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创新融资环境与最优金融系统

技术创新融资环境与最优金融系统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成功概率越大,冲击发生的概率越大,关系成本越低,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就越有利于项目再融资的实施,进而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但在技术改进的后期,由于现实经济中关系成本的必然存在,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往往在日臻完善的技术上可能会表现出投资过度的现象。

一、技术创新融资环境与最优金融系统

经济学研究严重依赖前提假设和经济环境,不同的假设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在研究金融系统与技术创新融资的时候同样如此,从前面各章中可以推论出不同的最优金融系统。然而,这些看似不同的结论彼此并不矛盾。

在意见分歧环境中,当面临一种完全新型的技术时,由于经济当事人缺乏与之相关的信息,先验信念的判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这里,市场主导和银行主导的差异在于:分散行动的当事人并不是太在乎其他当事人的意见,每个人只需要依据自己的判断即可;对于后者,集体行动导致当事人之间必须进行沟通,以达成意见的一致。我们分析了这两种行动模式对新技术融资的影响:在意见分歧足够大时,当事人有足够的自由来表达不同的意见以及信念,进而采取分散行动,新技术也就更容易获得所需的资金;而当新技术的开发行将完成时,意见分歧的程度就比较低了,集体行动在信息成本上的规模经济就表现得更加明显,可以防止因分散行动而造成的对技术的过度投资。

因此,一个自然的结论就是:当面临一种新技术,最优的金融系统应该是在新技术开发的前期为分散行动提供足够的机会,并尽量降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当技术日益普及以致投资者信念的差异逐渐减少时,又能够让当事人有足够激励加入到集体行动中去。

在不对称信息环境中,金融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对技术的传播不可或缺,特别是金融系统能否很好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直接关系到技术传播的速度。就解决逆向选择而言,金融系统模式比较的结论是模糊的,我们无法确切说明何种模式更优。在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上,虽然说银行的监督功能是一个关键,但无所不在的监督未必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导致较高的监督成本,从而抬高了采纳一种技术的门槛。金融市场总是愿意为优质企业提供资金,但它难以了解企业家事中的状态,因而不能杜绝偷懒行为。因此,这里,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优势比较明显:一旦技术能够被经济所采纳并开始传播,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在监督成本上的规模经济效应,将使得技术传播的速度乃至经济增长绩效上,都领先于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

所以,在不对称信息环境中,金融系统的最优形式与经济中道德风险问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银行在监督上的优势使得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更能适应技术的传播过程。不过,在经济当事人异质性的环境下,只要信息得到充分披露以至于当事人的类型能够成为公共知识,则市场依然是必要的。

在不完备契约环境中,不同融资方式的比较主要取决于外生冲击概率、技术本身成功概率以及维持关系的成本这三个因素。项目成功概率越大,冲击发生的概率越大,关系成本越低,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就越有利于项目再融资的实施,进而越有利于技术创新。在外生冲击发生的概率和项目成功概率一定时,如果关系成本在起初阶段有一递减区域,则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将会出现技术改进上的跳跃。相比之下,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中虽然也有关系融资,但一方面受制于分散中介可能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距离融资方式的竞争,因此,“关系”不可能如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中那么普遍。但在技术改进的后期,由于现实经济中关系成本的必然存在,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往往在日臻完善的技术上可能会表现出投资过度的现象。

所以,在不完备契约环境里,一个最优的金融系统应该是这样的:在技术改进的前期或者中期,中介利用关系为企业家提供融资;而在技术改进的后期,则需要利用金融市场的距离融资来取代关系融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