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损益分歧点分析基本原理

损益分歧点分析基本原理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损益分歧点分析是研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和销售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技术。根据生产成本及销售收入与产量(销售量)之间是否线性关系,可分为线性损益分歧点分析和非线性损益分歧点分析。进行损益分歧点分析的关键在于确定损益分歧点。进行损益分歧点分析的基础在于把企业全部生产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绘制盈亏平衡图,找出损益分歧点。

第一节 损益分歧点分析基本原理

一、损益分歧点分析的基本思想

(一)损益分歧点分析

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如何做到不亏损、多盈利,往往需要预先知道本企业每年最低限度需要生产和推销多少数量的产品才能保本,销售数量超过多少时,企业才会盈利。在开发新产品时,也需要预先知道新产品的市场销售量达到多少才有利润,结合市场调查,预测新产品的销售量是否能达到这个水平,从而确定这种新产品有没有开发的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运用损益分歧点分析技法。

损益分歧点分析又称保本点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临界点分析、购本点分析、损益两平点分析。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生产能力条件下,根据产量(或销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用以预测和控制成本,确定影响利润的各主要因素间的函数关系,研究项目成本与收益之间平衡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即以销定产)是企业的经营方针,实现产销平衡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问题。如果产大于销,势必造成产品积压,由于占用大量资金,影响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目标利润;如果销大于产,则丧失良机,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企业同样不利。

企业的最低经营目标是保本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可用损益分歧点分析技法确定必须达到的销售目标,这是最低的基础点。企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一定的目标利润,这就需要运用损益分歧点分析技法确定目标销售量和目标生产量,实现产销基本平衡。

损益分歧点分析是研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和销售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技术。根据生产成本及销售收入与产量(销售量)之间是否线性关系,可分为线性损益分歧点分析和非线性损益分歧点分析。

(二)损益分歧点分析法的应用

1.判定企业经营状况。如采用保本量、保本额、安全边际、经营安全率、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经营杠杆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

2.利润预测及决策。

3.价格决策。

4.指导成本管理。在单价、固定成本、销售量及目标利润可知的情况下控制单位变动成本。

5.选择合理的决策方案:如亏损产品应否继续生产、零件自制还是外购、是否接受追加订货、采用哪种生产工艺方案等。

(三)损益分歧点的概念

损益分歧点又叫盈亏临界点或保本点,它是区分盈利与亏损的分界点。在这点上,总收入与总成本相等,企业正好处于不亏不盈的状态,企业销售收入总额完全可以补偿它所耗费的成本,利润为0。一旦产量超过此点,企业即盈利,超过部分愈多,盈利愈大;产量一旦达不到这一点,企业则发生亏损,产量(销售量)离这一点愈远,企业亏损额愈大。此点又称为收支平衡点,是一个企业需要多少营业额(或营业量)才能维持收支平衡,即总收益与总成本相等(没有利润也不发生亏损)。也就是利润的开始,亏损的消失。损益分歧点可用实物量表现(称为损益分歧点销量),也可用货币金额表现(叫做损益分歧点销售额)。

进行损益分歧点分析的关键在于确定损益分歧点。损益分歧点是个很重要的数量指标,因为保本是获得利润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为了预测利润,从而把目标利润确定下来,首先要预测损益分歧点,过了损益分歧点再扩大销售量才谈得上获得利润,如图5-1所示。

img189

图5-1 损益分歧点分析图例

进行损益分歧点分析的基础在于把企业全部生产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又称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绘制盈亏平衡图,找出损益分歧点。

二、相关成本的概念

(一)企业生产总成本

img190

图5-2 企业生产总成本图

企业生产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总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产量

C=F+Vx

(二)成本习性(成本性态)

成本习性是成本总额对业务量(即产量或销售量)总数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这种关系有助于实行最优化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争取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按照成本习性可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1.变动成本。就是成本总额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同步增减变动的成本。如企业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费、计件工资、自然损耗、废品损失、推销员佣金、包装材料、外来加工费、专项费用等。必须注意:变动成本是就成本总额而言的,至于单位产品中的变动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则是不变的。变动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总变动总成本(Vx)=单位变动成本(V)×产品产量(x)

2.固定成本。就是在特定的经营规模和时间内,成本总额不随产品产量增减而增减变动的支出相对固定的成本或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保险费、折旧费、房屋租金、广告费、文具用品费、差旅费、劳保费、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办公费、企业管理费、车间经费、计时工资等。固定成本具有相对稳定性,通常又可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种。

(1)约束性固定成本。这是通过管理者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它是企业经营业务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是维持整个企业生产能力的成本,具有很大程度的约束性,即使业务经营中断,该种成本仍将保持不变,故又称为能量成本或经营能力成本。如折旧费、保险费、租赁费、管理人员工资等。企业生产能力一经形成,短期内很难改变,这类费用也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想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有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产量入手。

(2)酌量性固定成本。这是通过管理者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又称自定性或选择性固定成本。这种成本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广告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人员培训费等。这些费用开支对企业的经营肯定会有好处,可以扩大销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但其支出数额的多寡并非绝对不可改变。要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只能从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消灭浪费、减少其绝对额入手。

必须注意: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就成本总额而言的,但若就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而言,它与业务量的增减成反比例关系,产量越高,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越低。

3.混合成本。要进行盈亏临界点的分析,就必须把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生产成本中“纯粹”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很少的,有些费用虽然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动,但二者并不成正比例关系。因此,不能把这类费用简单的归入到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中,通常称之为中性成本或混合成本。中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变化形式:

(1)半变动成本。此类成本通常有个基数,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但在这个基数上面,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就相应地成比例增加,这部分就相当于变动成本。总起来说,它的总成本是随着业务量增减而有所变动,但不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例如,电费、水费、煤气费、电话费、蒸汽费等,这些供应单位开来的账单通常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数,不管企业本月份是否使用都必须支付,属于固定成本性质;另一部分则根据耗用量的多少乘上单价计算,属于变动成本性质,因而它们都属于半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此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是固定的,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时,其发生额就会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其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西方企业的运货员、检验员、化验员的工资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费等都属于这种性质。如某药厂的案例:

img191

图5-3 半变动成本习惯模型

表5-1 某药厂产量与工资关系表

img192

这类成本的习性模型呈阶梯状,故又称阶梯式变动成本,如图5-4所示。

(3)延期变动成本。在正常工作量或业务量(工作时间每天7~8小时)内,这种费用是固定不变的,但当工作时量超过正常水准,则需根据超工作量的多少成比例地支付额外费用。其成本习性为如图5-5所示。

img193

图5-4 半固定成本习性模型

img194

图5-5 延期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