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典型外向型经济省份的经验借鉴

其他典型外向型经济省份的经验借鉴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改善。

2010年,苏州和东莞市被国家商务部、人保部和海关总署联合评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江苏省和广东省走在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前列。因此,本部分以江苏省和广东省为例,从比较产业和外贸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

江苏省

江苏省中小企业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全省GDP的6成以上由中小企业创造。10年间,民营中小企业经历了转型的阵痛,摸索出了一些适合当地实情的转型路径,如图5-4、5-5所示。

图5-4 2007—2014年江苏省外贸出口主体结构变化趋势[2]

图5-5 2007—2014年江苏省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

政策分析

2007年,为响应上一年度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务部关于开展“品牌万里行”宣传推广活动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将品牌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提上了政府历年工作日程,并出台了《江苏省品牌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后,每一年都会进行省出口名牌企业的评选工作。2011年,江苏省开始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并出台了《江苏省名牌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0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出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打开国际营销渠道的资金成本压力。同时,江苏省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和阿里巴巴国际电子商务江苏分站等商务平台的建立,为中小企业拓宽了营销渠道。同年,江苏省出台相关制度,规范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和汽车的出口秩序,转变产品出口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12年,《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政策意见》和《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先后制定出台,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2014年,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上日程。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且年均增长率近20%,使其成为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和IT服务商关注的市场目标。我国注册中小企业约有4600万家,但有能力进行信息化的中小企业只有800万—1000万家,已经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只有200万家,只有4%,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造成严重阻碍。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规范程度较低,企业信息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政策效果

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当地总结了3点经验:首先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和传感网等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支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对接。其次,创新服务模式,增强生产要素供应保障。最后,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全面清理和整顿强制准入的中介服务收费、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和越权设立的事业性收费,把“减、免、缓、停”的收费项目清理到位。

广东省

广东省拥有与香港、澳门接壤的特殊地理优势,享有较大的扶持和激励政策,近年来在产业和外贸结构优化方面有较大成果。

政策分析

自金融危机以来,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缓解海外订单快速下滑带来的产业生存压力。同时,后危机时代也给广东省打开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能量。

2008年,东莞被确定为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制定了一系列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具典型的是成功摸索出了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路径,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东莞市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和“五个10亿元”的转型升级资金的启动,产业逐步重新定位价值链。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成为珠海、广东乃至全国的“创新孵化器”,一系列优惠政策均充分体现了“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特殊性。

同年,广东省外经贸厅协助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并制定了《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的操作指引》和《关于推进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积极为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出谋划策。次年,东莞成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之一。

2010年,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促进广东经济和质检事业科学发展备忘录》,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012年,粤港合作大背景下,港澳服务业为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鲜活动力。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至全国,已成为实现内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路径。广东已编制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规划纲要及行动计划,为实现内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继续探索新经验。同时,为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广州海关出台了《广州海关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十五项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加工贸易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

2013年,为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关于发展创业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方案》、组织开展第二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认定工作。同年,广东省发改委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服务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指导意见》,并认定第二批4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争取国家支持广东省2013年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25个,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第二产业是广东经济的基础和中流砥柱,尤其在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红利时代行将结束的背景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广东实现产业竞争力长期稳定提高的关键一环。

政策效果

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广东省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还是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2007年的20.4%提高到2014年上半年的25.5%,先进制造业占比从2007年的45.1%提高到2014年上半年的48.5%,这对优化广东工业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广东加工贸易实现“六大转变”:一是市场结构由单一依赖国外向兼顾内外两个市场转变;二是产业链条由短向长转变;三是生产模式由OEM向ODM、OBM一体化转变;四是经营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五是产品附加值由低向高转变;六是监管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2013年,服务业成为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助推剂:一是联网监管电子账册令2天备案时间缩短为半小时;二是平均每家企业节省外发加工周转资金94万元;三是对21家重点示范企业实施个性化服务措施;四是推动不同区域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产业同步发展;五是进出口企业平均通关时间缩短18%。2014年上半年,广东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服务业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技改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产业及行业结构优化向现代、高端方向调整,如图5-6、5-7所示。

图5-6 2007—2014年广东省外贸出口主体结构变化趋势[3]

以上变化说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并不就意味着企业的退出和破产、经济的倒退和收缩;相反,符合科学发展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必将推动产业的现代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

图5-7 2007—2014年广东省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