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司战略布局要现金流支撑

公司战略布局要现金流支撑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科学地协调与权衡这些因素。“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最近10年以来被广泛提及的一个理财目标,许多人认为,这一理财目标的提法与兼顾相关者利益的理念正好相合。“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两种提法,虽然用词不同,但其内含是完全相同的。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概念已经成为现代理财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它的理解与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1958年MM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企业价值理论的基础。从理财学研究的角度讲,进行各种深入的理财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便是明了企业价值的性质。事实上,企业管理当局与投资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企业价值。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持续经营状态下的企业价值。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所谓价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随着折现技术在资本预算中的应用,财务学家们也接受了关于价值的这一定义。具体言之,企业价值就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一定义意味着:

1.从财务意义上来讲,企业是由不同的收益索偿权持有人构成的,如普通股股东、债权人等。因此,企业未来现金流可以细分为收益索偿权持有人的未来现金流量之和,尽管不同的持有人获得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是各不相同的。从本质上讲,企业价值就是属于其投资者——股权投资者与债券投资者的财富

2.企业价值是企业在其未来经营期间内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的函数。简而言之,未来经营期间内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价值越大;现金流量越少,企业价值越小。与销售额、利润额等表明企业绩效的会计数据相比,现金流量具有所指明确、计量单一的特征。因为销售额、利润额等是以权责发生制与历史成本制度为基础确认和计量的,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表明企业可支配资源的真实增加,它们的性质不符合财务决策对目标函数的要求。对于理财人员而言,现金流量是至关重要的。

3.除了现金流量以外,影响企业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折现率。这一折现率的高低,取决于各收益索偿权持有人投资于企业而提出的报酬率要求,如股权资本要求报酬率、债权资本要求报酬率。它们在实质上是由企业投资决策所承担的风险大小而决定的。企业的投资风险越大,折现率越高;投资风险越小,折现率越低。

“企业价值就是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一定义表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复合性和实在性的企业目标函数。所谓前瞻性,是指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是着眼于未来时期的财富生成与分配的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这种前瞻性一方面延续了企业截止到目前所拥有的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切特征,同时,或者更重要的是,也隐含着企业管理当局对于未来发展的控制实力。这种控制实力越雄厚,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谓复合性,是指企业价值概念涵盖了一些极其重要的概念,比如现金流量、风险、可持续发展等。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科学地协调与权衡这些因素。例如,如果不顾及风险程度,单纯地追求现金流量的最大,势必会带来一些极其严重的问题,其结果不仅无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折现率过高会降低企业价值),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企业的破产倒闭。所谓实在性,是指企业价值对于企业的各类投资者而言,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量,而不是观念上的什么东西。而现金流量的变化代表着实际的、可控制财富的变化。

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意味着:

1.在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中,关注现金流量,通过科学的管理行为,力争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可持续发展。“现金流量至高无上”(Cash Flow is King)这一提法充分反映了西方企业界对于现金流量重要性的认识。对于理财人员而言,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金流入必须大于现金流出。

2.加强风险管理,将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纳入可控制范围之内。这里的可控制范围是指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可以获得足够的风险补偿,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如何权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是理财人员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所必须慎重对待、科学解决的问题。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任何经营都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回避风险或盲目地承担高风险都不是科学的管理经营的途径。

3.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无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最近10年以来被广泛提及的一个理财目标,许多人认为,这一理财目标的提法与兼顾相关者利益的理念正好相合。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上的错误,必须予以纠正。

“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念与1958年MM理论中关于企业价值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学术界很快地接受了MM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理论,但在现实的公司理财中,人们仍然着眼于股票市场,着眼于股东的实际市场所得来评判公司理财的效果。随着理财观念的不断进步和升华,人们对资本成本、现金流量、企业价值等概念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与现代财务理论的契合也越来越密切。无论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还是“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VBM),或者是“经济附加值”(EVA)、“市场附加值”(MVA)等观念和方法的提出和运用,都可以看做是MM理论在现实管理工作中的贯彻实施。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两种提法,虽然用词不同,但其内含是完全相同的。财务理论中所谓的“馅饼理论”,是把企业看成一个馅饼,这个馅饼的大小就是企业价值。而有权力分享这一馅饼的只有两类人:一类在前,即受到法律保护的债权人投资者;另一类在后,即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者即股东。由于债权人的报酬是既定的,因此,馅饼做得越大,企业价值越大,股东的财富也就越大。

无论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都是基于资本成本的理财目标,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相通的。

必须强调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其说是一种理财目标,远不如说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即所谓的“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理财人员关注于未来时期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创造,关注于现金流量的风险的控制,以图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确保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的顺利实现。

价值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于股东财富的追求;而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的理念基础是资本成本,技术基础就是价值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