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人员靠技术挣钱

科技人员靠技术挣钱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有价”、 “科技值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次震动全国的科研成果高额转让事件,在国内开创了科技人员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先例。许多科技人员凭借其知识资本与技术成果,搭上了“致富快车”,进入了“中产”甚至富豪阶层。顶尖的科学家成为富豪,优秀的科研人员则进入“中产”,科研行业的整体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2000年,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个人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吴文俊、袁隆平两位科学家获得。

对于这两位科学家来说,500万元奖金当然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这项奖励更大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学家的尊重,对科技成果的重视。

曾几何时,中国广泛流行“做原子弹不如卖茶盐蛋”的说法,科技人员待遇不高成为中国一个极其独特的现象。挣钱、致富,这类字眼曾经长期和科技人员无缘。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终于发现了科技的力量,从而也就认可了科技人员的作用。“知识有价”、 “科技值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政策的支持下,许多科技人员开始通过技术入股、成果作价,搭上了“致富快车”,进入了“中产”甚至富豪阶层。

1999年,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宋后燕领衔的课题组获成果转让收益304万元,其中年过花甲的宋后燕本人获得转让收益的40%,总计120多万元。这次震动全国的科研成果高额转让事件,在国内开创了科技人员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先例。

同年,上海赛璐珞厂女总工程师戴军等6人享有企业20%的股份,其中9成是股份收益权,1成为股份所有权,技术作价一下就“卖”出了200万元!

更大的奇迹发生在2000年,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名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袁隆平拥有5%的股权。作为中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发行价每股12.98 元,上市首日收盘价40.37元。以此计算,拥有250万股股份的袁隆平首日“入账”便达到亿多元。袁隆平成了名副其实的科技富翁!

2002年,74岁的中国肥料专家吕殿青刚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退休,就被一家私营企业请走。吕殿青在这家企业拥有10万股技术股,并且有一套舒适住宅、一辆小轿车和3万多元的年薪。据估算,其资产至少在100万元以上。

现在,科技富翁已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据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的2001年度中国大陆100名富豪中,近10位是科技人员创业的成功典型。

无论在什么时代丶什么地方,行业差别都是客观存在的。跻身一个前景看好的行业,将会给你带来不菲的收入丶惬意的生活丶富足的未来。

位于内陆陕西省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0多位农业科学家或技术入股,或自办企业,形成了百万资产的科学家群体,彻底改变了以往顺口溜中对他们的描述:“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走到跟前一问,原来是农科院的。”

知识就是财富,技术就是资产,这在中国已成为流行的趋势;靠科研致富,靠成果挣钱,也逐渐成为许多科研人员公开的追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清华同方董事长孙家广、汉字排版系统发明人王选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科学家,不仅自身已成为千万级的科技富翁,而且他们还在大力推动中国社会造就更多的科技富翁。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联想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革以来,随着其认股权证的分配实施,使数百员工一跃成为百万富翁。此外,在以往“联想”内部的效益水平及激励机制基础上,已经产生了一批百万富翁。两者相加,“联想”这架高科技财富机器“制造”出来的百万富翁数量已有数百人之多。

清华同方也不甘落后,其总裁陆致成放出豪言:最短三年,最长五年,这家清华大学下属的高科技企业要造就100名千万富翁、1000名百万富翁。这使得那些心存鸿鹄之志、怀揣科研成果的中国科学家有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暴富”机会。

孙家广就是一位受益者。这位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清华大学的教授,曾因发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国迄今唯一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工程技术而闻名,如今他走出象牙塔,出任新成立的清华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按照国家政策,该企业允许个人科技成果以无形资产形式折价入股、参与分配,包括孙家广在内的骨干人员因此占有该公司5000万股份中的8%,即400万股。虽然孙家广只说这400万股是由四个代表人认购,上市后再分配给企业员工,对他个人占多少股份不愿置评,但作为该软件公司核心技术的发明人,哪怕只拥有1%的股份,上市后孙家广也是轻而易举,一跃而成“千万富翁”。

转基因研究专家成国祥这几年名片上的“头衔”不断变化。3年前他以技术入股,不久成为杰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杰隆”控股瑞金医院浦东分院后,展开新一轮生殖生物学研究,还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而成国祥本人也成为了“瑞东”的董事长。

在上世纪80年代的致富热潮中,很少见到科技人员的身影。与之相反,严重的脑体倒挂,形成了“搞导弹不如卖茶盐蛋”的局面。而现在,这种状况已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科学家越来越成为抢手的“稀缺资源”。他们在让人们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同时,自己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许多科技人员凭借其知识资本与技术成果,搭上了“致富快车”,进入了“中产”甚至富豪阶层。

以技术或者成果入股,是科技人员致富的最主要途径。随着科研越做越深,科技股东也是越当越大,获得的收入自然也是越来越多。复旦微电子、交大慧谷、复旦张江等由科技人员挂帅的企业相继在香港创业板大胆亮出自己身价,成为“技术资本化、资本人格化”的生动写照。来自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抽样调查表明:目前,转化项目单位中30%的科技人员持有股权,平均年龄35岁,人均持股40多万元,一批年富力强的科技人员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上海市项目单位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参与要素分配的比重,已从2001年的33%上升到2003年的39%,预计2005年可达49%。

鼓励科技人员持股,不只是改变了过去科研人员待遇低、收入差的状况,而且也极大地加快了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现在我们的科技成果琳琅满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科研行业分配体制的重大变革,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热情。

顶尖的科学家成为富豪,优秀的科研人员则进入“中产”,科研行业的整体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近期完成的调查便显示,高科技行业的薪酬比传统行业至少高3倍。比如,在以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中,总监级员工的年薪约为20余万元,而在高科技行业中,总监级员工的年薪均超过70万元。调查还显示,高科技行业还能提供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健全的福利政策及丰富的培训机会。

从行业内部看,生产型企业的中层经理的平均年薪达到了18万~ 20万元人民币,而非生产型企业的中层年薪更是高达25万元左右。相对而言,高科技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年薪较难把握,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会有各自的薪资水平。总体上,高科技行业的高级管理者中,最高年薪可以达到130万~140万元人民币。

各个行业内部都有差别存在,但基于每个人拥有的技术与成果不同,高科技行业的差距似乎比其他行业的差距更大。由北京德翰创业管理咨询公司组织的“2003年北京地区高科技行业薪酬福利调查”结果显示,高科技行业年平均工资达到58414元,远高于北京市年人均工资19155元。其企业内部薪酬最高与最低的差距有3.5~45倍不等,平均差距在15倍左右。从整个行业样本数据来看,最低值为14460元/年,最高值为1006538元/年,相差达69倍。有技术者收入高,有成果者赚钱多,是科技行业不可超越的基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