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与土壤监管中心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与土壤监管中心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南州建州以来最大的骨干水利项目引洮济合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并正式开工建设。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引黄济临工程可研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实施国有垦区危房改造5224户,全省国有垦区危房改造累计完成2.31万户。建成农村公路281.2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

农业和农村经济

一、2013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013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抓好稳住粮食、着眼增收、深化改革、夯实基础等重大任务,大力实施“365”现代农业计划,深入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省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民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138.9万吨,比上年增加28.9万吨,实现“十连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7.76元,增长13.34%,实现“十连快”;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甘肃建设国家级生态安全屏障试验区正式获批,三农工作成为全省经济社会“稳”的重要基础、“进”的突出亮点和“好”的鲜明标志。

(一)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围绕旱作农业示范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和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358万亩,初步形成“集雨节灌水窖+高效设施+特色产业+节水技术”四位一体的高效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启动实施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947.8万亩;确认农牧户草原经营权296万户并签订了承包合同,完成退牧还草建设任务700万亩。全省特色优势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2840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近一半;畜牧业增加值增长10.5%,较种植业增加值增幅高4个百分点;设施蔬菜产值达到109亿元,占全省蔬菜总产值的46.2%;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产值超亿元的县市区增加到43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0.4万亩,产值近100亿元;脱毒种薯推广989万亩,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推广基地已经建成。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较快提升。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调概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查,会宁北部供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定西市农村供水工程调概报告已经省内审批,榆中县配套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甘南州建州以来最大的骨干水利项目引洮济合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并正式开工建设。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和投资基本完成。武威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小康供水工程实现当年谋划,当年立项建设。兰州新区供水引大渠道除险加固项目开工建设。积石山引水、引洮入潭、靖远双永供水等工程均按计划顺利推进。引洮供水二期、引哈济党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现场评估。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引黄济临工程可研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白龙江引水工程规划报告上报水利部待审。全国大中型水库规划正式印发,我省有3座大型水库和11座中型水库列入规划,具备开展前期工作条件,其中部分项目已经完成前期报批手续开工建设。

(三)“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年中央和省级“三农”投入达到345亿元,增长14.2%,解决了220万农村人口和50万农村中小学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国开行贷款连片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首批7个县(区)试点工程开工建设。实施张掖肃南县和武威天祝县游牧民定居工程3180户,我省列入全国游牧民定居规划的建设任务和投资全部完成,全省累计有2.39万户7.97万人游牧民实现定居。实施国有垦区危房改造5224户,全省国有垦区危房改造累计完成2.31万户。建成农村公路281.2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全省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40万人,有2个县实现整体脱贫。

(四)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任务完成80%以上,流域治理的成功模式得到中央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国家发改委在《中国经贸导刊》等国家级刊物发表署名文章,向全国介绍和推广石羊河治理经验。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实施,规划内其他单项工程前期工作均已启动。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深入推进。继2012年底《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获批以来,经积极争取,《“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和《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年内先后获国家批复,三大生态规划治理区域横跨我省南中西三大生态区域,涉及9个市(州)30多个县(区)和单位,投资合计超过420亿,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屏障试验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4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一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是“四化同步”的短腿;二是农村发展依然滞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三是富民产业发展不足,是脱贫致富的短项。突出表现在“两个难度加大,两个亟待破解”,即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发展瓶颈和农村治理难题亟待破解。

二、201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根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稳住粮食,着眼增收,深化改革,夯实基础,继续深入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主要预期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左右,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0万人。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4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三个不减”。统筹梯田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完成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年内建成147万亩。加快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产能项目,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00万亩、农艺节水1000万亩,发展高效农田节水100万亩。二是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建成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完成靖远双永供水、引洮入潭等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加快引洮济合、会宁北部供水等工程建设进度,做好引洮供水二期、引哈济党等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抓好7个高效节水试点县、3个规模化高效节水示范县、5个牧区节水灌溉示范县等项目建设,完成60座小型病险水库、27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新修梯田150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5万千瓦,力争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520万千瓦。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二)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着眼打造全国特色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努力推进畜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以50个牛羊产业大县为重点继续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扶持牛羊产业项目,创建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0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600个。健全畜禽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管体系,在庆阳、临夏开展省级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二是提升陇药产业发展水平。依托有地理标志的道地药材生产优势,努力把中医药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重点扶持17个主产县(区)和其他适生区药材生产,力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规模以上陇药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三是继续抓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快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推进苹果、核桃、花椒油橄榄、葡萄等优势产业带建设;扶持设施蔬菜加快发展,力争高原夏菜种植规模达到10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一级脱毒种薯达到全覆盖;年内新增特色优势经济作物面积120万亩。

(三)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的要求,分层次分步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年内建设150个以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500个以上的环境整洁村。二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新建改建20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快村民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年内建成100个乡镇及社区文体中心、1500个农民文体活动场所。三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扩大小城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覆盖,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的关爱和服务,建成1000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片区贫困县改造建设316所乡镇幼儿园。

(四)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构建西北生态屏障。一是继续实施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争取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实施祁连山、“两江一水”、渭河源区生态治理规划。二是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江河主要支流、重点中小河流、重点山洪沟道治理。年内造林300万亩以上。三是加快制定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确定林地、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等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与保护。建立取水许可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制度。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

(霍子俊 赵国霞 苏 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