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与中断

民国时期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与中断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中国的“买青卖青”就是具备某些期货交易特征的商业活动。中国的期货交易不是在这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国外期货市场的刺激而产生的。中国期货市场诞生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之后。按照是否开展期货交易,近代中国资本市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20—1937的期货交易起步与发展阶段和1937—1949年抗战期间及抗战结束后证券投机阶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与中断

旧中国的“买青卖青”就是具备某些期货交易特征的商业活动。在封建社会,出于某种原因,农民把还长在田里的粮食在收获前按一定的价格提前卖出去,商人预买为“买青”,农民预卖为“卖青”。作者无从考证买青卖青诞生的确切时间,但从买青是为了获得价格差价的动机推测,应该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之后。据传,清朝前期,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先祖曾经在包头从事这种投机买卖。当然,分散这种交易是在个人之间进行的,不具备期货市场集中交易的特点;而且,也没有组织交易的交易所的存在,没有严格的结算担保等现代期货交易制度。中国的期货交易不是在这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国外期货市场的刺激而产生的。

中国期货市场诞生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之后。按照是否开展期货交易,近代中国资本市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20—1937的期货交易起步与发展阶段和1937—1949年抗战期间及抗战结束后证券投机阶段。总的来说,在抗战爆发前的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均兼有现货交易、期货(定期)交易两项业务,但均以期货业务为主,且证券市场表现为“财政市场”,以政府公债为主要交易品种,股票交易微不足道;在全面抗战爆发、汪伪政权时期及抗战胜利后,唯一保留的上海证券市场以股份公司股票为主要交易品种,公债交易居于极为次要地位,而从交易形式上来看,各品种的交易都只进行现货交易,虽然在1946年11月—1948年4月间开展了股票的“递延交割”业务,其形式类似于期货交易,但严格意义上的、有组织的期货交易已经消失。抗战前以国债交易为主转变为抗战后以股票交易为主的原因,不外抗战前,政府财政收不抵支,不得不发行公债,而政府债券尚有信誉;而抗战后,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公债信誉尽失,而市场投资以股票为主要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