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靠改革保长期增长,用升值控通胀预期

靠改革保长期增长,用升值控通胀预期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居民消费价格环比7月由下降转为持平,8、9月分别上涨0.5%和0.4%。货币供应量的超高水平增长是价格指数上涨的重要推手。这个迹象显示中国正在遭受又一次廉价美元的冲击。控制升值预期的最有效方式是早而快地升值。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胀预期,显示包括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已经准备作出调整。为应对此局面,中国采取了多种手段。

靠改革保长期增长,用升值控通胀预期[1]

国家统计局22日公布的经济数据中,三季度增长率8.9%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从年度“保8”的角度评价,这个增长速度已经足够高。只要四季度同样实现8.9%的同比增长率,今年的年度GDP增长率就能够实现8%。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短期惯性和去年四季度的逆向翘尾因素,今年四季度的增长率应该会显著高于8.9%。因此可以断定:中国经济短期内的增长速度已经不成问题。

然而这样的经济增长能够持续多久,仍然是一个问题。今年前三季度,在进出口总额下降20.9%、顺差比去年同期减少445亿美元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GDP)仍然能够实现7.7%的正增长,关键的拉动力量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33.4%,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52.6%的增长率(不包括电力)。其中,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功不可没。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恐怕难以支撑太久。

在内需当中,消费能否接替投资,民间投资是否能够接替政府投资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是事关中国经济增长能否长期持续的关键问题。如果不重新启动市场取向的改革,上述两个替代将很难完成。经济刺激计划造就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创造了机会。如果还不及时启动改革,等于白白浪费了这个高价买来的机会。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截至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环比连续六个月上涨,其中9月环比上涨0.6%。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7月由下降转为持平,8、9月分别上涨0.5%和0.4%。如果按照其他国家的方法、将月环比数据折年率计算,那么CPI已经达到了3.3%,PPI更高达5%。

货币供应量的超高水平增长是价格指数上涨的重要推手。已经超过29%的狭义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1和M2)很难再用“适度宽松”来形容。造成货币供应量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有二:其一是去年底以来的银行信贷“井喷”,从三季度开始已经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控制;其二是加速增长的外汇占款,它将逐渐替代银行信贷,成为货币供应量增长的主要推手。

在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减少445亿美元的今年前九个月当中,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去年同期(主要是二、三季度)。这个迹象显示中国正在遭受又一次廉价美元的冲击。海外人民币无交割远期(NDF)市场上的价格显示:市场预期人民币在12个月内将升值2.7%。这足以吸引海外热钱投机人民币以及升值完成之前中国国内地产和资本市场上必将演绎的本币升值行情。

控制升值预期的最有效方式是早而快地升值。这也有助于预防泡沫形成,控制国内的物价水平,因此是人民银行在控制好信贷总量之后应该尽快采取的最重要行动。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胀预期,显示包括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已经准备作出调整。

后记:据《中国证券报》2011年1月26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撰文指出,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的出台加速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大量资金涌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本币升值、资产价格上涨及通胀水平提高的压力

为应对,中国已采取加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综合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等价格和数量型工具,但这些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窄。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是应对美QE2的关键。为应对此局面,中国采取了多种手段。一是发挥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二是综合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等数量型对冲工具,抑制流动性过剩。2010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已连续七次提高。自2003年4月开始发行央行票据算起,大规模对冲操作已持续八年。截至2010年9月末,对冲率[(存款准备金余额+央行票据余额)/外汇占款余额]约80%。三是加强外汇管理,坚决打击“热钱”流入。2010年11月初,外汇局启动跨境资金异常流入应急预案,加强对银行综合结售汇头寸管理,严格出口收结汇和银行短期外债管理,强化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结汇管理,严格依法加大对违规银行的处罚。

易纲称,这些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发挥作用空间越来越窄。比如提高利率在抑制通胀的同时,也吸引了“热钱”的流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历史高点;资本管制的方法短期虽然有效,但长期实行效果会减弱,而且容易影响正常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要有效应对当前的不利局面,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刻不容缓。

【注释】

[1]2009年10月23日发表于中国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