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停滞时期

中国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停滞时期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多数研究中国现代审计发展过程的学者,对1949~1982年之间的审计总是一笔带过,因为这段时期确实取消了审计监督机构,取消稽查制度,而国内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监督则由财政、税务、银行进行一般性质的经济监督,所以经济监督无论是实践活动或是理论研究均无从谈起。

四、中国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停滞时期

1949年是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转折点。然而,由于共产党人要在一穷二白、地域广阔、民族复杂、文化差异的中华大地上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体制,摸索前进是建国初期最明显的特征。原本可以依赖的经验有两样,但不是被摒弃,就是被迫放弃。一是民国时期的各行业的经济理论和经验,由于过高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热情而抛弃了前人的经验;二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治理经验,由于中苏关系的僵化而被迫放弃。因此,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经济建设者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在“四不像”的经济体制束缚下,支撑着这个令全世界瞩目而又担心的国度,让它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直到又一个伟人——邓小平再度出山。这段历史是一段经历痛苦、举步艰难的历史,同时又是让人回味的历史。经济、社会、政治、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段历史时期都经历了振奋、疯狂、茫然、清晰,然后走向回归。

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跟其他经济管理一样,在这段历史时期也经历过建立、取消、合并最后被财政监督所代替,而财政监察机构则多次被撤销、恢复、再撤销。因此,1948~1982年这段时期属于审计理论与实践都处于停滞的时期,而这段时期审计监督思想只能从财政监督中可以领略一二。大多数研究中国现代审计发展过程的学者,对1949~1982年之间的审计总是一笔带过,因为这段时期确实取消了审计监督机构,取消稽查制度,而国内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监督则由财政、税务、银行进行一般性质的经济监督,所以经济监督无论是实践活动或是理论研究均无从谈起。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确定了要设置审计机关和实施审计监督,才迎来了审计实践和审计研究的春天。所以,这一时期的审计活动与理论思想研究都处于停滞状态。作为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讲,也不能少了这段时期的审计活动及审计思想研究,而且经过对这一时期的探索,本书认为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的经济监督活动也在一定情况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监督思想,并且根据政治与经济发展变化的时期,本书将这一时期的财政监督思想分三个时期来研究。第一是解放初期,即从1949~1956年,监督活动与制度比较健全时期。第二是1956~1976年经历了政治上的动荡起伏,经济上的大幅滑坡乃至崩溃,经济监督不再存在的时期。第三是1977~1982年期间,经济监督思想重新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