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和手段

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和手段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目标一般通过各种相关联的经济政策体系来实现。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往往会伴随高通货膨胀率,而经济增长停滞又会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财政政策就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在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实现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条件下经济的稳定发展。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主要通过财政自身的功能和财政政策的变化来实现。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和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体系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目标一般通过各种相关联的经济政策体系来实现。经济政策体系中最主要的是财政、货币、收入和产业四大政策。

1.财政政策。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财政状况如何对社会经济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财政政策也就成为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一定的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使之增加或减少)的政策。具体地说,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预算政策组成,它包括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调节手段两部分。

财政政策目标是根据财政的性质、功能、作用和特点,确定调节经济活动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1)经济增长速度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财政政策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如当经济出现衰退时,通过避税,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2)经济稳定的目标。经济稳定是指在实现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上,国民经济能够长时间持续发展。经济是否稳定一般是通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两个指标的变动来体现。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往往会伴随高通货膨胀率,而经济增长停滞又会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财政政策就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在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实现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条件下经济的稳定发展。(3)公平分配目标。财政政策的公平分配目标:一是要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公平税负,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要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防止社会成员之间出现收入差距过大;三是要实现社会范围内公平分配,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4)资源配置的目标。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指充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财政政策通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调整,有选择地支持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使社会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财政政策是借助各种政策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其一,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对集中性资金进行统筹分配的年度财政的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它明确规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来源、形式和财政支出的方向与数量,以及各项收支的内部比例关系。国家预算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国家预算收支的规模来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及其与总供给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预算收支结构的变动来调节供需结构的平衡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比例关系。由于国家预算是财政调节手段中具有计划特征的一种基本的手段,是一种按照年度制定与调整的事前的调节手段,因而它的灵活性、针对性较差,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局限。

其二,国家税收。国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固定比例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其特点有三:一是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二是具有无偿性,税款按社会需要安排用途;三是具有广泛性,一切自然人和法人要受税收的调节。国家税收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对经济行为和经济主体征税与不征税,多征税与少征税,来发挥鼓励或限制作用。(2)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的客观因素征税,使生产经营者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3)通过对纳税人所得征税,并辅以累进税率,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4)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征税与不征税,起到平衡外贸收支的作用。

其三,国债。国债是国家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国债是一种借贷行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具有有偿性、归还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国家发行国债,通过发行和偿还的数量、发行对象和国债利率的调整,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总量与结构,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在总需求不足时,国家发行国债主要以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为对象,在偿还方面,首先偿还企业和个人的国债,这将导致流通货币的增加,刺激需求的扩张。在总需求过度时,国家发行国债,但不用其安排财政支出,形成预算盈余,就可压缩需求。如果国家向个人发行国债,所筹资金用于重点建设投资,就会导致消费需求减少和投资需求增加;如果国债由企业购置,筹资用于社会公共消费支出,则会引起投资需求减少和消费需求增加。

其四,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为某种特定的需要而将一部分财政收入直接转移给特定的经济组织和居民的一种分配形式。它包括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利息补贴、职工生活补贴等形式,其中,价格补贴是最主要的形式。财政补贴的调节功能表现为:(1)通过进行财政补贴可以使那些微利行业得以存在和发展,能有力地扶植重点发展的行业或产品,实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2)国家把价格补贴作为对不等价交换的价值补偿,以达到改善供给情况的目的。财政补贴也有其局限性。如价格补贴会使商品价值与价格脱离,造成价格扭曲,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限制。另外,财政补贴过多会形成财政的沉重负担。

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主要通过财政自身的功能和财政政策的变化来实现。财政本身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财政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当国民经济衰退时,产量下降,失业严重,个人收入减少。实行不变税率和累进税时,会因收入下降少纳税或纳税人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而使政府税收总量下降;政府会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多发放政府转移支付中的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社会福利补贴。一方面税收支出减少,另一方面转移支付的数量增多,结果是相应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从而起到抑制经济进一步衰退的作用。当国民经济繁荣,产量上升、失业率下降、个人收入增加。实施不变税率和累进税时,会因收入上升多纳税或纳税人自动进入较高纳税档次而使政府税收总量增加;政府也会因符合救济条件人数的减少,少发放转移支付中的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社会福利补贴。一方面税收支出增加,另一方面转移支付数量减少,结果是相应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减缓经济进一步过热发展。在这两种情况下,财政本身自动地起着逆向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

仅靠财政的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来调节经济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要靠政府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即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总量来影响实际的社会总需求。根据影响的程度,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以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为标志,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以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为标志。根据经济波动发展的态势,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以利于宏观调节目标的实现。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国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减少税收、回收公债、增加补贴及预算支出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此时财政支出增加所形成的赤字主要靠发行公债来弥补。为避免同时造成总供给盲目增加,供给结构失衡,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限制那些产品供大于求部门的发展,既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又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国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限制补贴、减少预算支出来抑制过度的需求,使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趋于平衡,同时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为避免同时产生供给减少、经济增长缓慢,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支持那些供不应求的产业部门发展,从而既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又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2.货币政策,已成金融政策。它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为影响信贷费用(利息率)、信贷条件和货币供给量而采取的各项措施。货币政策是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它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调节手段两部分。

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1)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现象,即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的阀门由政府掌管。政府在控制通货膨胀增长(在通货膨胀成为世界性经济现象后,彻底消除已属不可能)方面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控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的货币政策目标。(2)降低失业率。当社会失业水平比较高时,政府应采取货币及其他经济政策,努力降低失业率。所以降低失业率成为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调节重要的具体目标,货币政策运用的结果就是实现宏观调节的目标。所以经济增长必然成为货币政策目标。(4)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偶然的,不平衡则是经常的。但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节所要追求的目标。

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是:(1)利率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调节资金供求的重要手段。政府利用这个机制加以调节:一是促使货币资金的供需平衡,进而达到社会商品总供求的平衡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一方面回笼货币,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另一方面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双管齐下,压缩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一方面投放货币,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另一方面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下降,投资增长。两种方法均可扩大社会总需求。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是及时的、直接的,从而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节的日常主要手段。(3)再贴现手段。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的利息率。在信用关系发达的情况下,各专业银行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向中央银行贷款。一是将各种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二是用自己所拥有的政府债券、其他财产为担保向中央银行贷款。这两种贷款方式都叫再贴现。由于进行再贴现而向中央银行支付的利息率叫再贴现率。再贴现率的调节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调节各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数量,从而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第二,再贴现率的变动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和运动方向的信号,能起到指导各专业银行存款行为的作用。(4)存款准备金手段。存款准备金手段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专业银行必须持有的占其存款一定百分数的准备金,也称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改变准备金条件,即可提高或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准备金率,可以提高专业银行的贷款能力,扩大货币供给量;提高准备金率,可以降低专业银行的贷款能力,紧缩货币供给量。

根据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调节的影响,货币政策主要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给量为主要特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使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但同时会引发通货膨胀。以减少货币供给量为主要特征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在经济过热时期,抑制总需求的过度增长,但同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种收缩的压力。

3.收入政策。收入分配的状况、总量和结构,与国民经济的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收入分配政策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之一。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主要有两种类型:(1)扩张性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扩张性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是指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大于实物形态国民收入生产量,使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所形成的社会总需求大于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供给。其主要功能是扩大社会总需求,适合于总需求不足阶段。(2)紧缩性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紧缩性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是指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小于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生产量,使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量小于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供给。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适合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时期。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是国家调节国民收入使用方向的原则和措施的总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对需求结构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各种经济主体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来影响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不同经济主体的收入变动是影响需求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所以,国民收入在各经济主体之间分配结构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社会需求结构。例如,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消费资料的需求会相应地增加。这样会直接影响总需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支出。所以通过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能有效地调节需求结构。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对供给结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整投资分配比例来实现的。通过调节投资分配结构,一方面使新增投资(资产增量)的结构得到调整;另一方面又通过资产增量结构变化来带动资产存量的重新组合与更新,从而使整个供给结构发生变动。另外,通过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利用差别利率、差别税率、差别价格、差别工资等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调节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的配置结构,从而使供给结构能够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动,适应需求结构发展的要求,实现供求结构的平衡。

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是国家调节人们的收入数量和结构,以实现提高效率与社会公平而制定的各种原则和措施的总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就其内容来讲,包括分配政策和收入调节政策两部分。

分配政策是国家对微观领域中的分配行为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分配:一是市场对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分配;二是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各生产经营单位内部进行的分配。在分配过程中,要体现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收入调节政策是国家在宏观领域中对人们收入进行调节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在收入调节过程中,要强调效率基础上的公平。分配过程和收入调节过程是两个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连接的经济运行过程。分配政策和收入调节政策的实施使个人收入分配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4.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内在要求,为提高产业素质,调整产业结构,从而调整供给结构和总量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由于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调节力度比较弱,而产业结构以及相关联的供给结构,又是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变量。因此,必须由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来进行调节。

产业政策一般是由四个方面的政策所组成。(1)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部分。它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而揭示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过程,并按照产业结构发展规律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协调产业结构内部的比例关系及保证产业结构顺利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结构政策主要侧重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节供给结构,促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协调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关系。(2)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规范问题,也就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问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是一对常见的矛盾,解决此矛盾是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任务。因此,组织合理和适度的竞争秩序是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内容。它本身可分成促进竞争、抑制垄断的政策和抑制竞争的政策两类。一国的产业政策是促进竞争、抑制垄断的色彩浓些,还是限制竞争、促进规模经济扩大的色彩浓些,要看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以及政治、经济因素。(3)产业技术政策。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正确的产业技术政策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经济、技术、社会稳定协调地发展。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一般包括制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技术的方向和方法,积极推进技术进步。(4)本国产业与国际产业关系的政策。现代经济的发展表明,各国经济相互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之间需要相互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这种状况决定了一国产业与国际产业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制定正确的关于本国产业与国际产业关系的政策,对于赶超先进水平、优化本国产业结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关于本国产业与国际产业关系的政策,一般包括进出口、国际竞争、国际分工等政策。

产业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供给的总量和结构来达到供求的基本平衡。产业政策对供给总量的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1)组织高效使用资源的大批量生产体系。制定产业政策要根据规模经济的要求,促进产业内部各企业组织形式的合理化,建立适当的大批量生产体系,达到合理的市场规模企业规模的要求,使生产能力不断接近最佳规模,有效地增加社会供给总量。(2)组织起合理分配资源的产业关系。由于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经常存在竞争不充分现象,价格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使资源不能随需求的变化而转移,往往带来某些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而某些产业生产能力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影响供求关系的协调。因此,产业政策对供给总量调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组织合理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各企业的相互关系,消除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的垄断关系,保证较平等的竞争关系,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有效地增加社会供给总量。(3)组织起资源充分使用而不被浪费的产业竞争秩序。过度的竞争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使供给的质量和数量超越社会需求的水平,严重时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正确的产业政策可以建立各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合理和适度的竞争秩序。

产业政策对供给结构的调节路径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调节供给结构,从而提高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运用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节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扶持和发展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比例发展;第二,在发展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的同时,促进落后产业改造和淘汰,更快地提高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增加产业结构的适应能力。

上述经济政策体系中各种经济政策不是相互孤立的,其作用是交织在一起的。要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就应注意它们的搭配使用。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运用中,可以是松松搭配,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结合;也可以是紧紧搭配,即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搭配;还可以是松紧搭配,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搭配;以及紧松搭配,也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搭配。选择何种搭配,需要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实现宏观调节的目标正确把握。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发达国家最主要和最经常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宏观调节的需要,各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在目标的选择、调节的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历届美国政府为了反危机,刺激有效需求,都把控制失业率作为首要的具体调节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注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辅助,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增加政府的消费,1950~1970年,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5%上升到21.6%;另一方面进行减税,美国政府1964年减税之举,被公认为是宏观经济调节成功的得意之作。扩张性财政政策运用的同时,还采取了放松银根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结果是失业率下降,1968年美国的失业率降至3.4%。

同期的日本,虽然政府一直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调节的主要目标,但在宏观调节中仍比较突出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推动经济发展。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政府主要是增加生产性支出来扩大政府支出。例如,对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一是给予低税和增加补贴的优惠;二是提供长期低息的政府贷款。对衰退产业,日本政府也提供一定的财政援助。

总之,这一时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确实刺激了经济增长。1951~1970年西方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3%,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2.3%高1.3倍以上。

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我国政府为了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总供给不足的问题,基本上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和企业自留利润,而减少了一部分税收。结果导致财政收入增长滞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财政赤字不断增多,还出现了过旺的总需求和比较高的通货膨胀。

为实现物价基本稳定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增长目标,必须控制债务规模,遏制财政赤字的增长,降低通货膨胀。为此,我国政府采用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为避免这种状况出现,必须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相配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显然不妥,因为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不符,也不能实现政府的宏观的调节目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固然会抑制总需求,但力度太大,在缓减了过旺的总需求的同时会引发生产萎缩,有效供给减少,也不利于宏观调节目标的实现。从2005年开始,我国从原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

二、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

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节是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的,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计划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通过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相应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经济杠杆是指由政府利用经济利益来引导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使之符合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的调节工具。经济杠杆主要有税收、信贷、价格、汇率、财政补贴、工资等。税收杠杆是通过税种设置和税收制度的制定、税目设计、税率高低、税种减免这些要素来灵活地进行调节的杠杆。税收杠杆对社会再生产及对外贸易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信贷杠杆,是指以中央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体制,通过调节利率、信贷规模和信贷结构来调节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手段。信贷杠杆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价格杠杆是指政府利用价值规律影响价格,使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价格杠杆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变动影响供给和需求,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通过调节各部门产业之间的价格水平和盈利水平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价格变动,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以及各种分配关系。汇率杠杆是通过汇率变动来进行宏观调节的手段。汇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汇率的升降来影响国家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变动。

经济杠杆的特点是同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它们的变动会引起各经济主体利益的变化,从而引导、调节和控制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并将其纳入宏观调节的预定轨道。由于各项经济政策和各种经济杠杆各有自己适用的领域和作用特点,又有各自的局限性,政府必须注意综合运用,协调配套。

法律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法治经济。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运用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各经济法规的制定要依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反映经济手段调节的要求。经济手段也必须与法律手段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法律手段的运用与其他宏观调节手段的运用相比较,具有如下特征:(1)全局性。法律手段是从全局上调节整个经济活动,是以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2)平等性。一种法律一经形成与实施,所有适用对象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政策性。法律调节手段体现了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4)强制性。法律手段调节的对象无论其个别利益与法律规定是否一致,都必须服从法律的规定,如有违犯,必将惩罚。

计划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节目标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发挥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的调节手段。计划调节手段的正确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产无政府或无秩序状态,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比较合理地实现生产力空间配置和资源利用。具体来说:(1)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市场机制的调节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等方面无能为力,可以通过国家计划来解决。(2)促进资源配置优化。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在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方式的前提下,两者结合,长处互补,相得益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3)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计划手段可以在统筹协调的前提下,兼顾经济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有力手段。

行政手段是政府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令、规定等行政方式,按行政系统来直接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直接性、强制性和速效性、无偿性等特点。必要的行政手段可以保证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正确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行政手段调节的出发点是社会整体利益,有时会与被调节者的局部利益发生冲突,并与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相矛盾,因此,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行政手段的运用,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种调节手段,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必须取长补短,综合运用。计划手段为经济手段调节指明方向和提供目标;经济手段是适合市场经济的间接调节手段,因而是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重要手段;法律手段能保证经济手段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行政手段则是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补充。只有四种手段正确结合组成宏观经济调节体系,才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有效地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法律手段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宏观调节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法律法规种类繁多,几乎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例如,美国罗斯福总统上台实行“新政”,就先后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全国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几十部法规。目前美国已形成由数以千计的经济法规组成的法律体系。美国政府经常运用法律手段直接干预和规范经济活动,集中体现在反对垄断、保护竞争方面。

计划手段是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运用的调节手段。以1948年欧洲各国建立的“经济复兴汁划”为起点,计划手段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经常性的调节手段,以日本、法国为代表的国家所制定的经济计划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制定经济计划并不是直接确定私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显示了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目标方向、指示性指标和政府经济政策的总趋势,给企业制定自己的计划、目标方向提供了预测性的经济情报。计划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中长期经济计划,一般为5~7年,个别为10年;二是年度经济预测;三是国土综合开发计划。这些计划虽然对企业没有强制性,但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引导计划目标的实现。法国运用计划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连续制定经济计划,加强对经济的全面调节。在实行“指示性计划”的同时结合经济法律等手段的运用,使计划调节尽可能符合政府调节的预期目的。(2)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3)在编制经济计划时,坚持政府与民间磋商的原则。运用各种经济模型,不断改进计划编制方法。经济计划内容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使之充实。(4)政府设立了一些规划机构、审议机构等,对计划进行指导、监督。

行政手段的运用以日本的“行政指导”最为典型。日本政府通过私人企业采取“说服”、“劝告”的方法向企业施加影响,使企业服从政府的意图,从而达到避免过度竞争,维持生产、投资和出口秩序的目的。行政指导不具有法律效果,但由于其简便灵活,所以能够弥补法律的不足。

我国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节时也采取了一系列调节手段。经济手段是我国宏观经济调节手段体系中最重要的手段。经过多年的调整,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税收体制。按课税对象划分可分为六大税类、三十余种。(1)流转税类。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主要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2)所得税类。是就企业和个人在一定时期的所得征收的税收,主要有国有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3)资源土地税类。是以各种自然资源和土地及其产品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类,主要是农业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4)行为税类。是根据国家规定以某一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类。主要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5)财产税类。是以纳税人所有或属其支配的财产数量、价值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类,主要是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6)涉外税类。这是为适应对外开放要求建立的税类,如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等。这一税收体制对国民经济各方面进行着强有力的调节,但也存在需要解决的某些问题。

我国政府目前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差别利率、优惠利率等措施,来启动利率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低,调节力度不强,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资金的逆向流转,而达不到调节的目的。如何完善利率机制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还大量地运用了法律调节手段。我国目前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主体的活动范围扩大,决策自主性提高,利益驱动机制强化。保护市场主体资格及其合法权益,并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约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节的重要内容,法律手段也就成为我国宏观调节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作为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将会逐渐减少,但在经济与法律手段难以调节或调节效率低下时,行政手段的运用就显得非常必要。行政手段在运用时应注意:(1)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程序和严格的责任制;尽量减少行政层次。提高行政调节效率。(2)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在不违背国家宏观调节目标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避免“一管就死”现象发生。(3)运用的范围应有一定的限制,不可滥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