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需求和两种财富

两种需求和两种财富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需求,在社会分工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生产部门。前者称之为经济部门,后者称之为文化部门。人类为了生存而产生了两种需求,但人类的这两种需求程度也存在着差异性:物质的需求是维持生命的第一位需求,精神的需求是第二位的需求,但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人类物质需求欲望逐步降低,而精神的需求则上升,这就是物质财富效应递减规律。

二、两种需求和两种财富

求生存是人类的本能,维持生命因需要能量的补充而需要消耗各种物质。所以,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生产生存所需的产品,于是生产成为人类基本的社会活动,而且随着人类需求的增长而出现了日益扩大的生产活动。

人类的需求有两大类,一类是人类生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这是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另一类是在这些基本需求满足之后,日益增多的精神需求,表现为心灵满足、视听快感、认知欢娱的需求。

由于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需求,在社会分工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生产部门。一类是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部门,如工业、金融和运输等行业;另一类是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部门,如文艺、教育、出版和科研等行业。前者称之为经济部门,后者称之为文化部门。狭义上的文化概念就是特指后者生产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作品和科研技术专利等。

从表象层面来看,两个部门有很大差别:两者的产品形态不同、功能不同,需要的生产和工具不同,其生产的规律也不同,两者似乎不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们如果从人们的消费过程观察,这两种财富往往存在于一个统一的消费过程之中,即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有相应的满足精神需求的要求。所以在物质生产中需要有文化要素的赋存,而文化产品又往往需要物质要素的支撑。实际每一个消费过程都要满足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只不过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绝对分离的情况是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如果我们把人类的物质财富需求和精神需求视为一个紧密关联的统一消费过程,那么商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就不再是单一的物的生产与交换,而是——

对于商品消费者:商品的消费过程中既要实现物质需求的满足,同时也要实现精神需求的满足,消费目的具有两重性。最常见的消费现象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着眼于其有用性,而且关注其外观的可视性和品牌的美誉度。

对于商品生产者: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既要实现商品的物质要素的增值,也要实现商品的精神要素的增值,商品价值的构成具有两元性。最典型的现象是相同功能的产品,但品牌不同价格就有差别。因为虽物质要素相同,但文化要素不同,对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不同。

所以,商品的价值提升,既可以通过商品所包含的物质财富的增长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精神财富的增加来实现。借助文化的力量可以使商品增值,对社会经济产生推动力。

其实,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已屡见不鲜,在市场中大量存在着。如名牌时装的价格就比一般服装要高得多,因为消费者不仅穿衣服,还要穿品牌,品牌也是有文化价值的;建筑也要讲美学,住宅是为了住,但还要有欣赏功能,使人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借文化之力,不仅是黄金行业,其他行业也有过类似的尝试。“文化掘金运动”虽是一条以前没人走的新路,但因其有经济理论和实证案例做支撑,故具有合理和可行性。广义上的文化概念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和,因此社会经济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也包括了精神财富的生产。这也是一个广义的经济内涵,广义的文化概念让我们有了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增长的视野。

人类为了生存而产生了两种需求,但人类的这两种需求程度也存在着差异性:物质的需求是维持生命的第一位需求,精神的需求是第二位的需求,但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人类物质需求欲望逐步降低,而精神的需求则上升,这就是物质财富效应递减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