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扩张性货币政策应当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

扩张性货币政策应当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这样的力度执行货币政策,今年的贷款增长规模有可能在9万亿元之内打住。作为相机决策的短期政策,货币政策需要有充分的灵活性。综上所述,货币政策2月以来适度趋紧是正确决定。出于保增长的需要,货币政策在未来12个月之内需要适度放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从大方向来说,用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避免停滞的必由之路。

扩张性货币政策应当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1]

从前五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贷款和各层次货币供应等数据来看,经济刺激政策力度2月开始明显减弱。首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同比增速在2009年6~11月一直高达32%~34%,从今年2月起降低到了25%~27%。其次,从今年2月开始,银行贷款规模也按月受到了控制,降低到了6000~8000亿元的范围内。特别是在一季度末,新增贷款规模不仅没有出现冲刺现象,反而压低到6000亿元以下,显示货币政策的方向性变化。

按照这样的力度执行货币政策,今年的贷款增长规模有可能在9万亿元之内打住。这个结果仍然超过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但是广义货币M2增长17%左右的目标有可能刚好达到。作为相机决策的短期政策,货币政策需要有充分的灵活性。年初制订的目标可以参考,但不能按部就班地执行。

目前,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一个短暂的“高增长、低通胀”时期,正在向“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靠近。即使CPI如多数分析师的预期般在7~8月达到峰值,也不太可能快速降低。短期增加的通胀压力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缓慢释放,垄断行业改革滞后将使这些行业的价格长期高涨。另一方面,积极的政策目标(崛起)和消极的政策目标(稳定)都要求中国政府继续保增长。虽然“保8”已经没有必要,但是出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策略考虑,政府即使现在就放弃“保8”,也还是会在五年内“保7”、十年内“保6”。

实际上,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客观上就能起到保增长的效果。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提供的数据:西部地区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1.5%,综合交通设施总里程却仅占全国的1/3,运输网络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全国未通公路的乡镇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也就是说,基础设施投资在西部地区还有巨大空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7月5~6日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有可能促进这一进程。果真如此,西部诸多省份必定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方面放松约束,也需要商业银行提供额外的贷款支持,因此货币政策不能比现在的状态更紧。

不过,如果西部大开发只是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或者只是把东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扩展到中西部地区,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无所作为,那么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能在短期发挥作用,不能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西部大开发即使不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会增加国内外环境容量的压力,因此不可持续。一方面,西部广大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能支撑制造业大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也难以容纳另外半个中国也走上出口导向型道路。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2月以来适度趋紧是正确决定。出于保增长的需要,货币政策在未来12个月之内需要适度放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在现行出口导向的增长方式中,人为放纵贷款增长犹如饮鸩止渴,后果相当严重。如果政府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造就出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用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满足这些新兴产业的增长丝毫也不为过。从大方向来说,用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避免停滞的必由之路。

【注释】

[1]2010年7月13日发表于中国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