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力资本运营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人力资本运营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区域的生产要素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但是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遭遇的就是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于是工业提出了减员增效,农业提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这是对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误解。

二、人力资本运营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一)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实现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粗放型和集约型的增长的区分依据是从经营的角度划分的。如果从生产规模扩大的实现方式看,可以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在当代,提倡的是集约型经济。

当然不能绝对地说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谁优谁劣,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关键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不是去追随哪种经济增长方式。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区域的生产要素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稀缺性、结合的种类、方式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农业经济时期,劳动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是稀缺资源,劳动和自然资源的结合主要是农业经济的特点,决定其产量的是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的数量,在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丰富的地区,劳动力的数量决定着能够推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的数量,因而决定着产量和经济增长水平,所以世界上农业文明的发祥地都是资源丰富,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的数量相对于劳动力数量相对匮乏,则要争取更多的自然资源,总之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的数量是决定农业经济时期产量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不同的制度政策则可以影响这种数量,如发动战争开疆拓土,或采取移民等办法增加劳动力的数量,移民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显然属于后者。这种由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的数量决定着农业产量的生产方式就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如果劳动力的数量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的数量都相对比较稳定时,则产量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主要动力则来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即生产的技术水平,这是最终的决定力量,因为数量的扩张终会终止的,所以工业化要以发达的农业为基础,而发达的农业是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单位产量的提高为标志,而不是以耕地面积和农民的数量多寡为标志,推动农发展的生产方式最终由粗放式增长方式过渡到了集约式增长方式。

世界上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正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剩余劳动力、原料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如果说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的结合是农业经济的标志的话,则资本与资源的结合则是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与自然资源是稀缺资源,是财富增长的源泉,因而也成为国家间、地区间竞争的动力源泉。和农业发展的历程相同,所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开始后也都经过了一个以扩大要素投入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时期,然后逐渐向集约型增长的演变。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资本和资源的数量决定着其经济增长速度,所以对资本和资源的争夺成为国家间、地区间竞争、矛盾甚至是战争的源头。但是受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即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单位资本所支配的资源数量也会不断减少,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的边际产出会逐渐下降,拥有资本量的多寡不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伴随着“资本深化”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再次显示了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即使在资本、资源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实现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工业经济时代开始了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无论是农业的集约式增长还是工业的集约式增长,其长期增长的动力都来源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既是科学技术的生产者也是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关键,劳动者自身素质提高也是不断投入的结果,反映了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最终取决于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

(二)人力资本运营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不足,所以移民的大规模迁入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受资源有限性的影响,特别是长期依赖资源的开发和投入所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伴随着资源的枯竭,难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持续的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东北地区摆脱资源对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约束的唯一途径。但是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遭遇的就是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于是工业提出了减员增效,农业提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这是对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误解。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而不是依靠减少某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来获取经济的增长。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所强调的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主要是提高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质量,即由粗放式增长方式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推动资本和资源的使用数量,进而获取经济的增长,转变为依靠提高劳动的质量,即依靠人力资本来提高资本和资源的使用效率来获取经济的增长。当然伴随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单位劳动力利用资源的能力必然提高,这必然使质量较低的劳动力在数量上存在过剩的问题,但是这种过剩的前提是一部分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形成的,如果忽视了这个前提,在劳动力质量没有得到提升,利用资源的能力没有普遍增强的条件下,就盲目减少劳动力的数量,既不能形成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又会对现有的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

移民对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表明,在农业经济时期和工业化初期,东北地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适合自身的人力资本运营方式,实现了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区丰富的资源的结合,从人力资本运营的角度看,数量化的运营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但是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来提高利用资源的能力,质量运营是关键,即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增加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但是事实反映的似乎是一个相悖的状况,即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往往文化教育并不落后,甚至人均受教育程度要高于某些经济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人往往受通过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走出落后地区的愿望驱使,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更高。这就使得落后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外流,并没有从人力资本投资运营中获得经济增长的动力。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源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不相称,造成这种不相称的原因一是落后地区,物质资本投资匮乏,相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使人力资本没有足够的物质指标吸收,高知识、高技能人才无用武之地,出现所谓落后地区知识型失业的问题;二是落后地区在得到新资本时一般都用于形成设备和建筑,不注重在物质资本进行投资的同时对人力资本进行追加投资,由于仅仅增加某些物质资源,没有人力资本的相应跟进,物质资本就很难被充分吸收,使用效率必然较低。其次是源于落后地区往往存在着教育计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割裂开来的现象,造成区域的教育投资不能相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有效投资,使本来就有限教育投资回报率低,形成了投资浪费。

就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上看,东北地区并不低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甚至江浙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的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成为人力资本净流出地区,这表明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要缺乏的不是人力资本的数量支撑不足的问题,而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不相称问题,使本来丰富的人力资本难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主要依托国家投资的东北地区重化工业,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国有企业很难很快适应市场化运营,没有市场的依托,又失去了国家的重点投入,投资不足成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而长期大工业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人力资本,由于缺少相匹配的物质资本,使人力资本相对过剩,人才外流严重。此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缺少的是能够与人力资本相匹配的物质资本。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任务,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了与全国的发展差距。2008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升至8.62%,比2007年高出0.14个百分点,这是进入新世纪后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首次止跌回升。但是这种增长主要还是投资拉动带来的,投资的重点在于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农业、医药等行业,投资的方向和结构反映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今后产业布局的发展方向,但是在众多的投资项目中,很难见到反映人力资本的投资项目,投资的重点仍在于物质资本。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考虑把有限的资源是优先投资于建新工厂、购置新设备,还是投资于教育,人们认为存在着一种自然顺序,即首先发展生产率更高的工厂,然后再把所得到的收入用于教育。可以引用许多历史事实来支持这种顺序:在西欧早期工业化期间,首先有了工厂和设备,隔了很长时间以后才搞学校和保健设施。那个时期的政府和商业暴发户也不以他们普遍关心劳动者的福利而闻名。劳动力是丰富而廉价的;主要是无文化又无技术的劳动力;劳动力所从事的大部分体力劳动要求最大的体力。因此,改善工人的技能、知识和健康的计划并不是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中取得进步的先决条件。那么为什么今天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要强调教育,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原因就在于现在工业化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不是一二个世纪前那样简单而原始的对劳动者知识文化要求较低的机器设备,先进的物质装备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本,否则再先进的设备也不能够自动地创造财富。所以东北地区在加大投入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发展新的产业的同时必须同时,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使之与先进的生产条件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物质资本投资的效率。

东北地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是以增加人力资本总量投资为重点,投资的重点在于形成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力资本,这就要求教育计划要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首先教育发展的阶段要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吉迈尔(Gemmell,1996)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区分了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发现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增长都促使收入更快增长,但在发展中国家,初级和中级人力资本对增长的影响最明显,在发达国家,高级人力资本则最明显[1]。当一国处于欠发展状态时,初级教育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当一国工业化进程开始时,中级和高等教育的作用有所上升。且随着教育水平(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即不同层次的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逐渐递增。目前就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主要缺乏四类人才:一是有创造性的党政领导干部;是企业家;三是大技工和能人。改造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承接先进生产能力是东北地区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由于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现在的技术工人很难适应未来的技能要求,掌握先进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将是东北地区未来的短缺资源。另外,老工业基地改造将带动全社会变化。不仅是第二产业,还要带动农业和服务业;不仅在生产水平上,还会影响到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甚至包括生活方式等方面。在这种社会变动中,不仅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有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经验积累、在某一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特殊作用的“能人”。比如现在农村不断涌现出来的“经纪人”等;四是国际人才。东北地区市场化水平低,对外开放度低,经过国际市场锻炼过的人才少。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不断开展,东北地区必将最终融入国际市场。这四类人才中的有创造性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家,需求总量少,质量要求高,并不是简单学校教育就能够培养的,老工业基地发展中需求最大的就是第三类人才,所以东北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要把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列为教育发展规划的重点,是人力资本投资运营的关键。

其次还要提供劳动力在生产者中使用技能的刺激,如果通过教育使劳动者获得的技能在生产中不能够发挥作用,产量的提高,经济的增长跟劳动者自身技能高低没有联系,经济增长并不主要依赖教育水平的提高,更多依靠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红利,劳动者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那么人力资本的投资就会成为无效投资,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尤其在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方面尤其重要。东北平原作为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优越自然条件、和政府的政策推动,这其中作为生产的主体农民对其影响仅仅局限于投入数量的影响。近几年,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加,特别是伴随农业的补贴的范围和额度增加以及农业税的减免,农业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正是这种发展依赖的主体不是农民的变化而是政策的推动,所以农业集约化经营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相对不足。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设施,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改善经营管理方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由于规模化经营,在意识上使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变为了经营者,这对农业的生产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投入,使之成为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关键。所以,政府在进行农业补贴项目规划时,要把如何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技能和在生产者中使用技能的刺激作为一项重要的考量内容。东北地区就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来说具有集约化经营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阿根廷粮食产区的情况与我国的东北地区比较相似。在单位土地的产量上,我国东北地区稍高于阿根廷粮区,但我们在单位土地上的资金和劳力投入也大大高于阿根廷,因此从经营效益上比较,阿根廷的农产品显然更具竞争力,土地规模化和经营专业化是阿根廷农业优势的来源之一。所以说东北地区要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继续加大农业投入的同时,东北地区在农业的政策性投入上还要考虑对农民的投入,同时政策还要引导刺激农民使用技术的积极性,为实现农业集约化经济提供人力资本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