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位于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南部三江乡境内,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汇合故称三江。汶川三江生态旅游景区是阿坝州境内唯一的AA级景区,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20公里,景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2001年汶川三江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立足体育休闲旅游产业,根据景区水文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河道缓急有序适宜开展漂流活动的特点,着力打造了汶川三江漂流的特色旅游品牌。汶川三江游已初具规模。

4.3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位于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南部三江乡境内,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汇合故称三江。汶川三江生态旅游景区是阿坝州境内唯一的AA级景区,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20公里,景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距成都105公里。从成灌高速驾车至都江堰,沿岷江上行直达三江。车程约150分钟。

三江景区旅游舒适期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9度,8月平均气温20度。这里夏季每天舒适时间为23~24小时,是外界的4倍。景区空气优良,大气环境质量为国家一类一级,空气污染指数为25,是成都市的1/5;地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1级;三江森林日释氧量为1500吨;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50万个,比成都市高10000倍;空气中含菌量比成都市降低150~70000倍;含尘量比成都市低100~1000倍;噪音比成都市降低30~50分贝。这里夏季温度比成都市低10~15度。年太阳辐射是成都的3倍,是进行日光浴的极佳场所。

三江内生长有中国所独有的大型珙桐群落。珙桐花型如白鸽展翅,被誉为“中国鸽子花”。4~5月间是观赏珙桐花的最佳季节。除了珙桐,三江还生长着桫椤、龙血树楠木红豆杉、连香树、人参、紫荆、银杉等200多种珍稀植物。

“猴耳岩”、“飞来峰”、“万卷书”、“青蛙石”、“关刀石”、“切刀岩”等无数突兀的巨石点缀在重峦叠嶂之中。数不清的巨树、独木形成的树上树、树中树、石上树、树上石等奇异的石树共生景观与树中洞、洞中树、藤绕树、树绕藤等奇树景观勾勒了三江独特的风景线。

三江毗邻中华大熊猫卧龙保护区,周边活跃着近百只野生大熊猫,其数量占保护区60%以上,和金丝猴、云豹、野牛、黑叶猴、梅花鹿、雪鸡、天鹅等400多种动物及3000多种昆虫,形成了少有的生物种群聚集地。同时,三江也是古老的羌文化发源地之一,直到今天依然保存完好。

2001年汶川三江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立足体育休闲旅游产业,根据景区水文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河道缓急有序适宜开展漂流活动的特点,着力打造了汶川三江漂流的特色旅游品牌。并围绕体育休闲游开发了多项,多层次的旅游产品,如露营体验,野战运动,丛林穿越,山地自行车,篝火晚会,骑马,溜索,溯溪,森林浴等。自2001年形成接待能力以来平均每年都有4万游客慕名而来,并已形成了1.6万人左右的固定漂流客户群。

案例分析

三江生态旅游区体育旅游成功开发的经验是:

抓住机遇,果断开发。汶川三江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为其毗邻著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因而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一直处于原始的未开发状态。2001年10月,随着省政府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口号的提出,汶川县政府引进外资成立了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创立之初便瞄准了体育休闲度假游市场,重点打造汶川三江漂流品牌。同时围绕体育休闲的主题兴建了多处如露营体验,野战运动,丛林穿越,山地自行车,篝火晚会,骑马,溜索,溯溪,森林浴等景点。此举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第二年便迎来了5万游客,景区收入500余万元。汶川三江游已初具规模。

利用优势资源打造漂流品牌。汶川三江生态景区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其地表水资源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水平,且河道危险性低,大部分水域水流平缓,伴随轻微波浪,娱乐性高,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年龄段,各种人群的漂流活动。三江旅游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根据这一资源优势,投入1个亿的资金对河道进行全面的疏通和改造,并配备了120余支漂流艇,以“开展适合普通大众的漂流活动”为理念全力塑造针对体育休闲度假游市场的“三江漂流体验”品牌。

此举得到了市场积极的认可,在景区开放的第一年便吸引了4.8万人的游客,其漂流活动收入占到了景区总收入的15%,并形成了1.6万人左右规模的固定漂流客户群。虽然期间遭遇了2003年的“非典”,洪灾,和2004年的国道维修等不利因素影响,总体收入较2002年有较多的下降,但正是由于“漂流体验”品牌的吸引力使得景区每年仍然保持了每年平均4万人的游客量,和400余万元的收入。品牌的成功坚定了开发商的信心。日前公司又投入2亿元开始了针对汶川三江景区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二期工程。

虽然接连的自然变故是导致景区今年来收益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但景区自身也有着诸多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景区目前只有800~1000人的接待能力,应对日常的游客量尚且富裕,但无法承受开展像“国际漂流节”这样大型的活动,基础配套设施的不足限制了品牌的推广。其次,景区虽然已经形成了年1.6万人左右的漂流客户群,和120支漂流艇的规模,但总共只有4名专业漂流指导人员,而救护人员则由70余名当地村民兼职担当。专业人员的缺乏影响了漂流项目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