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专业建设为引领、人才培养目标为指针,做好在总载体平台上的工程实际环境下的专业建设各方面工作,包括“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程资源建设、基于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建设等工作。按照上述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基于总载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充分探索在工程实际情况下的工学结合方法,着力解决职业能力、技术技能应用的问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工作之一,专业建设的水平高低和完善与否决定了其办学质量。专业建设工作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即社会和企业对学生需求的变化进行持续性的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目的,开发和实施总载体方案则成为专业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必须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保证专业目标的可靠实现。而作为一整套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的有关工作也应围绕总载体方案展开。因此,应从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出发,按照总载体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对专业建设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划,确立总载体方案的实施计划,创造总载体方案实施和推行条件,执行和落实总载体方案相关工作和任务,带动和完善专业建设。

一、专业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施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技术研究;社会服务;为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育过程而设计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等方面的集合。

基于总载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主要部分,而它的具体内容也涉及专业建设同样的内容,但不是专业建设的全部。采用总载体方案进行的专业建设,其主要工作就是要建立起总载体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因此,专业在建立和落实总载体平台的同时,也就在进行专业建设。

凡采用总载体方案进行人才培养的专业,应贯彻和落实总载体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在进行总载体平台构建和施行的同时,完善和改进专业内各相关要素,赋予专业建设新的内涵和内容,达成总载体方案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目标。

(一)总载体平台上的专业建设基本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为指导,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紧密围绕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应用的特色,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总载体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专业建设为引领、人才培养目标为指针,做好在总载体平台上的工程实际环境下的专业建设各方面工作,包括“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程资源建设、基于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建设等工作。

按照上述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基于总载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充分探索在工程实际情况下的工学结合方法,着力解决职业能力、技术技能应用的问题。要立足于总载体平台,用系统理论的观念和思维,囊括专业建设各个因素并使之有机结合,使得专业建设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最终指向专业目标,确保培养的人才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二)总载体平台上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专业建设总体目标: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在总载体平台上,专业建设的目标:对专业要素进行新的设计、构架和建设,以总载体模式理念为指导,采取总载体方案的方法和措施,细化专业建设各个环节工作,与其他的培养方法和育人手段相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总载体平台上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对高职院校而言,专业建设环节很多,包括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规模、课程体系与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材资源建设、教研科研、考评机制建立和运行、社会服务等主要内容。在总载体人才培养方案上的专业建设,除了要完成专业各要素的良好建设外,重要的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总载体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到作用和优势,使总载体方案制订和实施与专业建设同步、协调地进行。

(一)专业定位和专业目标的制订

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起点。专业定位基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学校所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政策的导向、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一定的地域内相关院校布局、学生及家庭的愿望等因素。原则上,专业定位将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规格,是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专业的建设方向定位明确后,专业培养应紧密围绕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岗位能力,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具备学习、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推动特色专业要素建设,探索和创新“工学结合”途径,制订和落实基于总载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的含义: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实现课程体系目标的系统。课程体系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它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总载体方案将全面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构。由于总载体是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的系统化教学载体,承载的是知识、训练项目、能力强化提升、技术技能综合应用等,分解的具体阶段或某个阶段性的工程任务情境就是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通过总载体方案进行联系、沟通、交流,形成体系。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是采用全新方法进行构建的,要求贯彻和体现总载体模式的理念和总载体方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求,培养一支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成了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在总载体平台上的专业建设中,要组织和培训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以特殊的方式组建师资队伍,必要时应当进行国内外、校内外等培训。同时,总载体模式及方案提倡并实行聘请企业教师方法,以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除总载体设备、装置或系统外,总载体方案还需要一些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实践训练场地及其他条件,这些配套措施也要能满足对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要求。同时,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也是极大的促进。

在利用总载体教学和专业建设的同时,还需利用总载体及实训条件承接与企业协作的任务。另外,还可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正常的工学交替及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需要。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当代大学的办学职能之一是社会化服务。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应当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和技术能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基于总载体平台的专业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利用总载体所具备的产品功能和训练功能进行社会培训,或在专业建设中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或共建技术培训中心,力争在对外培训上有所作为,发挥一定影响力。这也是总载体方案的一个主要且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工作。

三、总载体平台上的专业建设关键问题

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建设,实行总载体方案有其特殊的内容和要求。在确立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需从总载体选型、设计,以总载体平台为线索的课程体系构建,实施基于总载体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法等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再辅之以专业内各个要素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专业建设。

(一)总载体选型、设计是专业建设的一个基点

总载体的选型、设计和制作,是总载体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专业内实施总载体方案的专业建设重要工作,起到基准点的作用。

在专业定位明确、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总载体合理选择是实施总载体方案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起点。总载体须与课程相互对接、融合,成为新的课程体系外,还必须满足市场化或潜在市场化的要求,便于实现在学生学业递进过程中亲手制作完成总载体的要求。总载体选择是实施总载体方案的基础,选择的合理性必将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总载体成功的选择即是人才培养成功的一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专业建设中必须花大力气进行总载体的选择和适用研究。

(二)课程体系设计问题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在总载体方案中,它也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支柱。

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设计、构架和建设方式,总载体方案的课程体系建设基本上是“以载体为基准对接融合课程”和“以课程为依据指导载体开发设计”两种方法并举。在此基础上,按照职业教育思想,顺应学生能力成长规律,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对这两种方法所建立起的“新”课程进行整合、序化,使各门课程形成合理的逻辑顺序。再配置纳入和优化其他教学资源,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上下沟通和横向延展构成网络,建成“基于总载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简称“总载体课程体系”)。

(三)总载体方案的实施问题

在专业建设时,实施总载体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课程体系展开过程中,伴随着教学的进程,总载体逐渐在学生手中成为产品。在成为产品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技能以及提高这些技术技能应用的熟练程度,这都需要在教学管理上作出重大的调整和改革。这也是总载体方案为支撑的专业建设有别于其他专业建设的标志。因此,在专业建设中有效实施总载体方案是人才质量得以保障的主要环节。

四、总载体平台上的专业建设的意义

总载体平台上的专业建设,除含有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建设内容外,还将总载体平台的构建纳入专业建设之中整体进行。这使得总载体方案有了实施的条件和保障,可以充分发挥总载体方案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实现实施总载体方案的目的。这也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实践。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

围绕职业教育目标,在总载体平台上进行专业建设,采用总载体方案进行教学,是一种积极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和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此举将丰富和发展人才培养理论和方法。课程改革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总载体课程体系是按一种新的思维,按照学生能力成长途径而设计,为总载体方案呈现人才培养效果提供了较大的创新空间。

(二)真正体现服务为主旨、就业为导向原则

在专业教育教学中,通过实施总载体方案,能充分体现服务为主旨、就业为导向原则,提高以质量为核心的实际效果。总载体设备和总载体课程体系都是与企业深度融合的结果,这种新的办学和育人实践将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结合、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

(三)切实有效地实现学生培养质量提高

实行总载体方案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地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技术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是一种切实可行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案。在专业建设中纳入总载体方案,通过专业建设为实施总载体方案提供条件,使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得以贯彻落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成才率。

(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在专业建设中,推行总载体方案,把教学和生产紧密联系起来,突出总载体方案的生产性特点,从而发挥总载体方案对学生素质养成的另一个优势。通过总载体平台上的生产实践和工程任务的实施,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可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和素质教育,起到实践育人、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作用。另外,通过总载体方案建立起与企业的各种联系,还可以把现代企业的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节提示]

1.基于总载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本质上是利用总载体平台进行专业建设工作。

2.实施总载体方案的目的:在总载体平台上,专业建设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新的设计、构架和建设,以切实有效的措施、细化专业建设每个环节工作,贯彻总载体模式的方法和理念,确保培养出合格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3.专业建设包含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规模、课程体系与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材资源建设、教研科研、考评机制建立和运行、社会服务能力等主要内容。

4.在总载体平台上的专业建设,除了要完成专业内各要素的良好建设外,重要的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从可操作和实用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总载体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到作用和优势,使总载体方案制订和实施与专业建设同步、协调地进行。

5.在专业建设目标确立的基础上,实行总载体方案需从总载体选型、设计,以总载体平台为线索的课程体系构建,实施基于总载体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法等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