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数量论发展演变阶段的划分

货币数量论发展演变阶段的划分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货币数量论的理论介绍,在货币数量论发展演变的阶段划分上,目前理论界大体上是一种比较粗糙的“二分法”,划分不够明确、口径很不统一,阶段名称的术语表达也比较混乱。目前在货币数量论的发展演变上,这样一种口径不一的、大体上“二分法”的划分方法,与当前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关于西方主流派经济理论发展演变的基本阶段划分,实际上也是不能吻合的。

第一节 货币数量论发展演变阶段的划分

一、“二分法”有失严谨与规范

关于货币数量论的理论介绍,在货币数量论发展演变的阶段划分上,目前理论界大体上是一种比较粗糙的“二分法”,划分不够明确、口径很不统一,阶段名称的术语表达也比较混乱。这里仅以最为严格与正式的大学教学用书来做一大概的简单列举:

有划分为传统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如胡代光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一书中的划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实际上该书中在运用“传统货币数量论”这一表达术语的同时,还穿插使用了“旧的货币数量论”、“简单货币数量论”这些替代性的、不完全统一的表达术语;有划分为早期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如吴奎罡、龚基云著《简明原意的西方经济学》一书中的划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有划分为传统货币数量论与新货币数量论的,如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一书中的划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有划分为近代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如周升业、曾康霖主编《货币银行学》一书中的划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有划分为传统货币数量论与新货币数量论(或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论、名义国民收入的货币理论)的,如方福前著《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一书中的划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从上述这些列举的情况来看,这种划分及表述上的不一致未免有失严谨与规范。尽管有些阶段名称的归纳表述,如“新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论”、“名义国民收入的货币理论”,似乎是尽可能地尊重原始文献的意思表达方式,但这种表达方式未必适合于对一种学说发展史从纵向的发展演变脉络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比较与归纳研究。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货币数量论的发展演变实际上也是必然地、完全地从属于西方主流派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的,二者在发展演变脉络上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目前在货币数量论的发展演变上,这样一种口径不一的、大体上“二分法”的划分方法,与当前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关于西方主流派经济理论发展演变的基本阶段划分,实际上也是不能吻合的。

二、坚持“三分法”

基于上述两点,关于货币数量论发展演变的理论梳理,笔者认为,应当遵循学术理论界已经形成基本共识的、关于西方主流派经济理论发展演变的阶段划分方法,充分体现经济理论与经济史学相互之间的一致性、系统性,这样有助于真正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货币数量论的发展脉络,使我们对于货币数量论的理解,能够真正建立在系统经济理论的基础背景之上。为此,笔者主张,货币数量论的发展演变阶段应该坚持“三分法”的基本立场,即总体上可划分为古典货币数量说(论)、新古典货币数量论(1)与现代货币数量论三个阶段。

在这里,关于“古典”、“新古典”与“现代”的历史时期划分,遵循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科书中通常的划分方法,即古典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新古典是指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现代是指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出现之后的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