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必须抓住突出问题,把握关键环节,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推行有效的政策措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日本、韩国等国家曾经通过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推动了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日本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80%,企业科研人员占全国科研人员总数的65%。

第六节 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要推动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必须大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层次,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此,必须抓住突出问题,把握关键环节,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推行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针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及其带来的多方面不利影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攻克和获取新技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才能突破产业发展和升级中的技术“瓶颈”制约,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力争在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强对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性带动作用。

日本、韩国等国家曾经通过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推动了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它们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创新的中长期规划。二是高度重视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根据制造业发展的阶段不断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提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水平。三是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推动各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如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实行税收、贷款利息上的优惠;鼓励民间企业进行合作和联合创新;政府自身大幅度增加科技经费,提高研发投入比重。四是突出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企业和国家研究机构的合作。日本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80%,企业科研人员占全国科研人员总数的65%。政府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倡导“官民合作”。五是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法制建设,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规范,引导、促进和迫使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全面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在创新目标上,要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坚定不移地把立足点从过多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上来。在创新方式上,对国内外差距较大又有可能引进先进技术的产业领域,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对我国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要坚持以我为主,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对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难以引进技术的产业领域,要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力争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创新机制上,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办大事的优势,有效调动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在创新主体上,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并能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企业。

为了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形成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

一是全面实施支持研发和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要完善鼓励研发和创新的经济政策,加强政策激励作用,形成有效的促进机制。从财政资助和补贴、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方面实施必要而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各方面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强金融政策的支持和推动效应,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建立健全促进研发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增加政府订货和直接购买的投入,为创新产品和技术提供必要而有力的市场支撑。对于重大的技术创新,政府可以直接出资支持从事研发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对于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政府应该给予奖励,以激励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推动企业之间R&D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业R&D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运行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市场反应快的特点,加大鼓励和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力度,大力推动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科技资源与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机制的结合,实现分工、专业化和竞争基础上的协调发展。引导和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强研发上的合作,以提高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并分散研发投资风险。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联合,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技术开发的产业化比率,形成技术研发的完整开发链。支持科研机构自办企业,推动其进一步发挥科研优势,积极面向市场,提高研发的产业化程度。

三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必须把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的基础上,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和产业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加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入力度,同时提高技术研发资源的配置效率。要鼓励使用、制造和设计单位联合招标引进重大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条件下,要更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加强产业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引进技术的结构,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加大对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或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四是完善支持创新的有关条件和环境。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支持和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强化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内在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创新利益;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鼓励风险基金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完善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为科技和知识产权服务的中介机构,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快培养以中青年为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同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推行名牌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品牌影响力结合起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快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培养知名品牌。要着力改变目前很多企业因为图一时之利,而采用国外企业品牌的现状,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努力去树立自己的品牌;改变企业单纯以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状况,把品牌的竞争作为企业的重要竞争手段。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本土品牌企业提供支持,如在资金方面对本土品牌企业的研发提供政策优惠,促进本土品牌企业提高研发水平。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

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是要加强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的导向和调控功能,推动发展三大战略性产业:一是加快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三是积极促进能源工业稳定发展。

1.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加入WTO的过渡期完成后,发达国家将扩大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同时,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会促使其加快产业技术转移和研发环节转移。这是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其中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除了要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之外,还需要明确能够和必须加快发展的产业和领域,以及相应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方向,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形成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高技术产业基地,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化发展。

2.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振兴,要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强化政策支持,通过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自主研发等多种方式,在实现系统设计、成套供应、关键部件或总成自主制造基础上,突破一批影响大、关联度高的装备核心技术,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装备技术政策,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首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

3.积极促进能源工业稳定发展

能源工业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应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面向国内市场,同时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探索以我为主、加强国际合作的模式和途径。促进能源工业稳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环境保护,保障能源安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策措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一是充分利用我国的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确保能源供应。二是积极调整能源工业结构,有步骤地提高石油生产比重,加快发展水电、核电、天然气,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是改善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四是深化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五是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鼓励开发、应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建设节能型社会。六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七是建立国家能源储备和应急体系,保障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安全。八是支持企业利用国外能源资源,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开发。

三、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从我国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并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长远目标着眼,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振兴装备制造业,都必须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这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制造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跨越式发展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二是产业层面;三是国家层面。跨越式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上的跨越,而且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跨越,因而技术上的跨越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跨越式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跨越一定的发展阶段,即跳跃式发展;另一种是缩短某些阶段的发展时间,即追赶型发展。两者都属于超常规的、赶超型的发展方式,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跨越战略,要根据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特点,选择可行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应当主要由企业来选择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技术跨越的目标、重点和路径,政府只给予必要的战略导向和政策支持,而不要直接干预企业的行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是后发优势论。对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跨越战略来说,可以运用的后发优势主要是:技术引进和创新优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势、制度变革与创新优势。根据我们对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特点和国际竞争力状况的分析,可以把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行业作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点行业,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和光电技术等领域作为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重点领域。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两个行业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两个领域,可努力实施跳跃式即跨越一定阶段的发展战略;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两个行业和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两个领域,应主要实施追赶型即缩短阶段发展时间的跨越战略。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推行人才战略,对于推动我国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不论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还是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振兴装备制造业,都需要大批有为的人才,既包括科技人才,也包括企业家和营销管理人才。必须树立科学的大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思想,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加快科教事业的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体制,营造鼓励人才辈出的宽松环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进人才使用和分配机制改革,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加快人才交流的制度建设,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各种人才人尽其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注重吸引和利用国外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全球化的人才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吸纳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

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最重要的后发优势,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政府和企业的作用,要重点把握和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加快完善市场机制。从建立健全市场微观基础看,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规范和搞好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推进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减少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干扰。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开放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和发展领域,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行为。从培育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看,要继续大力发展各类要素市场,推进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要素市场和要素价格在市场机制运行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市场体系和布局建设,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市场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执法和监管力度,形成良好的市场规则和秩序。从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调控机制看,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推进财税、金融、投资、审批等体制改革,改变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状况。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使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节市场和引导经济运行,使宏观调控建立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外贸、利用外资、国际合作等涉外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体制机制。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加快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既要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又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干预作用。特别是实施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跨越式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利用后发优势的战略,不同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不能完全顺应和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政府必须实施正确的战略导向和有效的支持政策。亚洲四小龙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成功,证明了政府干预的重要性和合理性。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一些逆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对于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和产业两个层面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缩小国际差距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具有跨越式发展条件的行业和领域,政府要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实施必要的倾斜政策,从改革和开放方面提供适当的优先政策。同时,政府还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整个制造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改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和结构优化升级。在这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问题,不是或不仅仅是政府和市场多一些与少一些的问题,而是政府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发展经济,通过战略导向和政策倾斜引导市场,利用市场机制的力量调节企业行为,实现促进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

三是推进产业组织调整。积极实施产业组织政策,不是直接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而是要推动形成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的环境,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结构”,促使企业行为的转变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推动企业由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技术和品牌竞争为主转变,激励企业更多地将资源投入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并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限制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和价格垄断等行为获取利润。要继续推动企业并购、联合和重组,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做强做大,积极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支持拥有名牌产品、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必须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培育和扶持大企业发展的政策加以调整,对扶持对象、扶持手段、扶持过程等方面进行变革。在扶持对象的选择上,要消除所有制观念的限制,全面支持本土企业的成长,对民营企业同样实施一致的、明确的扶持政策。在扶持手段方面和具体扶持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具有“市场激励性”的政策,改变过去只扶持、不激励的做法,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资金支持,都要对企业提出明确的扶持时间表和绩效要求,如技术标准、财务标准、国际市场份额标准等,并要求被扶持企业在绩效表现方面保持适当的透明度,以便形成必要的社会监督。通过政策手段强化对被扶持企业的激励和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扶持政策对削弱市场竞争压力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美]乔治·泰奇:《研究与开发政策的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日]渡边利夫主编:《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3.干春晖等:《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4.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9~10期。

5.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6.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战略》,《开放导报》2004年第5期。

7.郭克莎等:《加入WTO后的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8.郭克莎等:《新时期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课题组:《提高我国能源技术水平的战略设想》,《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0.李海峥:《美国制造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飞跃》,《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第7期。

11.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12.莫厄里、纳尔逊:《领先之源:七个行业的分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13.沈琦:《中国:亚洲研发中心的新领头羊》,《中国外资》2005年第2期。

14.宋健:《制造业与现代化》,《机械工程材料》第27卷第1期(2003年1月)。

15.王景川:《做大做强自主知识产权航母参与世界竞争》,南方网,2002年10月3日。

16.王洛林主编:《2003—2004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魏怡华:《2005能源产业发展展望及对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23期。

18.宣能啸:《节能潜力很大,节能任重道远——我国能效问题的分析》,《经济日报》2004年8月22日。

19.杨惠馨:《中国企业的进入退出》,《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3期。

20.张军:《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张木、魏于全:《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进展》,《生物工程进展》2002年第1期。

22.赵鹏飞:《中国汽车工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知识产权》2004年第3期。

23.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25.朱高峰主编:《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6.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与世界工厂》,香港科文出版公司2003年版。

27.Bronfenbrenner,Kate and Stephanie Luce,2004,“The Changing Nature of Corporate Global Restructuring:The Impact of Production Shifts on Jobs in the USA,China,and Aroud the Globe”,Cornell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28.European Commission 2000,“Special Feature on Countries Profile in Manufacturing”.

29.Gerschenkron,Alexander,1962,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0.Kosaka,H.,“Where and How Do Global Corporations Find Manufacturing Locations?—Focusing the Choices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31.Liu,X.,Parker,D.,Vaidya,K.and Wei,Y.2000“Changes in China’s Comparative Ad vantage in Manufacturing 1987-1995: A Statistical a study”,Aston Business School Research Papers.

32.NFS,2004,NFS Infobrief,NFS 04-306.

33.Reddy,A.S.P and Sigurdson,J.1994,“Emerging Patterns of Globalisation of Corporate R&D and Scope for Innovation Capability Buil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Vol.21,No.5,October,pp.283-294.

34.Reddy,P.2000,Globalization of Corporate R&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35.Ronstadt,R.1977,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road by US Multinationals.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36.Schive,Chi,and Regina Yeu-Shyang Chyn,2001,“Taiwan’s High-Tech Industries”,In Leonard KCheng,and Henryk Kierzkowski,eds.,Global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East Asia.Boston,Dordrecht,and 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7.UNIDO,2002/2003,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pp.152,36.

38.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2.

39.World Bank,2003,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40.Yeats,Alexander J.,1998.“Just How Big is Global Production Sharing?”The 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1871.

【注释】

[1]由于没有全部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数据,这里用规模以上工业(和独立核算工业)的销售收入数据来代替。考虑到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为8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也在80%左右,因此这种替代具有合理性。

[2]考虑外商投资企业的终止运营、资产折旧和撤资等因素,截至2003年年底,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2006亿美元,占世界FDI总量的3.2%。

[3]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有些学者引用了笔者的概括,但忽视了三个阶段中相互交叉的时期,误认为是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4]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书的统计数据未加特别说明均没有剔除这些行业中的消费类子行业,根据估算,这些子行业的增加值约占以上六个行业增加值总和的20%。

[5]《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发展》,http://www.kenneth.htm,2004年8月25日。

[6]《中国汽车产业:亟待摆脱知识产权“阵痛”》,http://www.auto.sohu.com,2004年11月10日。

[7]《中国电子工业年鉴》(2003),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8]《高技术发展报告》(2004),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9]《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页。

[10]http://news.tom.com,2003年9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