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绍兴六年论关子

绍兴六年论关子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高宗赵构绍兴元年因婺州屯兵,用入中方式筹集军饷,商人在婺州入钱,取得“见钱关子”,持赴杭州、越州榷货务领钱或茶盐香矾钞引,每千钱有搭十钱的优惠。在抑勒后,榷货务又只兑现三分之一,由是信用大挫。从而引发了一场争论。他虽引四川交子为例加以说明,指出曾因将准备金借给陕西作籴本,或由于官不收引,钞法几至大坏。佚名言者三,反对钱引在两浙地区行用,以五不便为由,据理抵制。李纲亦表示反对。

一、绍兴六年论关子

宋高宗赵构绍兴元年(1131)因婺州屯兵,用入中方式筹集军饷,商人在婺州入钱,取得“见钱关子”,持赴杭州、越州榷货务领钱或茶盐香矾钞引,每千钱有搭十钱的优惠。后来,这种关子可以充作籴本,买进粮食,就由原来的汇票性质发展为纸币了。在抑勒后,榷货务又只兑现三分之一,由是信用大挫。六年,都督行府主管财用张澄建议设置行在交子务,先发行交子三十万贯,用于江淮,再印二百万贯用于东南各路。从而引发了一场争论。所争论问题有:为什么要改关子为交子,怎么未见到发行准备,何以示信于人,极言其害,发行交子的提议终于作罢。

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记载了这场争辩,佚名的发言者有三人次,暂按三个人的发言对待,力陈其害的还有署名的时任谏官,后任工部侍郎赵霈,时任翰林学士,后任刑部尚书胡交修,等。

佚名者之一,从四川交子说到见钱交子,以为要做到“公私两利,不闻有异议者,非官有桩垛(准备)之钱,执交子而来者,欲钱得钱,无可疑者矣”。所以要想发行成功,也得“先令库务桩垛见钱,行使之日,赍至请钱者,不以多少,即时付给,则民无疑心,而行之可久矣”。反之,“其或桩钱而不足,已桩而别用,或行于民间,而不许之纳官库,或行于诸路,而不许之充上供”。纳官库,充上供是纸币流通正常的回流渠道,也是官府示信于民的保证。官府若只顾往流通中投放而不收回,自然会使纸币滞留于流通领域,百姓也就不敢再相信纸币及发行它的官府。“重立法禁,恐不能胜。”在市场法则面前,行政力量相形见绌,也将显得软弱无力。

佚名言者二,同样认为没有现金准备“多出交子,则其不可行也,必矣”。对于时人评论交子,利有一,害有四,进行点评,以为“循环出入,钱少而用多”之利不能成立。因为“交子出数既多,则人必知官中之无本,商贾纵或收买,岂肯停留私家,必须即时请换见钱。虽有桩垛数目,必不能给。既不能给,则交子之法大坏”。他虽引四川交子为例加以说明,指出曾因将准备金借给陕西作籴本,或由于官不收引,钞法几至大坏。经过30年的整理努力,才开始恢复通行,近年又因为“应付军须,出数复多,目下虽粗通行,而议者颇忧其法坏也”。看来,稍有疏忽大意,同样不容乐观。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一些人的忧心,发行纸币难以控制发行数额,也不管有无官本、官本多少。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更糟的。官府只顾发行,不考虑回收,发行准备被挪用,或“官不收引”,纸币不兑现,信用丧失,已被历史证明,绝非空穴来风,纸上谈兵,无济于事。他以为“理财之术”,不在有求必应,果真发行交子,使百物倍贵,军队赡养不足,又将如何应对?他依然是主张限量发行,只用数十万道,以便利商贾、省漕运,也不失朝廷保证置关子的本意。即满足财政弥补亏空,先是为保证应对边关军需供应之急,逐渐发展为弥补亏空的必要手段。

佚名言者三,反对钱引在两浙地区行用,以五不便为由,据理抵制。他指出:今钱引既出,于行商尚可,而无益于军民之用;于道路之赍尚可,而无资于旦暮之需;今行商与军民孰多,朝夕之需与道路之赍孰急?此不便一也。虽曰交子与金钱并用,今一交子不过千钱,军民之须,日用饭食,持一交子以适市,止有数百之用,用之不尽,将弃之乎?将为数百之用乎?此不便二也。物重财轻,其日久矣,今又益之以此,乘时射利者,必高其物价,此不便三也。富室丰家典卖之际,故轻其引,必欲见缗,既得见缗,深藏不出,交子空行于市井,而物不得售,此不便四也。异时(从前)盗铸销镕,皆出东南之民,今数寸之纸,能保其奸诈不为乎?此不便五也。此其五不便,只要纸币流通便会存在,不是只就交子而言,所以因噎废食亦非常理。

赵霈(63)上言:“官无本钱,惧民不信,其不便者五(64)。”“法行之初,人必疑虑,盖不行使,则起争端。若有减落,则违法禁。铺户缘此,必致停闭,一也。市井交易,必立私约,用见钱则价直必平,用交子则价直必倍,二也。今以片纸,用为千钱,细民得之,反以为累。片纸不可以分裂,千钱不可以散用,三也。积日累月,物重财轻。缗钱藏于私家,官库愈见匮乏,四也。官私既许通用,民间岂无诈伪,虽严造之禁,孰能惩冒法之人,五也。”

以上诸位各谈纸币之不便五条,不是直言反对行使纸币,却以不便婉词拒绝行用,该说态度是明确的。其所以如此,据他们说,不便于军民,甚或招致违法,也不利于商户,此其一。其二是不便找零,纯属技术问题,本不碍宏旨,亦非自然能够解决,特别是当国家为满足军需,弥补财政赤字时,平民和军人要求全都不予考虑,哪里还把此细微末节当回事。其三是物价高涨,会引发射利投机。其四是藏钱不出,纸币空行市井,必致官库匮乏。其五是盗铸诈伪,充斥横行。这些问题,虽未必是纸币本身所具有的,若处理不当或管理跟不上,认识不到位,难免会酿成大祸,届时痼疾难除,又平添了许多混乱。

胡交修(65)也上疏力陈,“奸民伪造,抵罪必多”。他以为崇宁大钱,覆辙可鉴。法行未久,“钱分二等,市有二价,奸民盗铸,死徒相属,终莫能胜”。交子较之大钱,一夫日造数十百纸,“真赝莫辨,转手相付,旋以伪券抵罪,祸及无辜。久之,见钱尽归藏镪之家,商贾不行,细民艰食,必无束手待尽之理。比及悔悟,恐无及矣”。李纲亦表示反对。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力主抗金,反对议和,遭投降派排挤,出为湖广宣慰使,江西安抚制置使等职。著有《梁谿集》,现有点校本《李纲全集》通行。

他在江西安抚制置使任上的《与右相乞罢行交子札子》以为,“交子之法,行于四川则为利,行于他路则为害”。理由有二:一条是纸币流通的自然环境不同。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较重,难于赍挈,所以交子为便。而“今东南道路安便,铜钱脚轻,若欲便民,固已不待交子自能流布”。若铁钱与铜钱相较,我们不能不承认李纲讲得在理;然而若面对钱荒的长期困扰,无法解决,白银货币地位的日渐提升,就不能不怀疑是铜钱乃“百王不易之道”的共鸣在回荡。另一条是纸币流通的发行准备不同,四川“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发行准备金)钱百万贯,用以权三百万贯交子,公私均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近年不桩钱本,其法已弊……目今户部财用窘迫,必无数百万桩留钱本;交子之行,止凭片纸,民间得之,交手相付,不敢停留;良民折阅(亏损),转卖不得元直(原价)十之二三;兼并之家贱价停蓄,坐享厚利;争竞既起,狱讼滋多,其为害有不可胜言者”。他强调发行准备的必要性,却肯定了准备金只要三分之一即可。他历数没有发行准备的危害,何况当时确实没有发行保证,发行数额又难控制,严加管理,如何能不令人忧虑,又怎么可能表示支持呢?持同样意见的,有李光等。

在多数人的反对下,本没有足够的发行准备的绍兴六年要在东南发行交子的事情,被搁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