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巴马式反击战

奥巴马式反击战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内战肆虐美国,奥巴马总统决心反击。总之,奥巴马似乎要带领美国人打赢金融内战,而且是用科技手段。奥巴马把金融内战引向第二阶段——金融内战反击战!奥巴马式反击目前正在新能源、新医保、华尔街三大攻坚战中全面展开。奥巴马政府致力推动的清洁能源法案剑指过去的资源和资源金融泡沫,必将决定未来数十年美国能源政策。这显然是分别代表金融内战的两方。奥巴马打出的第一枪瞄准的是昔日金融内战中趾高气扬的资

1.奥巴马新政如何重塑美国?

金融内战肆虐美国,奥巴马总统决心反击。他在“积聚力量重塑美国”的就职演说里发出了“反战”的信号,他说:“我们处于危机之中,……我们将回归实业,……我们将用新能源战胜资源国,……我们绝对不能继续肆意消耗世界的资源。……”

他的“美国式金融自救”,首先对过去金融、资源、实业三大领域的座次进行了大重排,让实业重回老大位置,重点是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即发挥智力和创新的革命性作用发展实业中的新实业。“奥巴马新政”的核心是:以实业发展特别是新实业发展为中心,限制资源泡沫,限制金融炒作。他的经济复苏计划五大内容全部指向实业特别是新实业,即启动二战后美国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节能、开展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学校硬件升级活动、改进医疗状况、普及宽带网。

奥巴马希望借助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数以百万计就业岗位,加大基建投入同时采取节能措施削减财政开支。他强调,新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促使公共建筑更节约能源,因为美国政府机构的建筑正在支付全世界最贵能源账单,从而直接制造着资源金融内战。反对金融内战,要从政府节能做起。

作为世界上最大科技国家,美国宽带普及率世界排名仅在第十五,令奥巴马无法接受。他计划投入巨资普及宽带并且从“娃娃抓起”,奥巴马说:“每个孩子应有机会上网,这是我们提高美国全球竞争力的手段。”

作为建筑节能和普及宽带的节点之一,奥巴马新政府将会展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校园设施现代化升级建设,他们将修好破损的学校设施,让它们更节能,并在教室中装新电脑。按照他的说法,要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就要送他们上21世纪的学校。

作为建筑节能和普及宽带的另一节点,奥巴马同时升级医院设施,确保医院建筑节能,确保彼此联网,确保全国每处医生办公室和医院都用上最先进技术。总之,奥巴马似乎要带领美国人打赢金融内战,而且是用科技手段。

2.奥巴马式“三枪反击战”:能源、医保、金融

奥巴马把金融内战引向第二阶段——金融内战反击战!奥巴马式反击目前正在新能源、新医保、华尔街三大攻坚战中全面展开。

奥巴马新政的核心是回归实业,特别是发展新实业,重点是新能源。奥巴马上台后不久即推出《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准备在3年内让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倍增,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进行新能源开发,并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到2015年新增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到2012年做到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美国发电总量的10%,到2025年占到25%,实现过去3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还将投资对白宫、全国各地的学校、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奥巴马政府致力推动的清洁能源法案剑指过去的资源和资源金融泡沫,必将决定未来数十年美国能源政策。奥巴马要动真格了。美国的金融内战可能会从过去资源和资源金融压倒实业和实业金融,过渡为实业和实业金融渐居上风。这是金融内战的第二阶段。

目前,在这项法案打击下,昔日铁板一块、一致对付实业和消费者的美国能源产业界开始分化。奥巴马政府致力推动的清洁能源法案规定,美国到2020年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由于新法案将深刻影响美国能源界的市场和利益格局,利益攸关方的明争暗斗正在白热化。

20091019日,《纽约时报》刊文介绍美国能源界的内战,称至少存在三个战场,即天然气企业vs石油企业、煤炭企业vs天然气企业、清洁能源电力企业vs传统电力企业。其中,投入资金最大的战斗发生在能源生产企业内部。追踪华盛顿政治资金流向的敏感问题中心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能源巨头砸下超过2亿美元重金用于游说国会议员,旨在维护旧的能源模式,反对新能源发展。

代表美国石油巨头出面应战的是美国石油业协会。该协会主张,新法案将削弱石油企业开采国内石油的意愿,从而导致油价上涨,他们的研究报告称,美国一旦推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美国零售汽油价格可能飙升至每加仑5美元,约相当于200910月中旬均价的两倍。这似乎击中了奥巴马的要害:发展清洁能源的直接目的正是抑制旧能源特别是石油的价格。

为减少不利于自己的清洁能源法案条款,美国天然气生产商发起一个名为美国天然气联盟的游说组织,在国会大肆拉拢议员。天然气产业还努力贬低煤炭业,称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在减排方面更清洁,应该得到政府扶持。显然,旧能源也要给自己批一件新能源的马甲了。

煤炭巨头的质疑直指新旧能源之争。一些煤炭巨头甚至质疑“气候变化是限排出发点”的科学性,称清洁能源法案根本就是个骗局,人类无法改变全球气候,无论资源金融泡沫多大,无论资源消耗多大,都不会改变。与煤炭巨头针锋相对,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企业希望政府出台联邦法令限排温室气体,从而推广可再生能源。据报道,知名核电企业美国埃克西隆公司不久前宣布退出美国商会,因为后者反对清洁能源法案。

总之,实施新能源反击战,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奥巴马打出的第一枪。

2010年初,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从2011年起,除国家安全、医疗和社会保障以外的政府开支将被冻结3年,但将继续在新能源、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增加投资,要求政府投资6亿美元促进消费者购买更加节能的车辆。

与此同时,美国人对新能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美国劳工部长希尔达·索利斯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来描述未来的新能源产业。挽救能源联盟主席查拉罕则表示,在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经济重建以及环境保护,是美国重获并且保持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的最佳途径,也是唯一的办法。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说,他的工作重点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而不是与OPEC打交道。

更重要的是,布什政府时期,为了资源和资源金融势力的利益,拒不签署《京都议定书》。选择绿色能源作为突破口的奥巴马政府则对《京都议定书》表现出积极态度。这显然是分别代表金融内战的两方。

奥巴马看重新能源产业,原因有三个:一是此次大危机是资源金融危机,发展新能源可以调整能源供应结构,既可以以此来应对金融危机,推进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有利于保证未来的能源安全;二是通过新能源等新型产业来增加就业岗位;三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贡献,毕竟资源金融危机同时就是全球气候危机。总之,奥巴马此举旨在开创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当然,成功与否是另一个问题。

奥巴马打出的第一枪瞄准的是昔日金融内战中趾高气扬的资源,第二枪瞄准的则是为趾高气扬的资源煽风点火的金融机构本身,首先对准的是医疗保险机构。

美国是世界保险业的一流强国。特别是二战之后,美国保险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在1975年之前,其保费收入一直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各项保险指标均居世界首位,这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医疗保险。统计显示,美国医疗保险费用通货膨胀率以比总体经济通货膨胀率高一倍的速度连年增长,给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制造这一枷锁的是美国保险行业的高达35%的利润率。医保机构显然是昔日美国金融内战的获利者。

目前美国有两套医保体系:一是老年保健医疗制度,主要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二是医疗辅助计划,主要针对是穷人阶层。奥巴马的设想是扩大现有的医疗辅助计划的覆盖范围,让所有的美国人都拥有一份基本的医疗保险,同时削减在老年保健医疗制度计划中的庞大支出。他服务的是美国近46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人。

这一招将在两个方面打击现有医疗保险机构。一是,他计划设立一个公私合营的不以盈利为主的保险机构,必然将挤出保险业的过多油水。二是,制定强制性及基本的联邦医疗保险计划,再通过对一部分穷人给予联邦补贴,加大医保覆盖面,大大缩小医保机构的利润空间。

更重要的是,奥巴马医疗计划将会扩大政府的权力和架构,对于新自由主义和极端保守主义者来说,“大政府”意味着过多的“管治”与“税收”,这也是金融机构不欢迎的。

20091224日清晨,在漫长而艰难的通宵会议后,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总统奥巴马支持的全面医疗改革法案。法案的核心是创建一个联邦监管的医疗保险市场,而政府将成立公共保险机构出售医疗保险。此举首次向几乎所有美国人提供医疗保险,是奥巴马的圣诞礼物,更是美国反金融内战的巨大胜利。

这以前,参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围绕医改方案持续谈判几个月;表决前,两派议员辩论24天。912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奥巴马发表关于医疗改革方案的演讲时,曾公开指责反对医改者利用“恐吓手法”阻挠改革。金融内战的火药味十足。

医改预期将向3000万现阶段买不起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提供保障。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是禁止保险机构对已经处于生病状态的投保人“拒保”或收取高额保险费。为帮助低收入群体获得医疗保险,美国联邦政府将提供补贴。若法案得以实施,在美国历史上,这是首次近乎全民普遍享受医疗保障。一贯对本国政坛“吝啬”的美国媒体,称参议院24日通过医疗改革法案为“里程碑”。医疗改革法案的通过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内战正在发生转折,积极的力量取得第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虽然只是开始。

早在17年前,也是在当政第一年,克林顿抛出的医改方案激发两党纷争、激变民意,导致共和党第二年赢得国会中期选举。从大的方面讲,克林顿时期正是美国金融业的鼎盛时期,作为金融巨头的保险机构怎会放弃自己的利益?那时金融内战的主动权掌握在金融机构手里,克林顿医改失败是必然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成为众矢之的,奥巴马取得阶段性胜利也是大势所趋。

当然,奥巴马医改第一枪必然有损一些金融集团的利益,分割其“奶酪”以保障弱势群体,自然也就不会一帆风顺。反金融内战远未胜利,医改方案争议必将长期存在。因此,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在投票表决前告诫说:“今天早晨不是(医改)进程的结束,而只是开始。”

201032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经过长时间辩论和投票,通过了最终版本的医疗改革法案。这标志着奥巴马的医改计划取得重大胜利。

从政治上看,奥巴马在中低收入阶层中的声望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民主党下半年的中期选举。毕竟,这是一个惠及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法案。从经济上看,新医改方案打击了金融财团的利益,直接扶持和壮大医疗消费和服务于医疗消费的实业。因此,这是奥巴马反金融内战的一个巨大胜利。

有人推算,再过510年,美国投入到医疗费用的预算,可能占到GDP30%。显然,这是要把医疗消费和服务于医疗消费的实业作为美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样做会拖累美国经济还是重振美国经济?人们拭目以待。

在新能源新医改之后,奥巴马的第三枪瞄准了华尔街。

200953日,《纽约时报》刊登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专访。奥巴马明确表示,新监管条例将限制美国金融业“涉足大规模风险”,金融业未来在美国经济中比重将下降。新条例将约束大规模的资金杠杆和冒险行为,在这一轮的经济衰退结束后,金融业在美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将有所不同。

此前的3月,奥巴马政府向国会建议全面改革金融业监管制度,包括由“单一机构”来监督所有主要的金融机构和付款体系。该建议包括广泛改革措施,涵盖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更复杂的衍生产品市场。财政部长盖特纳对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说:“我们需要加强对各金融领域的审慎监管。”他呼吁由单一监管机构“对大规模金融机构,以及关键的付款与结算体系和活动的系统性稳定,负起责任”。盖特纳说,改革金融业监管制度是必要的,因为当前的金融危机显示,现有制度连最基本的地方都失败了,也过于不稳定和脆弱。

新自由主义向来反对监管金融市场,而推崇让参与者决定他们要冒多少风险来取得回报。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监管计划,与新自由主义背道而驰,反而强调监管对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是至关重要的。

奥巴马向美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指明了新方向——离开华尔街,到实业中去!他说,一些过去习惯于在金融行业找工作的人,未来可能需要转到其他领域,例如工程领域。华尔街仍会是美国经济中一块重大、重要的部分,就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但不会成为美国经济的半壁江山。美国不想让每个有数学天分的大学毕业生都变成金融衍生品交易员。他指出,新条例将约束大规模的资金杠杆和冒险行为,防止美国未来再次出现严重金融危机。

虽然此次危机前的200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排在第二位的日本和高速发展的中国的3倍和4倍,但仅仅金融业就打下了“半壁江山”。现在,奥巴马政府要弱化这“半壁江山”,美国经济的未来在哪里呢?

种种迹象表明,回归实业是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的基调,实业必将重回老大地位。遥想当年,二战之后的那段光荣岁月,美国的实业和贸易是世界的“半壁江山”。而现在,连当年打下世界“半壁江山”的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面临破产危机,美国实业最大的那块——制造业的竞争力正迅速下滑至谷底。人们希望看到一个更具创造力,更具实业基础,更具责任感,从而更和平的美国。

2010416日,美国资本市场因美国证交会公布的一份指控而遭遇强震。美国证交会称,高盛集团及其一位高管涉嫌在一宗抵押债务债券组合交易中向投资者提供虚假陈述或对重要信息加以隐瞒,并从中渔利1500万美元。

通常来讲,美国证交会都会给受调查的公司以和解机会,但此次高盛遭遇的则是一次偷袭,一个“晴天霹雳”。虽然,白宫新闻发言人吉布斯表示,依照法律,美国证交会是一个独立机构,无需配合白宫工作,白宫事先没有接到任何执法诉讼通知。但是,人们还是有理由认为,这至少是和白宫取向一致的行动。或许,美国真的要对华尔街秋后算账,起诉高盛集团只是初步试水。或许,华盛顿和华尔街的对抗真正开始了。

3.奥巴马和赢?战赢?兵败?身败?

无论是打击资源和资源金融,还是打击医保机构,作为主持华盛顿的奥巴马的“对手”,这些资源金融大鳄和传统金融大鳄恐怕都集中在华尔街。我们不能不问,反过来,华尔街会对抗华盛顿吗?二者是否会血肉横飞?

华尔街是这一轮美国金融内战的发动者,搞得美国金融几乎破产,美国经济大步倒退,世界金融和经济深受牵连。奥巴马毫不犹疑地承认了这一点。上台伊始,他就对华尔街金融大鳄们发起火力十足的攻击,猛烈抨击华尔街高管的高薪和不负责任的金融哲学。

作为这一轮美国金融内战的个人胜利者,大批华尔街高管肆无忌惮地给自己发放动辄上亿美元的报酬,遭致许多批评。有的美国人甚至说,每隔100年我们必须把银行国有化,而目前或许正是这样的时刻。

华尔街是美国经济的代名词,华盛顿是美国政治的风向标。在这场金融内战中,最终是美国政治力量和资本实力的较量。华盛顿出招了,华尔街如何反击?会有多大的反击力度?

虽然,连布热津斯基也承认,当前巨大财富转向极少数人的这种现象在美国是史无前例的,那些赚了成亿美元的人应该做点什么,否则阶级之间的冲突将会增加,而如果人们失了业并真正受到了伤害,甚至有可能发生暴动。

奥巴马是聪明的。他一直在强调责任和牺牲精神,而且得到了积极响应。纽约州州长说:“我们的牺牲太少。我们应该改变目前的文化。”爱荷华州州长也说:“我们现在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我们必须接受现实和共同做出牺牲。”

总地来看,奥巴马面临四种可能的结局:或和赢、或战赢、或兵败、或身败,最惨的是兵败且身败,最好的是和赢,而且也必然是和赢,因为金融内战是一场从未有过的和平内战,将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理由如下:

第一,金融内战发生在实业和资源之间,二者关系是此消彼长,而不是你死我活。

第二,金融内战破坏环境,参战者只有一个国家,而且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国内外的资源金融贵族都不想毁了自己的家园。

第三,新实业新科技作为金融内战的积极力量主导了金融内战的和平性质,科技需要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科技的最大特征是共享性而非侵略性,科技逻辑完全不同于“蒸汽磨逻辑”。

当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乃至国际金融监管是全世界的一致行动,不过,各国监管的重点不同,路径也不一样。总地来看,一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一是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监管。奥巴马版美国金融监管的重点是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监管,同时兼管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监管的重点针对事,不会大规模地针对金融机构(虽然会处理部分机构),也不会大规模地针对人(虽然会处理部分人),这是金融内战将和平解决的政治原因。

2009617日,奥巴马公布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金融白皮书”。这份长达88页的方案从机构、市场、消费者保护和国际合作等一系列角度,重新建制美国金融监管系统,其中包括将美联储打造成为“系统风险监管者”、设立全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监管金融消费产品,对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实施监管等。奥巴马表示,上述调整将有利于改变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落后现状,并修补引发本次大规模金融危机的体系漏洞。

该计划最让人感兴趣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对美联储进行了几十年来最大的职权调整。过去,美联储主要是纸币的总量发行和价格调控机构。根据新的计划,美联储将被赋予权力来监管美国规模最大、最具关联性的“一类金融控股公司”,而这些可能对整个系统构成威胁的机构本身,也将因此在资本金和流动性方面面临更高的要求。此外,美联储还首次肩负起对美国市场上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实施监管的责任。

对于美联储来说,这意味着其成为改革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系统风险监管者,这也是其职权在过去几十年中所经历的最大变化。这一变化可能取得的成效是:既然成为整个金融系统的系统风险监管者,以后美联储就该对自己发行的纸币承担更大的责任了,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像无良男人那样,对自己搞出的孩子“只管生不管养”,因此“出轨的美元”将可能成为具有自我约束能力的纸币。习惯了“出轨”的美元难道真地能够浪子回头?这倒是今后一个很大的看点。

二是设立全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监管金融消费产品。这意味着监管重点将从金融企业具体到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有千万花样,但总可根据杠杆率和标的物分类。前者可以分作高杠杆产品和低杠杆产品,后者可以分作实业金融产品和资源金融产品。高杠杆的资源金融产品可能会成为下一步具体监管的重点,例如,次贷以及层层证券化后的“迷你债”,就是高杠杆的土地资源金融产品,是此次大危机的导火索。

管住美联储就能管住放肆的纸币,而管住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就堵住了纸币出轨的方向。奥巴马确实抓住了解决此次纸币式资源金融危机的两个重点。但是,效果如何,仍需历史检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奥巴马不会对金融机构本身有大动作,更不会国有化,因此,华盛顿和华尔街的矛盾不会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金融内战将集中在金融产品本身展开。这一点决定了:金融内战最终将会和平解决,即使常常会剑拔弩张。

此外,奥巴马政府还希望其制定的新金融监管标准能够与海外国家的新政策相协调,以创立一个相容的监管架构,具体举措包括制定相似的信用衍生产品监管规定,签署跨境协议监管大型跨国金融机构,以及与海外监管机构进行更好的合作等。

4.从“工商总局式管理”到“质检总局式管理”

美国新版金融监管的重点之所以从金融机构转向了金融产品,基于这样一个判断,此次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元凶”是资源泡沫,国家金融监管的放松和经济金融与金融创新下的监管不到位只是“帮凶”,后者充其量只是助推了资源金融泡沫的形成。因此,监管的重点是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品。

然而,在以往的金融监管体系下,金融衍生品被各国中央银行视为表外业务,对其监管较为宽松,传统的资本充足率约束等监管手段难以对跨国的衍生品交易进行监管,出现了巨大的空白地带,进一步助推了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步伐。在高额利润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入到金融衍生品的盛宴当中,多重因素的助推使市场风险一步步快速增大。最终,以土地金融为实质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被信用交易放大的杠杆效应会迅速扩散,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经历了这次大危机和大动荡,国际上对金融监管方面的反思也相当强烈。目前有几个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第一,分业经营不会重新成为主流。

大危机总是会引起大反思,但大反思不应成为大反复。19291933年美国大萧条后,美国各界进行了系统反思和总结,一个主要结论就是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使大量的银行资金流入股市,一旦股市大幅下跌,就会直接损伤银行,导致美国有20%以上的银行倒闭。1934年,美国制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切断了银行和证券之间资金流动渠道,进行分业经营。随后在分业经营的银行与欧洲多元化的银行的竞争中,美国的银行遇到了挑战。因此又逐步恢复为混业,促进多元化经营,并于1999年制订《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彻底取消了对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限制,使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包括次贷证券在内的大量衍生品被推向市场,最终又爆发了大危机,导致百年金融老店倒闭。

经历了这一次金融危机后,美国又重新开始反思,为什么大型银行的运营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反转?有人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混业经营下金融风险的迅速传递,因此为了进行风险隔离、防止风险传染,分业经营可能将重新开始成为主流。我认为,美国短期内确实会有再次分业监管的呼声,但绝对不会成为奥巴马金融监管的重点,美国的重点是监管金融产品,特别是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在我们中国,混业经营之路才刚刚开始,更不要被美国式反思误导。金融危机以来,国内一些人重提金融业分业经营,这是典型的“美国得病、中国吃药”。

第二,从监管金融企业转向监管金融产品会成为新主流。

此次危机前,美国一直扶持对冲基金,因为大部分对冲基金都是在美国注册,或者是由美国人主导的。而现在政府开始提高其市场准入,调整会计准则等等。表面上看,这是在加强监管对冲基金机构,其实对冲基金就是经营金融衍生品的,这种新监管主要是朝金融衍生品去的。过去,金融监管主要是“工商总局式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将来,金融监管要再加一块“质检总局式管理”,是一种产品管理。随着本轮金融危机的深化和化解之策的成熟,从监管企业转向监管产品的特征正在逐步地显现出来,值得高度关注,最终会将金融业和金融监管引领到分类金融和分类监管的新时代。分类金融和分类监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分业金融和分业监管。混业金融扬弃了分业金融,分类金融则是在混业金融基础上的新发展。

2009520日,美国参议院以59票对39票的结果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一表决结果意味着美国金融体系改革走出关键一步。这是奥巴马“三枪反击战”的一项重要胜利。按照美国目前的立法程序,参议院通过的改革法案将与众议院200812月份通过的法案一起经奥巴马总统签字正式生效。这也将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力度最大的一次金融体系改革。

表面上看,法案直指金融机构,试图解决金融企业“大而不能倒”的难题;事实上,法案旨在金融产品,涉及从新型衍生金融产品到消费者借记卡使用等几乎所有金融领域。新法案围绕金融产品(特别是资源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展开,而不是围绕金融机构展开。

第三,金融产品监管更需要跨领域国际合作的综合监管。

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在金融国际化背景下还跨越了国界,因此其蕴藏的金融风险往往在多领域多国交叉联动出现,所以只有跨领域国际合作的综合监管才能及时甄别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这是一种类似于全球打击毒品的监管方法。

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必须守住金融创新的边界,必须做到风险的全覆盖,在金融产品的整个链条上,不能有监管真空。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宣告的是部分过度杠杆化的资源金融产品的终结,决不是宣告市场经济和金融创新的终结,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在实业金融和科技金融方面,金融业必将继续大有作为。

总之,我们必须把对金融机构的指责转向对金融产品特别是资源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旗帜鲜明地限制资源泡沫和资源金融泡沫,大力发展实业特别是新兴实业,这样才算真正抓住了问题,也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是美国金融内战和奥巴马反击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