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卖技术就能赚钱

卖技术就能赚钱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生产任何产品,只是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ARM就能获取巨额收益。此时此刻,ARM公司在同类企业中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微型公司。除此以外,无论是人财物哪一方面,ARM公司与当时的芯片巨人相比,都好比是一只小舢板面对航空母舰,随时都有可能翻船沉没。这一招,奠定了ARM公司后来的发展模式。ARM公司从技术授权上尝到甜头后,一发而不可收。在半导体消费普遍衰退的今天,ARM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不生产任何产品 卖技术就能赚钱

不生产任何产品,只是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ARM就能获取巨额收益。而且这还可以让自己进入一个无竞争领域。

1992年11月,一群英国Acom公司的12名工程师带着该公司提供的技术,与美国苹果电脑和VLSI Technology(目前已经被飞利浦公司收购)联合创办了ARM公司,全称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 Ltd。

此时此刻,ARM公司在同类企业中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微型公司。创业之初,从摩托罗拉公司出来的ARM创始人之一Robin Saxby,就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弱小的ARM公司生存下来?

请注意:他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怎样生存”而不是“怎样发展”,更不是“怎样发大财。”

公司当时真正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只有在全球首次商用的精简指令集算法(RISC)微处理器。这是为苹果电脑公司新开发的掌上电脑专门提供的高速度、低功耗处理器。也就是说,当时它只有一个客户。

除此以外,无论是人财物哪一方面,ARM公司与当时的芯片巨人相比,都好比是一只小舢板面对航空母舰,随时都有可能翻船沉没。

弄懂了这一点,就明白了ARM公司当时的处境。

显而易见的是,小舢板在汪洋大海中可能翻船,却并非一定会翻船。只要舵手的驾驭技术高,还会比航空母舰驶得更快。后来ARM公司的发展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请看它打出的有力几拳:

第一拳是,ARM公司根据自己只有技术,根本缺乏资金购买昂贵的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设备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授权它的合作伙伴VLSI Technology从事生产的策略。这一招,奠定了ARM公司后来的发展模式。

第二拳是,在以后的几年中,陆续向大名鼎鼎的夏普公司、GEC Plessey公司、德州仪器公司、Cirrus Logic公司等,以灵活多样、价格相对低廉的模式,陆续推出自己的技术授权。目前这一阵营已经壮大到112家厂商。

第三拳是,吸引微软公司、SUN公司、美国半导体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为它的处理器开发软件,使它长期保持不败之地。

ARM公司从技术授权上尝到甜头后,一发而不可收。2000年,ARM公司该处理器的发货量就达到4亿美元,2001年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76.8%,2002年更是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客户包括英特尔、三星、德州仪器、摩托罗拉、美国国家半导体等知名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芯片厂商。

现在,“每1秒钟全世界就有10块以上的ARM芯片被买走;每卖出一部装有ARM芯片的手机,ARM公司就能获利1元人民币;ARM不出售任何芯片,每年就可以坐收2亿美元”——请不要忘了,这是一家目前员工还不到800人的小公司。在半导体消费普遍衰退的今天,ARM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归纳总结ARM公司的成功经验,主要有这样几条:

一是钻了英特尔公司的空子。因为当时的嵌入式处理器只有4位和8位的,可是ARM公司却避其锋芒,巧妙选择了一个被人忽视的切入点——32位处理器的内核设计。由于英特尔公司当时专注于PC处理器,所以ARM公司有机会在芯片巨人忽视的领域内,独辟蹊径,茁壮成长。

二是在一个合适的领域、合适的时间,选择了一种扬长避短的、聪明又合适的发展模式——竞争对手无法与它正面相接,它却可以把竞争对手通通覆盖,从而变成自己的客户。

三是依靠提供芯片的知识产权发家致富,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因而不愁“没肉吃”。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崛起和移动通信的大发展时期,ARM公司处理器的芯片技术非常有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媒体需求,从而形成消费热点、带动半导体产业的扩张。

面授机宜

1.经过多年的运作和磨合,ARM公司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不生产任何商用的半导体产品,而只是依靠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来获取巨额收益,堪称所有知识类产业的另类成功思路。

2.ARM在巨人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却能够安抚几乎所有的行业巨头不把它看作竞争对手,相反却把它当成合作伙伴,让它既可以“吃肉”又可以“骂娘”,这一招可谓高明至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