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国家就业理论的发展

西方国家就业理论的发展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滞胀”现象引发了对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批判。可见,结构性失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的一种失业现象。新凯恩斯主义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解释了工资黏性和失业问题,代表了西方失业理论的最新发展。这种非自愿失业是由内部人控制而引起的。

5.2 西方国家就业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同时并存的现象,包括凯恩斯在内的所有失业理论都难以解释的这种现象,于是新古典派经济学家和新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就业理论。

5.2.1 结构性失业理论

“滞胀”现象引发了对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批判。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表明:工人对生产的供给和生产对工人的需求之间不协调。如果对一种劳动的需求上升了,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下降了,而劳动的供给又未能及时做出调整,这种失业此时就可能发生。可见,结构性失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的一种失业现象。新古典综合派为解决结构性失业而提出的对策是:①发展职业介绍所,改进劳动市场服务。如劳动市场可通过提供充分及时的就业信息使企业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人,使工人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职业。通过提供适用的技术培训能帮助更多的失业者和非熟练劳动者填补职位空缺。②取消政府障碍,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如改进失业保险制度、帮助劳动者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解决劳动力流动的困难和制度障碍等。③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如政府可设法提供大量公共服务就业机会等。

5.2.2 人口增长失业理论

这种理论的典型代表是新老马尔萨斯主义者。他们认为,工人失业的原因在于人口过多。由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资本积累的速度,超过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工人的失业。所以,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节制生育、抑制人口的过速增长。

人口增长失业论者把人口增长过快视为引起失业的唯一原因,无视其他因素对失业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是不全面的,实践中也不利于综合治理失业。

5.2.3 工资黏性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解释了工资黏性和失业问题,代表了西方失业理论的最新发展。这一理论以独辟蹊径的研究方法复兴原有凯恩斯主义关于非市场出清的基本信条,一方面又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假设,力图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理论构筑微观基础,发展和完善了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着重研究了各类市场,其中对劳动力市场作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从多方面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黏性,并由此来证明劳动力市场失业发生的必然性,从而进一步强调政府干预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黏性和实际工资黏性两方面。工资黏性是指工资不能随需求的变动而迅速进行调整,工资上升比较容易而下降则比较困难。工资黏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的,如在美国的一些行业中,通常实行3年期合同,名义工资在合同中已事先商定,不会因经济周期的衰退或通货膨胀的变化及时得到调整。同时,在整个经济中,所有的合同不可能在同一时期结束,因此,在任何时间都有一部分合同有待重新商谈,因而工资的调整一定是缓慢的,即工资并不因失业的存在而迅速降低。实际工资黏性论则进一步认为,造成失业的更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工资黏性。其中的隐含合同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协议。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素质和积极性,增加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减少怠工。

新凯恩斯主义者针对工资黏性导致失业问题加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①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因为求职者在劳动市场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政府的就业政策应考虑降低劳动力的周转成本,以削减在职者确定工资的权利。同时提高求职者的潜在边际产品价值,以减少雇用和解雇劳动力的成本,具体措施有:对求职者实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雇主采纳与生产率相关的工资契约;改变失业福利体系,鼓励失业者寻找工作;降低新企业的进入壁垒。②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具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新凯恩斯主义的失业理论在微观经济的基础上,说明了劳动市场失效和失业的原因,较好地解释了欧洲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工资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理论。

5.2.4 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最先由林德贝克和斯诺尔提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大量失业者愿意在现行实际工资水平之下就业,却仍然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内部就业不足的厂商并不降低实际工资来雇用更多的工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把已经就业的工人称为“内部人”,把劳动市场上的失业者称为“外部人”。内部人和外部人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内部人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对厂商来讲,用失业工人替换在业工人是要花费成本的:雇主解除合同需要给内部人支付寻找成本,招聘、考核、选择、培训成本,要想使外部人与内部人一样获得“在干中学”所积累的技能和知识,还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等等。另外,从内部人的态度来讲,厂商用失业工人代替在业工人会引起内部人的强烈不满,内部人之间会团结起来在生产过程中互相帮助,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同时采取歧视行为,损害与新进入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丧失或减低对工作的兴趣,降低外部人的劳动效率,从而迫使雇主对外部人支付的工资远远低于他们的工资水平。

由于雇主对雇用外部人后内部人可能产生的敌视态度和后果会形成预期,因而他们如果要雇用外部人,事先就会对外部人提出不同于内部人的低工资。可见,由于内部人可以利用已经就业的优势及在岗位上通过在“干中学”积累的技能和知识,与外部人不是处在同等的竞争地位上,他们可以与雇主进行讨价还价,并使那些愿意接受比内部人更低工资水平的外部人不能就业,从而产生非自愿失业。这种非自愿失业是由内部人控制而引起的。如果考虑到工会的作用,则非自愿失业不仅会持续存在,而且还可能加剧。这是因为,工会组织的主体是由在业工人即内部人构成的,而在业工人与失业工人相比在数量上总是占多数,因而工会对在业工人利益的关注程度要远远强于对失业工人利益的关注程度。当工会代表已经就业的内部人与雇主就工资水平进行谈判时,只代表内部人的利益而不会考虑外部人的利益。当不利的外部经济冲击发生之后,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厂商会解雇工人,使失业率上升。但同时,工会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如增加雇用和雇用成本、增加排斥行为、提高内部者的交易能力、罢工和怠工等,帮助在业者提高工资,厂商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往往选择接受工会的条件,结果是使工资水平上升,厂商雇用工人的能力下降,失业增加。

5.2.5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取决于企业所支付的实际工资,工资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劳动生产率就越低。企业之所以不降低工资是担心这样做会损害劳动生产率。高工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高工资提高了因怠工偷懒而被解雇的机会成本,因而可以避免怠工偷懒行为,提高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高工资提高了工人“跳槽”的机会成本,从而可以减少工人经常转换工种的行为,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三是高工资可以吸引能力较强、技术熟练的工人;四是高工资使工人感受到公正待遇,可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当所有厂商都采用高工资来保持劳动生产率时,平均工资就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市场不能出清,出现非自愿性失业。

效率工资理论可以用来说明实际工资黏性、同质工人的工资差异,以及不同群体间歧视工资的存在。根据效率工资理论,之所以存在实际工资黏性,是因为供给的波动会改变劳动的边际产量,厂商为了保持劳动生产率,首先改变的是雇员数量而不是实际工资,从而使实际工资出现黏性。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尽管工人是同质的,但工资和努力的联系在不同的企业里是不同的,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效率工资,因而同质工人有不同的工资。如果工作职位存在配给,厂商就可以在无成本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来实行工资歧视。当厂商有代价地实行工资歧视时,厂商主要考虑的是效率工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关系在各个群体中常常是不同的,每一群体的工人相对于其单位效率的劳动成本来说都有自己的效率工资。如果这些劳动力的成本不同,厂商会首先雇用最低成本群体中的工人。这样,任何存在的失业就被限制在单位效率成本较高的群体中,当需求波动时,这些群体中工人的就业状况最容易恶化。

5.2.6 交错调整工资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短期内无论是通过合同机制还是理性预期机制来稳定工资水平,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交错调整工资是指劳资双方通过雇用合同调整工资,经济中所有的工资合同不是同步的,它们的签订时间与到期时间是错开的,因而工资不能同时调整。交错调整工资使总工资水平具有惯性,而总工资的惯性又会影响产出和就业,使工资的稳定性和产出的稳定性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总工资水平越稳定,产出和就业就越不稳定;反之,总工资水平越不稳定,产出和就业就越稳定。总工资水平越稳定,名义工资黏性越大。合同机制有助于总工资稳定,从而使工资水平出现黏性。可见,当国家力图稳定工资水平或理性预期要求工资稳定时,必然要求货币政策与总工资的增加相适应,结果出现通货膨胀。同时,超额需求的剧烈波动会使产出下降,对劳动力的引致需求减少,失业增加,以致出现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现象。

5.2.7 职业搜寻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劳动者来到劳动力市场上时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职位空缺能够让他就业,因此为了找到适合于他的职业,他可能会离开初始的工作岗位去不断地寻找工作,搜寻时间越长,他所获得的信息就越充分,找到满意工作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失业可能就是这种个体理性行为的一种后果。自愿性失业和职业搜寻理论确实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失业现象,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说明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为什么会存在大规模的失业。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的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同时并存的现象,原有的就业理论已不能完全解释出现的新问题,于是新古典派经济学家和新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就业理论。这些就业理论在分析失业原因的问题时,避开了原有就业理论主要从宏观角度,比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分析,而是从更贴近于劳动力自身和与劳动力更相关的工资、职业搜寻等微观方面来进行,为就业问题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