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平稳,经济结构调整改善,运行质量效益有所提升。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3%,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5.5亿元,同比增长6.0%,比11月份回升2.1个百分点。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43家,同比增加24家。其中,出口总值357.1亿美元,增长15.4%,加快10.8个百分点。

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河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三个河北”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打好四大攻坚战,推进改革、调整、巩固、提升四大任务,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全省经济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换挡提效、凝聚动力。对全省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深层矛盾逐步显现,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平稳,经济结构调整改善,运行质量效益有所提升。

(一)宏观经济基本面总体良好

地区生产总值逐季回升。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4.2%,上半年增长5.8%,前三季度增长6.2%。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9421.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7.5亿元,增长3.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020.2亿元,增长5.0%,回落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953.5亿元,增长9.7%,提高1.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2.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9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7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118%和121%,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9%,同比回落0.09个百分点,低于4.5%的调控目标。

物价涨幅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3%,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

(二)供需在波动中保持增长

农业经济总体平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3576.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增速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加大农业政策、科技、防灾减灾扶持力度,粮食生产保持平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32.0千公顷,同比增长0.3%;粮食总产量3360.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产业呈现面积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改善和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蔬菜播种面积123.7万公顷,增长1.4%;蔬菜总产量8125.7万吨,增长2.8%。设施蔬菜产量比重达到32.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肉、蛋、奶和水产品生产势头良好。猪肉产量281.2万吨,增长6.0%;羊肉产量30.4万吨,增长4.8%;牛肉产量52.4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362.7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487.8万吨,增长6.5%;水产品产量126.4万吨,增长2.7%。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4188.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9.9%。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758.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从月度累计增速看,上半年增速均在5%以下,下半年均保持在5%以上。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发展较快,完成增加值9394.9亿元,增长5.8%,高于全省增速0.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16.6亿元,增长2.9%,低于全省增速2.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13.6亿元,增长0.4%,低于全省增速4.7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工业品出口增速回升,完成出口交货值1782.6亿元,增长10.9%,增速比1-11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12月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5.5亿元,同比增长6.0%,比11月份回升2.1个百分点。

服务业加快发展。前11个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32.8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比前2个月、前5个月和前8个月分别提高了2.5个、0.7个和0.9个百分点。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43家,同比增加24家。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利润总额226.9亿元,增长10.0%,增速比前5月、前8月分别提高9.2个和7.9个百分点。1-11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分别增长14.7%、23.3%、51.8%和26.8%。

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147.2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前11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22087.5亿元,增长15.1%,比前11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059.7亿元,增长17.8%,加快0.2个百分点。大项目投资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亿元以上在建项目6398个,增加490个,增长8.3%;完成投资16241.8亿元,增长21.2%。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178个,增加646个,增长25.5%;完成投资7522.4亿元,增长39.1%。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90.1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持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好于城镇,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9123.6亿元,增长12.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566.5亿元,增长13.1%,快于城镇市场0.9个百分点。大类商品销售平稳增长。在统计的25个大类商品中,有10个大类的商品累计增速在10%以上,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2.5%,化妆品类增长10.4%,日用品类增长13.7%,五金、电料类增长12.5%,书报杂志类增长38.4%,大部分大类商品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进出口贸易持续较快增长。进出口总值598.8亿美元,同比增长9.1%,增速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357.1亿美元,增长15.4%,加快10.8个百分点。从出口市场观察,对亚洲出口165.7亿美元,增长26.6%,加快22.7个百分点;对欧洲出口81.1亿美元,增长1.3%,加快0.8个百分点;对北美洲出口52.1亿美元,增长16.5%,加快14.2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实现增长。实际利用外资70.1亿美元,同比增长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3.7亿美元,下降1.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9.8个百分点。合同外资较快增长,全年签订合同外资49.7亿美元,增长35.0%。其中,第一产业签订合同外资3.4亿美元,增长33.7%;第二产业27.7亿美元,增长24.5%;第三产业18.6亿美元,增长54.4%。

(三)经济运行亮点突出

服务业比重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7.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过半,达52.1%。

工业结构逐步改善。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416.5亿元,同比增长8.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7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0.6%,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为32.5%,提高6.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工业行业完成增加值4656.6亿元,增长2.8%,低于工业增速2.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9.6%,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4.2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全省增速6.4个百分点。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增长较快,冷轧薄板同比增长34.5%,镀层板增长16.0%。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13114.1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0.2%,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4500.6亿元,增长24.7%,占工业投资的34.3%,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8397.0亿元,增长14.7%,占工业投资的6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3169.6亿元,增长26.5%,为2012年9月份以来最快增长速度。民间投资完成20975.7亿元,增长18.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0.2%,提高1.7个百分点。

化解过剩产能成效得到巩固。12月份,全省停产企业1231家,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4个行业停产企业565家,占全部停产企业的45.9%。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生铁、粗钢、水泥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0%、0.6%和15.1%。

节能削煤完成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能耗2.03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5%,比2013年全年下降5.16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71%,超过年度下降6%的目标。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2.57亿吨,比2012年同期削减2241万吨。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764.6亿元,同比增长3.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46.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65.1亿元,增长8.1%。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76.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454.9亿元,比年初增加4233.6亿元,同比少增968.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593.8亿元,比年初增加3515.3亿元,同比多增473.4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7元,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41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6元,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快于全省经济增速。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正处在经济发展青黄不接的特殊时期,原有的增长动力正在减弱,新的增长动力还没有实现转换,河北转入新常态后面临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5%,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偏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主要受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较大影响。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4.0个百分点,影响GDP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影响GDP回落2.2个百分点。随着“6643”工程深入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停减产企业增多。受此影响,钢铁工业增加值增长5.1%,同比回落5.0个百分点;石化工业增长3.9%,建材工业增长2.6%,分别回落1.0个和5.0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12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7.8%,已连续36个月下降。

(二)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层次偏低,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比重较高,2014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近40%,达到39.6%,这种偏重的结构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化解过剩产能和节能削煤刚性任务要求下受到的冲击更大。从产业观察,传统产业过剩产能大力度地压减,新兴产业还没有挑起大梁。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40.4亿元,同比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13.1%,低于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22.2个百分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偏少,难以弥补退出产业的影响。服务业比重偏低,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7.2%,比全国平均水平仍低11.0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尚不能形成主导性的增长动力。

(三)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201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5%,同比减缓3.0个百分点。从产业观察,主要是第三产业投资持续低迷,完成投资12059.7亿元,增长10.5%,同比减缓7.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5.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从项目储备观察,在建项目减少对投资后劲影响较大。全省在建项目19149个,比上年下降6.1%,其中新开工项目13049个,下降0.6%,项目减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畜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教育、农林牧渔服务业、住宿业、零售业等行业,合计同比减少1010个,占全省项目减少个数的81.1%。新兴产业总体处于孕育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仅占全省投资的12.1%,难以弥补传统产业投资回落的影响。从资金来源观察,资金供应总体偏紧。资金到位率仅为9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个百分点。资金紧张导致建设领域拖欠款明显增加,全省拖欠工程款同比增长51.8%。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对稳增长、调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四)企业效益没有明显好转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上半年增长4.8%转为下降6.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0个百分点。部分行业利润大幅下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下降32.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57.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下降2.0倍。影响工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品销售增长缓慢。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0.8%,慢于增加值增速4.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8%,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品价格“倒挂”影响企业效益。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8%,降幅大于购进价格0.4个百分点。三是企业融资成本、用工成本上升挤压盈利空间。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2%,高于主营业务收入0.4个百分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实现提质增效升级,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三、2015年一季度走势展望及建议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年和“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展望一季度走势,经济运行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机遇挑战并存。

从供给观察,农业方面,秋冬播期间气温比较适宜,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冬小麦生长;蔬菜播种面积实现稳定增长,生产将保持稳定发展;生猪价格逐步进入第三轮周期上涨通道,向好势头明显,生产趋于稳定。如果不出现极端天气,预计农业生产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工业方面,钢铁、光伏、石化、医药等产业市场需求有所好转,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环保产业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市场需求仍然不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有所扩大,铁矿石、水泥等产品价格低位下行对工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大气污染治理、化解过剩产能和煤炭削减任务依然较重,采矿、钢铁、水泥、火电、玻璃、石化、制药等相关行业生产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加之2014年基数较高,工业回升的难度加大。据对2478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21%的企业对2015年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持“减缓”的观点。预计工业生产将延续低位平稳运行态势。服务业方面,全省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各项政策措施的效果有望显现,但服务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影响发展后劲。同时,规模以上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依存度较高,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在95%以上,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入比重在40%以上,工业基本决定着服务业走势,预计一季度仍将保持低位平稳运行态势。

从需求观察,投资方面,全省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缩减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民间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将有所加大;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产业项目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但投资需求不足状况仍不容忽视,全省在建项目个数同比下降6.1%,计划总投资仅增长10.2%,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将有所显现。加之资金、土地、环评等因素制约,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预计一季度投资将呈平稳增长态势。消费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居民消费能力将得到释放,消费市场增长的动力有所增强,但住宿餐饮业持续低迷,企业经营依然没有走出困境,河北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规模的扩大。出口方面,全球经济总体延续缓慢复苏态势,美国经济复苏渐趋稳固,外需将保持增长。但欧元区复苏乏力,日本经济仍处于疲弱态势,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对河北省扩大出口带来挑战。

从先行指标观察,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微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保持稳定运行的基本态势,但增长动力仍显不足。2014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额增长5.3%,比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9.6%,回落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增长10.9%,回落0.7个百分点,均为年内较低水平。先行指标连续下降,表明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综合判断,一季度全省经济总体处于新常态下的低位运行区间,转型升级将稳步推进,质量效益将不断提升。

2015年,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应积极适应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新特点,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稳定经济增长,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帮助小微企业应对困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畅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化渠道,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狠抓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对重大项目的审批核准进度,力促尽早落地开工。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四是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落实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搭建对外开放服务平台,“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并举,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形成万众创业的发展格局。

撰稿:白 洁 靳占恒 李 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