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的逃税手段

常见的逃税手段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逃税行为造成的后果是税收流失。税收新政计划中甚至指出,如果这一要求遭到拒绝,美国政府将假定这些人涉嫌逃税并处罚款。这样做一方面重复多次使用了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另一方面也规避了累进税制下较高的边际税率以及我国对一次性畸高劳务报酬收入的加成征收。这种采取虚报的手段来对个人收入进行平均的方法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躲避累进税制下的高边际税率和加成征收税率。

一般说来,逃税是指纳税人用非法的手段逃避应缴纳税收的税收负担,企图使其不被划入应纳税的范围,不缴或者减少应纳税款。逃税行为造成的后果是税收流失。早在1994年出版的《避税与逃税》一书中,陈松林写道:“逃税是使用偷税漏税来表述的。两者从原则上来说都是少纳了税,但它们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意识少纳税。”[29]

因此,我们这里有必要来分析一下逃税的性质。逃税与避税都是对已发生的应纳税经济行为的纳税责任的规避,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从对经济行为的处理来讲,逃税是对一项已经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的全部或部分的否定。但避税只是对某项应税经济行为的实现过程进行一种安排,使其成为非税行为,并不存在否定的意图。

其次,从税收负担的角度来讲,逃税是在纳税人的实际纳税义务已发生且已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逃避纳税义务,究其本质来讲是对应有税收负担的逃避。而避税是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采取的是合法的方法。

再次,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偷税是公然违法、践踏税法,与税法对抗的一种行为。《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可见,偷税在形式上和目的上都具有一定的欺诈性质。而我们一再强调,避税具有非违法性,也就是说,避税行为并不违背法律的相关规定。

最后,从对税法的尊重上来看,逃税并不会引起纳税人对税法的研究与探索,但避税则以比较专业的税收知识为前提,需要纳税者对税法有着充分的熟悉与了解,避税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纳税人对税法的了解度。同时,避税的成功也能够让人们知道税收管理中的固有缺陷,让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根据《逃税避税及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中所述:“初步估算我国2001年、2002年均衡稽查率,均应该大于100。而这两年我国均衡状态的逃税额应该分别为1 625.92亿元和1 710.05亿元。但由于我国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博弈状况没有达到纳什均衡状态,非均衡状况下的实际逃税额应该远远大于本章计算出的均衡逃税水平,估计每年应该在2 000亿元以上。”[30]可见,目前我国逃税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在日常生活中,逃税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简要地说来,常见的逃税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隐瞒个人所得收入,不申报纳税,也没有按照规定代扣代缴税款

包括部分高中教师在家里开设的家教培训班、一些路边无证的小摊小贩等,他们所获取的收入一般都无法进行统计。对于部分纳税意识较弱的人而言,主动去税收部门纳税更是不可能的事。除此之外,也存在部分公司的会计师在进行账目登记时,帮助公司职工偷税逃税的现象。当前,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也存在着严重的偷逃税行为。

2003年的《财经》杂志上,曾经刊登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的一篇题为《居民收入和储蓄增长》的文章。文中,宋教授指出,“家计调查的个人收入增长率一般会偏低一些。出于隐瞒收入和逃税等考虑,家庭倾向于少报收入,这样的情况在各国统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每年隐瞒的比例都一样,倒不会引起个人收入增长率的估计偏差。但是从中国过去的情况看,连增长率都是明显低估的,就是说隐瞒的比例倾向于增大。”

对此,2009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税收新政中,就针对一些富人利用世界上某些税收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或地区隐瞒个人收入,逃避美国税务局追查的现象,提出海外银行提供更多关于美国客户的个人信息的要求。税收新政计划中甚至指出,如果这一要求遭到拒绝,美国政府将假定这些人涉嫌逃税并处罚款。

(二)企业将个人的高收入分到若干虚列的名字上

企业的这种做法一般被称为“虚列人头,化整为零”[31]。这样做一方面重复多次使用了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另一方面也规避了累进税制下较高的边际税率以及我国对一次性畸高劳务报酬收入的加成征收。具体说来,企业会将本应一次支付给个人的款项肢解得七零八碎,然后分成几次进行小额支付,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三)企业对职工收入进行账面平均化

这种做法主要是指企业在不改变获取报酬人数的基础上,在账目上把部分高收入职员的薪金“安置”到低收入员工的名号下。这种采取虚报的手段来对个人收入进行平均的方法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躲避累进税制下的高边际税率和加成征收税率。

(四)扣除无关数目与报销无关支出

在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承包承租经营中经常可以看见个人或者家庭的支出票据被用来扣除个人应纳税的数目,也有部分公司为特殊员工报销与公司活动无关项目的支出,其本质是以这种形式来保证个人所获得的收入。早前著名的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中就提到,成立一个公司尤其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处理一个公司可以起到避税的效果。也就是说,把个人家庭的费用算作为公司成本的方法可以让你少缴许多税。

2007年的《楚天都市报》曾经刊登过一则题为“发放奖金靠发票 武汉职场逃税有新招”的新闻。据此新闻描述,“不少公司和单位采取发票报销方式发放员工奖金或津贴,以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通过发票报销,奖金、提成或津贴等收入可被企业以差旅费、管理费、招待费等名义做账。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如此做法既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又能隐瞒员工实际工资收入。事实上,这些发票都是从发票贩子手里直接购买而得,从本质上说,这种做法就是逃税。但是,由于取证较为困难,税务部门一般比较难以进行相关处罚。

(五)利用高科技、网上贸易等形式进行偷税活动

当今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商品流通渠道、交易方式以及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差异,这就给传统税收体制及税收征管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许多企业通过网络来获取市场信息和进行贸易往来,有些公司甚至还通过提供网络信息咨询等服务来收取费用,或在互联网上进行知识产权销售活动。其结果一方面减少了传统贸易方式的交易总额,使税基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成为征收税款的“盲区”,网上贸易的税收流失日益严重。网上贸易是通过大量无纸化操作达成交易,账簿、发票均可在计算机中以电子形式填制,电子凭证易修改,且不留痕迹,税收审计稽查不能得到最直接的纸质凭据,就无法对征收对象进行审查。在企业不主动申报税款的情况下,税务机关不易了解网上贸易的运作情况,只能被动地助长了逃税活动。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王越,浅议我国个人所得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04。

2.刘霞,饶海琴等,我国个人所得税累进税制边际税率问题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06。

3.袁艳红,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税务研究》,2007/10。

4.杨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中的公平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库》,2006年。

5.王逸,税收指数化:防止通货膨胀带来实际税负增加,《中国税务报》,2009.02.11。

6.潘琳琳,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7.张美丽,公民纳税遵从行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8.龚园喜,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库》,2005年。

9.高颖,试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完善,《苏州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10.黄仰玲,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2004年。

11.黄浩均,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及其征管的完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张军,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善,《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库》,2004年。

13.李颖,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研究,《同济大学博士论文库》,2005年。

14.张美丽,公民纳税遵从研究——以个人所得税为例,《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2007年。

【注释】

[1]人民网,2002年6月23日。

[2]徐晔,完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的几点建议,《税务研究》,2007/6。

[3]张军,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善,《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库》,2004年。

[4]陈卫东,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个人所得税发挥再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涉外税务》2004年第5期。

[5]王剑锋,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有效性的一个验证——以对我国职工工薪所得数据的模拟为基础,《当代财经》2004年第3期。

[6]邓君,个人所得税综合项目费用扣除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7]窦立霜,中国个人所得税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库》,2004年。

[8]林晓维,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库》,2005年。

[9]杨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中的公平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库》,2006年。

[10]王逸,税收指数化:防止通货膨胀带来实际税负增加,《中国税务报》,2009.2.11。

[11]海证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黄金投资能否抵御通货膨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5月8日。

[12]徐晔,抑制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新思路——完善代扣代缴工作,《税务与经济》,2006/10(增刊)。

[13]http://jixishi.mofcom.gov.cn/aarticle/gaikuang/200612/20061204087143.html。

[14]高颖,试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完善,《苏州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15]龚园喜,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库》,2005年。

[16]http://finance.sina.com.cn,《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11月8日。

[17]《个人所得税的经济分析》,电子书。

[18]潘琳琳,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19]张美丽,公民纳税遵从行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20]潘琳琳,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21]
 潘琳琳,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22]张美丽,公民纳税遵从行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库》,2007年。

[23]崔鹏,个税自行申报工作已结束 高收入者为何“缺席”,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5/5559508.html,2007年4月4日。

[24]黄浩均,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及其征管的完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2007年。

[25]张美丽,公民纳税遵从研究——以个人所得税为例,《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2007年。

[26]龚园喜,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库》,2005年。

[27]李颖,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研究,《同济大学博士论文库》,2005年。

[28]高允斌,《个人所得税最新政策解析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171页。

[29]陈松林,《避税与逃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2版,第12页。

[30]刘芳,《避税逃税及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31]高允斌,《个人所得税最新政策解析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1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