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保”早就成定局

年“保”早就成定局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对于防止中国版的次债危机十分必要。从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商高度负债经营。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贡献了高达10个百分点。当经济刺激计划终止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一个显著的下降。预计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完成之后,中国政府还会继续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2010年“保8”早就成定局[1]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实现了预料中的高增长、低通胀。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9%,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升2.2%。这一数字基本符合此前的预期。按照预期,中国经济2010年的增长速度将前高后低,但降低的速度比较缓和,全年“保8”没有难度。

在一季度的其他经济数据当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在货币政策趋于收缩的情况下出现的。与2009年一季度商业银行贷款一再“井喷”相比,2010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已经趋于收缩。一季度末,广义货币量(M2)余额65.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狭义货币量(M1)余额22.9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尽管两个层面上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仍然处于高位,但相比上季度末,已经分别回落了5.2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

银行监管部门的贷款进度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均匀放贷,2010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仅略高于全年计划7.5万亿元的1/3。与之相比,2009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4.58万亿元,接近全年人民币贷款增量9.59万亿元的一半。如果商业银行的年度放款总量目标不变,下半年将相对增加放款速度,因此下半年的流动性不会趋紧。这样的贷款进度安排有利于避免资产价格上半年大起、下半年大落。

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对于防止中国版的次债危机十分必要。从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商高度负债经营。在其总额为16250亿元资金来源当中,来自商业银行的开发商贷款3674亿元、个人按揭贷款2193亿元,还有3749亿元定金和预收款。仅此三项合计,占开发商全部资金来源的60%。考虑到开发商还会有其他类型的负债,其真实负债率还要更高。一旦市场上的流动性趋紧,个别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房地产行业就有可能发生与美国次债危机类似的事情。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进出口的快速恢复和3月出现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1%,涨幅比2009年四季度提高34.9个百分点,恢复速度略好于预期。特别是3月上旬经常项目出现了80多亿美元的逆差。但是,经常项目的逆差在3月中下旬没有扩大,以至于3月全月逆差72.4亿美元。因此,短暂的贸易逆差并不意味随着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已经改变,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收支压力只是暂时缓解。

3月的贸易逆差是在进出口迅速恢复的背景中出现的,是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结果。进口的快速增长不可能是消费习惯迅速改变、消费品进口跳跃式增长造成的。逆差只可能来源于进口价格上涨和加工贸易部门存货增加。进口价格上涨将推动国内物价上涨,加工贸易部门存货增加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的出口交货将会有一个迅速的增长,中国的经常项目收支经历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就有可能恢复到一个高额的顺差。这样,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很快恢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还是会愈演愈烈。

第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贡献了高达10个百分点。显示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还在延续。实际上,中国经济当前的高增长严重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从宏观层面上讲,高度依赖高投资增长的高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当经济刺激计划终止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一个显著的下降。

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建立之前,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然而中国在出口导向型增长道路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在中国经济成功实现发展模式转变、走上新的增长道路之前,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是保增长的唯一手段。预计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完成之后,中国政府还会继续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而这正是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走过的道路。这条道路上危机四伏。如果中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即使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也会像当年的日本一样,走到政府债台高筑、资产泡沫膨胀的地步。

宏观经济政策应当从长计议。如果只看中国经济2010年的走势的话,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宏观经济政策是短期政策,不是短视政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微观层面上不发生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空间将越来越狭窄,直到成为不可完成的任务。因此,下更大的决心加大改革力度、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尽快走上新的增长道路,是中国保持长治久安的唯一道路,千万不要坐失良机。

【注释】

[1]2010年4月19日发表于《明报》;2010年4月22日发表于《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