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比例过高一直是困扰着银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量化管理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而我国在量化管理方面比较落后。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颁发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该方案提出了贷款的五级分类方式,即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为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五个级别,该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高

我国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比例过高一直是困扰着银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广泛,从而形成不同形式的不良资产不同的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大多是因为在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变没有同步跟上,以及资本市场结构单一且不成熟所导致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和比例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大量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从商业银行获得了大量贷款。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和企业改制的深化,在经营过程中有许多企业遇到了各种问题并最终纷纷破产,这其中政府、企业、银行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最终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贷款不能及时收回,最终形成呆账、坏账,从而不良贷款金额急剧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大幅增加表面上看与企业的经营不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体制改革落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有直接关系,事实上,深层次地更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不良贷款累积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如表6-1所示,为我国商业银行2007-2011年不良贷款的情况说明:

表6-1 2007-201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数据整理

参与计算的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表中数据显示,直到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总量高达12684.2亿元,占所有贷款的6.17%,其中次级类贷款为2183.3亿元,可疑类贷款为4623.8亿元,损失类贷款为5877.1亿元。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均呈逐年递减趋势,到2011年不良贷款余额总量为4279亿元,占所有贷款总额的1.0%,其中次级类贷款为1725亿元,可疑类贷款为1883亿元,损失类贷款为670亿元。可以看到,我国在不良贷款的处理上已初见成效,但是就各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占比来说,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在所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是最高的,如图6-1所示:

图6-1 2011年各类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

大型商业银行中有4个是国有商业银行[1],而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70%,这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过高问题依旧凸显。商业银行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银行系统的运行效率,还会使得银行的资信下降,不断累积的风险将给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巨大威胁。我国政府已意识到了不良贷款的危险性,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先后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2]。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对金融机构剥离出来的本外币不良资产进行收购和经营;以租赁、转让或重组等方式对因收购本外币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处理;经相关部门批准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所收购的不同性质的不良贷款(包括政策性的和商业性)的抵押担保品开展相应的投资等业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在我国处理不良贷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在2006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正式发行了两款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分别是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发起的“信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起的“东元2006-1重整资产支持证券”,这两款产品作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分别是中国银行广东地区的可疑类贷款和建设银行在辽宁地区的可疑类贷款。

二、资本充足率水平有所增强

资本充足率为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值,它是反映银行防范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直以来被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视为国际金融监管的主要标准之一。自1998年开始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本金注入,同时进行不良贷款的剥离工作,以及自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来,资本充足率水平达标的商业银行在大幅度增加,如图6-2所示:

图6-2 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商业银行数量

可以看到在2003年末,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8%的只有8家银行。由于金融机构管理人员以及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管理的高度重视,使得在接下来几年中,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8%的银行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10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超过8%的银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达到281家[3]

三、风险量化管理水平落后

量化管理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而我国在量化管理方面比较落后。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颁发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该方案提出了贷款的五级分类方式,即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为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五个级别,该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所谓正常类贷款是指借款人对贷款有足够的还本付息的能力,能保证借款合同的顺利履行;关注类贷款是指借款人虽然当前具有还本付息的能力,但是其中存在着影响其履约能力的不利因素,一旦这些触发因素扩大,就可能导致借款者偿债能力的下降,从而造成银行贷款质量的恶化;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的偿还能力明显出现了问题,无法保证足额偿付本息或者偿还严重逾期;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抵押担保品也不足以偿还本息,从而使得贷款本息发生损失;损失类贷款是指借款人几乎停止了所有经营活动,银行采取一切措施都无法挽回贷款损失。

与我国贷款的五级分类法和对银行风险定性分析方法相对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早就开始采用模型化的方法对银行风险进行度量。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有,基于信用评级转移概率矩阵的CreditMetrics模型、基于期权定价方法的比较适合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KMV模型、基于现代保险精算理论的认为违约是完全外生事件的CreditRisk+模型、基于宏观经济因素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以及风险调整收益RORAC模型等。五级分类法属于定性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量化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度量,然而我国对于这些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还缺乏相应技术以及实施的基础条件。

四、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和相应数据库的缺失

在现代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中介机构包括信用评级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其他的技术咨询公司等。其中独立的、公正的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然而我国目前还未建立起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国外三大评级机构对我国企业银行的评级少之又少,所以需要的数据往往找不到。同时企业违约数据、回收率数据等的缺失也使得我们无法借鉴使用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

五、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门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对金融风险的识别与度量需要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如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门类。这就要求从事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备很高的职业素质,华尔街就曾聚集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等,这些金融工程师也被誉为“火箭科学家”。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经过严格专业训练,具备很高素质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我国应该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大力培养。

除了以上讨论的我国银行业的现状之外,还存在着信贷结构单一、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银行业在改革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例如资产规模在迅速扩大,截至2011年末,我国银行业的资产总量达到113.2873万亿元,是银监会2003年成立时资产总量27.6583万亿元的4倍多,是30多年前刚开始改革开放时期的373倍;同时资产质量也有明显提高,仅从不良贷款情况来看,就实现了逐年持续保持的“双下降”,即不良贷款余额的下降和不良贷款占比的下降;资本实力和充足率水平也有显著增强,如前面分析所见,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281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了8%。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同时更要发现并改善不足之处,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