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无形资产的审计监管

企业无形资产的审计监管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要制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企业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行为。制度要根据无形资产的机密程度,明确规定不同保密级别无形资产的披露范围和披露内容的限制。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披露,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管理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信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披露。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会受到单位负责人的委托,针对某一与无形资产管理有关的事项进行审计。

四、企业无形资产的审计监管

(一)企业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需要通过财务报告向利益相关者予以披露。从理论上讲,企业的无形资产信息应该全面、充分地予以披露,使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价值有正确的判断,这种披露不但要通过财务报表披露无形资产信息,还要通过表外信息披露更多的相关信息。但是,无形资产作为企业具有战略价值的重要资产,一部分信息可以披露,如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等,有一部分信息如企业的专有技术、作为战略储备的新产品等,具有高度的机密性,如果披露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不能或者只能在有限度的范围内才能披露。所以,企业对无形资产这种特殊资产的信息披露要实施严格的管理。

企业要制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企业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行为。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包括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层次、渠道、程序、违反信息披露制度的处罚措施等。

(1)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要分层次。制度要根据无形资产的机密程度,明确规定不同保密级别无形资产的披露范围和披露内容的限制。对于一般可公开的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可以向公众或利益相关者予以披露;对于需要有限保密的无形资产(如合作开发的专有技术、授权使用的专有技术、内部使用的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申请政府资助的研发项目等),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披露;对于处于绝密级别的无形资产(如企业作为战略储备的产品和技术、核心客户名单、科研规划等),只能限定在企业无形资产开发的决策者、参与者、使用者等核心人员知晓,不得向企业核心人员以外的任何人披露,包括企业的内部制度重要人员。

(2)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要分渠道。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披露,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管理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信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披露。财务信息中涉及无形资产信息由财务部门披露,企业宣传信息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信息由广告宣传部门披露,申请特别资助时涉及的无形资产信息由负责申请资助的部门披露。

(3)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程序。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一般程序是:由信息披露部门将需要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报告连同披露申请报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经过无形资产总监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可以正式披露。

(4)违反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行为的处罚。对于违反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的行为,要根据违规的性质及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对有关责任人可给予罚款、警告、严重警告、留厂察看、辞退、开除等经济或行政处罚,触犯法律的行为,可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二)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监督

无形资产审计是对企业有关无形资产经济活动和事项的审计认定,即审计人员客观地获取和评价证据,以确定无形资产认定符合既定标准的程度,并传达结果给利害关系人的一个系统过程,是企业对无形资产管理活动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环节。

1.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的组织

企业一般设有独立内部审计机构,企业的无形资产审计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执行。对于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重大无形资产审计项目,企业审计部门可以采取委托外部专业审计机构或中介机构单独审计或联合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的设置存在多种模式,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有五种模式,即设在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设在监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隶属于总经理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隶属于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各种模式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有利弊,企业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无形资产审计时应履行的职责有:

(1)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与无形资产有关的收支,以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2)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无形资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3)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中与无形资产有关的责任进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重大无形资产项目进行审计;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和风险管理进行评审;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无形资产经营效益进行审计;其他和无形资产有关事项的审计。

2.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的类别

企业无形资产审计包括财务审计、项目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交办审计。

(1)无形资产财务审计。无形资产财务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与无形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和评价活动,包括无形资产交易审计、无形资产会计系统审计、无形资产投入审计、无形资产取得审计、无形资产摊销审计、无形资产处置审计、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审计等内容。

(2)无形资产专项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的无形资产内部控制评审、重要无形资产合同审计、针对某项无形资产业务的专门审计,都属于无形资产专项审计的范畴。

(3)任期经济责任中的无形资产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或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在一定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或经营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任期经济责任中的无形资产审计就是在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在一般的审计范围中,增加对无形资产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在审计中,既要对与无形资产有关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也要对无形资产经营目标实现情况和有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另外,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总监或无形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所作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所有的审计内容都可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审计活动。

(4)其他交办的无形资产审计。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会受到单位负责人的委托,针对某一与无形资产管理有关的事项进行审计。这类审计通常是临时性审计,具体的审计内容要根据委托者的要求和委托审计事项本身的特点来确定。更多的情况下,是企业负责人接到举报后,要求针对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的审计。

3.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审计人员办理无形资产审计项目时,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要自始至终有步骤地通过若干阶段完成全部审计任务的过程。

当无形资产与其他有形资产一起作为审计对象时,审计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三个环节。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准备阶段也就是内部审计的规划阶段。这一阶段从确定审计项目开始,到制定出审计实施方案,向被审计者发出审计通知书为止。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有:选择项目审计计划、编制项目审计计划、制订审计实施方案等。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就是审计人员获取、审查和评估资料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划分为几个步骤:调查和测试、扩大测试和审计结果。审计终结阶段:审计终结阶段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将审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当无形资产作为一个独立审计项目接受审计时,无形资产审计程序由下列步骤组成。

(1)选择审计项目:内部审计机构确定审计项目,首先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同时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审计机构和单位高层根据掌握的信息,认为某些项目或部门或制度有可能存在重大问题,应优先考虑这些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审计对象。审计对象主动提出要求接受审计的情况,也应成为审计机构选择审计项目的考虑因素。

(2)委派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确定后,应根据项目需要委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指定审计组组长和主审人员,必要时,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审计组的工作。

(3)编制审计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针对某一审计项目进行的详细安排。审计方案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内容、方法、程序、执行人及执行日期、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其他有关的内容。编制无形资产审计方案时要考虑:被审计事项的工作目标及其控制的方法;被审计事项存在的重要风险、占有的资源、作用的机制以及风险潜在的影响如何被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被审计事项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是否适当和有效;对被审计事项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做出显著改善的可能性。

(4)发出审计通知:在审计进场之前,内部审计机构应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正式通知被审计单位做好准备,提供有关文件、会计凭证、账册和报表等资料,并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审计通知书的内容包括:审计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审计组组长和其他成员名单、对被审计对象接受审计、配合工作的要求。

(5)调查与核实无形资产状况:审计人员应该调查核实无形资产出资清单填列的内容与合同、协议、章程的规定是否一致;无形资产明细表或清单是否与会计记录一致;核实无形资产相关资料和状况,如各种证书、资料、手续,土地使用权的名称、地点、面积、用途、使用年限、使用权证书、平面位置图等;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权益及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等。

(6)收集相关资料并取证:审计证据应充分、有力、相关、有用,以便为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审计建议提供坚实的基础。收集审计证据要考虑不同类型证据的组合、与审计目标的相关性、风险因素、成本效益、重要性等因素。

(7)归纳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必须对取得的证明材料进行分析、鉴定、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客观的评价,并对其中的违纪问题依法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审计工作底稿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审核,形成审核记录,并据以修改审计工作底稿。

(8)提交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中包括审计结果、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编制审计报告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检查工作底稿、起草报告、讨论报告、修改与审定报告、发送报告。审计报告要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才能发出。

(9)审计文件归档:审计工作终结时,审计小组应将各种审计文件进行整理,建立审计文件档案,并妥善保管。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底稿,即可能进行的后续审计资料,以及相关资料也要及时归档,以便日后查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