

img32

图8-1 群聚地区与非群聚地区企业比较

资料来源:Pouder. R,John. 1996. Hot Spots and Blind Spots:Geographical Clusters of Firm s and Innov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Oct.:1192—1225.

阅读资料8-3:

龙港地处温州鳌江南岸,它所在江南平原是苍南县经济较为发达、农民较为富裕的地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一直处在短缺经济的状况之中,因而改革开放前夕供给不足的市场机会到处存在。改革开放后,具有较大流动性的温州人及时把握了这一发展良机,并且通过挂户经营这种具有制度创新性质的改革,越过市场准入上的公有制壁垒,从而在全国率先走上了工业化道路。龙港附近的金乡镇就是当时挂户经营的发祥地。然而在工业化初期,农业缺乏工厂化生产所需的必要资本,因而温州农民普遍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并且创造性地把现代工业生产与传统的手工业嫁接,使得一体化的现代化工业纳入了分散化的家庭生产范畴,从而迅速地在温州农村落地生根。1978年龙港西面的湖前和灵江农民利用传统的木织机织出了塑料编织袋之后,很快就在周围形成了一个塑料编织袋企业群。龙港南面的宜山一带素有土纺织传统。1979年,江山乡新河村首先攻克腈纶生产边角开花的难关,大大改造了开花机、纺织机,纺出了当地第一代再生腈纶纱。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带来了成本的节约,形成了一定的价格优势,使得该产品迅速地打开了市场。与农业生产的几乎零利润的状况相比,工业活动的赢利对获利信息和机会并不很多的农民来讲,极具吸引力。于是周围农民纷纷模仿,很快就在当地形成了区域性的专业化产业群。至1986年,宜山区已有各种纺织机械3. 3万台,有5. 18万人从事再生腈纶生产。在同类产业区域集聚的同时,小规模的家庭生产也需要集中交易的场所,于是各种专业市场也随之形成。20世纪80年代温州有名的十大专业市场就有四个分布在龙港周围。市场化初期以市场为中心的专业化企业群集聚成为当时产业布局的最主要特点。除了南面的宜山的再生纺织企业群和西面湖前、灵江的塑料纺织袋企业群外,东南的金乡是标牌企业群集聚地,钱库是包装印刷企业群集聚地。

尽管农村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带来了一定的集聚规模效益,但是分散化的农村毕竟在市场信息沟通、运输成本节约、生产服务配套和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加上在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的扩大更是勾起了农民进城欲望。1984年龙港获准建镇以后,由于当地政府对农民进城问题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周围三省七县的富裕农民便纷纷携资进城买地建房。这些进城的农民都是农村中的活跃分子,他们进城不仅带来了城建资金,而且带来了各地的产业,使得在龙港这个节点形成了特殊的边缘化企业群。由于龙港的居民多来自周围金乡、钱库、宜山、湖前一带,因此,龙港产业也兼有这些专业镇经济的特点。与其他以单一的专业化企业群为主的乡镇不同的是,这里既有金乡的标牌制作、钱库的包装印刷、湖前的塑料编织,还有宜山的再生编织。企业群的增加不仅使龙港的经济总量获得了增长,而且使龙港的经济增长稳定性大大增强。

(盛世豪,郑燕伟,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